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1076U - 一种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81076U CN219681076U CN202320637806.6U CN202320637806U CN219681076U CN 219681076 U CN219681076 U CN 219681076U CN 202320637806 U CN202320637806 U CN 202320637806U CN 219681076 U CN219681076 U CN 2196810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drainage bottle
- walker
- post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132 cardiothoracic surgery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980 post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10000000038 che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115 thoracic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15181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1000003144 pneumothorax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81 pleural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5765 Pneumothorax traumatic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7249 Venous thromb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0269 absc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01 intercos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3243 intestinal obstru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72 lun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85 pulmona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引流瓶组件的容置空间,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扶手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远离所述扶手组件的一端的开口;设置在本体上,将所述引流瓶组件固定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连接件;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缓冲垫分别设置在开口的两侧。本申请提供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协助患者更加安全、更加便捷地进行早期下床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心胸外科术后护理辅助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对于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等均有良好的治疗成效,胸腔闭式引流的过程是将导管从肋间间隙置入到胸膜腔内,导管的另一端连接胸腔引流瓶,以使得胸膜腔内的气体或液体排出与收集,进而重建胸腔负压使得病患的肺部组织能够重新恢复功能。
临床工作中,对于心胸外科的患者,为了实现尽快康复,预防肺部感染、静脉血栓、肠梗阻等并发症,在病情稳定后应该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尽早让患者下床活动,胸外科患者术后往往比较虚弱,在活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家属或医护人员进行搀扶,家属或者医护人员还需提着胸腔引流瓶以及输液瓶等,给家属或者医护人员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且给患者在活动中增加了很多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助行器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但是,患者在使用助行器辅助行走的过程中,引流瓶容易在助行器上晃动,容易拉扯到导管,严重时容易造成牵拉脱管。
因此,亟需一种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能够协助患者更加安全、更加便捷地进行早期下床活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能够协助患者更加安全、更加便捷地进行早期下床活动。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引流瓶组件的容置空间,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扶手组件;
设置在所述本体远离所述扶手组件的一端的开口;
设置在本体上,将所述引流瓶组件固定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连接件;
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缓冲垫分别设置在开口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引流瓶组件,包括:
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两侧设置有挂耳;
两端分别与所述挂耳可拆卸连接的手提绳;
设置在所述引流瓶的底部的吸盘。
优选地,所述引流瓶组件,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引流瓶的底部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设置有四个;
固定端与所述铰接座转动连接的支撑底杆,所述支撑底杆具有收缩状态以及展开状态;
当所述支撑底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支撑底杆的活动端转动至所述引流瓶的正下方,通过所述吸盘固定在放置面上;
当所述支撑底杆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撑底杆的活动端转动至所述引流瓶的外侧,所述引流瓶通过所述支撑底杆进行支撑。
