CN219695036U - 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 - Google Patents

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5036U
CN219695036U CN202320892626.2U CN202320892626U CN219695036U CN 219695036 U CN219695036 U CN 219695036U CN 202320892626 U CN202320892626 U CN 202320892626U CN 219695036 U CN219695036 U CN 219695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ration
instrument
dispensing
lofting
instrument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926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芝
莫红
颜涛
张存良
张正宇
韩俊臣
董金立
褚夫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926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5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5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5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液滴定技术领域,尤其是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包括仪器机箱,所述仪器机箱左侧内部分隔为上箱体腔、下箱体腔,在上箱体腔内部安装有控制系统,所述仪器机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架上,在上箱体腔内部还安装有旋转储放组件,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用于储放多个待滴定的样品管,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底部与安装在下箱体腔内部的转轴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右侧的所述仪器机箱内安装有滴定装置,在滴定位下方的样品管下方的仪器机箱内安装有一磁力搅拌装置。通过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能够实现加配液、滴定等实验的规范性,保证了检测样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实验室测量检测实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Description

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液滴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加配液、滴定等实验的规范性,避免纯人工消解操作对实验数据的干扰,保证了检测样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配液滴定仪器,尤其是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滴定环节大多以手工滴定为主,这对操作员要求比较高,滴定环节单纯用人眼观察颜色变化判定终点的识别准确率一致性不足,在滴定结束后手工计算出消耗量,再推算结果。
在样品批量大的情况下,人工劳动强度很大,整体工作效率比较低,同时检测数据合格率不易保证。
上述的实验室配液、滴定环节多以手工操作为主,不仅耗时较长,操作繁琐,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进而引起分析误差,对测量结果精确性、一致性往往难以保证,而且会存在间接接触有毒物质的情况,安全隐患较大。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些单位使用在线监测设备实现实时监控,但是,该仪器造价成本较高价格昂贵,不易大范围地区内普及。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和实验室滴定的现有技术专利。
