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7315U - 平车用挡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平车用挡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7315U
CN219687315U CN202321098352.6U CN202321098352U CN219687315U CN 219687315 U CN219687315 U CN 219687315U CN 202321098352 U CN202321098352 U CN 202321098352U CN 219687315 U CN219687315 U CN 219687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unit
mooring
blocking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983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超
屠剑
何保成
贾裕祥
朱森
高志雄
魏晓
张波
孙飞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tou Beifang Chuangy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tou Beifang Chuangy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tou Beifang Chuangy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tou Beifang Chuangy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983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7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7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7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车用挡固装置。该挡固装置包括挡固器、定位紧固单元和系留单元;系留单元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系留单元相对平行设置;系留单元的底部固定于平车的地板上;每个系留单元均包括系留槽;挡固器包括挡固单元、基座单元和调节机构;基座单元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系留单元之间,并位于平车的地板上方;挡固单元与基座单元一侧的边缘可活动地连接;调节机构的一端与基座单元的另一侧可活动地连接,调节机构的另一端与挡固单元远离基座单元的一侧可活动地连接,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挡固器的止挡角度和挡固器的固定锁止;定位紧固单元的一端与基座单元相连,另一端与系留槽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平车用挡固装置角度可调,可重复利用。

Description

平车用挡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车用挡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钢地板平车用挡固装置。
背景技术
加固自滚装货物时,主要采用三角挡、铁塑轮挡和方木加固,其规格根据自滚装货物的重量、轮径等确定,装载加固标准不统一。运输轮式车辆的铁路运输车通常会采用木地板,当运输大吨位轮式车辆时,铁路运输车多采用钢质地板。
当采用木地板时,在轮式车辆的前后轮使用铁塑轮挡掩挡,并使用圆钢钉将铁塑轮挡与地板钉固,卸车时将铁塑轮挡移除,轮式车辆直接开下站台,铁塑轮挡与地板之间的连接采用扒锔钉或钢钉钉固,钉固强度不足,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失效。当采用钢地板时,需在地板上焊接钢制三角挡,卸车时采用火焰切割后将钢制三角挡切割后轮式车辆开下站台,这种装、卸车方法操作时间长、成本高、重复使用率低。此外,现有的三角挡为固定角度,不能很好的使挡固装置紧贴各种直径的车轮表面,导致适应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车用挡固装置,该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角度可调,还可重复利用,提升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车用挡固装置,平车上设置有地板,包括:挡固器、定位紧固单元和系留单元;
所述系留单元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系留单元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系留单元的底部固定于平车的地板上;每个系留单元均包括系留槽;
所述挡固器包括挡固单元、基座单元和调节机构;所述基座单元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系留单元之间,并位于所述平车的地板上方;所述挡固单元与所述基座单元一侧的边缘可活动地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基座单元的另一侧可活动地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挡固单元远离所述基座单元的一侧可活动地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挡固器的止挡角度和挡固器的固定锁止;
所述定位紧固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基座单元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系留槽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挡固器主要用于对车轮止挡,其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为了保证挡固装置的强度同时降低其自重,还可以设置加强梁和减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固装置,优选地,所述挡固单元包括挡板、第一加强梁和第一减重孔;所述第一加强梁设置为多根,多根第一加强梁分别沿所述挡板下侧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及沿所述挡板下侧面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减重孔设置为多个,其分布于所述第一加强梁上。挡板、第一加强梁和第一减重孔可以一体铸造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能更好的进行连接,所挡固器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设置于所述挡板的下侧面上,其至少设置一个,用于与所述调节机构的一端相连。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座可以与位于沿挡板下侧面的长度方向的上边缘处的第一加强梁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固装置,优选地,所述基座单元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调节机构可活动地连接,用于支撑所述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基座远离所述第一基座的一侧与所述挡板可活动地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挡板。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可以一体铸造成型。