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0715U - 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0715U
CN219680715U CN202320120808.8U CN202320120808U CN219680715U CN 219680715 U CN219680715 U CN 219680715U CN 202320120808 U CN202320120808 U CN 202320120808U CN 219680715 U CN219680715 U CN 219680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sonic
inner tube
echo
balloon
ultrasonic transdu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208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聪聪
陈浩
常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ongh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ongh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ongh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ongh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208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0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0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0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包括导管、超声治疗组件,导管包括操控手柄、内管以及球囊组件,内管的近端与操控手柄连接并连通;球囊组件包括鞘管、球囊,鞘管套设在内管外部,球囊设置在鞘管上;超声治疗组件包括超声治疗器、超声换能器以及超声传输件,超声治疗器用于产生驱动电信号、接收回波电信号并进行回波特性分析;超声换能器用于根据驱动电信号发出超声波、接收血管壁或病变区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并转换为回波电信号,超声治疗器、超声换能器通过超声传输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内阻塞物,使阻塞物充分裂解,不损伤血管内正常组织,保证导管穿越病变中心位置避免偏向血管壁,提高手术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闭塞性疾病,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或静脉血栓,是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针对其治疗的方法大多是通过手术使闭塞的血管腔复通,进而恢复正常血流。
现有的腔内治疗手段,首先需要进行腔内开通,使用相应器具通过闭塞性病变部位,在病变的近远端真性管腔(真腔)内建立起治疗轨道后,再进行下一步病变的处理,包括球囊扩张、血栓抽吸、支架成型等等。但在实际的手术操作中,常常会因为病变本身过于坚韧,如严重钙化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严重机化的血栓,导致现有的腔内治疗器具无法完成有效的腔内开通,最终导致治疗失败,这也是现有的腔内器具仍然存在无法回避的劣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包括导管、超声治疗组件,
所述的导管包括操控手柄、内管以及球囊组件,所述的内管两端贯通、内部形成输送通道,所述的输送通道用于输送包括导丝、冷却介质,所述的内管的近端与所述的操控手柄连接并连通;所述的球囊组件包括鞘管、球囊,所述的鞘管套设在所述的内管外部,且所述的内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的鞘管,所述的球囊设置在所述的鞘管上;
所述的超声治疗组件包括超声治疗器、超声换能器以及超声传输件,所述的超声治疗器用于包括产生驱动电信号、接收回波电信号并进行回波特性分析;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用于包括根据驱动电信号发出超声波、接收血管壁或病变区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并转换为回波电信号,所述的超声治疗器、超声换能器通过所述的超声传输件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超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的内管的远端部。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超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的控制手柄内;所述的超声治疗组件还包括电极,所述的电极设置在所述的内管的远端部,所述的电极、超声换能器之间通过所述的超声传输件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连接尾线,所述的超声治疗器、操控手柄通过所述的连接尾线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超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的连接尾线内;所述的超声治疗组件还包括电极,所述的电极设置在所述的内管的远端部,所述的电极、超声换能器之间通过所述的超声传输件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超声治疗器包括:
电信号发生模块:所述的电信号发生模块用于产生电驱动信号;
回波处理模块:所述的回波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的回波电信号进行包括数字化、信号放大、滤波的预处理;
回波特性分析模块:所述的回波特性分析模块用于对回波电信号进行回波特性分析;
控制模块,
