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62582U - 导管手柄和介入器械 - Google Patents

导管手柄和介入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62582U
CN219662582U CN202223595236.3U CN202223595236U CN219662582U CN 219662582 U CN219662582 U CN 219662582U CN 202223595236 U CN202223595236 U CN 202223595236U CN 219662582 U CN219662582 U CN 219662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handle
tube core
component
seal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52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坤宇
李金福
陈大亮
徐咏
刘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nova E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nova E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nova E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nova E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52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62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62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62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管手柄和介入器械,该介入器械包括管体、管芯以及导管手柄;导管手柄包括手柄主体、安装在手柄主体内的密封组件以及设置于手柄主体上的推动组件;密封组件的远端与管体的近端密封连接,其近端设有阻尼组件,管芯活动地穿设于阻尼组件内;推动组件的近端具有可与机器人连接以及供人手操作的控制部,其远端伸入至手柄主体内并与管芯的近端连接。通过阻尼组件可以将管芯的位置进行锁定,在机器人模式与人手模式切换时,保证管体远端维持操作状态时的形态。

Description

导管手柄和介入器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导管手柄和介入器械。
背景技术
血管介入手术是利用介入耗材通过血管途径将其导入病变部位进行的微创治疗。在手术过程中,为了到达特定的目标组织,有时需要调节导管远端的形状,以实现导管远端与目标组织的接触或定位,达到治疗或诊断的目的。
随着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医生可以在操作仓内操作导丝、导管、鞘管、球囊等器械,摆脱了铅衣带来的负担,减少辐射吸收,介入手术也能在机器人辅助下实现对器械的精准控制和定位。目前用于治疗心房颤动的消融导管,调节导管远端变形的导管手柄均是根据人手操作设计,因此在设计上考虑人的手指操作习惯为主,由此衍生的产品结构通常以大拇指的操作习惯为定性模式,通过对大拇指的按压、伸屈等动作,使手柄内部的结构驱动管体内部的结构致使产品近心端的形状变化。
该操作结构难以与机器人操作模式共用,其结构会增加机器人的控制结构,导致体积增加、成本增加。在术中出现病人特殊需求或者机器故障等情况需要医生手动操作时,由于其近心端支架的形状难以维持操作状态时的形态,往往会对导管重新进行调整,这样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管手柄和介入器械。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管手柄,所述导管手柄包括手柄主体、安装在所述手柄主体内的密封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手柄主体上的推动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的远端与管体的近端密封连接,其近端设有阻尼组件,管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阻尼组件内;所述推动组件的近端具有可与机器人连接以及供人手操作的控制部,其远端伸入至所述手柄主体内并与所述管芯的近端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入器械,所述介入器械包括管体、管芯以及前述的导管手柄;所述管体的近端连接于所述密封组件;所述管芯的远端与所述管体的远端连接,其近端与所述推动组件连接;所述管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管体内以能够沿轴向相对所述管体移动,使得所述管体远端发生变形。
由于密封组件内具有阻尼组件,阻尼组件紧密地束在管芯外,在阻尼组件的阻尼作用下,管芯可以被锁定在当前位置,实现管体远端变形状态的保持,同时实现密封效果。在机器人模式与人手模式切换时,阻尼组件保证管体远端维持操作状态时的形态,通过机器人或人手的再次操作可以克服阻尼组件的阻尼,继续推动或拉动推动组件,使管体远端收束或继续变形。兼容机器人操作和人手操作两种操作模式,在结构上其所用组件更少、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介入器械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导管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导管手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推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密封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密封腔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导管手柄100、管体200、管芯300;
手柄主体10、上壳11、下壳12、连接孔13、筋位14;
密封组件20、密封腔体21、通道211、遮蔽部212、插接块213、限位槽214、密封腔盖22、穿孔221、安装槽222、插接槽223、连接头224、卡槽23;
推动组件30、控制杆31、凸起311、台阶312、控制部32;
