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0881U - 一种防足下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足下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0881U
CN219680881U CN202320490794.9U CN202320490794U CN219680881U CN 219680881 U CN219680881 U CN 219680881U CN 202320490794 U CN202320490794 U CN 202320490794U CN 219680881 U CN219680881 U CN 219680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vity
patient
air
foo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907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冬梅
宋文敏
赵雅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4907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0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0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0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足下垂装置,包括护底总成以及沿护底总成顶部围边处向外延伸出的围护总成,护底总成与围护总成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患者足部的容置空间,护底总成包括固定底垫、嵌于固定底垫上靠近围护总成一侧的第一气腔以及沿固定底垫底端贯穿至与第一气腔连通的第一气芯,围护总成包括与护底总成固定连接的围护壁,围护壁底部嵌设有与护底总成呈平行设置的第三气腔,围护壁顶部嵌设有与第三气腔呈垂直设置的第二气腔,第二气腔与第三气腔连通,第二气腔上嵌设有第二气芯,通过对第一气芯和第二气芯内注气,使得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和第三气腔可朝患者足部进行膨胀,并对患者足部进行挤压达到按摩患者足部肌肉的效果,缓解患者不适感。

Description

一种防足下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足下垂装置。
背景技术
足下垂是骨外科体征之一。患者坐位,两下肢自然悬垂,如见足处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动背屈与内、外翻,则为足下垂。本征可见于坐骨神经麻痹和腓总神经麻痹。前者所致本征,足趾既不能背屈,也不能跖屈;而后者所致本征,足趾可跖屈;据此可鉴别二者。
治疗足下垂常见的方法有足部温热疗法、康复锻炼、针刺与按摩、佩戴支具、胫前肌及趾长伸肌腱悬吊、胫后肌腱转移治疗足下垂、腓肠肌内外侧头前移、重建伸趾功能术、手术切除、电刺激等。
目前佩戴式的防足下垂装置,通常采用脚掌与小腿位置呈九十度的丁字鞋对患者足部进行包裹以及支撑,实现防足下垂的目的,但该过程患者足部呈长时间静止状态无法活动,易造成患者足部包裹区域充血、酸胀或麻木等情况,舒适效果较差,且需要医护人员定时对患者足部进行按摩疏理,缓解患者足部不适感,一定程度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足下垂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佩戴式的防足下垂装置,舒适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足下垂装置,包括护底总成以及沿所述护底总成顶部围边处向外延伸出的围护总成,所述护底总成与所述围护总成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患者足部的容置空间,所述围护总成远离所述护底总成一侧设置有多根魔术带;
所述护底总成包括固定底垫、嵌于所述固定底垫上靠近所述围护总成一侧的第一气腔以及沿所述固定底垫底端贯穿至与所述第一气腔连通的第一气芯;
所述围护总成包括与所述护底总成固定连接的围护壁,所述围护壁底部嵌设有与所述护底总成呈平行设置的第三气腔,所述围护壁顶部嵌设有与所述第三气腔呈垂直设置的第二气腔,所述第二气腔与所述第三气腔连通,所述第二气腔上嵌设有第二气芯。
上述,首先医护人员可辅助患者将足部穿入护底总成与围护总成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患者足部的容置空间内,并通过粘合魔术带确保患者足部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稳定,之后辅助患者将穿有防足下垂装置的足部按照足尖朝上的位置进行放置,使得患者足部与小腿之间呈九十度角,确保后续防足下垂纠正质量,之后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反馈需要,如足部长时间无法活动所造成的麻木感和酸胀感等,选择对第一气芯与第二气芯内进行注气,使得第一气腔、第二气腔以及第三气腔朝患者足部进行膨胀,并对患者足部进行挤压达到按摩患者足部肌肉的效果,缓解患者不适感,解决了目前佩戴式的防足下垂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患者足部呈长时间静止状态无法活动,易造成患者足部包裹区域充血、酸胀或麻木等情况,舒适效果较差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足下垂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腔对应与患者足底接触,所述第一气腔上靠近患者足底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膨胀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腔对应与患者小腿接触,所述第二气腔上靠近患者小腿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膨胀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气腔设置在所述护底总成顶部两侧,且对应患者足部两侧,两侧所述第三气腔上靠近患者足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膨胀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腔与所述第三气腔连通处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上开设有连接第二气腔与所述第三气腔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护底总成底部远离所述第一气芯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稳定所述护底总成的丁字架。