例如,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225996.1的专利文献中就公开了透析机专用智能配液机,其主要结构包括搅拌桶、循环泵以及连接搅拌桶和循环泵的管路和电磁阀(V1,V2,V3,V4),其中,搅拌桶与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电磁阀V1,搅拌桶与循环泵之间并联有电磁阀V2和电磁阀V3,循环泵与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电磁阀V4,此外搅拌桶内部设置有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进水口与电磁阀V1之间设置有流量计,搅拌桶与电磁阀V3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由上述专利记载的内容可以看出,其采用传统的搅拌桶结构,改进点主要在于对各个部位增设传感器结构来增加灵敏性,但是在滴定环节并未改进设计,而且在进行配液后滴定时操作动作相对单一,通用性较差,无法应对与流动或转动的生产线上进行有效匹配使用。
另外,综合上述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实验室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与技术更新进展缓慢,而加液滴定一体式的设备市面上较少,为此,开发可靠、稳定、高效的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已成为多数实验室、水质分析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及发展趋势。
为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针对实验室滴定环节中所用到的设备进行了优化改进,特此设计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加配液、滴定等实验的规范性,避免纯人工消解操作对实验数据的干扰,保证了检测样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配液滴定仪器,用以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包括仪器机箱,所述仪器机箱左侧内部分隔为上箱体腔、下箱体腔,在上箱体腔内部安装有控制系统,所述仪器机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架上,在上箱体腔内部还安装有旋转储放组件,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用于储放多个待滴定的样品管,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底部与安装在下箱体腔内部的转轴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顶部活动伸至所述仪器机箱的顶部,在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右侧的所述仪器机箱内安装有滴定装置,所述滴定装置用于向其正下方滴定位处的旋转储放组件上的样品管内滴定试剂,在滴定位下方的样品管下方的仪器机箱内安装有一磁力搅拌装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箱体腔与所述下箱体腔之间通过环形隔板实现分隔,所述环形隔板的外侧壁固定安装在所述仪器机箱上。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转轴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下箱体腔底部的底架上的步进驱动电机,所述步进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上端通过轴连接件与其上方的旋转储放组件相连接,在所述步进驱动电机的上方罩设有一中心圆筒罩,所述旋转储放组件同轴活动套接在所述中心圆筒罩的外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储放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轴连接件顶部的上部旋转盘,在所述上部旋转盘上沿其圆周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上部放样孔,所述上部旋转盘与所述轴连接件同轴设置且其顶部活动穿出所述仪器机箱顶部的圆形开口,在所述上部旋转盘的下方的所述上箱体腔内设置有一与所述上部旋转盘同轴的旋转盘组,所述上部旋转盘通过多干个连接立柱与所述旋转盘组实现固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盘组由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放样转盘、一个下部承接盘组成,在各所述放样转盘的表面沿其圆周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各所述上部放样孔同轴的下部放样孔,各所述放样转盘的内环均套设在所述中心圆筒罩的外侧且与其同轴设置,各所述放样转盘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各所述连接立柱实现固连;