所述的电信号发生模块分别与所述的超声换能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回波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回波特性分析模块连接,所述的回波特性分析模块与所述的控制模块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超声治疗器产生频率为20KHz-300MHz、幅值为100V-2000V、占空比为5%-70%的驱动电信号。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超声治疗组件还包括冷却介质供送部件,所述的冷却介质供送部件与所述的操控手柄连接,并通过所述的输送通道向所述的导管远端输送冷却介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超声治疗组件还包括测温部件,所述的测温部件设置在所述的内管的远端,所述的测温部件与所述的超声治疗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导管还包括控弯组件,所述的控弯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的内管远端的弯曲,所述的控弯组件包括操控件、控弯拉线,所述的操控件设置在所述的操控手柄上,所述的控弯拉线一端与所述的内管远端连接,所述的控弯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操控件连接。
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超声治疗组件,
所述的导管包括操控手柄、内管以及球囊组件,所述的内管两端贯通、内部形成输送通道,所述的输送通道用于输送包括导丝、冷却介质,所述的内管的近端与所述的操控手柄连接并连通;所述的球囊组件包括鞘管、球囊,所述的鞘管套设在所述的内管外部,且所述的内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的鞘管,所述的球囊设置在所述的鞘管上;
所述的超声治疗组件包括超声换能器、超声传输件,所述的超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的内管的远端部、或者设置在所述的控制手柄内,用于根据超声治疗器的驱动电信号发出超声波、接收血管壁或病变区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并转换为回波电信号,所述的超声传输件与所述的超声换能器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高频率、短持续时间、高重复频率的前向超声波,直接作用于血管内阻塞物,使阻塞物充分裂解为微小颗粒;同时,产生的热效应可以及时被输送通道内冷却介质降低,避免产生的热效应对病变部位附近区域造成损伤,不损伤血管内正常组织;此外,球囊可以增加导管开始进入闭塞病变时的支撑性及同轴性,保证导管穿越病变中心位置避免偏向血管壁,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一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一中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A剖视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B-B剖视示意图;
附图5为实施例一中超声治疗器结构示意图框图;
附图6a、6b为病变区、闭塞物对应的频谱特性示意图;
附图7a、7b、7c为实施例一中导管在初始时、开通时及开通后在血管内的示意图;
附图8为实施例一种连接尾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实施例二中控制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实施例二中导管远端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11为实施例三中控制手柄、连接尾线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
1、导管;10、操控手柄;100、灌注接头;101、超声接头;102、操控按键;11、内管;110、输送通道;120、鞘管;121、球囊;122、连接器;13、控弯拉线;
20、超声治疗器;21、超声换能器;210、灌注孔;22、超声传输件;23、冷却介质供送部件;24、测温部件;25、电极;
3、连接导线;30、导管连接端;31、设备连接端;32、线缆;
4、导丝;
50、血管;51、闭塞物(病变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包括导管1、超声治疗组件以及连接导线3。
如图2所示:导管包括操控手柄10、内管11以及球囊组件。其中:
操控手柄10用于导管1的操控,在操控手柄10上设置有灌注接头100、超声接头101以及操控按键102。
内管11两端贯通、内部形成输送通道110,输送通道110用于输送包括导丝4、冷却介质,内管11的近端与操控手柄10连接并连通。具体的说:操控手柄10上灌注接头100与输送通道110连通,可以向输送通道110内输送冷却介质(如冷盐水),冷却介质可以从内管11远端流出。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导丝4、冷却介质共用一个输送通道110,也可以单独设置输送通道。
球囊组件包括鞘管120、球囊121。其中:鞘管120的强度较内管11的强度高,鞘管120套设在内管11外部,且内管11的远端伸出鞘管120,球囊121设置在鞘管120上。在鞘管120上设置有连接器,通过连接器122可以对球囊121进行充盈。本实施例中的球囊121并不起治疗作用,其用于增加导管1开始进入闭塞病变时的支撑性及同轴性,保证导管1穿越病变中心位置,避免偏向血管壁,提高手术效率。
如图3、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管1还包括控弯组件,控弯组件用于控制内管11远端的弯曲,控弯组件包括操控件、控弯拉线13,操控件也设置在操控手柄10上,控弯拉线13设置在内管11内部,其一端与内管11远端连接,另一端与操控件连接,通过拉动控弯拉线13使内管11的头端发生弯曲。
超声治疗组件包括超声治疗器20、超声换能器21、超声传输件22以及冷却介质供送部件23。其中:
