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1865U - 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1865U
CN219691865U CN202321065025.0U CN202321065025U CN219691865U CN 219691865 U CN219691865 U CN 219691865U CN 202321065025 U CN202321065025 U CN 202321065025U CN 219691865 U CN219691865 U CN 219691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inlet
tightening
oil
cylinder
ro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650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石
王哲
江川
张拓
张兴元
崔广夫
李沛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650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1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1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18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敞开式硬岩掘进机的新型四缸撑紧液压系统,实现快速伸出、快速回收、同步伸出、同步回收、高压撑紧、设备调向等功能。此系统能够保证设备遇在到不良地质造成部分塌陷后依旧能够依靠自身能力继续保持设备平衡,有效减少撑紧系统滑行、塌陷造成的设备损害。同时相较于传统硬岩掘进机撑紧系统,本方法能够保证在出现管路损伤等施工意外发生时液压缸不失压,继续以原有压力撑紧。系统具备二级保压模式及缓冲泄压功能,兼顾调向期间的压力稳定、减小系统泄露造成的撑紧压力降低、降低撑紧油缸泄压时产生的压力冲击。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掘进机和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敞开式硬岩掘进机的新型四缸撑紧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水利、隧道等工程施工需求的不断提高,隧道掘进相关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其中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因为其快速、高效、安全、信息化自动化高的特点,频繁的应用于各类工程隧道的施工之中。敞开式硬岩掘进机一般应用于岩层较硬、岩层较为完整的地层,当搭配合理的支护和辅助手段后也能够应用在部分软岩地层。该类型的掘进机主要的工作机理是利用设备两侧的撑靴撑紧洞壁提供支点,通过反作用力向前推进。因此,撑紧系统就成为了维持设备生产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撑紧系统出现的施工事故也较为常见。
因此,研发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撑紧系统,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的伤害,一直是改良此类设备的研发方向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强化了设备针对施工意外的抵抗能力的应用于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阀块和第一撑紧油缸、第二撑紧油缸、第三撑紧油缸和第四撑紧油缸,主阀块上设置有回收动作进油口、第一快速伸出进油口、第二快速伸出进油口、撑紧高压油入口、撑紧泄压油入口、第一转向油口和第二转向油口,主阀块上还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撑紧油缸、第二撑紧油缸、第四撑紧油缸和第三撑紧油缸的有杆腔进油口连接的第一有杆腔进油口、第二有杆腔进油口、第四有杆腔进油口和第三有杆腔进油口,分别与第二撑紧油缸、第一撑紧油缸、第三撑紧油缸和第四撑紧油缸的无杆腔进油口连接的第二无杆腔进油口、第一无杆腔进油口、第三无杆腔进油口和第四无杆腔进油口,主阀块上还设置有外接单独泄露油路的泄露油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撑紧油缸、第二撑紧油缸、第三撑紧油缸和第四撑紧油缸的无杆腔进油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外控单向阀、第二外控单向阀、第三外控单向阀和第四外控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主阀块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连接第一有杆腔进油口、第二有杆腔进油口、第三有杆腔进油口和第四有杆腔进油口,在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与第一有杆腔进油口和第二有杆腔进油口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三液控单向阀,在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与第三有杆腔进油口和第四有杆腔进油口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二无杆腔进油口、第一无杆腔进油口、第三无杆腔进油口和第四无杆腔进油口经过插装阀和控制插装阀开闭的第四液控单向阀与第一快速伸出进油口和第二快速伸出进油口连接。
进一步的,主阀块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与第一有杆腔进油口、第二有杆腔进油口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换向阀,主阀块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连接有第一同步进油口,第一同步进油口与第一同步马达的进油口连接,第一同步马达的出油口与第一撑紧油缸和第二撑紧油缸的有杆腔进油口连接,主阀块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与第三有杆腔进油口、第四有杆腔进油口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换向阀,主阀块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连接有第二同步进油口,第二同步进油口连接有第二同步马达的进油口,第二同步马达的出油口与第三撑紧油缸和第四撑紧油缸的有杆腔进油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方案,主阀块内第一转向油口与第四有杆腔进油口、第三有杆腔进油口和第二同步进油口连接,主阀块内第二转向油口与第一同步进油口、第一有杆腔进油口和第二有杆腔进油口连接,主阀块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与第一同步进油口、第一有杆腔进油口和第二有杆腔进油口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一溢流阀,主阀块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与第四有杆腔进油口、第三有杆腔进油口和第二同步进油口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二溢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优选方案,主阀块内撑紧高压油入口经过第一