各所述上部放样孔内部用于储放样品管且样品管的底部抵压在对应下方的旋转盘组的下部放样孔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放样孔径可根据实际样品杯径定制孔位大小。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磁力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隔板的底部的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电机轴活动伸至所述环形隔板上方的上箱体腔内并与一高强磁铁固连,所述高强磁铁设置在滴定位的正下方。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中心圆筒罩的中心孔内安装有一限位轴承,轴连接件自下而上活动穿出所述限位轴承并与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相固连。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滴定装置包括一固定安装在仪器机箱内部的精密注射泵,在滴定位右侧上方的所述仪器机箱顶部安装有一滴定头,所述滴定头的左端向左延伸至滴定位的正上方且其滴定出口朝下设置,所述滴定头的底部固在所述仪器机箱顶部且在所述滴定头的导液通道的进口端设置有滴定口,在所述滴定口下方的扩径腔内的所述仪器机箱顶部固定安装有一转位电机,所述转位电机的转动部与所述精密注射泵的出口端滴定管路相固连,通过转位电机带动所述精密注射泵的出口端滴定管路与所述滴定口实现对接,所述精密注射泵的进口端通过多路切换阀与不同的滴定液液源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仪器机箱采用定制镀锌钣金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能够实现加配液、滴定等实验的规范性,避免纯人工消解操作对实验数据的干扰,保证了检测样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实验室测量检测实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通过智能系统控制对应装置,一键操作解放双手,使试样快速加液、滴定,节约资源,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3、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和驱动模块组等技术手段实现实验室配液、滴定过程的智能控制,主要针对COD检测实验等配液、加液环节对操作员要求高、强度大的情况。通过智能化手段自动完成对水样的加液、滴定过程,从而自动计算得出检测值。
4、产品的设计性能满足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要求,可适合不同用户的多种需求。遵循国标中方法,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提高智能化,增加精确度。
5、本一体仪在进行配液滴定时均可以通过控制旋转储放组件的旋转试下对不同的样品管内部配液,同时在滴定时可以利用精度泵送控制滴定的液量,利用切换阀可以实现滴定不同的试剂,另外在滴定后可以利用磁力搅拌装置实现样品与滴定试剂的快速均匀混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三维内部结构展示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三维内部结构展示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向三维内部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部的局部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三维内部局部结构展示示意图。
图中,1、仪器机箱;101、上箱体腔;102、下箱体腔;2、底架;3、环形隔板;4、步进驱动电机;5、轴连接件;6、中心圆筒罩;7、上部旋转盘;8、上部放样孔;9、连接立柱;10、放样转盘;11、下部放样孔;12、直流电机;13、高强磁铁;14、限位轴承;15、精密注射泵;16、滴定头;1601、滴定出口;1602、导液通道;1603、滴定口;1604、废液口;17、转位电机;18、出口端滴定管路;19、多路切换阀;20、下部承接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如图1-图8中所示。
实施例1:
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包括仪器机箱1,所述仪器机箱1左侧内部分隔为上箱体腔101、下箱体腔102,在上箱体腔101内部安装有现有的控制系统,所述仪器机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架2上,在上箱体腔101内部还安装有旋转储放组件,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用于储放多个待滴定的样品管,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底部与安装在下箱体腔102内部的转轴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顶部活动伸至所述仪器机箱1的顶部,在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右侧的所述仪器机箱1内安装有滴定装置,所述滴定装置用于向其正下方滴定位处的旋转储放组件上的样品管内滴定试剂,在滴定位下方的样品管下方的仪器机箱1内安装有一磁力搅拌装置。