超声治疗器20用于包括产生驱动电信号、接收回波电信号并进行回波特性分析。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超声治疗器20包括电信号发生模块、回波处理模块、回波特性分析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中:电信号发生模块用于产生电驱动信号;回波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的回波电信号进行包括数字化、信号放大、滤波的预处理;回波特性分析模块用于对回波电信号进行回波特性分析;电信号发生模块分别与超声换能器21、控制模块连接,回波处理模块分别与超声换能器21、回波特性分析模块连接,回波特性分析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超声换能器21用于包括根据驱动电信号发出超声波、接收血管壁或病变区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并转换为回波电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超声换能器21设置在内管11的远端部,进入闭塞病变后根据超声回波特性识别血管壁和病变斑块,集成类似简化的IVUS的指示功能。图示中,超声换能器21上也开设有与输送通道110连通的灌注孔210,超声换能器21产生的热效应及时被灌注孔210内冷却介质降低,避免产生的热效应对病变部位附近区域造成损伤;此外,由于超声换能器21设置在内管11的远端部,本实施例中的控弯拉线13的一端与超声换能器21连接,偏离到血管壁时提示医生回撤调弯,继续从病变中心穿越。
超声传输件22用于实现超声治疗器20、超声换能器21的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超声传输件22设置在内管11内部,并且呈环形,可以采用导线等,超声传输件22一端与超声换能器21连接或者接触实现导通,另一端连接至操控手柄10的超声接头101,超声治疗器20与操控手柄10的超声接头101连接后通过超声传输件22与超声换能器21导通。
冷却介质供送部件23主要包括冷却液源、灌注泵,冷却介质供送部件23的灌注泵可以与操控手柄10的灌注接头100连接,通过输送通道110向导管1远端泵送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供送部件23也可以通过超声治疗器20的控制模块统一控制。
超声治疗组件的工作原理为:
超声治疗器20通过控制电信号发生模块产生特定频率为20KHz到300MHz、幅值为100V到2000V和占空比为5%到70%的驱动电信号,驱动超声换能器21将驱动电信号转化为超声波发出,经血管壁或病变区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经超声换能器21再转换为回波电信号,回波处理模块接收的回波电信号经ADC采集后数字化,然后通过放大、滤波等预处理,输入到回波特性分析模块进行分析。由于血管壁和病变区域具有不同的超声阻抗,因此回波特性具有不同的频谱特性,如图6a、6b所示,通过频谱特性可以识别超声换能器21前端对准的是血管还是病变区,以及病变区的特性,作为医生操作的提示,及推荐最优的治疗参数(幅值、占空比等)。同时超声治疗器20产生的超声波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内阻塞物,使阻塞物充分裂解为微小颗粒,完成再通,如图、7a、7b、7c所示。通过超声回波特性智能识别导管11远端对准的是血管或病变区:在接近病变区时产生超声波,在偏向血管时停止输出超声波并发出警告,提醒术者通过回撤控弯等改变头端方向。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超声治疗组件还包括测温部件24,例如热电偶,测温部件24设置在内管11的远端,并与超声治疗器20连接。测温部件24测得超声换能器21产生热效应的温度实时反馈给超声治疗器20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冷却介质供送部件23进行冷却介质的输送。
连接尾线3用于连接超声治疗器20、导管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连接尾线3包括导管连接端30、设备连接端31以及线缆32,线缆32连接在导管连接端30、设备连接端31之间,具体通过导管连接端30连接操控手柄10的超声接头101,设备连接端31连接超声治疗器20。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10所示:超声换能器21设置在控制手柄10内。超声治疗组件还包括电极25,电极25设置在内管11的远端部,即实施例一中超声换能器21的设置位置,电极25、超声换能器21之间通过也超声传输件22连接。超声换能器21发出的超声波经超声传输件22后从电极25中发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11所示:超声换能器21设置在连接尾线3的导管连接端30内。连接尾线3内的超声换能器21发出的超声波经超声传输件22后从电极25中发出。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由于连接尾线3不直接与人体接触,因此不是一次性耗材,可以重复使用,节省器材的成本。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超声治疗组件,
所述的导管包括操控手柄、内管以及球囊组件,所述的内管两端贯通、内部形成输送通道,所述的输送通道用于输送包括导丝、冷却介质,所述的内管的近端与所述的操控手柄连接并连通;所述的球囊组件包括鞘管、球囊,所述的鞘管套设在所述的内管外部,且所述的内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的鞘管,所述的球囊设置在所述的鞘管上;
所述的超声治疗组件包括超声治疗器、超声换能器以及超声传输件,所述的超声治疗器用于包括产生驱动电信号、接收回波电信号并进行回波特性分析;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用于包括根据驱动电信号发出超声波、接收血管壁或病变区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并转换为回波电信号,所述的超声治疗器、超声换能器通过所述的超声传输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的内管的远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的操控手柄内;所述的超声治疗组件还包括电极,所述的电极设置在所述的内管的远端部,所述的电极、超声换能器之间通过所述的超声传输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连接尾线,所述的超声治疗器、操控手柄通过所述的连接尾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的连接尾线内;所述的超声治疗组件还包括电极,所述的电极设置在所述的内管的远端部,所述的电极、超声换能器之间通过所述的超声传输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治疗器包括:
电信号发生模块:所述的电信号发生模块用于产生电驱动信号;
回波处理模块:所述的回波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的回波电信号进行包括数字化、信号放大、滤波的预处理;
