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8640U - 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8640U
CN219658640U CN202320977977.3U CN202320977977U CN219658640U CN 219658640 U CN219658640 U CN 219658640U CN 202320977977 U CN202320977977 U CN 202320977977U CN 219658640 U CN219658640 U CN 219658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circuit board
circuit breaker
micro switch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779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莎莎
王以盾
周仲博
郑志
苏佳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779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8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8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8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及断路器,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包括基座、绝缘支架、报警模块和动作机构,绝缘支架设于基座,并设有第一限位槽;报警模块设于报警回路中,包括线路板和电连接在线路板上的报警触发元件,线路板插装于第一限位槽内,且第一限位槽的槽壁遮掩线路板与报警触发元件的电连接位置;动作机构能够与报警触发元件接触或分离,以导通或切断报警回路。绝缘支架本身便能够将线路板与报警触发元件的电连接位置与外部隔开,以进行绝缘保护,无需额外设置绝缘罩壳,当需要设置多个报警触发元件时,可将多个报警触发元件均可集成在线路板上,利用线路板进行走线,使断路器的结构更为紧凑。

Description

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及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在电流达到设定值(也称整定值)时能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负载和线路的作用。但在某些特定场合,断路器需要提供过载报警而不切断电路的功能,即,当配电系统的电流达到设定值时,断路器发出报警信号而不是切断电路,在警示操作人员的同时,避免突然断电导致更危急的事故发生。在断路器过载报警阶段,其只发出报警信号而不脱扣,只有当主电路发生短路时,断路器才会脱扣,立即切断电路,实现该功能的断路器需要配备过载报警不脱扣装置。
现有的过载报警不脱扣装置通常包括基座、热元件、受热会产生弯曲形变的双金属片、动作拉杆、微动开关以及用于安装微动开关的支架,热元件设置于基座上,且与双金属片的一端接触,动作拉杆连接于双金属片的另一端,微动开关通过支架安装于基座上。其工作原理为:当断路器所在电路中的电流达到设定值时,双金属片被热元件加热至产生足够的形变,进而带动动作拉杆移动以触动微动开关,微动开关闭合以导通报警回路,从而向用户发出报警信号。双金属片在热元件降温后形变逐渐恢复,从而带动动作拉杆远离微动开关,解除报警。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动作拉杆,双金属片受热后其端部直接碰触微动开关,以导通报警回路,或者,在双金属片的端部连接顶杆,双金属片受热后顶杆接触微动开关,以导通报警回路。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微动开关通过螺钉直接连接于支架上,微动开关的引脚处需要焊接导线以接入到报警回路中,因此,在支架上需要预留焊接位置,为了保护该焊接位置,在支架安装至基座后,还需要额外配置单独的绝缘罩壳罩设在支架上,以遮盖微动开关的焊接位置,工序繁杂且结构紧凑性差。尤其在多极断路器中,支架上需安装多个微动开关,多个微动开关通过螺钉连接于支架上后,需在各微动开关的引脚之间连接导线以实现并联,多个微动开关并联后再通过引线连接至报警回路,支架上除了要增加绝缘罩壳外,还存在较多杂乱的引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及断路器,以解决现有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线材杂乱、安装工序繁杂且结构紧凑性差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包括:
基座;
绝缘支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绝缘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
报警模块,设置于报警回路中,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线路板和电连接在所述线路板上的报警触发元件,所述线路板插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且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壁遮掩所述线路板与所述报警触发元件的电连接位置;
