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8044U - 一种绝缘放线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绝缘放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8044U
CN219678044U CN202320545507.XU CN202320545507U CN219678044U CN 219678044 U CN219678044 U CN 219678044U CN 202320545507 U CN202320545507 U CN 202320545507U CN 219678044 U CN219678044 U CN 219678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y
piece
wire
abutting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455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海明
谭威明
李雁梅
胡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ijie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ijie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ijie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ijie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455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8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8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8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绝缘放线架,包括放线架安装座、绝缘子和线夹,所述绝缘子与所述放线架安装座连接,所述线夹设有多个,每个所述线夹的一端设有夹持件,每个所述夹持件均与所述放线架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线夹包括有固定件和活动件,所述固定件设有内腔,所述内腔贯穿所述固定件的相对两侧面,所述内腔的壁面设有开口,所述活动件覆盖于所述开口,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件的内侧面和所述内腔的内周壁面共同围成集线腔。本实用新型能够令线夹简易装卸于放线架安装座,电力工人能够根据线缆的铺设数量调整线夹的数量,防止浪费不使用的线夹,并且,线夹还能令线缆铺设和线缆检修更为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绝缘放线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绝缘放线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网络以及通信信号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为了满足街道内基本的网络和信号的覆盖,街道上布设网线和信号线等,一般情况下,在附近有放线架时,这类线缆会绕设在放线架上,以通过放线架固定。
但是,由于线路混搭在一起,因此在线路检修时,检修人员在面对放线架上混杂的各种线缆时,难以分辨出需要检修的线缆,检修工作极为不便,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申请号为CN201822100286.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街码,包括固接的底座和挂架,通过在底座设置绝缘子,在挂架设置多个具有容线槽的线夹,为不同种类的电线提供了不同的架设部位,改善了因多种电线混搭而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
但是,线夹的位置固定且不能拆卸,当街码安装于建筑墙面时,线夹会受环境和温度影响逐渐老化,不易更换线夹。若街码上设有数量较多的线夹,且多数线夹处于未使用状态时,会浪费线夹的制作成本;若设置数量较少的线夹,则当线缆需要铺设的数量增加时,街码上的线夹难以固定所有的线缆;线夹带有供线缆进出容线槽的开口,在固定线缆时,需要使用铝线将线缆固定在线夹上,铺设线缆的过程繁琐,且在检修时需要反复拆卸或重新绕设铝线,装卸、检修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放线架,线夹能够简易装卸于放线架安装座,电力工人能够根据线缆的铺设数量调整线夹的数量,防止浪费不使用的线夹,并且,线夹还能令线缆铺设和线缆检修更为简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缘放线架,包括放线架安装座、绝缘子和线夹,所述绝缘子与所述放线架安装座连接,所述线夹设有多个,每个所述线夹的一端设有夹持件,每个所述夹持件均与所述放线架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所述线夹包括有固定件和活动件,所述固定件设有内腔,所述内腔贯穿所述固定件的相对两侧面,所述内腔的壁面设有开口,所述活动件覆盖于所述开口,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件的内侧面和所述内腔的内周壁面共同围成集线腔。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绝缘放线架需要承接网线、通信线等线缆时,由于线夹设置有夹持件,线夹的夹持件与放线架安装座可拆卸连接,因此,电力工人能快速将线夹安装于放线架安装座,便于线夹安装固定线缆;当只需将低压电线架设在放线架、无需布设网线和通信线等线缆时,直接将低压电线绕设于绝缘子上,并将线夹从放线架安装座上快速卸下。如此设置,实现线夹快速拆装于放线架安装座,方便更换,而且,可以根据线路的铺设数量调节放线架安装座上的线夹数量,防止出现浪费多余的线夹。