进一步的,所述护底总成上靠近所述第一气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弹力绑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防足下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防足下垂装置的A-A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防足下垂装置中B-B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防足下垂装置中正视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护底总成 1 第二气腔 23
第一气芯 11 第二膨胀壁 24
固定底垫 12 第三气腔 25
第一气腔 13 第三膨胀壁 26
第一膨胀壁 14 加强层 27
围护总成 2 魔术带 3
第二气芯 21 弹力绑带 4
围护壁 22 丁字架 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出的防足下垂装置,包括护底总成1以及沿护底总成1顶部围边处向外延伸出的围护总成2,护底总成1与围护总成2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患者足部的容置空间,围护总成2远离护底总成1一侧设置有多根魔术带3,护底总成1包括固定底垫12、嵌于固定底垫12上靠近围护总成2一侧的第一气腔13以及沿固定底垫12底端贯穿至与第一气腔13连通的第一气芯11,围护总成2包括与护底总成1固定连接的围护壁22,围护壁22底部嵌设有与护底总成1呈平行设置的第三气腔25,围护壁22顶部嵌设有与第三气腔25呈垂直设置的第二气腔23,第二气腔23与第三气腔25连通,第二气腔23上嵌设有第二气芯21。
进一步的,第一气腔13对应与患者足底接触,第一气腔13上靠近患者足底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膨胀壁14,第二气腔23对应与患者小腿接触,第二气腔上靠近患者小腿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膨胀壁24,第三气腔25设置在护底总成1顶部两侧,且对应患者足部两侧,两侧第三气腔25上靠近患者足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膨胀壁26,第二气腔23与第三气腔25连通处设置有加强层27,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加强层27处为防足下垂装置上受力最大部位,因此在第二气腔23与第三气腔25连通处设置有加强层2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当中,加强层27可以是缝合的纺织棉层,且为确保第二气腔23与第三气腔25之间气体流通,在纺织棉层表面还开设有通孔用于气体在第二气腔23与第三气腔25之间的快速导通,护底总成1底部远离第一气芯11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稳定护底总成1的丁字架5,护底总成1上靠近第一气芯1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弹力绑带4。
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医护人员可将粘合的四根魔术带3依次解开,之后辅助患者将足部穿入围护总成2内,并保证患者足底与护底总成1贴合呈平行状态,之后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足部大小依次调节四根魔术带3与围护总成2外壁的粘合位置,以保证患者足部充分与护底总成1和围护总成2围合所形成的容置空间贴合,使得患者足部与小腿之间呈九十度角,确保后续防足下垂纠正质量,接着,医护人员可辅助患者将穿戴有防足下垂装置的足部放置与床面或其它护理支架等支撑结构上,并保证患者脚尖朝上,与此同时,通过护底总成1上设置的丁字架5还能一定程度增大防足下垂装置位于足后跟位置与床面或护理支架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使限制患者足部活动有助于患者足部恢复,紧接着,当患者在穿戴防足下垂装置且处于恢复阶段时,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反馈需要,如足部长时间无法活动所造成的麻木感和酸胀感等,选择对将注气装置分别与第一气芯11或第二气芯21连接,在一些可选实施例当中,注气装置可以是气筒,可分别与第一气腔13和连通的第二气腔23及第三气腔25内进行连接注气,以使与患者足部接触的第一膨胀壁14及第二膨胀壁24和与患者小腿部分接触的第三膨胀壁26,均朝患者足部及小腿处进行膨胀,达到对患者足部及小腿部位肌肉放松的目的,缓解患者足部的不适感,另外,在本发明一些可选实施例当中,为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可以是选用型号为F17N的气泵,将其直接与第一气芯11和第二气芯21连接,且气泵的工作模式可以是与控制器控制电性连接,其中,控制器可以是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芯片,以通过MCU芯片与气泵连接,电性连接均可以是无线连接和有线连接,其中,无线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蓝牙连接、WiFi、IF射频、zigbee,有线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USB连接,之后通过控制器可控制气泵的工作模式,如在预设时间内(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十分钟内、二十分钟内或三十分钟内唤醒气泵)气泵被唤醒直至即将结束时排气,在达到舒缓患者足部的同时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
进一步的,对于一些不适应对气腔内充气放松且上肢力量没问题的患者,可通过设置的弹力绑带4,当患者足部需要调整位置活动时,患者可通过自身拉扯弹力绑带4来辅助足部活动,使得防足下垂装置本身在达到防足下垂效果的同时,也能达到锻炼上肢力量的目的。
综上,首先医护人员可辅助患者将足部穿入护底总成1与围护总成2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患者足部的容置空间内,并通过粘合魔术带3确保患者足部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稳定,之后辅助患者将穿有防足下垂装置的足部按照足尖朝上的位置进行放置,使得患者足部与小腿之间呈九十度角,确保后续防足下垂纠正质量,之后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反馈需要,如足部长时间无法活动所造成的麻木感和酸胀感等,选择对第一气芯11与第二气芯21内进行注气,使得第一气腔13、第二气腔23以及第三气腔25朝患者足部进行膨胀,并对患者足部进行挤压达到按摩患者足部肌肉的效果,缓解患者不适感,解决了目前佩戴式的防足下垂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患者足部呈长时间静止状态无法活动,易造成患者足部包裹区域充血、酸胀或麻木等情况,舒适效果较差的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防足下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底总成以及沿所述护底总成顶部围边处向外延伸出的围护总成,所述护底总成与所述围护总成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患者足部的容置空间,所述围护总成远离所述护底总成一侧设置有多根魔术带;