本申请配置有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系统,能够对配液及滴定过程中的各设备的运转速度及工位进行调节,同时在滴定时可以控制滴定量来达到精确滴定的目的。工作时,根据需要进行配液,配液完成后控制需要滴定的样品管旋转至滴定位,控制滴定装置工作,将对应的滴定试剂泵送输出并滴定在滴定位处的样品管内部,滴定完成后控制磁力搅拌装置进行运转,从而达到快速将滴定后的试剂与样品进行充分混合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箱体腔101与所述下箱体腔102之间通过环形隔板3实现分隔,所述环形隔板3的外侧壁固定安装在所述仪器机箱1上。利用环形隔板3可以将整个仪器机箱1的左侧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从而可以将上部的部件与下部的动力部件间隔开,防止上部液体进入到下部用电部件内部,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转轴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下箱体腔102底部的底架2上的步进驱动电机4,所述步进驱动电机4的电机轴的上端通过轴连接件5与其上方的旋转储放组件相连接,在所述步进驱动电机4的上方罩设有一中心圆筒罩6,所述旋转储放组件同轴活动套接在所述中心圆筒罩6的外侧。步进驱动电机4整体体积小巧,能够有效地缩小体积,提高结构布局的紧凑性,工作时利用步进驱动电机4的运转可以带动其顶部的旋转储放组件及其上放置的各个样品管跟随旋转移位,从而控制各个样品管可以依次旋转运转到滴定位进行滴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储放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轴连接件5顶部的上部旋转盘7,在所述上部旋转盘7上沿其圆周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上部放样孔8,所述上部旋转盘7与所述轴连接件5同轴设置且其顶部活动穿出所述仪器机箱1顶部的圆形开口,在所述上部旋转盘7的下方的所述上箱体腔101内设置有一与所述上部旋转盘7同轴的旋转盘组,所述上部旋转盘7通过多干个连接立柱9与所述旋转盘组实现固定。旋转储放组件在储放样品管时每个储放位均利用上部的上部放样孔8及下部的旋转盘组进行限位,从而保证样品管储放后的稳定性,保证其在跟随旋转时不出现倾斜和过度晃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盘组由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放样转盘10、下部承接盘20组成,在各所述放样转盘10的表面沿其圆周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各所述上部放样孔8同轴的下部放样孔11,各所述放样转盘10的内环均套设在所述中心圆筒罩6的外侧且与其同轴设置,各所述放样转盘10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各所述连接立柱9实现固连;各所述上部放样孔8内部用于储放样品管且样品管的底部抵压在对应下部放样孔11下方的下部承接盘20处。各个下部放样孔11实现对对应位置处的样品管的下部的定位,设置多个自上而下设置的放样转盘10可以针对样品管进行平稳放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滴定装置包括一固定安装在仪器机箱1内部的精密注射泵15,在滴定位右侧上方的所述仪器机箱1顶部安装有一滴定头16,所述滴定头16的左端向左延伸至滴定位的正上方且其滴定出口1601朝下设置,所述滴定头16的底部固在所述仪器机箱1顶部且在所述滴定头16的导液通道1602的进口端设置有滴定口1603,设置的出口端滴定管路18由滴定口1603进入导液通道1602并在滴定出口1601处排出滴定液,在所述滴定口1603下方的扩径腔1605内的所述仪器机箱1顶部固定安装有一转位电机17,所述转位电机17的转动部与所述精密注射泵15的出口端滴定管路18相固连,通过转位电机17带动所述精密注射泵15的出口端滴定管路18与所述滴定口1603或一侧设置的废液口1604的底部实现对接转换,所述精密注射泵15的进口端通过多路切换阀19与不同的滴定液液源相连接。滴定装置工作时主要是依靠精密注射泵15吸收对应的滴定液并通过管路将其输送至滴定口1603、废液口1604处。在进行转换时主要是依靠转位电机17带动其顶部的摆动杆端部的精密注射泵15的出口端滴定管路18端部实现转换位置,转位电机17(舵机)具体转换工位的操作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滴定时,通过精密注射泵15可以实现精确的泵送滴定试剂,并在泵送动力的作用下沿着滴定头16滴定至滴定位处的样品管内部,其中滴定头16的前端向上倾斜设置。