活动件覆盖在固定件的开口,活动件能相对固定件活动而令开口启闭,当活动件和固定件相对运动而令开口显露时,网线、通信线等这类线缆可通过固定件的开口进出固定件的内腔,当这类线缆进入固定件的内腔后,驱使活动件和固定件相对运动而令开口关闭,此时活动件完全覆盖开口,这类线缆被固定在线夹的集线腔内而不易从集线腔内脱出,完成网线等线缆的安装铺设,无需使用铝线将线缆固定在线夹上,简化铺设线缆的工作,并方便线缆检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件包括有推压杆、第一抵接件、第二抵接件和弹性件,所述推压杆的一端滑移穿设于所述固定件,所述推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抵接件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相对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二抵接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互相靠近。
通过驱使推压杆相对固定件滑动,令第一抵接件相对第二抵接件活动,增加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之间的间距,在外力撤销后,第一抵接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靠近第二抵接件,如此便能借助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的共同配合,紧紧夹住放线架安装座,实现线夹快速拆装于放线架安装座,无需利用辅助工具来拆装线夹,十分方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夹持块,两所述夹持块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夹持块形成第一卡爪,所述第二抵接件和所述夹持块形成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能与所述放线架安装座卡接。
如此设置,令线夹能通过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共同配合实现其与放线架安装座卡接,使得线夹不易从放线架安装座上脱离,提高该绝缘放线架的使用安全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线架安装座包括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有多个,并沿所述放线架安装座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连接件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每个连接件能与多个所述夹持件卡接,所述内腔分别贯穿所述固定件的左右两侧面。
放线架安装座的连接件用于供夹持件夹持,以使线夹固定;连接件前后延伸,其与夹持件的夹持方向互相垂直,便于夹持件与连接件进行卡接,而且,多个夹持件能沿连接件的延长方向间隔布置,可以提高单个连接件能安装的线夹数量,从而增加绝缘放线架能够布设的网线等线缆数量,并且,每个连接件上的多个线夹能够对网线等线缆进行分类安装,便于在后续的维护检修中,工人能快速找到对应的线缆;多个连接件采用上下间隔设置,能使放线架安装座安装有不同高度的线夹,网线等线缆能够通过高度不同的线夹区分,增加绝缘放线架上线夹的可安装数量和提高线缆的检修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方杆。如此设置,线夹能够通过夹持件稳稳夹着连接件而不会相对连接件转动,保证线夹在放线架安装座具有很好的稳固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线架安装座包括有底座、支撑架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架设有多个,并沿所述底座上下间隔铺设,所述支撑杆穿设于多个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绝缘子套设于所述支撑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多个支撑架互相为支撑杆提供支撑作用,以使支撑杆连接稳定,进而使套设于支撑杆的绝缘子稳固;多个支撑架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以使每个支撑架均能从底座获得支撑作用,连接件设于支撑架,令线夹上的网线等线缆与绝缘子上的低压电线间距设置,防止低压电线的强电流产生的磁场影响网线、通信线等线缆的信号传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导通所述支撑架的上侧面,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多个限位件,多个所述限位件沿所述连接件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夹持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并相互抵接,所述线夹的下侧面与所述支撑架的上侧面抵接。
通过上述设置,当线夹通过夹持件与容置腔内的连接件连接时,线夹的下侧面与支撑架的上侧面相抵接,使得容置腔处于封闭状态,从而能够对夹持件施以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免其受到雨水影响而容易出现生锈老化;而且,支撑架能够为线夹提供支撑作用,防止线夹发生左右晃动或摆动,确保线夹能保持稳定;每个夹持件均受到相邻两个限位件的限位作用,能防止线夹沿连接件前后滑移,确保线夹与放线架安装座相对稳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夹还包括有复位件;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铰接,所述活动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内腔的壁面,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件连接,以驱使所述活动件复位并覆盖所述开口。