动作机构,可分离地与所述报警触发元件接触,以导通或切断所述报警回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支架上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口位置设置有第一弹性卡钩,所述第一弹性卡钩用于在所述线路板的插设方向上止挡所述线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壁上凸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线路板接触,所述限位筋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用于引导所述线路板插入所述第一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报警触发元件包括微动开关,所述绝缘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微动开关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口处设置有第二弹性卡钩,所述第二弹性卡钩用于在所述微动开关的插设方向上止挡所述微动开关;
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口边沿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用于引导所述微动开关插入所述第二限位槽;
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槽在所述微动开关背向所述线路板的一侧具有避让槽口,所述动作机构用于接触所述微动开关的一端正对所述避让槽口,所述避让槽口的边沿选择性地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微动开关的止挡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壁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微动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报警触发元件包括:
触点,导电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
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具有弹性,所述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线路板导电连接,另一端用于在所述动作机构的带动下与所述触点可分离地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贯穿所述绝缘支架并与所述基座连接;
和/或,所述绝缘支架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插接凸起和插槽,所述插接凸起插设于所述插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动作机构包括拉杆和双金属片,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热元件,所述热元件和所述拉杆分别连接于所述双金属片的两端,所述拉杆远离所述双金属片的一端设置有触动片,所述触动片用于与所述报警触发元件接触;
和/或,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报警触发元件,所述动作机构与所述报警触发元件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多个。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及包含该过载报警装置的断路器,当断路器所在电路的电流值未达到设定值时,动作机构与报警触发元件分离,当电流值达到设定值时,动作机构与报警触发元件接触,从而导通报警回路,报警回路发出报警信号以提示相关人员。由于报警触发元件设置在线路板上,在安装报警模块时,直接将线路板插装于绝缘支架的第一限位槽内即可,后续无焊接导线的工序,而且,插接后第一限位槽的槽壁遮掩线路板与报警触发元件的电连接位置,以对该位置进行绝缘保护,无需再额外设置绝缘罩壳来罩设线路板与报警触发元件的电连接位置,减少部件,使断路器的结构更为紧凑。当需要安装多个报警触发元件时,可将多个报警触发元件均集成在线路板上,取消线材的使用,利用线路板进行走线,在实现正常过载报警功能的同时避免存在杂乱无章的线材,进一步提高了断路器的结构紧凑性,同时也简化了装配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的第一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的第二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报警模块在绝缘支架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报警模块与绝缘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支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报警模块在绝缘支架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支架的示意图。
图中:
1、基座;2、绝缘支架;3、报警模块;4、动作机构;5、第一紧固件;6、第二紧固件;7、热元件;8、双金属片;
11、隔板;12、安装腔;
111、插接凸起;
21、第一限位槽;22、第一弹性卡钩;23、限位筋;24、第二限位槽;25、第二弹性卡钩;26、止挡件;27、限位板;28、插槽;29、凸台;
231、第一导向斜面;271、第二导向斜面;272、连接孔;273、避让缺口;
31、线路板;32、微动开关;33、触点;34、导电片;35、引线;
41、拉杆;42、触动片;43、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应用于断路器中,在电流达到设定值时,能提供过载报警但不切断电路的功能。该过载报警装置包括基座1、绝缘支架2、报警模块3以及动作机构4。
参阅图1,绝缘支架2设置于基座1上,参阅图4,绝缘支架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1。参阅图3和图4,报警模块3设置于报警回路中,报警模块3包括线路板31和电连接在线路板31上的报警触发元件。线路板31插装于第一限位槽21内,且第一限位槽21的槽壁遮掩线路板31与报警触发元件的电连接位置,其目的是为该位置提供绝缘保护。动作机构4可分离地与报警触发元件接触,以导通或切断报警回路。
具体地,当断路器所在电路的电流值未达到设定值时,动作机构4与报警触发元件分离,当电流值达到设定值时,动作机构4与报警触发元件接触,从而导通报警回路,报警回路发出报警信号以提示相关人员。即,动作机构4通过与报警触发元件的接触和分离实现报警回路的导通和切断。
