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8776U - 屏蔽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屏蔽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8776U
CN219678776U CN202320664926.5U CN202320664926U CN219678776U CN 219678776 U CN219678776 U CN 219678776U CN 202320664926 U CN202320664926 U CN 202320664926U CN 219678776 U CN219678776 U CN 219678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hielding
shielding cover
substrate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49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兴杰
王冠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ike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ike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ike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ike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649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8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8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8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屏蔽结构及电子设备,屏蔽结构包括基板、紧固件、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基板上的相背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具有相对应的待屏蔽区,基板上还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沿待屏蔽区的外周间隔设置;第一屏蔽罩均罩设于第一侧的待屏蔽区上,第二屏蔽罩罩设于第二侧的待屏蔽区上;紧固件穿过通孔,紧固件包括位于第一侧的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一屏蔽罩卡合;紧固件还包括位于第二侧的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与第二屏蔽罩卡合。本申请通过紧固件穿过基板对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同时进行固定,相较于传统固定方式,本申请中屏蔽结构能够有效提升屏蔽罩的安装效率,减少了电子元件和电路板的损坏情况。

Description

屏蔽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蔽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讯产品的发展,电路板上集成的电路和电子元器件越来越多,电子元器件之间存在信号干扰,尤其对于示波器等测试装置而言,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信号干扰会影响测试结果,降低测试的准确性。
目前通常采用在电路板上固定屏蔽罩的方式进行信号屏蔽,但是无论是直接焊接还是紧固件连接,在电路板上的电气元器件需要更换时都易造成电气元器件或电路板的损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屏蔽结构及电子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屏蔽结构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屏蔽罩安装方式容易造成拆卸时电气元器件或电路板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屏蔽结构,所述屏蔽结构包括基板、紧固件、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所述基板上的相背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具有相对应的待屏蔽区,所述基板上还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待屏蔽区的外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屏蔽罩均罩设于所述第一侧的待屏蔽区上,所述第二屏蔽罩罩设于所述第二侧的待屏蔽区上;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紧固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屏蔽罩卡合;所述紧固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屏蔽罩卡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屏蔽罩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脚,所述第二屏蔽罩上的侧壁开设有卡孔;
所述紧固件为杆状结构,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第一侧的部分为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弯折形成卡槽,所述卡脚卡入所述卡槽内;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第二侧的部分为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弯折形成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伸入所述卡孔内。
可选地,所述卡脚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屏蔽罩上的至少两侧壁开设有卡孔,且一所述卡孔对应设置一所述卡接凸起。
可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锁紧段、第一跨层段、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二跨层段和第二锁紧段,所述第一跨层段和所述第二跨层段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一锁紧段和所述第二锁紧段位于所述第一侧,且所述第一锁紧段和所述第二锁紧段与所述第一屏蔽罩相邻的两个卡脚一一对应的卡合;所述第一连接段弯折形成所述卡接凸起,且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呈夹角设置以与所述第二屏蔽罩的顶角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基板上还开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紧固件的两端分别卡入两个固定孔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屏蔽罩的侧壁上连接有折板,所述折板的两端与第二屏蔽罩的侧壁连接,所述折板的中部向外凸出以使所述折板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屏蔽罩的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卡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屏蔽罩两侧的卡孔错位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屏蔽罩和所述第二屏蔽罩的底部均设置有插脚,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脚相匹配的插孔。
