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7107U - 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7107U
CN219687107U CN202321385752.5U CN202321385752U CN219687107U CN 219687107 U CN219687107 U CN 219687107U CN 202321385752 U CN202321385752 U CN 202321385752U CN 219687107 U CN219687107 U CN 219687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pile
circuit
baffle
motor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857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建国
胡小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Benyi Supply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Benyi Supply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Benyi Supply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Benyi Supply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857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7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7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7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线路和挡板,所述充电桩外部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上设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通过滑动的形式连接所述保护壳内部,所述挡板一侧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挡板,齿轮旋转通过齿条带动挡板在保护壳内进行移动,直至挡板遮挡住充电桩,即可完成对充电桩的防护工作,防止外部的物件撞击到充电桩,导致充电桩损坏,有效的降低了使用成本,当需要使用充电桩时,再次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反向旋转带动挡板进行升起,即可对充电桩进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补充的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当需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就需要使用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都是直接暴露在外部的,当有外部的物件撞击到充电桩时,会对充电桩造成损坏,提高了使用成本。
且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能对使用完成后的充电线路进行自动收纳工作,需要使用人员手动对充电线路进行收纳工作,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设计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线路和挡板,所述充电桩外部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上设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通过滑动的形式连接所述保护壳内部,所述挡板一侧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挡板,所述齿条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啮合齿轮,所述齿轮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一侧。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保护壳内壁,所述保护壳一侧设有配电盒,所述配电盒通过外部线路连接所述充电桩。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保护壳,所述第一电机外部设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一端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所述保护壳。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一端设有线路,所述线路一端通过贯穿的形式连接所述充电桩,所述线路远离所述充电桩的一端设有插头,所述插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线路。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两端设有转轴,所述旋转柱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通孔内壁,所述通孔内壁设有清洁刷,所述清洁刷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通孔内壁。
优选的,所述旋转柱一侧设有线路,所述线路通过贴合的形式连接所述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一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清洁刷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贴合线路。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保护壳,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柱一端。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了保护壳和挡板,当需要对充电桩进行防护时,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齿轮进行旋转,齿轮旋转通过齿条带动挡板在保护壳内进行移动,直至挡板遮挡住充电桩,即可完成对充电桩的防护工作,防止外部的物件撞击到充电桩,导致充电桩损坏,有效的降低了使用成本,当需要使用充电桩时,再次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反向旋转带动挡板进行升起,即可对充电桩进行使用。
2.通过设置了旋转柱和清洁刷,当需要对充电线路进行收纳时,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旋转柱进行旋转,旋转柱旋转带动线路进入到保护壳的内部,线路移动的过程中,通孔内壁上的清洁刷对线路外部的灰尘进行刷落工作,直至线路完全进入到保护壳的内部,即可完成对线路的自动收纳工作,省时省力,体现了此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中的齿条和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中的旋转柱和清洁刷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标记表示:1、充电桩;2、保护壳;3、挡板;4、防护壳;5、插头;6、清洁刷;7、线路;8、配电盒;9、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11、齿轮;12、齿条;13、旋转柱;14、转轴;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4,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1、线路7和挡板3,充电桩1外部设有保护壳2,保护壳2上设有挡板3,挡板3通过滑动的形式连接保护壳2内部,挡板3一侧设有齿条12,齿条12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挡板3,齿条12远离挡板3的一端啮合齿轮11,齿轮11一侧设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11一侧,通过设置了保护壳2和挡板3,当需要对充电桩1进行防护时,打开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通过输出轴带动齿轮11进行旋转,齿轮11旋转通过齿条12带动挡板3在保护壳2内进行移动,直至挡板3遮挡住充电桩1,即可完成对充电桩1的防护工作,防止外部的物件撞击到充电桩1,导致充电桩1损坏,有效的降低了使用成本,当需要使用充电桩1时,再次打开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反向旋转带动挡板3进行升起,即可对充电桩1进行使用,通过设置了旋转柱13和清洁刷6,当需要对充电线路7进行收纳时,打开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通过输出轴带动旋转柱13进行旋转,旋转柱13旋转带动线路7进入到保护壳2的内部,线路7移动的过程中,通孔15内壁上的清洁刷6对线路7外部的灰尘进行刷落工作,直至线路7完全进入到保护壳2的内部,即可完成对线路7的自动收纳工作,省时省力,体现了此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充电桩1通过紧固件连接保护壳2内壁,保护壳2一侧设有配电盒8,配电盒8通过外部线路7连接充电桩1,配电盒8用于使充电桩1和外部的电路进行连接,电机和输出轴为一体,电机通过输出轴进行旋转。