滴定头16由转位电机17控制,可由滴定位至排液位90°往复自由旋转。滴定头16的导液通道1602下部自多路切换阀19的滴定出口1601起始一直延伸至滴定口1603。多路切换阀19的COM口与精密注射泵15的进口端相连接。加液滴定时,精密注射泵15开启,各类试剂从各加液口进入多路切换阀19后,多路切换阀19切换至COM口试剂进入精密注射泵15定量,再由精密注射泵15反向排出至COM口,随后多路切换阀19切换至的滴定出口1601进行加液滴定,加液滴定完成后,滴定头16旋转90°至废液口再有注射泵抽取蒸馏水进行管路排空及润洗。
设置废液口的目的是为了排空管路中上一次加液残留的试剂。切换后的密封连接导通是通过多通道切换阀实现的,多通道切换阀本身具备密封功能。滴定装置通过舵机控制其旋转,由滴定位旋转90°至废液口排液。
实施例2:
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包括仪器机箱1,所述仪器机箱1左侧内部分隔为上箱体腔101、下箱体腔102,在上箱体腔101内部安装有现有的控制系统,所述仪器机箱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架2上,在上箱体腔101内部还安装有旋转储放组件,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用于储放多个待滴定的样品管,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底部与安装在下箱体腔102内部的转轴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顶部活动伸至所述仪器机箱1的顶部,在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右侧的所述仪器机箱1内安装有滴定装置,所述滴定装置用于向其正下方滴定位处的旋转储放组件上的样品管内滴定试剂,在滴定位下方的样品管下方的仪器机箱1内安装有一磁力搅拌装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箱体腔101与所述下箱体腔102之间通过环形隔板3实现分隔,所述环形隔板3的外侧壁固定安装在所述仪器机箱1上。利用环形隔板3可以将整个仪器机箱1的左侧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从而可以将上部的部件与下部的动力部件间隔开,防止上部液体进入到下部用电部件内部,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转轴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下箱体腔102底部的底架2上的步进驱动电机4,所述步进驱动电机4的电机轴的上端通过轴连接件5与其上方的旋转储放组件相连接,在所述步进驱动电机4的上方罩设有一中心圆筒罩6,所述旋转储放组件同轴活动套接在所述中心圆筒罩6的外侧。
步进驱动电机4整体体积小巧,能够有效地缩小体积,提高结构布局的紧凑性,工作时利用步进驱动电机4的运转可以带动其顶部的旋转储放组件及其上放置的各个样品管跟随旋转移位,从而控制各个样品管可以依次旋转运转到滴定位进行滴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储放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轴连接件5顶部的上部旋转盘7,在所述上部旋转盘7上沿其圆周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上部放样孔8,所述上部旋转盘7与所述轴连接件5同轴设置且其顶部活动穿出所述仪器机箱1顶部的圆形开口,在所述上部旋转盘7的下方的所述上箱体腔101内设置有一与所述上部旋转盘7同轴的旋转盘组,所述上部旋转盘7通过多干个连接立柱9与所述旋转盘组实现固定。
旋转储放组件在储放样品管时每个储放位均利用上部的上部放样孔8及下部的旋转盘组进行限位,从而保证样品管储放后的稳定性,保证其在跟随旋转时不出现倾斜和过度晃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盘组由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放样转盘10、下部承接盘20组成,在各所述放样转盘10的表面沿其圆周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各所述上部放样孔8同轴的下部放样孔11,各所述放样转盘10的内环均套设在所述中心圆筒罩6的外侧且与其同轴设置,各所述放样转盘10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各所述连接立柱9实现固连;
各所述上部放样孔8内部用于储放样品管且样品管的底部抵压在对应下部放样孔11下方的下部承接盘20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放样孔径可根据实际样品杯径定制孔位大小。
各个下部放样孔11实现对对应位置处的样品管的下部的定位,设置多个自上而下设置的放样转盘10并将各层上的下部放样孔11设置为不同的大小可以针对不同粗细的样品管进行平稳放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磁力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隔板3的底部的直流电机12,所述直流电机12的电机轴活动伸至所述环形隔板3上方的上箱体腔101内并与一高强磁铁13固连,所述高强磁铁13设置在滴定位的正下方。