可选地,所述基板上形成有多个所述待屏蔽区,多个所述待屏蔽区间隔设置,各所述待屏蔽区均对应设置有第一屏蔽罩、第二屏蔽罩和锁紧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机壳、显示屏和如上所述的屏蔽结构,所述机壳内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机壳的一侧面,且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基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基板的第一侧为正面,第二侧为反面,也即基板的正反两面分别设置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对待屏蔽区进行屏蔽,并且通过紧固件穿过基板同时对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进行固定,紧固件具备一定弹性,利用紧固件同时对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提供锁紧力,使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压在基板上;要拆卸时只需松脱锁紧件即可,相较于传统的焊接固定和螺钉紧固方式,本申请中屏蔽结构能够有效提升屏蔽罩的安装效率,减少了电子元件和电路板的损坏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屏蔽结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屏蔽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屏蔽结构 4 紧固件
1 基板 41 第一卡接部
11 屏蔽区 42 第二卡接部
12 通孔 431 第一锁紧段
13 固定孔 432 第一跨层段
14 插孔 433 第一连接段
21 第一屏蔽罩 434 第二连接段
211 卡脚 435 第二跨层段
22 第二屏蔽罩 436 第二锁紧段
221 卡孔 200 电子设备
222 折板 201 机壳
231 插脚 202 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屏蔽结构100包括基板1、紧固件4、第一屏蔽罩21和第二屏蔽罩22,基板1上的相背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具有相对应的待屏蔽区11,基板1上还开设有多个通孔12,多个通孔12沿待屏蔽区11的外周间隔设置;第一屏蔽罩21均罩设于第一侧的待屏蔽区11上,第二屏蔽罩22罩设于第二侧的待屏蔽区11上;紧固件4穿过通孔12,紧固件4包括位于第一侧的第一卡接部41,第一卡接部41与第一屏蔽罩21卡合;紧固件4还包括位于第二侧的第二卡接部42,第二卡接部42与第二屏蔽罩22卡合。
上述实施例中,基板1的第一侧为正面,第二侧为反面,也即基板1的正反两面分别设置第一屏蔽罩21和第二屏蔽罩22对待屏蔽区11进行屏蔽,并且通过紧固件4穿过基板1同时对第一屏蔽罩21和第二屏蔽罩22进行固定,紧固件4具备一定弹性,利用紧固件4同时对第一屏蔽罩21和第二屏蔽罩22提供锁紧力,使第一屏蔽罩21和第二屏蔽罩22压在基板1上;要拆卸时只需松脱锁紧件即可,相较于传统的焊接固定和螺钉紧固方式,本申请中屏蔽结构100能够有效提升屏蔽罩的安装效率,减少了电子元件和电路板的损坏情况。
其中,第一屏蔽罩21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脚211,第二屏蔽罩22上的侧壁开设有卡孔221;紧固件4为杆状结构,紧固件4位于第一侧的部分为第一卡接部41,第一卡接部41弯折形成卡槽,卡脚211卡入卡槽内;紧固件4位于第二侧的部分为第二卡接部42,第二卡接部42弯折形成卡接凸起,卡接凸起伸入卡孔221内。第一屏蔽罩21和第二屏蔽罩22均为一侧开口的方形壳结构,第一屏蔽罩21和第二屏蔽罩22的开口均朝向基板1设置,卡脚211设置于第一屏蔽罩21的开口处边缘,第一卡接部41为卡槽,卡槽与卡脚211配合实现第一屏蔽罩21的固定,第二卡接部42为卡接凸起,卡接凸起与卡孔221配和实现第二屏蔽罩22的固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卡脚211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屏蔽罩22上的相背两侧壁均开设有卡孔221,且一卡孔221对应设置一卡接凸起。第一屏蔽罩21的一侧和第二屏蔽罩22的一侧具有开口供信号线接入,第一屏蔽罩21的其余三侧均可设置有卡脚211,或在第一屏蔽罩21的某一侧设置多个卡脚211,保证第一屏蔽罩21完全定位,防止第一屏蔽罩21松脱;第二屏蔽罩22上与信号线接入侧相邻的两侧壁上设置卡孔221,保证第二屏蔽罩22完全定位。
在具体应用中,卡脚211的数量为4个,第一屏蔽罩21上与信号线接入侧相邻的两侧均设置1个卡脚211,定义为第一卡脚211,第一屏蔽罩21上与信号线接入侧相对的一侧设置2个卡脚211,定义为第二卡脚211,一个紧固件4固定一个第一卡脚211和一个第二卡脚211,由此,一个第一屏蔽罩21需要使用两个紧固件4进行固定,并且第一屏蔽罩21处信号线接入侧外均被限位,能够保证第一屏蔽罩21被固定后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紧固件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锁紧段431、第一跨层段432、第一连接段433、第二连接段434、第二跨层段435和第二锁紧段436,第一跨层段432和第二跨层段435穿过通孔12,第一锁紧段431和第二锁紧段436位于第一侧,且第一锁紧段431和第二锁紧段436与第一屏蔽罩21相邻的两个卡脚211一一对应的卡合;第一连接段433弯折形成卡接凸起,且第一连接段433与第二连接段434呈夹角设置以与第二屏蔽罩22的顶角形状相匹配。即第一锁紧段431和第二锁紧段436弯折形成卡槽,第一锁紧段431形成的卡槽与第一卡脚211配合,第一跨层段432穿过基板1到达基板1的反面,第一连接段433和第二连接段434均位于基板1的反面,第一连接段433和第二连接段434形成的夹角结构与第二屏蔽罩22结构相匹配,从而起到限位作用,并且第一连接段433上的卡接凸起卡入卡孔221内,第二跨层段435穿过基板1到达基板1的正面,第二锁紧段436形成的卡槽与第二卡脚211配合,由此两个锁紧件配合实现紧固。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两个锁紧件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杆状结构。
通孔12为腰型孔,锁紧件穿过通孔12后能够调节位置与第一屏蔽罩21和第二屏蔽罩22配合。基板1上还开设有两个固定孔13,紧固件4的两端分别卡入两个固定孔13内。调整完成后,紧固件4的端部分别卡入对应的固定孔13内,避免紧固件4发声移动。比企鹅防止紧固件4的端部露出划伤其他零部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屏蔽罩22的侧壁上连接有折板222,折板222的两端与第二屏蔽罩22的侧壁连接,折板222的中部向外凸出以使折板222的中部与第二屏蔽罩22的侧壁之间形成卡孔221。即卡孔221由折板222和第二屏蔽罩22的侧壁围成。
在一实施例中,基板1上形成有多个待屏蔽区11,多个待屏蔽区11间隔设置,各待屏蔽区11均对应设置有第一屏蔽罩21、第二屏蔽罩22和锁紧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屏蔽罩22两侧的卡孔221错位设置。由此相邻的两个第二屏蔽罩22的卡孔221处能够相互避让,并且能够在单位面积内排布更多的待屏蔽区11,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屏蔽罩21和第二屏蔽罩22的底部均设置有插脚231,基板1上设置有与插脚231相匹配的插孔14。通过插脚231与插孔14配合对第一屏蔽罩21和第二屏蔽罩22进行定位,避免第一屏蔽罩21和第二屏蔽罩22安装精度不足造成部分待屏蔽区11露出,保证屏蔽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200包括机壳201、显示屏202和如上的屏蔽结构100,机壳201内形成有安装空间,基板1设置于安装空间内,显示屏202安装于机壳201的一侧面,且显示屏202与基板1电连接。由于该电子设备200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屏蔽结构100,因此该电子设备200具备上述屏蔽结构100的所有有益效果,再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结构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上的相背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具有相对应的待屏蔽区,所述基板上还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待屏蔽区的外周间隔设置;