电力工人在安装线缆时,可直接向活动件施力以克服复位件的作用力,令活动件以铰接端为转动点进行转动,显露出可供线缆进出集线腔的开口;当电力工人撤销对活动件的施力作用时,活动件因受到复位件的作用而反向转动,直至活动件与固定件抵接并覆盖内腔的开口,防止线缆逃逸出集线腔;由于活动件与内腔的壁面抵接,因此,活动件仅能向内转动以打开内腔的开口,当线缆进入线夹后,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线缆的拉扯作用无法令活动件转动,线缆难以脱离线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活动件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固定件铰接,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铰接轴,且所述扭簧的一端抵接所述活动件,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抵接所述固定件。
通过设置铰接轴,实现活动件和固定件的相对转动;通过设置扭簧及扭簧套设于铰接轴,以使扭簧与活动件、固定件的相对位置固定,扭簧的两端分别抵接活动件和固定件,实现活动件能受到扭簧的扭力作用而自动复位,使活动件与固定件相抵接并遮挡内腔的开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件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为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向所述固定件的内侧面倾斜延伸,所述固定件远离铰接轴的一端为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向所述活动件的外侧面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抵接所述第二延伸部。
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活动件能够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抵接固定件,以遮挡开口,使集线腔封闭;在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从外向内转动,显露开口,以使线缆能够进出集线腔,且能确保活动件无法受线缆的拉扯作用向外转动打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绝缘放线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绝缘放线架的正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绝缘放线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绝缘放线架的左视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00、放线架安装座;110、底座;120、支撑架;121、容置腔;122、限位件;130、支撑杆;140、连接件;
200、绝缘子;
300、线夹;310、固定件;311、开口;320、活动件;330、集线腔;
410、铰接轴;420、扭簧;
510、推压杆;520、第一抵接件;530、第二抵接件;540、弹性件;550、夹持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X方向是由绝缘放线架的后侧指向前侧;Y方向是由绝缘放线架的左侧指向右侧;Z方向是由绝缘放线架的下侧指向上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放线架举出若干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放线架包括放线架安装座100、绝缘子200和线夹300,绝缘子200与放线架安装座100连接,线夹300设有多个,每个线夹300的一端设有夹持件,每个夹持件均与放线架安装座100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低压电线固定在绝缘子200上,网线或通信线等线缆固定在线夹300上。线夹300通过夹持件装卸到放线架安装座100,电力工人能够根据线缆的铺设数量而调整线夹300在放线架安装座100的安装数量,确保线夹300的数量足够线缆安装及区分,以使线夹300既可以固定线缆的位置,又能对线缆进行分类,便于当电力工人对线缆进行维护检修时,分类放置的线缆能够方便电力工人快速找出对应的线缆,对其进行检修,节省寻找线缆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夹持件还能便于电力工人快速将线夹300从放线架安装座100拆下,回收多余的、不使用的线夹300,防止不投入使用的线夹300在环境中老化,浪费多余线夹300的制作成本。
进一步的,线夹300包括有固定件310和活动件320。
固定件310设有内腔,内腔沿左右方向延伸,内腔贯穿固定件310的相对两侧面,内腔的壁面设有开口311。
活动件320覆盖于开口311,活动件320与固定件310活动连接,活动件320的内侧面和内腔的内周壁面共同围成集线腔330,如图1和图4所示。
具体的是,固定件310的开口311朝上设置,导通内腔和固定件310的上侧面,活动件320位于固定件310的上端,夹持件位于线夹300的下端。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件310的开口311用于提供线缆进出集线腔330的通道;围绕内腔的内周壁面和活动件320的内侧面共同形成的集线腔330,则提供线缆的放置空间;活动件320能覆盖开口311,以使集线腔330相对封闭,位于其内的线缆难以脱离线夹300,或活动件320和固定件310相对移动,以使开口311显露,以使集线腔330与开口311导通,线缆能够通过开口311进出集线腔3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件与放线架安装座100的连接为螺栓可拆连接。具体的是,螺栓依次穿设夹持件的两端,放线架安装座100位于夹持件穿设的两端之间,螺母和螺栓螺纹拧紧,实现线夹300和放线架安装座100的夹持连接。螺栓的连接方式能够确保夹持件和放线架安装座100的连接强度,防止夹持件与放线架安装座100的连接松动,导致线夹300容易受位于其内部的线缆的拉扯作用,与放线架安装座100分离,无法支撑和固定线缆。