优选地,所述引流瓶组件,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手提绳的中部的海绵条,所述海绵条的宽度大于所述手提绳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具体为连接绳。
优选地,还包括:
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的支撑座,
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伸缩杆组件;
所述伸缩杆组件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设有用于挂载输液瓶的挂钩。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
安装内杆,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安装内杆上,所述安装内杆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沿所述安装内杆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套装在所述安装内杆外侧,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的安装外杆,所述安装外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贯穿孔配合使用的连接孔;
通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贯穿孔,将所述安装内杆和所述安装外杆固定的锁紧件。
优选地,所述扶手组件,包括:
与所述本体相连的杆套,所述杆套的一端设置有容置腔;
活动套装在所述杆套内的内杆,所述内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配合使用的活塞,所述内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有握柄,所述内杆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通道,所述握柄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通道的开关。
优选地,所述杆套与所述本体之间具体为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由于设置有本体、万向轮以及扶手组件,其中,本体内设置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于放置引流瓶组件,本体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便于助行器的整体移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扶手组件,患者通过扶手组件能够拉动本体以及引流瓶组件移动,无需家属或者医护人员协助,更加方便,扶手组件也可以用于支撑体力不支的患者,辅助患者轻松下床活动,其次,还设置有开口、连接件以及缓冲垫,其中,开口设置在本体远离扶手组件的一端,通过开口能够更加方便的将引流瓶组件推送至容置空间内,引流瓶组件的转移更加方便,连接件设置在本体上,用于将引流瓶组件固定在容置空间内,防止引流瓶组件在容置空间内产生较大幅度的移动,避免造成导管牵引脱管,为了方便引流瓶组件能够放置在容置空间内,容置空间的大小往往大于引流瓶组件的大小,但是容易引起引流瓶组件在容置空间内晃动,造成患者的疼痛,还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缓冲垫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缓冲垫分别设置在开口的两侧。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能够协助患者更加安全、更加便捷地进行早期下床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第一截面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第二截面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第三截面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瓶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本体;2、引流瓶组件;3、万向轮;4、扶手组件;5、开口;6、缓冲垫;7、支撑座;9、挂钩;21、引流瓶;22、挂耳;23、手提绳;24、吸盘;25、铰接座;26、支撑底杆;27、海绵条;28、导管;41、杆套;42、内杆;43、握柄;44、开关;45、铰接支座;81、安装内杆;82、安装外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请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包括:本体1,本体1内设有用于放置引流瓶组件2的容置空间,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3,本体1的一端设有扶手组件4;设置在本体1远离扶手组件4的一端的开口5;设置在本体1上,将引流瓶组件2固定在容置空间内的连接件;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缓冲垫6,缓冲垫6设置有两组,两组缓冲垫6分别设置在开口5的两侧。
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助行器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助行器上可放置引流瓶的腔体,腔体的顶部设置有放瓶口,家属或者医护人员需要提着引流瓶放在腔体内,目前的引流瓶上未设置专门的提手,提起的过程中容易将引流瓶的导管当作提手,容易将导管提脱,严重者可导致脱管、引流液返流引起气胸、感染,另外,患者在使用助行器辅助行走的过程中,引流瓶容易在助行器上晃动,容易拉扯到导管,严重时容易造成牵拉脱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由于设置有本体1、万向轮3以及扶手组件4,其中,本体1内设置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于放置引流瓶组件2,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3,便于助行器的整体移动,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扶手组件4,通过扶手组件4能够拉动本体1以及引流瓶组件2移动,无需家属或者医护人员协助,更加方便,扶手组件4也可以用于支撑体力不支的患者,协助患者轻松下床活动,其次,还设置有开口5、连接件以及缓冲垫6,其中,开口5设置在本体1远离扶手组件4的一端,通过开口5能够更加方便的将引流瓶组件2推送至容置空间内,引流瓶组件2的转移更加方便,连接件设置在本体1上,用于将引流瓶组件2固定在容置空间内,防止引流瓶组件2在容置空间内产生较大幅度的位移,避免造成导管28牵引脱管,为了方便引流瓶组件2能够放置在容置空间内,容置空间的大小往往大于引流瓶组件2的大小,还设置有缓冲垫6,缓冲垫6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缓冲垫6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缓冲垫6分别设置在开口5的两侧,为了避免引流瓶组件2在容置空间内晃动,造成患者的疼痛。