液控单向阀与第二无杆腔进油口、第一无杆腔进油口、第三无杆腔进油口和第四无杆腔进油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优选方案,主阀块内撑紧泄压油入口第一有杆腔进油口、第二有杆腔进油口、第三有杆腔进油口和第四有杆腔进油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优选方案,主阀块上设置有第一先导控制油口、用于卸掉单向阀内残留控制油的油缸单向阀泄压油口和第二先导控制油口,在主阀块内第一先导控制油口经过控制阀连接泄露油口,在主阀块内第一先导控制油口经过控制阀连接第二先导控制油口,第一先导控制油口连接第一外控单向阀、第二外控单向阀、第三外控单向阀、第四外控单向阀,油缸单向阀泄压油口连接第一外控单向阀、第二外控单向阀、第三外控单向阀、第四外控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优选方案,第一撑紧油缸、第二撑紧油缸、第三撑紧油缸和第四撑紧油缸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监测撑紧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优选方案,第一撑紧油缸上设置有第一行程传感器,第三撑紧油缸上设置有第二行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现快速伸出、快速回收、同步回收、同步伸出、高压撑紧和设备调向等功能,具备多级保压系统确保撑紧系统在多种恶劣环境下仍然能正常工作。
2.一级保压系统为油缸本身,对油缸外部系统完整性无要求,可以在管路破损、泄露、压力骤降等施工意外发生时正常进行油缸保压操作,极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每个撑紧油缸无杆腔进油口处设置的外控单向阀控制油路单独外置,提高控制安全性。
3.单根油缸单独保压,可以保证设备在撑紧工况下部分撑紧面突发塌陷时继续维持设备当前姿态,不会产生撑靴滑行、主梁下沉、撑靴和主梁结构损坏等情况,对设备的安全性有很大的提升;
4.单侧两根撑紧油缸可以切换同步模式和自由模式,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减少调整油缸平行时间,提高换步效率;
5.二级保压系统为第一液控单向阀、插装阀和第四液控单向阀组成的,包含连接油缸的高压油管,确保油缸到控制阀部分始终有和撑紧油缸无杆腔相似的压力,保证换向工作无需额外泄压再重新加载;
6.外控单向阀在选型时选择了具有先导泄压模式的阀,打开阀芯时优先开启阀芯上小流量孔道,初步泄压后再开启主阀芯,使打开单向阀时压力平稳过度,不会因压力冲击对设备产生额外的作用力,改变设备原本姿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
图2是主阀块内部原理示意图。
图3是执行器部分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1为第一同步马达,2为第一撑紧油缸,3为第二撑紧油缸,4为第三撑紧油缸,5为第四撑紧油缸,6为第二同步马达,7为主阀块,8为第一电磁换向阀,9为第一液控单向阀,10为第二电磁换向阀,11为控制阀,12为第二溢流阀,13为第二液控单向阀,14为第三液控单向阀,15为第一溢流阀,16为插装阀,17为第四液控单向阀,18为第一行程传感器,19为第一压力传感器,20为第一外控单向阀,21为第三外控单向阀,22为第三压力传感器,23为第二行程传感器,24为第四压力传感器,25为第四外控单向阀,26为第二外控单向阀,27为第二压力传感器,31为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2为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3为第三无杆腔进油口,34为第四无杆腔进油口,35为第一同步进油口,36为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7为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8为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9为第三有杆腔进油口,40为第二同步进油口,41为第一先导控制油口,42为第二先导控制油口,43为油缸单向阀泄压油口,44为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5为第一快速伸出进油口,46为第二快速伸出进油口,47为泄露油口,48为撑紧高压油入口,49为撑紧泄压油入口,50为第一转向油口,51为第二转向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阀块7和第一撑紧油缸2、第二撑紧油缸3、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主阀块7上设置有回收动作进油口44、第一快速伸出进油口45、第二快速伸出进油口46、撑紧高压油入口48、撑紧泄压油入口49、第一转向油口50和第二转向油口51,主阀块7上还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撑紧油缸2、第二撑紧油缸3、第四撑紧油缸5和第三撑紧油缸4的有杆腔进油口连接的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和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分别与第二撑紧油缸3、第一撑紧油缸2、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的无杆腔进油口连接的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1、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2、第三无杆腔进油口33和第四无杆腔进油口34,主阀块7上还设置有外接单独泄露油路的泄露油口4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撑紧油缸2、第二撑紧油缸3、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的无杆腔进油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外控单向阀20、第二外控单向阀26、第三外控单向阀21和第四外控单向阀2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主阀块7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连接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和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在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与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和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三液控单向阀14,在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与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和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二液控单向阀13,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1、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2、第三无杆腔进油口33和第四无杆腔进油口34经过插装阀16和控制插装阀16开闭的第四液控单向阀17与第一快速伸出进油口45和第二快速伸出进油口46连接。