磁力搅拌装置主要是在当前正上方的样品管内部滴定试剂后进行快速的磁力搅拌,有效地保证样品管内部的液体充分混合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中心圆筒罩6的中心孔内安装有一限位轴承14,轴连接件5自下而上活动穿出所述限位轴承14并与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相固连。
限位轴承14起到对中对位的目的,同时保证轴连接件5运转时的同轴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滴定装置包括一固定安装在仪器机箱1内部的精密注射泵15,在滴定位右侧上方的所述仪器机箱1顶部安装有一滴定头16,所述滴定头16的左端向左延伸至滴定位的正上方且其滴定出口1601朝下设置,所述滴定头16的底部固在所述仪器机箱1顶部且在所述滴定头16的导液通道1602的进口端设置有滴定口1603,在所述滴定口1603下方的扩径腔1605内的所述仪器机箱1顶部固定安装有一转位电机17,所述转位电机17的转动部与所述精密注射泵15的出口端滴定管路18相固连,通过转位电机17带动所述精密注射泵15的出口端滴定管路18与所述滴定口1603或一侧设置的废液口1604实现对接转换,所述精密注射泵15的进口端通过多路切换阀19与不同的滴定液液源相连接。
滴定头16由转位电机17控制,可由滴定位至排液位90°往复自由旋转。滴定头16的导液通道1602下部自多路切换阀19的滴定出口1601起始一直延伸至滴定口1603。多路切换阀19的COM口与精密注射泵15的进口端相连接。加液滴定时,精密注射泵15开启,各类试剂从各加液口进入多路切换阀19后,多路切换阀19切换至COM口试剂进入精密注射泵15定量,再由精密注射泵15反向排出至COM口,随后多路切换阀19切换至的滴定出口1601进行加液滴定,加液滴定完成后,滴定头16旋转90°至废液口再有注射泵抽取蒸馏水进行管路排空及润洗。
滴定装置工作时主要是依靠精密注射泵15吸收对应的滴定液并通过管路将其输送至滴定口1603、废液口1604处。
设置废液口的目的是为了排空管路中上一次加液残留的试剂。切换后的密封连接导通是通过多通道切换阀实现的,多通道切换阀本身具备密封功能。滴定装置通过舵机控制其旋转,由滴定位旋转90°至废液口排液。
转换至废液口作用是进行管存排空与润洗。
在进行转换时主要是依靠转位电机17带动其顶部的摆动杆端部的精密注射泵15的出口端滴定管路18端部实现转换位置,转位电机17(舵机)具体转换工位的操作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滴定时,通过精密注射泵15可以实现精确的泵送滴定试剂,并在泵送动力的作用下沿着滴定头16滴定至滴定位处的样品管内部,其中滴定头16的前端向上倾斜设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仪器机箱1采用定制镀锌钣金材质制成,保证整个仪器机箱1的结构强度。
具体工作原理:
本申请配置有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系统,能够对配液及滴定过程中的各设备的运转速度及工位进行调节,同时在滴定时可以控制滴定量来达到精确滴定的目的。
另外,在仪器机箱1上还配置有与控制系统匹配的操作显示触控屏,通过在操作显示触控屏上可以设定各个参数并使其符合当前试验需求,同时可以显示加液状态及滴定时间等参数。
具体工作时,根据需要进行配液,配液完成后控制需要滴定的样品管旋转至滴定位,控制滴定装置工作,将对应的滴定试剂泵送输出并滴定在滴定位处的样品管内部,滴定完成后控制磁力搅拌装置进行运转,从而达到快速将滴定后的试剂与样品进行充分混合的目的。
通过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能够实现加配液、滴定等实验的规范性,避免纯人工消解操作对实验数据的干扰,保证了检测样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实验室测量检测实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智能系统控制对应装置,一键操作解放双手,使试样快速加液、滴定,节约资源,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和驱动模块组等技术手段实现实验室配液、滴定过程的智能控制,主要针对COD检测实验等配液、加液环节对操作员要求高、强度大的情况。通过智能化手段自动完成对水样的加液、滴定过程,从而自动计算得出检测值;产品的设计性能满足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要求,可适合不同用户的多种需求。遵循国标中方法,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提高智能化,增加精确度;本一体仪在进行配液滴定时均可以通过控制旋转储放组件的旋转试下对不同的样品管内部配液,同时在滴定时可以利用精度泵送控制滴定的液量,利用切换阀可以实现滴定不同的试剂,另外在滴定后可以利用磁力搅拌装置实现样品与滴定试剂的快速均匀混合。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9)