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能够协助患者更加安全、更加便捷地进行早期下床活动。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万向轮3具体为带刹车的万向轮,更加便于使用。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中的引流瓶组件2包括引流瓶21以及手提绳23,其中,引流瓶21的两侧设置有挂耳22,手提绳23的两端分别与挂耳22可拆卸连接,通过手提绳23和挂耳22,患者在活动时,通过手提绳23提起引流瓶21,避免患者误提引流瓶21上的导管28,防止导管28脱管从而引起气胸。为了进一步的便于引流瓶21在容置空间内进行固定,避免引流瓶21在容置空间内滑动,保持引流瓶21在容置空间内竖直放置,还设置有吸盘24,吸盘24设置在引流瓶21的底部,引流瓶21的底部能够吸住光滑的放置平面上,使得引流瓶21能够稳妥的竖直放置,更加安全。更进一步地,当患者起身活动时,也可以通过手提绳23将引流瓶21提起,患者携带引流瓶21进行自由活动,当患者需要如厕或者自由转身活动时,将引流瓶21放置在放置面上,通过吸盘24将引流瓶21固定在放置面上,瓶内引流液及水封液不易倾倒,减少引流液逆行性感染,提高胸瓶使用的安全性。
在上述结构中,为了使引流瓶21与放置面之间的吸附作用更佳,作为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盘24设置有多组。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吸盘24设置有四组,四组吸盘24分别设置在引流瓶21的底面的四角处。
在上述结构中,引流瓶21放置在光滑的放置面时,通过引流瓶21底面的吸盘24能够将引流瓶21竖直固定。但是若放置面的表面较为粗糙,无法通过吸盘24固定,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引流瓶组件2还包括铰接座25以及支撑底杆26,其中,铰接座25设置在引流瓶21的底面部,铰接座25设置有四个,且间隔设置在引流瓶21的底部,支撑底杆26的固定端与铰接座25转动连接,支撑底杆26具有收缩状态以及展开状态,当支撑底杆26处于收缩状态时,支撑底杆26的活动端转动至引流瓶21的正下方时,引流瓶21可以通过吸盘24固定在放置面上,当支撑底杆26的活动端转动至引流瓶21的外侧时,通过支撑底杆26对引流瓶21进行支撑,当放置面为光滑平面时,将支撑底杆26转动至收缩状态,通过吸盘24对引流瓶21进行支撑,当支撑底杆26转动至展开状态时,通过支撑底杆26对引流瓶21进行支撑。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的引流瓶组件2包括海绵条27,其中,海绵条27设置在手提绳23的中部,且海绵条27的宽度大于手提绳23的宽度,便于提起手提绳23,进一步增加手提的舒适度。
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手提绳23的长度具体为60cm至70cm;手提绳23的宽度具体为3cm至4cm;海绵条27的长度具体为8cm至12cm,且海绵条27的宽度具体为4cm至5cm。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手提绳23与挂耳22之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当手提绳23与挂耳22之间为固定连接时,当手提绳23的长度不合适或者手提绳23需要更换时,不便于进行调整和更换,优选地,手提绳23与挂耳2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还包括支撑座7、伸缩杆组件以及挂钩9,支撑座7与本体1固定连接,在支撑座7上设置有伸缩杆组件,伸缩杆组件远离支撑座7的一端设置有挂钩9,挂钩9用于挂载输液瓶,通过挂钩9挂载输液瓶,满足患者护理时的输液需求,更加方便,通过伸缩杆组件,能够调节挂钩9的高度,本体1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伸缩杆组件降低挂钩9的高度,避免挂钩9与其他物品的碰撞,更便于本体1的移动。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伸缩杆组件包括安装内杆81、安装外杆82以及锁紧件,其中,挂钩9设置在安装内杆81上,安装内杆81上设置有贯穿孔,贯穿孔至少设置有两个,且贯穿孔沿安装内杆8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安装外杆82套41装在安装内杆81的外侧,安装外杆82与支撑座7固定连接,在安装外杆82上设置有与贯穿孔配合使用的连接孔,锁紧件用于通过贯穿孔和连接孔,将安装内杆81和安装外杆82进行固定,当需要对伸缩杆组件8进行调节时,拆开锁紧件,沿安装内杆81的轴线方向调节挂钩9的高度,再通过锁紧件对安装内杆81和安装外杆82进行锁紧固定,进而调节挂钩9的高度。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扶手组件4包括杆套41、内杆42以及活塞,其中,杆套41与本体1相连,杆套41的一端设置有容置腔,内杆42活动套装在杆套41内,且在内杆42上设置有与容置腔的内壁配合使用的活塞,内杆42远离活塞的一端设置有握柄43,便于支撑患者,在内杆42上设置有连通容置腔的通道,通道远离活塞的一端设有开关44,开关44设置在握柄43上,用于打开和关闭通道,当打开开关44时,容置腔与外部之间通过通道连通,内杆42能够在杆套41内轴线移动,基于患者的身高对扶手组件4的长度进行调节,当调节好后,关闭开关44,在容置腔内的气压的作用下,活塞不会在容置腔内移动,使扶手组件4保持固定的长度。另外,开关44设置在握柄43上,便于患者随时进行调节。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杆套41与本体1之间转动连接,当对助行器收纳时,转动杆套41使得扶手组件4转动至本体1的侧面,更加节省空间,当使用的过程中,转动杆套41使得扶手组件展开,患者通过握柄43辅助活动,操作简单,使用灵活。作为其中一种更加具体地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杆套41与本体1之间通过铰接支座45相连。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所述本体(1)内设有用于放置引流瓶组件(2)的容置空间,所述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3),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扶手组件(4);
设置在所述本体(1)远离所述扶手组件(4)的一端的开口(5);
设置在本体(1)上,将所述引流瓶组件(2)固定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连接件;
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缓冲垫(6),所述缓冲垫(6)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缓冲垫(6)分别设置在开口(5)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瓶组件(2),包括:
引流瓶(21),所述引流瓶(21)的两侧设置有挂耳(22);