进一步的,第一电机9通过紧固件连接保护壳2,第一电机9外部设有防护壳4,防护壳4一端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保护壳2,防护壳4用于对第一电机9进行防护,防止外部的物件落到第一电机9上造成第一电机9损坏,降低使用寿命,第一电机9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充电桩1一端设有线路7,线路7一端通过贯穿的形式连接充电桩1,线路7远离充电桩1的一端设有插头5,插头5通过紧固件连接线路7,当需要对车辆进行充电时,通过插头5直接拉动线路7移动到外部,即可对汽车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保护壳2上设有通孔15,通孔15内部设有旋转柱13,旋转柱13两端设有转轴14,旋转柱13通过转轴14连接通孔15内壁,通孔15内壁设有清洁刷6,清洁刷6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通孔15内壁,转轴14用于使旋转柱13通过第二电机10的带动能够在通孔15上进行旋转。
进一步的,旋转柱13一侧设有线路7,线路7通过贴合的形式连接旋转柱13,旋转柱13一端设有第二电机10,清洁刷6远离通孔15的一端贴合线路7,当线路7在进行使用时会在地面上进行拖拽,导致线路7上会有灰尘,清洁刷6用于对线路7上的灰尘进行刷落工作。
进一步的,第二电机10通过紧固件连接保护壳2,第二电机10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旋转柱13一端,旋转柱13设置有两根,使两根旋转柱13可以对线路7进行夹紧,当旋转柱13旋转时会带动线路7进行移动。
工作原理:在使用此装置时,首先打开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通过输出轴带动齿轮11进行旋转,齿轮11旋转通过齿条12带动挡板3在保护壳2内进行移动,直至挡板3遮挡住充电桩1,当需要使用充电桩1时,再次打开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反向旋转带动挡板3进行升起,即可对充电桩1进行使用,对充电线路7进行收纳时,打开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通过输出轴带动旋转柱13进行旋转,旋转柱13旋转带动线路7进入到保护壳2的内部,线路7移动的过程中,通孔15内壁上的清洁刷6对线路7外部的灰尘进行刷落工作,直至线路7完全进入到保护壳2的内部,即可完成工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1)、线路(7)和挡板(3),所述充电桩(1)外部设有保护壳(2),所述保护壳(2)上设有所述挡板(3),所述挡板(3)通过滑动的形式连接所述保护壳(2)内部,所述挡板(3)一侧设有齿条(12),所述齿条(12)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挡板(3),所述齿条(12)远离所述挡板(3)的一端啮合齿轮(11),所述齿轮(11)一侧设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11)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保护壳(2)内壁,所述保护壳(2)一侧设有配电盒(8),所述配电盒(8)通过外部线路(7)连接所述充电桩(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9)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保护壳(2),所述第一电机(9)外部设有防护壳(4),所述防护壳(4)一端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所述保护壳(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一端设有线路(7),所述线路(7)一端通过贯穿的形式连接所述充电桩(1),所述线路(7)远离所述充电桩(1)的一端设有插头(5),所述插头(5)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线路(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2)上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内部设有旋转柱(13),所述旋转柱(13)两端设有转轴(14),所述旋转柱(13)通过转轴(14)连接所述通孔(15)内壁,所述通孔(15)内壁设有清洁刷(6),所述清洁刷(6)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通孔(15)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柱(13)一侧设有线路(7),所述线路(7)通过贴合的形式连接所述旋转柱(13),所述旋转柱(13)一端设有第二电机(10),所述清洁刷(6)远离所述通孔(15)的一端贴合线路(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10)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保护壳(2),所述第二电机(10)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柱(13)一端。
CN202321385752.5U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Active CN219687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5752.5U CN219687107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5752.5U CN219687107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7107U true CN219687107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5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85752.5U Active CN219687107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71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5243B (zh) 便于安装施工的地埋式可升降双充充电桩
CN219687107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11376761A (zh) 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用防护装置
CN210437028U (zh) 一种具有电缆收纳功能的充电桩
CN107879184A (zh) 一种废旧电缆缠绕回收装置
CN109094399B (zh) 一种基于城市道路的汽车自充电装置
CN21247316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充电装置
CN215705751U (zh) 一种便于收放的地下停车场充电桩
CN21421550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充电桩安全防护装置
CN211075587U (zh) 交流充电桩
CN220262575U (zh) 一种便于汽车充电枪电缆收放的充电枪
CN218085110U (zh) 一种具有自动收线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900841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7747774U (zh) 一种户外用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CN220764117U (zh) 一种可升降的新能源充电桩
CN215944335U (zh) 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护装置
CN212654227U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
CN22011446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防漏电保护装置
CN111152675A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站
CN220096174U (zh) 一种移动式充电桩
CN110588419A (zh) 一种交流充电桩
CN216861192U (zh) 一种新型防水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216861211U (zh) 一种便于收放线的即插即充充电桩
CN219295209U (zh) 一种自动收线的交流充电桩
CN218085148U (zh) 一种环保型太阳能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