但是,使用的螺栓在暴露于室外时,空气中的灰尘会堆积在螺栓的螺纹处,而且水分会锈化螺栓或螺母,导致螺母难以与螺栓相对转动;并且,螺母和螺栓的相对拧紧或拧松需要使用扳手等工具,电力工人在装卸时较为不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夹持件与放线架安装座100通过抵接实现互相可拆,如图2所示。
夹持件包括推压杆510、第一抵接件520、第二抵接件530和弹性件540。
推压杆510的一端穿设于固定件310,并与固定件310进行滑移连接,推压杆510的另一端与第一抵接件520连接固定,固定件310与第二抵接件530连接固定。第二抵接件530和第一抵接件520呈相对设置。弹性件540的一端与第一抵接件520连接固定,弹性件540的另一端与第二抵接件530连接固定,以使第一抵接件520和第二抵接件530互相靠近。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夹持件用于连接放线架安装座100,且活动件320用于装卸线缆,因此,推压杆510位于固定件310远离活动件320的一端,即推压杆510位于固定件310的下端,以使夹持件和活动件320互不干扰。
固定件310设有滑孔,滑孔位于固定件远离活动件320的一端,滑孔沿左右方向延伸,推压杆510的一端滑移穿设于滑孔内,推压杆510的另一端伸出于滑孔外,推压杆510可沿滑孔的左右方向滑移。
进一步的,第一抵接件520和第二抵接件530左右对称设置,当线夹300与放线架安装座100连接时,放线架安装座100与第一抵接件520、第二抵接件530的接触面积相同、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以使线夹300能够平稳安装于放线架安装座100。
具体的是,推压杆510伸出滑孔的下端与第一抵接件520的上端连接固定,第二抵接件530的上端与固定件310的下端连接。当推压杆510左右滑移时,第一抵接件520和第二抵接件530相对靠近或远离。
可以理解的是,电力工人能够拉动伸出滑孔一端的推压杆510,使其带动第一抵接件520往远离弹性件540的方向运动,此时,弹性件540处于被拉伸的状态,从而使第一抵接件520与第二抵接件530互相远离。
然后,调节线夹300和放线架安装座100的相对位置,使放线架安装座100位于第一抵接件520和第二抵接件530之间,松开推压杆510,通过弹性件540的弹力作用,第一抵接件520和第二抵接件530互相靠近,并分别抵接、夹住放线架安装座100的左右两侧,完成线夹300与放线架安装座100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电力工人可以单手完成线夹300和放线架安装座100的装卸工作。电力工人仅需单手就能拉动推压杆510,就能使第一抵接件520和第二抵接件530分离,保持该状态能使线夹300和放线架安装座100相对安装或相对拆卸,无需工具,且装卸步骤简易。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540为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件与放线架安装座100通过卡合连接实现互相可拆。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做进一步改进,具体的,第一抵接件520和第二抵接件530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夹持块550,两个夹持块550呈相对设置,第一抵接件520和与其连接的夹持块550形成有第一卡爪,第二抵接件530和与其连接的夹持块550形成有第二卡爪,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能与放线架安装座100卡接,如图2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一个夹持块550位于第一抵接件520远离推压杆510的一端,另一个夹持块550位于第二抵接件530远离固定件310的一端,即两个夹持块550分别位于第一抵接件520的下端和第二抵接件530的下端,以使放线架安装座100能卡接于第一卡爪、第二卡爪和固定件310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电力工人在拉动推压杆510时,会带动第一卡爪滑移,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互相远离,当线夹300与放线架安装座100互相安装时,放线架安装座100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在松开推压杆510后,弹性件540能令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互相靠近,并使二者抵接放线架安装座100。
当线夹300和放线架安装座100互相拆卸时,拉动推压杆510,并使放线架安装座100和线夹300相对移动,将放线架安装座100卡接于线夹300的部分与线夹300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放线架安装座100卡接于线夹300的部分过大,则可令放线架安装座100部分伸出于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卡接于线夹300的部分放线架安装座100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卡爪、第二卡爪抵接,以使线夹300和放线架安装座100的连接稳固。
进一步的,卡接于线夹300的部分放线架安装座100呈阶梯状,令两个夹持块550既能从左右两侧抵接放线架安装座100,还从二者的上侧为放线架安装座100提供支撑作用,进一步稳固线夹300和放线架安装座100的连接,如图2所示。
放线架安装座100包括有连接件140。