第一基座的长度可以小于等于第二基座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基座一方面支撑调节机构,另一方面还支撑挡板,为了降低基座自重,还可以设置加强梁和减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固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梁和第二减重孔;所述第二加强梁设置为多根,多根第二加强梁分别沿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及沿所述第一基座的宽度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基座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至少设置一个,用于与所述调节机构的另一端相连。这样能更好的进行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固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基座上设置有第三加强梁和第三减重孔;所述第三加强梁设置为多根,多根第三加强梁分别沿所述第二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及沿所述第二基座的宽度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基座上还可以设置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至少设置两个,用于连接所述挡板。这样能更好的进行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固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基座还包括多根条形梁;多根条形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的两侧边缘处,并靠近所述系留单元;每根条形梁上至少设置一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凹形槽,该凹形槽设置为能够与定位紧固单元相配合,从而通过定位紧固单元将挡固器与系留单元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用于对挡固器的止挡角度进行调节,根据不同的大小的车轮可以调节成不同的角度,使挡固装置能够紧贴车轮表面并固定锁止,这样使用也更加灵活。调节机构可以为螺旋锁紧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固装置,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止挡角度调节部件和固定锁止部件;所述止挡角度调节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挡板可活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基座可活动地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挡板的止挡角度;所述固定锁止部件套设于所述止挡角度调节部件上,用于将所述挡板固定并锁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固装置,优选地,所述止挡角度调节部件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和手轮螺杆;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分别套设于所述手轮螺杆的两端,并与所述手轮螺杆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臂为中空螺纹结构,其远离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与所述挡板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支臂为中空螺纹结构,其远离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座可活动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固装置,优选地,所述定位紧固单元包括紧固部和定位部;所述紧固部的一端设置为能够穿过所述固定座的凹形槽而将所述挡固器紧固,另一端与所述定位部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紧固部可以包括紧固螺母、垫圈和紧固螺杆。定位部可以包括圆销和定位销。紧固螺杆的一端穿过固定座的凹形槽与紧固螺母和垫圈相配合,将挡固器紧固,另一端通过圆销与定位销可活动地连接。通过定位销与系留单元配合,实现挡固器的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固装置,优选地,所述系留单元还包括底板和紧固件;所述底板固定于平车的地板上;所述系留槽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系留槽和所述底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系留单元主要包括底板和系留槽,底板固定于地板上,尤其是可以固定于钢地板上。固定的方式可以为焊接。使用时,只需将系留单元的底板固定于地板上,可以通过定位紧固单元将挡固器固定,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便于拆卸,进一步地,挡固器可以重复利用,也提升了作业的速度。同时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也可以采用螺栓将系留槽与底板相连,这样方便槽体的拆卸和更换。优选地,所述系留槽上还设置有多个定位槽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定位槽中;所述定位部插入所述定位槽和限位孔中,实现所述挡固器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平车用挡固装置能该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角度可调,还可重复利用,提升作业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止挡装置装、卸车时操作时间长、成本高、重复使用率低、角度不可调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车用挡固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车用挡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车用挡固装置的基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车用挡固装置的定位紧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车用挡固装置的系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挡固器;11-挡固单元;110-挡板;111-第一连接座;112-第一加强梁;113-第一减重孔;12-基座单元;121-第一基座;1211-第二加强梁;1212-第二减重孔;1213-第二连接座;122-第二基座;1221-第三加强梁;1222-第三减重孔;1223-第三连接座;1224-条形梁;12241-固定座;13-调节机构;131-止挡角度调节部件;1311-第一支臂;1312-第二支臂;1313-手轮螺杆;132-固定锁止部件;2-定位紧固单元;21-紧固部;211-紧固螺母;212-垫圈;213-紧固螺杆;22-定位部;221-圆销;222-定位销;3-系留单元;31-底板;311-通孔;32-系留槽;321-定位槽;322-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车用挡固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车用挡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车用挡固装置的基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车用挡固装置的定位紧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车用挡固装置的系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平车用挡固装置用于对平车装载的轮式车辆进行挡固,防止轮式车辆在运输中移动。平车设置有地板,该地板可以为钢地板。