回波特性分析模块:所述的回波特性分析模块用于对回波电信号进行回波特性分析;
控制模块,
所述的电信号发生模块分别与所述的超声换能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回波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回波特性分析模块连接,所述的回波特性分析模块与所述的控制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治疗器产生频率为20KHz-300MHz、幅值为100V-2000V、占空比为5%-70%的驱动电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治疗组件还包括冷却介质供送部件,所述的冷却介质供送部件与所述的操控手柄连接,并通过所述的输送通道向所述的导管远端输送冷却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治疗组件还包括测温部件,所述的测温部件设置在所述的内管的远端,所述的测温部件与所述的超声治疗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还包括控弯组件,所述的控弯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的内管远端的弯曲,所述的控弯组件包括操控件、控弯拉线,所述的操控件设置在所述的操控手柄上,所述的控弯拉线一端与所述的内管远端连接,所述的控弯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操控件连接。
11.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超声治疗组件,所述的导管包括操控手柄、内管以及球囊组件,所述的内管两端贯通、内部形成输送通道,所述的输送通道用于输送包括导丝、冷却介质,所述的内管的近端与所述的操控手柄连接并连通;所述的球囊组件包括鞘管、球囊,所述的鞘管套设在所述的内管外部,且所述的内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的鞘管,所述的球囊设置在所述的鞘管上;
所述的超声治疗组件包括超声换能器、超声传输件,所述的超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的内管的远端部、或者设置在所述的操控手柄内,用于根据超声治疗器的驱动电信号发出超声波、接收血管壁或病变区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并转换为回波电信号,所述的超声传输件与所述的超声换能器连接。
CN202320120808.8U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 Active CN219680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0808.8U CN219680715U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0808.8U CN219680715U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0715U true CN219680715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70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20808.8U Active CN219680715U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0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48872B1 (en) Ultrasonic flow sensing assembly
JP5833079B2 (ja) 血管内デバイスを誘導し及び位置決めするための装置
JP3515783B2 (ja) 内視鏡的処置作業用の器具
EP0668052B1 (en) Ultrason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US6666835B2 (en) Self-cooled ultrasonic applicator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
US650013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nic energy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
JP3042629B2 (ja) 使捨て可能な腔内用超音波装置
JP3482434B2 (ja) 超音波アセンブリ
US20030060736A1 (en) Lens-focused ultrasonic applicator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
US20090062697A1 (en) Insertable ultrasound prob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rmal therapy
EP0891744A1 (en) Ultrasonic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104883983B (zh) 具有微小型电机的机械扫描超声换能器
WO1988003783A1 (en) Ultrasonic surgical apparatus
EP1824388A2 (en) Guided hypodermic cannula
CN219680715U (zh) 一种集成超声与声阻抗探测的腔内再通装置
JP3514854B2 (ja) 超音波診断治療システム
CN220089578U (zh) 一种血管内冲击波装置和血管内冲击波系统
CN114795454A (zh) 用于导管射频消融的可控序列弯长鞘管及导管射频消融装置
US11134976B2 (en) Device having a multi-channel transmission member
CN109044404A (zh) 一种超声导管、超声控制器及超声系统
CN219397557U (zh) 消融导管及消融系统
CN218515803U (zh) 用于导管射频消融的可控序列弯长鞘管及导管射频消融装置
CN220002687U (zh) 一种可调弯导管
CN220025138U (zh) 血管介入超声溶栓装置
JP3126995B2 (ja) 超音波吸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