进一步的,主阀块7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与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换向阀8,主阀块7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连接有第一同步进油口35,第一同步进油口35与第一同步马达1的进油口连接,第一同步马达1的出油口与第一撑紧油缸2和第二撑紧油缸3的有杆腔进油口连接,主阀块7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与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换向阀10,主阀块7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连接有第二同步进油口40,第二同步进油口40连接有第二同步马达6的进油口,第二同步马达6的出油口与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的有杆腔进油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备快速伸出模式、快速回收模式、同步回收模式和同步伸出模式,默认状态为快速模式(自由模式),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8和第二电磁换向阀10可以切换为同步模式,同步模式动作慢但是可以保证撑靴状态不变。
同步模式和自由模式切换:左侧第一撑紧油缸2和第二撑紧油缸3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8切换同步和自由模式,常规不得电状态下默认为自由模式,进油回路通过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和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直接连接至第一撑紧油缸2和第二撑紧油缸3的的有杆腔进油口,使得两根油缸可以任意速度移动,当第一电磁换向阀8换向后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的油路断开,第一同步进油口35通过左侧第一同步马达1连接左侧第一撑紧油缸2和第二撑紧油缸3的有杆腔进油口,使得流经第一撑紧油缸2和第二撑紧油缸3有杆腔的流量强制保持一致,完成同步快速动作模式;右侧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10切换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的同步和自由模式原理相同。
快速模式下由于无杆腔体积庞大,所以需要大流量的进回油,所以使用第一快速伸出进油口45和第二快速伸出进油口46两个油口供油。第一快速伸出进油口45和第二快速伸出进油口46进油,经过插装阀16到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1、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2、第三无杆腔进油口33和第四无杆腔进油口处,分别为第二撑紧油缸3、第一撑紧油缸2、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的无杆腔供油,同时打开第二液控单向阀13和第三液控单向阀14,若选择同步模式,则四个撑紧油缸的有杆腔液压油通过第一同步进油口35和第二同步进油口40经过第二液控单向阀13和第三液控单向阀14回到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出油,完成伸出动作,若选择快速模式,则四个撑紧油缸的有杆腔液压油分别通过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和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经过第二液控单向阀13和第三液控单向阀14回到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完成伸出动作;反之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进油,经过第二液控单向阀13和第三液控单向阀14为撑紧油缸有杆腔供油,若选择同步模式则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连接第一同步进油口35和第二同步进油口40分别为两侧的撑紧油缸有杆腔同步供油,自由模式则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连接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分别为第一撑紧油缸2、第二撑紧油缸3、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的有杆腔供油,同时由控制打开第四液控单向阀17,使插装阀16处于开启状态,撑紧油缸无杆腔内的油经由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1、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2、第三无杆腔进油口33和第四无杆腔进油口34进入主阀块7内,随后经插装阀16返回第一快速伸出进油口45和第二快速伸出进油口46,完成快速回收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方案,主阀块7内第一转向油口50与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和第二同步进油口40连接,主阀块7内第二转向油口51与第一同步进油口35、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和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连接,主阀块7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与第一同步进油口35、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和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一溢流阀15,主阀块7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与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和第二同步进油口40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二溢流阀12。
撑紧油缸有杆腔进油回路连接第二溢流阀12和第一溢流阀15,为无杆腔提供适当的背压,保证撑紧系统稳定。当设备不需要转向时,第一转向油口50和第二转向油口51全部关闭;设备需要转向时,第一转向油口50进油,第二转向油口51接通回油,左侧第一撑紧油缸2和第二撑紧油缸3的有杆腔接通第二转向油口51回油,右侧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的有杆腔通过第一转向油口50进油。此时控制阀11得电,第一外控单向阀20、第二外控单向阀26、第三外控单向阀21和第四外控单向阀25打开,一级、二级保压系统接通,压力持平,第一撑紧油缸2、第二撑紧油缸3、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的无杆腔全部接通。因无杆腔压力保持特性,总容积腔体积不变,油液从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的无杆腔进入第一撑紧油缸2和第二撑紧油缸3的无杆腔,第一撑紧油缸2和第二撑紧油缸3伸出,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回收。因此设备撑紧部分具有向左移动趋势,通过前方盾体作为支点使刀盘具备向右运动趋势,完成转向操作;刀盘向左转向为第二转向油口51进油,第一转向油口50回油,原理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优选方案,主阀块7内撑紧高压油入口48经过第一液控单向阀9与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1、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2、第三无杆腔进油口33和第四无杆腔进油口34连接。