阻尼组件40;管套组件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是一体式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事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近端”、“远端”是从使用该医疗器械的医生角度来看,相对于彼此的元件或动作的相对方位、相对位置、方向,尽管“近端”、“远端”并非是限制性的,但是“近端”通常指该医疗设备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靠近医生的一端,而“远端”通常是指首先进入患者体内的一端。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介入器械,该介入器械包括导管手柄100、管体200以及管芯300;管体200的近端连接于密封组件20;管芯300的远端与管体200的远端连接,其近端与推动组件30连接;管芯300活动地穿设于管体200内以能够沿轴向相对管体200移动,使得管体200远端发生变形。
结合图2及图3所示,导管手柄100包括手柄主体10、安装在手柄主体10内的密封组件20以及设置于手柄主体10上的推动组件30;推动组件30的近端具有可与机器人连接以及供人手操作的控制部32,其远端伸入至手柄主体10内并与管芯300的近端连接;密封组件20的近端设有阻尼组件40,管芯300活动地穿设于阻尼组件40内。
通过推动推动组件30,将管体200头端的支架形状收束成线状,以便于将支架收入管体200,到达目标位置将支架伸出管体200。控制推动组件30改变近心端支架形状,贴合肺静脉进行消融。再次控制推动组件30收束成线状,旋转导管手柄100后再次控制推动组件30贴合肺静脉消融,重复此动作以消融其他肺静脉位置。手术途中如因各种原因需要手动控制时,将导管手柄100从机器人卡件上取下;手动操作推动组件30,当管体200远端达到目标变形形状时,松开推动组件30,在密封组件20内的阻尼组件40的阻尼作用下,可以实现远端变形状态的保持。克服阻尼组件40的阻尼可以继续推动或拉动推动组件30使管体200远端收束或继续变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管手柄10,由于密封组件20内具有阻尼组件40,阻尼组件40紧密地束在管芯300外,在阻尼组件40的阻尼作用下,管芯300可以被锁定在当前位置,实现管体200远端变形状态的保持。在机器人模式与人手模式切换时,阻尼组件40保证管体200远端维持操作状态时的形态,通过机器人或人手的再次操作可以克服阻尼组件40的阻尼,继续推动或拉动推动组件30,使管体200远端收束或继续变形。而推动组件30的近端具有可与机器人连接以及供人手操作的控制部32,兼容机器人操作和人手操作两种操作模式,在结构上其所用组件更少、更简单。
手柄主体10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和下壳12扣合形成容置腔;下壳12的后端具有连接孔13,连接管体200远端电极的电源线在进入密封组件20之前从管体200分离,从密封组件20外侧延伸至下壳12的连接孔13,与外部信号源连接,使电源线处于密封组件20外,保证电源线长期处于不被干扰的独立状态,提高电极控制的安全性。
为了防止密封组件20在推动组件30作用下发生位移,密封组件20外壁设置有卡槽23,手柄主体10对应于卡槽23设置有与之适配的筋位14,筋位14卡入卡槽23内以将密封组件20固定在手柄主体10内。
手柄主体10的远端设置有管套组件50,管套组件50套设在管体200外,管套组件50为弹性密封件,其一部分装设在手柄主体10内,另一部分则外露于手柄主体10外,增强了手柄主体10的密封性。
导管手柄100还具有控制牵引丝的驱动组件,由于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式多样,在本实施例中并非重要发明点,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推动组件30包括控制杆31以及设置在控制杆31近端的控制部32;结合图1所示,控制杆31为中空管状结构,控制杆31内部设置有台阶312,管芯300伸入控制杆31内部后,由台阶312限制极限位置。通过控制杆31可控制管芯300的前后推移。
控制杆31的周壁向外凸出形成限位部,限位部为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凸起311;手柄主体10对应于控制杆31设置有与之适配的插孔,插孔与控制杆311形状配合以限制控制杆311作轴向直线运动,防止控制杆311的无意识扭转导致的管芯300旋转,对管芯300产生不可逆折损,因此管芯300的活动长度,即为控制杆31管身部分的有效部分长度,使控制杆31管身始终处于与插孔的配合状态。
控制部32为法兰盘。法兰盘便于机器人夹持,从而达到控制直线驱动控制杆31及管芯300的目的。当人手操作时,亦同样适用,其行为模式类似于注射动作,并不会产生学习难度,且简单明了。法兰盘尾端连接有鲁尔接头,用于与Y阀连接,以排除整个通路内的空气,以及术中以肝素盐水持续灌注。
如图5至图7所示,密封组件20包括密封腔体21以及连接在密封腔体21近端的密封腔盖22。结合图1所示,密封腔体21内具有可供管芯300活动的通道211,阻尼组件40固定安装在密封腔盖22内,密封腔盖22具有可供管芯300穿过的穿孔221。
阻尼组件40为弹性密封圈,可以是软体硅胶环、橡胶圈等弹性结构,为实现穿孔221密封的主要部件。密封腔盖22具有安装槽222,安装槽222顶部设有开口,阻尼组件40从开口放入至安装槽222中,阻尼组件40的中心具有孔,其孔与穿孔221同心,当管芯300从密封腔盖22穿过时,阻尼组件40与管芯300形成过盈配合,因此达到密封的功能。
密封腔体21对应于开口设置有与之适配的遮蔽部212,以封闭密封腔盖22的安装槽222的槽口;遮蔽部212盖住开口将阻尼组件40限制在安装槽222中,密封腔体21与密封腔盖22配合安装之后,经过粘接实现密封组件20的密封。
遮蔽部212和密封腔盖22对应位置两者其中之一设置有插接块213,密封腔盖22和遮蔽部212对应位置两者其中之另一设置有与之适配的插接槽223。遮蔽部212设置有插接块213,密封腔盖22对应于插接块213设置有与之适配的插接槽223,插接块213插入插接槽223内以连接密封腔盖22和密封腔体21。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腔盖22设置有插接块213,遮蔽部212对应于插接块213设置有与之适配的插接槽223,插接块213插入插接槽223内以连接密封腔盖22和密封腔体21。
密封腔盖22具有连接鲁尔接头的连接头224,鲁尔接头通过连接头224与密封腔体21的通道211连通,以排出通道211内的气体,防止术中或术后出现气栓。
如图6所示,密封腔体21在前端设置限位槽214,使管体200插入限位槽214时固定,仅留管芯300通过密封腔体21。在密封腔体21的腔身处设置两个卡槽23,便于与手柄主体10安装时与筋位14配合固定。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导管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主体;
密封组件,安装在所述手柄主体内,其远端与管体的近端密封连接,其近端设有阻尼组件,管芯活动地穿设于阻尼组件内;