两端分别与所述挂耳(22)可拆卸连接的手提绳(23);
设置在所述引流瓶(21)的底部的吸盘(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瓶组件(2),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引流瓶(21)的底部的铰接座(25),所述铰接座(25)设置有四个;
固定端与所述铰接座(25)转动连接的支撑底杆(26),所述支撑底杆(26)具有收缩状态以及展开状态;
当所述支撑底杆(26)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支撑底杆(26)的活动端转动至所述引流瓶(21)的正下方,通过所述吸盘(24)固定在放置面上;
当所述支撑底杆(26)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撑底杆(26)的活动端转动至所述引流瓶(21)的外侧,所述引流瓶(21)通过所述支撑底杆(26)进行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瓶组件(2),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手提绳(23)的中部的海绵条(27),所述海绵条的宽度大于所述手提绳(23)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具体为连接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与所述本体(1)固定连接的支撑座(7),
设置在所述支撑座(7)上的伸缩杆组件;
所述伸缩杆组件远离所述支撑座(7)的一端设有用于挂载输液瓶的挂钩(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
安装内杆(81),所述挂钩(9)设置在所述安装内杆(81)上,所述安装内杆(81)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沿所述安装内杆(8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套装在所述安装内杆(81)外侧,与所述支撑座(7)固定连接的安装外杆(82),所述安装外杆(82)上设置有与所述贯穿孔配合使用的连接孔;
通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贯穿孔,将所述安装内杆(81)和所述安装外杆(82)固定的锁紧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组件(4),包括:
与所述本体(1)相连的杆套(41),所述杆套(41)的一端设置有容置腔;
活动套装在所述杆套(41)内的内杆(42),所述内杆(4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配合使用的活塞,所述内杆(42)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有握柄(43),所述内杆(42)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通道,所述握柄(43)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通道的开关(4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套(41)与所述本体(1)之间具体为转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37806.6U CN219681076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一种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37806.6U CN219681076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一种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81076U true CN219681076U (zh) | 2023-09-15 |
Family
ID=87939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37806.6U Active CN219681076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一种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81076U (zh) |
-
2023
- 2023-03-27 CN CN202320637806.6U patent/CN2196810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50712B (zh) | 翻身移位機 | |
TWI790999B (zh) | 行動不便的人的行動輔具 | |
CN207412367U (zh) | 胸外科患者术后专用助行器 | |
CN209808947U (zh) | 一种心胸外科护理用助行装置 | |
CN219681076U (zh) | 一种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 | |
CN213098905U (zh) | 一种肾脏内科临床用病床 | |
JP2004135855A (ja) | 介護支援装置 | |
CN211188122U (zh) | 一种心胸外科术后助行器 | |
CN213909098U (zh) | 一种新型的病房床旁桌 | |
CN213031080U (zh) | 一种带手臂托槽的病床 | |
CN213850771U (zh) | 一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探头的固定支架 | |
CN213994019U (zh) | 一种用于病床的侧翻结构 | |
CN214231995U (zh) | 一种智能多功能助行器 | |
CN213964243U (zh) | 一种便捷式护理移动助行车 | |
CN210962360U (zh) |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架 | |
CN214343105U (zh) | 一种骨科换药设备 | |
CN215689620U (zh) | 输液助行器 | |
CN219539024U (zh)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架 | |
CN210542357U (zh) | 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多功能助行器 | |
CN213252007U (zh) | 移动输液架 | |
CN215459760U (zh) | 一种多功能穿刺置管床 | |
CN210728292U (zh) | 一种可移动的载胸瓶用支架 | |
CN213490971U (zh) | 一种胸液瓶提升装置 | |
CN211584134U (zh) | 用于老年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多功能助行器 | |
CN221556638U (zh) | 快康行走辅助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