1.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包括仪器机箱,所述仪器机箱左侧内部分隔为上箱体腔、下箱体腔,在上箱体腔内部安装有控制系统,所述仪器机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架上,其特征在于:在上箱体腔内部还安装有旋转储放组件,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用于储放多个待滴定的样品管,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底部与安装在下箱体腔内部的转轴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顶部活动伸至所述仪器机箱的顶部,在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右侧的所述仪器机箱内安装有滴定装置,所述滴定装置用于向其正下方滴定位处的旋转储放组件上的样品管内滴定试剂,在滴定位下方的样品管下方的仪器机箱内安装有一磁力搅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腔与所述下箱体腔之间通过环形隔板实现分隔,所述环形隔板的外侧壁固定安装在所述仪器机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下箱体腔底部的底架上的步进驱动电机,所述步进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上端通过轴连接件与其上方的旋转储放组件相连接,在所述步进驱动电机的上方罩设有一中心圆筒罩,所述旋转储放组件同轴活动套接在所述中心圆筒罩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储放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轴连接件顶部的上部旋转盘,在所述上部旋转盘上沿其圆周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上部放样孔,所述上部旋转盘与所述轴连接件同轴设置且其顶部活动穿出所述仪器机箱顶部的圆形开口,在所述上部旋转盘的下方的所述上箱体腔内设置有一与所述上部旋转盘同轴的旋转盘组,所述上部旋转盘通过多干个连接立柱与所述旋转盘组实现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组由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放样转盘、一个下部承接盘组成,在各所述放样转盘的表面沿其圆周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各所述上部放样孔同轴的下部放样孔,各所述放样转盘的内环均套设在所述中心圆筒罩的外侧且与其同轴设置,各所述放样转盘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各所述连接立柱实现固连;
各所述上部放样孔内部用于储放样品管且样品管的底部抵压在对应下方的旋转盘组的下部放样孔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隔板的底部的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电机轴活动伸至所述环形隔板上方的上箱体腔内并与一高强磁铁固连,所述高强磁铁设置在滴定位的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圆筒罩的中心孔内安装有一限位轴承,轴连接件自下而上活动穿出所述限位轴承并与所述旋转储放组件的相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定装置包括一固定安装在仪器机箱内部的精密注射泵,在滴定位右侧上方的所述仪器机箱顶部安装有一滴定头,所述滴定头的左端向左延伸至滴定位的正上方且其滴定出口朝下设置,所述滴定头的底部固在所述仪器机箱顶部且在所述滴定头的导液通道的进口端设置有滴定口,在所述滴定口下方的扩径腔内的所述仪器机箱顶部固定安装有一转位电机,所述转位电机的转动部与所述精密注射泵的出口端滴定管路相固连,通过转位电机带动所述精密注射泵的出口端滴定管路与所述滴定口实现对接,所述精密注射泵的进口端通过多路切换阀与不同的滴定液液源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机箱采用定制镀锌钣金材质制成。
CN202320892626.2U 2023-04-17 2023-04-17 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 Active CN219695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2626.2U CN219695036U (zh) 2023-04-17 2023-04-17 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2626.2U CN219695036U (zh) 2023-04-17 2023-04-17 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5036U true CN219695036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6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92626.2U Active CN219695036U (zh) 2023-04-17 2023-04-17 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50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23899A (zh) * 2023-12-01 2024-01-02 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设备的定量加料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23899A (zh) * 2023-12-01 2024-01-02 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设备的定量加料装置
CN117323899B (zh) * 2023-12-01 2024-04-02 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设备的定量加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95036U (zh) 智能配液滴定一体仪
CN202676591U (zh) 水质自动检测仪
US20240036013A1 (en) Automated solution-phase synthesizer
CN208003949U (zh) 一种pH调节装置
KR101653661B1 (ko) 실린지 펌프 모듈
US4299794A (en) Analytical system for analyzing CO2 content of a fluid
CN215727954U (zh) 一种铝酸钠溶液自动滴定系统
CN112230008B (zh) 便携式po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14236161A (zh) 用于免疫检测的液体吸取结构、液体供给装置
US5223222A (en) Automatic chemistry analyzer
CN209247683U (zh) 一种自控耗氧速率检测装置
CN219348763U (zh) 一种智能调节流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CN217278312U (zh) 一种采样杯及水质在线质控仪
CN213060252U (zh) 一种装配式污水处理用改进型自动加药装置
CN201133904Y (zh) 负压液相色谱仪
CN114062292A (zh) 测油用萃取器、全自动紫外测油装置及其测油方法
CN114323897A (zh) 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水质监测稀释及加标装置
CN217654987U (zh) 一种样水的混匀比色装置
CN110082464A (zh) 一种检验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
CN220603452U (zh) 一种用于水样检测的检测仪
CN217212404U (zh) 生化分析仪
CN219737497U (zh) 储层敏感性实验装置
CN218885582U (zh) 一种污水自动富集及进样装置
CN211987209U (zh) 一种转盘式稀释仪器
CN219363220U (zh) 一种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分装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Jinzhi

Inventor after: Mo Hong

Inventor after: Yan Tao

Inventor after: Zhang Cunliang

Inventor after: Wang Zhengyu

Inventor after: Han Junchen

Inventor after: Dong Jinli

Inventor after: Chu Fuyi

Inventor before: Liu Jinzhi

Inventor before: Mo Hong

Inventor before: Yan Tao

Inventor before: Zhang Cunli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Zhengyu

Inventor before: Han Junchen

Inventor before: Dong Jinli

Inventor before: Chu Fu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