连接件140沿前后方向延伸,连接件140能与多个夹持件卡接,内腔分别贯穿固定件310的左右两侧面,如图1至图4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线夹300的夹持件与放线架安装座100的连接件140卡接,即连接件140卡设于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前后延伸的连接件140能卡设于多个线夹300,以提高放线架安装座100能够安装的线夹300数量,多个线夹300能够对线缆进行分类,便于电力工人检修对应的线缆。
进一步的,放线架安装座100可设有多个连接件140,每个连接件140沿放线架安装座100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设置多个连接件140,进一步提高放线架安装座100能够连接的线夹300数量,并可将不同种类的线缆进行分类铺设,例如,网线、光纤和通信线等可分别设置在安装于不同连接件140的线夹300;在同一连接件140的多个线夹300分别安装不同房屋的线缆,便于在故障时,电力工人能够快速找出对应的线缆,并对其进行检修。
由于绝缘子200也安装于放线架安装座100上,因此,放线架安装座100需要为绝缘子200、线夹300以及二者绕设的线缆提供支撑作用,因此,放线架安装座100的厚度不能过低,防止放线架安装座100变形,难以支撑绝缘子200等。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140的形状和其卡接的第一卡爪、第二卡爪的形状对应,以使线夹300和连接件140的卡接牢固。例如,连接杆为圆形杆,则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互相靠近的一侧为半径相等的圆弧面。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40为方形杆,对应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形成有方形的空腔,连接杆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第一抵接件520、第二抵接件530抵接,连接杆的下侧面与两个夹持块550的上端面抵接,进一步稳固线夹300和连接件140的卡接,并使二者无法相对转动,如图2所示。
放线架安装座100还包括有底座110、支撑架120和支撑杆130。
支撑架120的数量为多个,并沿着底座110的上下方向按照一定的间隔铺设,支撑杆130穿设于多个支撑架120远离底座110的一端,绝缘子200套设在支撑杆130,连接件140与支撑架120连接,如图1和图4所示。
具体的,螺钉从底座110的前侧面穿过其后侧面,将底座110固定在墙面上,底座110的后侧面与墙面抵接支撑,底座110的前侧面与多个支撑架120的后端连接,多个支撑架120上下对应,支撑杆130穿过多个支撑架120的前端,并分别与多个支撑架120连接固定。上述设置为绝缘放线架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支撑架120连接支撑杆130,并为支撑杆130提供支撑作用,支撑杆130提供绝缘子200的安装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杆130和支撑架120通过螺钉、螺栓等可拆卸结构连接,便于在绝缘子200破损后,可以在不拆除底座110的情况下,直接将支撑杆130拆下,将破损的绝缘子200更换为完好的绝缘子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40架设于支撑架120的上侧面。具体的是,支撑架120的上侧面水平设置,连接件140与支撑架120的上侧面互相平行,连接件140的前后两端焊接固定在支撑架120的上侧面,连接件140悬空设于支撑架120上,在电力工人安装线夹300后,夹持块550的下侧面可以抵接支撑架120的上侧面,支撑架120为线夹300提供支撑作用。
但是,由于线夹300是用于安装网线等线缆,因此,安装于线夹300内的线缆会对线夹300有拉扯作用,仅靠夹持块550抵接支撑架120的上侧面,线夹300容易被线缆拉扯左右晃动或前后滑移,影响线缆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20设有容置腔121,容置腔121导通支撑架120的上侧面,连接件140设置在容置腔121内,容置腔121内还设有多个限位件122,多个限位件122沿连接件140的轴向间隔设置,每个夹持件位于相邻两个限位件122之间,夹持件和限位件122互相抵接,线夹300的下侧面与支撑架120的上侧面抵接,如图2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容置腔121在左右方向的长度能使线夹300的夹持件插入,还能使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互相远离,从而确保连接件140能与线夹300卡接;夹持块550的下侧面与容置腔121的内底面抵接,容置腔121的内底面为线夹300提供支撑作用;固定件310的左右两端的下侧面抵接支撑架120的上侧面,线夹300既能从支撑架120获得支撑作用,又能防止其左右晃动。
进一步的,线夹300的下侧面与支撑架120的上侧面抵接,即线夹300的固定件310与支撑架120的上侧面抵接,以使容置腔121处于封闭状态,遮挡部分容置腔121,保护位于容置腔121内的夹持件,免受雨雪天气的侵扰。
具体的是,限位件122沿上下方向延伸,限位件122的上端与连接件140焊接固定,限位件122的下端与支撑架120焊接固定,进一步稳固连接件140,如图4所示;多个限位件122沿连接件140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即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限位件122分别从前后方向抵接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以使安装于放线架安装座100的线夹300不能沿连接件140前后滑移。进一步的,绝缘子200设有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支撑架120之间可设置多个绝缘子200,多个绝缘子200沿前后方向铺设,放线架安装座100能够敷设数量较多的低压线缆。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绝缘子200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架120之间,使每个绝缘子200独立设置,防止相邻两个绝缘子200互相磨损。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架120与底座110一体成型,便于简化绝缘放线架的组装步骤,提高二者的连接强度。