推动组件,其近端具有可与机器人连接以及供人手操作的控制部,其远端伸入至所述手柄主体内并与所述管芯的近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为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固定安装在所述密封组件内,所述弹性密封圈与所述管芯过盈配合,以限制所述管芯的轴向移动,将所述管芯锁定在当前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周壁向外凸出形成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手柄主体对应于所述控制杆设置有与之适配的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控制杆形状配合以限制所述控制杆作轴向直线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为设置在所述控制杆近端的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可供机器人夹持或者人手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控制杆内部设置有台阶,所述管芯伸入所述控制杆内部后,由所述台阶限制极限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腔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密封腔体近端的密封腔盖,所述密封腔体内具有可供所述管芯活动的通道,所述阻尼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密封腔盖内,所述密封腔盖具有可供所述管芯穿过的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管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盖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密封腔体对应于所述开口设置有与之适配的遮蔽部;所述阻尼组件从所述开口放入至所述安装槽中,所述遮蔽部盖住所述开口将所述阻尼组件限制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遮蔽部和所述密封腔盖对应位置两者其中之一设置有插接块,所述密封腔盖和所述遮蔽部对应位置两者其中之另一设置有与之适配的插接槽,所述插接块插入所述插接槽内以连接所述密封腔盖和所述密封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管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盖具有连接鲁尔接头的连接头,所述鲁尔接头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密封腔体的通道连通,以排出所述通道内的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外壁设置有卡槽,所述手柄主体对应于所述卡槽设置有与之适配的筋位,所述筋位卡入所述卡槽内以将所述密封组件固定在所述手柄主体内。
10.一种介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器械包括管体、管芯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手柄;所述管体的近端连接于所述密封组件;所述管芯的远端与所述管体的远端连接,其近端与所述推动组件连接;所述管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管体内以能够沿轴向相对所述管体移动,使得所述管体远端发生变形。
CN202223595236.3U 2022-12-30 2022-12-30 导管手柄和介入器械 Active CN219662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5236.3U CN219662582U (zh) 2022-12-30 2022-12-30 导管手柄和介入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5236.3U CN219662582U (zh) 2022-12-30 2022-12-30 导管手柄和介入器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62582U true CN219662582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7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5236.3U Active CN219662582U (zh) 2022-12-30 2022-12-30 导管手柄和介入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625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43154A (e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iagnostic and/or therapeutical heart interventions with a catheter
EP2158932B1 (en) Guidewire catheter
EP0684015B1 (en) Electrosurgical device
EP0714262A1 (en) Deflectable catheter
US8958861B2 (en) Electrophysiology catheter handle having accessible interior
CN114082075B (zh) 一种辅助控弯鞘管
US20170265723A1 (en) Assist device and endoscope system
EP2064985A2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ndoscopic instrument
JP2023501900A (ja) カテーテルアセンブリと共に使用するためのフレア付きインサート部材
JP3460849B2 (ja) 医療器具
CN219662582U (zh) 导管手柄和介入器械
CN113712648A (zh) 穿刺组件
CN113116507B (zh) 一种双极绝缘密封手术工具头
WO2006067917A1 (ja) 内視鏡用穿刺針
CN113116412A (zh) 一种微型手术工具头
CN113301940B (zh) 插件、医疗用长尺寸体组件以及插件的使用方法
JP3347358B2 (ja) 内視鏡用高周波切開具
WO2021030159A1 (en) Valve clamp for device delivery catheter handle
CN114521130A (zh) 包括偏转轴的导管和该导管的组装方法
US20240081795A1 (en) Catheter including wire management cap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same
CN220530108U (zh) 一种标测导管
CN216090714U (zh) 穿刺组件
JP5319043B2 (ja) 内視鏡用穿刺針及び内視鏡装置
JP2001170006A (ja) 内視鏡
CN220293636U (zh) 保护性同轴分离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