二级保压系统:第一液控单向阀9、插装阀16和第四液控单向阀17组成撑紧油缸-管路-控制阀组部分的保压系统,定义为二级保压。
高压模式下高压油从撑紧高压油入口48进油,经过液控单向阀9通过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1、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2、第三无杆腔进油口33和第四无杆腔进油口进入第一撑紧油缸2、第二撑紧油缸3、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的无杆腔,完成高压撑紧动作,停止进油第一液控单向阀9和第四液控单向阀17关闭,阻停回油,插装阀16的控制油泄压路因第四液控单向阀17关闭导致无法泄压,插装阀16本身关闭。至此所有泄压回路关闭,完成保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优选方案,主阀块7内撑紧泄压油入口49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和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连接。
泄压模式下,撑紧高压油入口48接通回油,通过撑紧泄压油入口49进油,高压油进入液控单向阀9控制油路,打开阀芯完成泄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优选方案,主阀块7上设置有第一先导控制油口41、用于卸掉单向阀内残留控制油的油缸单向阀泄压油口43和第二先导控制油口42,在主阀块7内第一先导控制油口41经过控制阀11连接泄露油口47,在主阀块7内第一先导控制油口41经过控制阀11连接第二先导控制油口42,第一先导控制油口41连接第一外控单向阀20、第二外控单向阀26、第三外控单向阀21、第四外控单向阀25,油缸单向阀泄压油口43连接第一外控单向阀20、第二外控单向阀26、第三外控单向阀21、第四外控单向阀25。
一级保压系统:第一撑紧油缸2、第二撑紧油缸3、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的无杆腔进油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外控单向阀20、第二外控单向阀26、第三外控单向阀21和第四外控单向阀25实现单向进油保压功能,定义为一级保压系统。通过控制第一先导控制油口41、控制阀11连接第二先导控制油口42完成外控回路,充当用来控制第一外控单向阀20、第二外控单向阀26、第三外控单向阀21和第四外控单向阀25的开关。当控制阀11处于常驻失电状态下,第一外控单向阀20、第二外控单向阀26、第三外控单向阀21和第四外控单向阀25经过第一先导控制油口41通过控制阀11直连泄露油口47,无控制油压输入,第一外控单向阀20、第二外控单向阀26、第三外控单向阀21和第四外控单向阀25均处于关闭状态,只允许进油,不允许回油,保压功能运行;当控制阀11得电换向后,第一先导控制油口41通过控制阀11连接外部控制油源第二先导控制油口42,第一外控单向阀20、第二外控单向阀26、第三外控单向阀21和第四外控单向阀25处于开启状态,一级保压功能失效关闭,此时可以进行第一撑紧油缸2、第二撑紧油缸3、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的回收动作和调向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优选方案,第一撑紧油缸2、第二撑紧油缸3、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监测撑紧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9、第二压力传感器27、第三压力传感器22和第四压力传感器2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优选方案,第一撑紧油缸2上设置有第一行程传感器18,第三撑紧油缸4上设置有第二行程传感器23。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包括主阀块(7)和第一撑紧油缸(2)、第二撑紧油缸(3)、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其特征在于,主阀块(7)上设置有回收动作进油口(44)、第一快速伸出进油口(45)、第二快速伸出进油口(46)、撑紧高压油入口(48)、撑紧泄压油入口(49)、第一转向油口(50)和第二转向油口(51),主阀块(7)上还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撑紧油缸(2)、第二撑紧油缸(3)、第四撑紧油缸(5)和第三撑紧油缸(4)的有杆腔进油口连接的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和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分别与第二撑紧油缸(3)、第一撑紧油缸(2)、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的无杆腔进油口连接的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1)、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2)、第三无杆腔进油口(33)和第四无杆腔进油口(34),主阀块(7)上还设置有外接单独泄露油路的泄露油口(4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撑紧油缸(2)、第二撑紧油缸(3)、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的无杆腔进油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外控单向阀(20)、第二外控单向阀(26)、第三外控单向阀(21)和第四外控单向阀(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主阀块(7)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连接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和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在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与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和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三液控单向阀(14),在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与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和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二液控单向阀(13),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1)、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2)、第三无杆腔进油口(33)和第四无杆腔进油口(34)经过插装阀(16)和控制插装阀(16)开闭的第四液控单向阀(17)与第一快速伸出进油口(45)和第二快速伸出进油口(46)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