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所述第一屏蔽罩均罩设于所述第一侧的待屏蔽区上,所述第二屏蔽罩罩设于所述第二侧的待屏蔽区上;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紧固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屏蔽罩卡合;所述紧固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屏蔽罩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罩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脚,所述第二屏蔽罩上的侧壁开设有卡孔;
所述紧固件为杆状结构,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第一侧的部分为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弯折形成卡槽,所述卡脚卡入所述卡槽内;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第二侧的部分为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弯折形成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伸入所述卡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脚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屏蔽罩上的至少两侧壁开设有卡孔,且一所述卡孔对应设置一所述卡接凸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锁紧段、第一跨层段、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二跨层段和第二锁紧段,所述第一跨层段和所述第二跨层段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一锁紧段和所述第二锁紧段位于所述第一侧,且所述第一锁紧段和所述第二锁紧段与所述第一屏蔽罩相邻的两个卡脚一一对应的卡合;所述第一连接段弯折形成所述卡接凸起,且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呈夹角设置以与所述第二屏蔽罩的顶角形状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还开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紧固件的两端分别卡入两个固定孔内。
6.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罩的侧壁上连接有折板,所述折板的两端与第二屏蔽罩的侧壁连接,所述折板的中部向外凸出以使所述折板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屏蔽罩的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卡孔。
7.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罩两侧的卡孔错位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罩和所述第二屏蔽罩的底部均设置有插脚,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脚相匹配的插孔。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形成有多个所述待屏蔽区,多个所述待屏蔽区间隔设置,各所述待屏蔽区均对应设置有第一屏蔽罩、第二屏蔽罩和锁紧件。
10.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机壳、显示屏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结构,所述机壳内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机壳的一侧面,且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基板电连接。
CN202320664926.5U 2023-03-23 2023-03-23 屏蔽结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678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4926.5U CN219678776U (zh) 2023-03-23 2023-03-23 屏蔽结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4926.5U CN219678776U (zh) 2023-03-23 2023-03-23 屏蔽结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8776U true CN219678776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21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4926.5U Active CN219678776U (zh) 2023-03-23 2023-03-23 屏蔽结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8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47769A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168987B1 (en) Right angle type connector used for balanced transmission of data signals
CA2844698C (e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
JP2886187B2 (ja) 無線周波妨害遮蔽装置
JP4126013B2 (ja) 電子回路、電気接続素子および接触ばね用ハウジング、および電磁シールド・プロセス
CN219678776U (zh) 屏蔽结构及电子设备
TWI381578B (zh) Small antenna
CN206077948U (zh) 电磁屏蔽罩与电路板的安装结构
CN107064575B (zh) 垂直式探针装置的探针座
JPS63240610A (ja) コンピュータ・ユニット
US7371085B2 (en) Connector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KR20120072704A (ko) 차량용 기판블록
US7696744B2 (en) Screw-less latching system for securing load boards
JP3815528B2 (ja) 電子機器
CN219287798U (zh) 一种主板接线安装结构
CN215269336U (zh) 用于屏蔽架安装的治具和电路板组件
TWI656825B (zh) 電子裝置
CN220773104U (zh) 电子设备
CN216773156U (zh) 组合式断路器
CN218601362U (zh) 一种电流传感器
CN217904784U (zh) 机箱
CN215184848U (zh) 带屏蔽功能的智能设备的接口挡板及智能设备
US11825625B2 (en) Housing for aligning power supply components in a power supply system
JP3244135U (ja) マザーボードアセンブリ
CN215299583U (zh) 电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