如图1所示,该平车用挡固装置包括挡固器1、定位紧固单元2和系留单元3。系留单元3为两个,二者相对平行固定于平车的地板上。挡固器1通过定位紧固单元2与系留单元3可拆卸地相连。挡固器1位于系留单元3的上方,用于止挡平车装载的轮式车辆的车轮,从而阻止轮式车辆的移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挡固器1包括挡固单元11、基座单元12和调节机构13。
挡固单元11设置于基座单元12一侧的边缘,两者可活动连接。挡固单元11包括挡板110、第一连接座111、第一加强梁112和第一减重孔113。第一连接座111设置于挡板110的下侧面上,至少设置一个,其与调节机构13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第一加强梁112为多根。其沿挡板110下侧面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一根,沿挡板110下侧面的宽度方向至少设置一根。具体地,第一加强梁112沿挡板110下侧面的长度方向的上、下边缘处各设置一根,沿挡板110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三根。在第一加强梁112上设置多个第一减重孔113。这样可以在保证挡固装置强度的同时降低其自重。挡板110、第一连接座111、第一加强梁112和第一减重孔113可以一体铸造成型。第一连接座111设置两个,其与位于沿挡板110下侧面的长度方向的上边缘处的第一加强梁112相连。
如图2和图3所示,基座单元12用于支撑挡固器1,同时与系留单元3配合从而对挡固器1进行固定。基座单元12包括第一基座121和第二基座122。第二基座122的一侧与挡板110可活动地连接。第一基座121与第二基座122远离挡板110的一侧相连。
如图3、图2和图1所示,第一基座121用于支撑调节机构13,其与调节机构13可活动地连接。第一基座121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梁1211、第二减重孔1212和第二连接座1213。第二加强梁1211为多根,其沿第一基座121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一根,其沿第一基座121的宽度方向至少设置一根。具体地,第二加强梁1211沿着第一基座121的长度方向设置一根,并位于第一基座121的外侧边缘;第二加强梁1211沿着第一基座121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三根。第二连接座1213设置至少一个,用于连接调节机构13。具体地,第二连接座1213设置两个,分别位于第一基座121远离第二基座122的边缘。
如图3、图2和图1所示,第二基座122用于支撑挡板110。第二基座122上设置有第三加强梁1221、第三减重孔1222、第三连接座1223和条形梁1224。第三连接座1223设置为至少两个,用于连接挡板110。具体地,第三连接座1223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二基座122远离第一基座121的边缘。第三加强梁1221为多根,其沿第二基座122的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根以,沿第二基座122的宽度方向设置至少一根。具体地,第三加强梁1221沿着第二基座122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分别位于第二基座122的边缘。第三加强梁1221沿着第二基座122的宽度方向设置一根。条形梁1224为两根,其分别设置于第二基座122的边缘,分别靠近系留单元3。每根条形梁1224上设置至少一个固定座12241,固定座12241设置有凹形槽,用于与定位紧固单元2相配合,通过定位紧固单元2将挡固器1与系留单元3相连,同时实现定位。
第一基座121和第二基座122可以一体铸造成型。
如图2和图1所示,调节机构13包括止挡角度调节部件131和固定锁止部件132。调节机构13用于调节挡板110的止挡角度和挡板110的固定锁止。
止挡角度调节部件131包括第一支臂1311、第二支臂1312和手轮螺杆1313。第一支臂1311和第二支臂1312套设于手轮螺杆1313的两端,第一支臂1311和第二支臂1312与手轮螺杆1313之间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手轮螺杆1313实现支臂尺寸轴向调节。第一支臂1311为中空螺纹结构,其远离第二支臂13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座111可活动地连接。第二支臂1312为中空螺纹结构,其远离第一支臂131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1213可活动地连接。
固定锁止部件132套设于手轮螺杆1313上,其通过与手轮螺杆1313配合实现对挡固器1的固定锁止。具体地,固定锁止部件132可以为手轮,通过旋转手轮,将挡固器1固定锁止。
如图2和图4所示,定位紧固单元2包括紧固部21和定位部22。紧固部21包括紧固螺母211、垫圈212和紧固螺杆213。定位部22包括圆销221和定位销222。紧固螺杆213的一端设置为能够穿过固定座12241的凹形槽与紧固螺母211和垫圈212相配合,将挡固器1紧固,另一端通过圆销221与定位销222可活动地连接。通过定位销222与系留单元3配合,实现对挡固器1的定位。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每个系留单元3均包括底板31、系留槽32和紧固件。
底板31固定于平车钢地板上。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底板31固定于平车钢地板上。底板31上设置有通孔311。系留槽32设置于底板31上,具体地,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过系留槽32和底板31的通孔311将系留槽32与底板31相连。紧固件可以为螺栓。
系留槽32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槽321和限位孔322,限位孔322位于定位槽321中。定位紧固单元2的定位销222能够插入限位孔322和定位槽321中,用于对挡固器1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有的可活动地连接方式均可以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平车用挡固装置,平车上设置有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车用挡固装置包括挡固器、定位紧固单元和系留单元;
所述系留单元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系留单元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系留单元的底部固定于平车的地板上;每个系留单元均包括系留槽;
所述挡固器包括挡固单元、基座单元和调节机构;所述基座单元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系留单元之间,并位于所述平车的地板上方;所述挡固单元与所述基座单元一侧的边缘可活动地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基座单元的另一侧可活动地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挡固单元远离所述基座单元的一侧可活动地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挡固器的止挡角度和挡固器的固定锁止;