主阀块(7)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与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换向阀(8),主阀块(7)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连接有第一同步进油口(35),第一同步进油口(35)与第一同步马达(1)的进油口连接,第一同步马达(1)的出油口与第一撑紧油缸(2)和第二撑紧油缸(3)的有杆腔进油口连接,主阀块(7)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与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换向阀(10),主阀块(7)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连接有第二同步进油口(40),第二同步进油口(40)连接有第二同步马达(6)的进油口,第二同步马达(6)的出油口与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的有杆腔进油口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主阀块(7)内第一转向油口(50)与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和第二同步进油口(40)连接,主阀块(7)内第二转向油口(51)与第一同步进油口(35)、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和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连接,主阀块(7)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与第一同步进油口(35)、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和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一溢流阀(15),主阀块(7)内快速回收动作进油口(44)与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和第二同步进油口(40)连接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二溢流阀(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主阀块(7)内撑紧高压油入口(48)经过第一液控单向阀(9)与第二无杆腔进油口(31)、第一无杆腔进油口(32)、第三无杆腔进油口(33)和第四无杆腔进油口(34)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主阀块(7)内撑紧泄压油入口(49)第一有杆腔进油口(36)、第二有杆腔进油口(37)、第三有杆腔进油口(39)和第四有杆腔进油口(38)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主阀块(7)上设置有第一先导控制油口(41)、用于卸掉单向阀内残留控制油的油缸单向阀泄压油口(43)和第二先导控制油口(42),在主阀块(7)内第一先导控制油口(41)经过控制阀(11)连接泄露油口(47),在主阀块(7)内第一先导控制油口(41)经过控制阀(11)连接第二先导控制油口(42),第一先导控制油口(41)连接第一外控单向阀(20)、第二外控单向阀(26)、第三外控单向阀(21)、第四外控单向阀(25),油缸单向阀泄压油口(43)连接第一外控单向阀(20)、第二外控单向阀(26)、第三外控单向阀(21)、第四外控单向阀(2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撑紧油缸(2)、第二撑紧油缸(3)、第三撑紧油缸(4)和第四撑紧油缸(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监测撑紧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9)、第二压力传感器(27)、第三压力传感器(22)和第四压力传感器(24)。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撑紧油缸(2)上设置有第一行程传感器(18),第三撑紧油缸(4)上设置有第二行程传感器(23)。
CN202321065025.0U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 Active CN219691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5025.0U CN219691865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5025.0U CN219691865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1865U true CN219691865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2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65025.0U Active CN219691865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18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5462C (zh) 带有再生功能的液压控制阀
CN102747950B (zh) 切削钻机关键凿岩动作单泵液压控制回路
CN103821777B (zh) 凿岩机功率连续可调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5221500B (zh) 单双泵模式切换及保压的tbm后支撑液压系统
CN112064714B (zh) 一种新型液压挖掘机流量控制系统
CN104373398B (zh) 推力和支撑力实时耦合调控的tbm推进支撑液压系统
CN110242628B (zh) 防卡钎液压控制系统和凿岩设备
US11396737B2 (en) Regeneration control hydraulic system
CN108167257A (zh) 并联控制的tbm撑靴液压系统
CN113431127B (zh) 主控阀、定变量液压系统和装载机
CN219691865U (zh) 一种新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四缸撑紧液压系统
CN105829614B (zh) 工程机械的闭回路液压系统
CN202718623U (zh) 一种切削钻机关键凿岩动作单泵液压控制回路
CN105544643A (zh) 主动式铲运机俯仰油缸压力稳定控制系统
CN113482090B (zh) 主控阀、定变量液压系统和装载机
JP2020142245A (ja) 射出装置及び成形機
WO2024022460A1 (zh) 用于正铲液压挖掘机调平油缸的液压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577678B (zh) 掘进机的液压系统和掘进机
CN108488121B (zh) 一种移运装置液压自行走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2762029B (zh) 一种超高压液压系统
CN115784050A (zh) 一种起重机单缸插销伸缩系统及起重机
CN211423048U (zh) 一种快换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CN210127981U (zh) 液压系统和工程车辆
CN216689565U (zh) 一种挖掘机用液压快换装置控制回路
CN216895110U (zh) 一种凿岩机液压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