由于活动件320和固定件310活动连接。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线夹300还包括有复位件。
具体的,活动件320的一端铰接于固定件310,活动件320的另一端与内腔的壁面相抵接。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固定件310,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活动件320,复位件驱使活动件320复位并覆盖开口311,如图3和图4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当活动件320有外力作用,即电力工人按压活动件320时,活动件320的抵接端能以铰接端为转动点而向内腔转动,从而使开口311显露,线缆能够进入集线腔330内;当活动件320的外力作用撤销时,活动件320的抵接端还能以铰接端为转动点而向远离内腔的方向转动,并抵接于内腔的壁面,此时,活动件320完全覆盖开口311,能够防止线缆通过开口311脱离集线腔330。
可以理解的是,复位件为扭簧420,活动件320与固定件310通过铰接轴410完成两者铰接,活动件320还通过扭簧420抵接于固定件310的内侧面。
具体的是,铰接轴410穿设于活动件320的一端和固定件310的一端,以使活动件320和固定件310能够相对转动;扭簧420套设于铰接轴410,扭簧420的一端抵接活动件320,扭簧420的另一端抵接固定件310,以使活动件320的抵接端与固定件310的抵接端一直处于抵接状态,便于活动件320在外力撤销后复位,覆盖开口311,防止位于集线腔330内的线缆脱离线夹300。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件310和活动件320可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环状结构,确保活动件320能完全覆盖开口311,保证线缆不会脱离线夹300;上述环状结构可呈圆形、方形等形状;圆形的环状结构能够令固定件310和活动件320的内外受力平衡,防止二者受线缆的拉扯作用而变形;在本实施例中,方形的环状结构便于滑孔沿固定件310的下端左右设置,能使推压杆510与集线腔330互不干扰,如图2所示。
进一步的,活动件320远离铰接轴410的一端为第一延伸部,即活动件320的抵接端为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的外侧面向固定件310的内侧面倾斜延伸;固定件310远离铰接轴410的一端为第二延伸部,即固定件310的抵接端为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的内侧面向活动件320的外侧面倾斜延伸,第一延伸部的倾斜面抵接第二延伸部的倾斜面。
可以理解的是,当活动件320所受的外力作用大于扭簧420的弹性作用时,上述设置能够确保活动件320仅能向内转动而使开口311显露;当活动件320不受外力作用时,扭簧420能确保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一直处于抵接状态,并确保活动件320无法向外转动而使开口311显露,防止活动件320受集线腔330内的线缆的拉扯作用而向外转动,导致开口311显露,线缆脱离集线腔33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绝缘放线架,包括放线架安装座、绝缘子和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与所述放线架安装座连接,所述线夹设有多个,每个所述线夹的一端设有夹持件,每个所述夹持件均与所述放线架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所述线夹包括有固定件和活动件,所述固定件设有内腔,所述内腔贯穿所述固定件的相对两侧面,所述内腔的壁面设有开口,所述活动件覆盖于所述开口,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件的内侧面和所述内腔的内周壁面共同围成集线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有推压杆、第一抵接件、第二抵接件和弹性件,所述推压杆的一端滑移穿设于所述固定件,所述推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抵接件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相对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二抵接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互相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夹持块,两所述夹持块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夹持块形成第一卡爪,所述第二抵接件和所述夹持块形成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能与所述放线架安装座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架安装座包括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有多个,并沿所述放线架安装座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连接件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每个连接件能与多个所述夹持件卡接,所述内腔分别贯穿所述固定件的左右两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方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绝缘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