所述定位紧固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基座单元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系留槽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固单元包括挡板、第一加强梁和第一减重孔;所述第一加强梁设置为多根,多根第一加强梁分别沿所述挡板下侧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及沿所述挡板下侧面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减重孔设置为多个,其分布于所述第一加强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单元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调节机构可活动地连接,用于支撑所述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基座远离所述第一基座的一侧与所述挡板可活动地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梁和第二减重孔;所述第二加强梁设置为多根,多根第二加强梁分别沿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及沿所述第一基座的宽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上设置有第三加强梁和第三减重孔;所述第三加强梁设置为多根,多根第三加强梁分别沿所述第二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及沿所述第二基座的宽度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还包括多根条形梁;多根条形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的两侧边缘处,并靠近所述系留单元;每根条形梁上至少设置一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凹形槽,该凹形槽设置为能够与定位紧固单元相配合,从而通过定位紧固单元将挡固器与系留单元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止挡角度调节部件和固定锁止部件;所述止挡角度调节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挡板可活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基座可活动地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挡板的止挡角度;所述固定锁止部件套设于所述止挡角度调节部件上,用于将所述挡板固定并锁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角度调节部件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和手轮螺杆;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分别套设于所述手轮螺杆的两端,并与所述手轮螺杆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臂为中空螺纹结构,其远离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与所述挡板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支臂为中空螺纹结构,其远离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座可活动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紧固单元包括紧固部和定位部;所述紧固部的一端设置为能够穿过所述固定座的凹形槽而将所述挡固器紧固,另一端与所述定位部可活动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留单元还包括底板和紧固件;所述底板固定于平车的地板上;所述系留槽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系留槽和所述底板相连。
CN202321098352.6U 2023-05-09 2023-05-09 平车用挡固装置 Active CN219687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8352.6U CN219687315U (zh) 2023-05-09 2023-05-09 平车用挡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8352.6U CN219687315U (zh) 2023-05-09 2023-05-09 平车用挡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7315U true CN219687315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0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98352.6U Active CN219687315U (zh) 2023-05-09 2023-05-09 平车用挡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73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59524B1 (en) Retractable cargo bed
US9381868B2 (en) Hitch adapter
US8376439B2 (en) Paneled deck assembly for transporter vehicle
US7758060B2 (en) Integrated tow hook and bumper mounting bracket
US9637042B2 (en) Side rail of a flatbed trailer for use with cargo restraint devices
US20080179363A1 (en) Equipment rack for trailers
US20150132090A1 (en) Cargo Carrier Systems for Passenger Trucks
US10647267B2 (en) Vehicle bed liner and cargo management system
CA3104987A1 (en) Front tow extended saddle
US20070031226A1 (en) Trailer with platform assembly
US6199929B1 (en) Sideboard bracket
US5733082A (en) Securement system
EP3572288A1 (en) Mounting system for truck underride protection
CN219687315U (zh) 平车用挡固装置
US6270299B1 (en) Carrier system for securing goods
US10625684B1 (en) Weight distributing cargo rack system for use on vehicles
US11292701B2 (en) Vehicle mounted hoist
US10435056B2 (en) Dolly cart rail and lock system
US11104260B2 (en) Angled tie down anchors
US20070207005A1 (en) Cargo restraining device
US6503035B1 (en) Automotive vehicle having a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system for vehicle transport
CN211592549U (zh) 装载加固装置和铁路运输系统
KR200434567Y1 (ko) 화물운반차량의 적재함 바닥설치용 화물결속클램프
KR100744549B1 (ko) 화물운반차량의 적재함 바닥설치용 화물결속클램프와 그클램프의 설치방법
CN218401912U (zh) 用于运输汽车的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