所述护底总成包括固定底垫、嵌于所述固定底垫上靠近所述围护总成一侧的第一气腔以及沿所述固定底垫底端贯穿至与所述第一气腔连通的第一气芯;
所述围护总成包括与所述护底总成固定连接的围护壁,所述围护壁底部嵌设有与所述护底总成呈平行设置的第三气腔,所述围护壁顶部嵌设有与所述第三气腔呈垂直设置的第二气腔,所述第二气腔与所述第三气腔连通,所述第二气腔上嵌设有第二气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足下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腔对应与患者足底接触,所述第一气腔上靠近患者足底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膨胀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足下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腔对应与患者小腿接触,所述第二气腔上靠近患者小腿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膨胀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足下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腔设置在所述护底总成顶部两侧,且对应患者足部两侧,两侧所述第三气腔上靠近患者足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膨胀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足下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腔与所述第三气腔连通处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上开设有连接第二气腔与所述第三气腔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足下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底总成底部远离所述第一气芯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稳定所述护底总成的丁字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足下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底总成上靠近所述第一气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弹力绑带。
CN202320490794.9U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防足下垂装置 Active CN219680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0794.9U CN219680881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防足下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0794.9U CN219680881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防足下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0881U true CN219680881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38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90794.9U Active CN219680881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防足下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0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4542B2 (en) Positive pressure chamber for extremities
US20090260639A1 (e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Sores Using Inflatable Devices
US20070260164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foot with adustable bladder
CN205849721U (zh) 一种踝关节功能锻炼带
CN219680881U (zh) 一种防足下垂装置
KR101579926B1 (ko) 발가락 교정기와 압박수단을 구비한 하지(下地) 착용물
CN211065239U (zh) 一种骨科丁字鞋
CN208989291U (zh) 一种带有防护座的下肢牵引器
CN210472341U (zh) 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
CN202637215U (zh) 新型下肢外展防旋具
CN207054969U (zh) 矫正鞋
CN210019838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防旋鞋
CN205322569U (zh) 一种用于预防足下垂的充气式护理器械
CN212592599U (zh) 一种足部减压袜
CN210844143U (zh) 一种全自动踝泵运动气压治疗仪
CN217611939U (zh) 一种儿童小腿肌肉被动防萎缩装置
CN212853754U (zh) 一种下肢良肢位摆放支具
TWI730931B (zh) 多功能抬腿枕
CN215425376U (zh) 一种踝部骨科创伤的固定装置
CN217645780U (zh) 一种多功能足底训练器
CN209790119U (zh) 改良型足踝支具矫形器
CN215503617U (zh) 一种充气式防止下垂脚托
CN215875125U (zh) 一种膝踝足矫形支具
CN219480495U (zh) 防止足下垂固定护具
CN211583690U (zh) 防足下垂和内外旋的护理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