架安装座包括有底座、支撑架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架设有多个,并沿所述底座上下间隔铺设,所述支撑杆穿设于多个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绝缘子套设于所述支撑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绝缘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导通所述支撑架的上侧面,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多个限位件,多个所述限位件沿所述连接件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夹持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并相互抵接,所述线夹的下侧面与所述支撑架的上侧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还包括有复位件;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铰接,所述活动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内腔的壁面,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件连接,以驱使所述活动件复位并覆盖所述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绝缘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活动件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固定件铰接,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铰接轴,且所述扭簧的一端抵接所述活动件,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抵接所述固定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绝缘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为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向所述固定件的内侧面倾斜延伸,所述固定件远离铰接轴的一端为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向所述活动件的外侧面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抵接所述第二延伸部。
CN202320545507.X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绝缘放线架 Active CN219678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5507.XU CN219678044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绝缘放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5507.XU CN219678044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绝缘放线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8044U true CN219678044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25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45507.XU Active CN219678044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绝缘放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8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76480B1 (ko) 가공배전선 고정을 위한 클램핑기구
CN219678044U (zh) 一种绝缘放线架
CN214853909U (zh) 一种柱上开关用防护装置
CN116430183A (zh) 一种可对待测线缆理线的交直流耐压测试仪
CN205051477U (zh) 一种电机组装系统
CN213937052U (zh) 一种电力计量箱进出表配线装置
CN111541196B (zh) 一种线夹自动安装工具
CN112103680A (zh) 一种电力线路工保安器
CN213402384U (zh) 一种共箱母线槽
CN210982862U (zh) 一种通讯线缆挂架
CN204927562U (zh) 一种接地线装拆装置
CN220107217U (zh) 一种配电柜用的高效集线装置
CN115817377B (zh) 一种独立充放电的多模组车载电源
CN104899990A (zh) 线夹组件及使用该线夹组件的线路保护警示装置
CN219833724U (zh) 一种绝缘子卡具
CN216214509U (zh) 一种适应于低压接地环拆挂的助力装置
CN218070634U (zh) 一种便于布线的电力配电柜
CN219268419U (zh) 绝缘电缆街码
CN216530292U (zh) 一种电力工程固定结构
CN218548810U (zh) 一种楔型绝缘线夹
CN215772251U (zh) 一种风光驱鸟器带电安装及清除鸟巢的装置
KR102519172B1 (ko) 화재발생경보기능을 구비한 가공배전라인 지지기구
CN116315856B (zh) 一种母线槽与插接箱系统锁定安装机构
KR101876479B1 (ko) 가공배전선 고정용 애자 장치
CN219602886U (zh) 一种抱箍放线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