由于报警触发元件设置在线路板31上,在安装报警模块3时,直接将线路板31插装于绝缘支架2的第一限位槽21内即可,后续无焊接导线的工序,而且,插接后第一限位槽21的槽壁遮掩线路板31与报警触发元件的电连接位置,以对该位置进行绝缘保护,无需再额外设置绝缘罩壳来罩设线路板31与报警触发元件的电连接位置,减少部件,使断路器的结构更为紧凑。绝缘支架2的材料可选为塑料。当需要安装多个报警触发元件时,可将多个报警触发元件均集成在线路板31上,取消线材的使用,利用线路板31进行走线,在实现正常过载报警功能的同时避免存在杂乱无章的线材,进一步提高了断路器的结构紧凑性。
当线路板31上设置有多个报警触发元件时,多个报警触发元件并联设置,触动任一报警触发元件均能够导通报警回路。并联后的多个报警触发元件通过引线35引出,与外部能够发出报警信号的元件连接。动作机构4也相应地设置有多个,多个动作机构4与多个报警触发元件一一对应,每个动作机构4均能够与对应的报警触发元件接触和分离,以在对应电路的电流值达到设定值时导通报警回路。
本实施例中的绝缘支架2为一体式,其无需与报警触发元件直接连接,在线路板31插装后,绝缘支架2本身便能够将线路板31与报警触发元件的电连接位置与外部隔开,以进行绝缘保护,无需额外设置绝缘罩壳。
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动作机构4的触发原理图。基座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11,相邻两个隔板11之间限定出安装腔12。动作机构4包括双金属片8,每个安装腔12内均设置有一个热元件7和一个形变量随温度变化的双金属片8。双金属片8包括两片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受热能够产生弯曲变形。多个双金属片8与线路板31上的多个报警触发元件一一对应。动作机构4还包括拉杆41、触动片42以及固定套43。热元件7与双金属片8的下端接触,拉杆41的一端通过固定套43套设于双金属片8的上端,触动片42设置于拉杆41远离所述双金属片8的一端,用于与报警触发元件接触。
热元件7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给双金属片8,以使双金属片8弯曲变形,且温度越高,双金属片8的变形量越大。参见图2,双金属片8被热元件7加热而产生背向线路板31方向的弯曲变形。当对应电路中的电流值达到设定值时,双金属片8被热元件7加热至产生足够的形变,以拉动拉杆41移动至触发位置,使触动片42接触报警触发元件,从而导通报警回路。当温度降低后,双金属片8的变形量减小,拉杆41随之移动至非触发位置,触动片42与报警触发元件分离,报警回路断开。通过调节双金属片8的参数(如材料)可调节过载电流的设定值。
或者,双金属片8也可以反向安装,线路板31上的报警触发元件也反向安装,此时,双金属片8朝向线路板31弯曲变形,带动拉杆41(此时拉杆41实质是作为一个顶杆)朝向报警触发元件移动,当触动片42与报警触发元件接触时导通报警回路。
或者,动作机构4也可仅包括双金属片8,不设置拉杆41或者顶杆,双金属片8受热后,其端部直接与报警触发元件接触,以导通报警回路。
可选地,绝缘支架2上于第一限位槽21的槽口位置设置有第一弹性卡钩22(参见图7和图8),线路板31沿第一弹性卡钩22插入第一限位槽21内,在插入过程中,第一弹性卡钩22产生微量的弹性变形,以避免阻挡线路板31进入第一限位槽21。在插接完成后,第一弹性卡钩22恢复原状,其位于第一限位槽21的上槽口处,能够在线路板31的插设方向上止挡线路板31,即,用于防止线路板31脱离第一限位槽21。具体参见图8,第一弹性卡钩22能够防止线路板31向上移动而脱出第一限位槽21。第一弹性卡钩22的设置增加了线路板31在绝缘支架2上的安装稳固性。
参见图4,可选地,第一限位槽21的槽壁上凸设有限位筋23,限位筋23与线路板31接触。线路板31上与报警触发元件电连接的位置、以及其他设置元件的位置相对线路板31的板面凸出,无法直接与第一限位槽21的槽壁接触,因此,第一限位槽21在对应位置的宽度应设置为大于线路板31的厚度,以避开线路板31上的凸出部位,如此一来导致线路板31在该位置的安装不够稳固,为解决此问题,在第一限位槽21上对应位置处设置限位筋23,限位筋23能够避开线路板31板面上的凸出部位,直接与线路板31的板面接触,保证线路板31在第一限位槽21内安装稳定不窜动。
另外,限位筋23的设置还能够增加各极报警触发元件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地,参见图4,限位筋23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231,第一导向斜面231用于引导线路板31插入第一限位槽21。第一导向斜面231的设置使得第一限位槽21的上槽口尺寸扩大,便于线路板31进入第一限位槽21。限位筋23的数量可根据设计要求适应性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报警触发元件为微动开关32,参见图2、图3以及图4,线路板31上并联设置有多个微动开关32(示例性为三个),多个微动开关32沿线路板3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微动开关32焊接于线路板31上,以实现其在线路板31上的电连接。微动开关32在动作机构4的触动片42的触动下能够闭合,以导通报警回路,当触动片42与微动开关32的触发端分离时,报警回路断开。
参见图3和图4,绝缘支架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槽24,多个微动开关32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多个第二限位槽24内。在线路板31插装于第一限位槽21内的同时,微动开关32也插装于第二限位槽24内,提高整个报警模块3在绝缘支架2上的安装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绝缘支架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板27,第二限位槽24由相邻的两个限位板27限定出。可选地,第二限位槽24的槽口处设置有第二弹性卡钩25,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卡钩25设置于限位板27的上端,线路板31沿第二弹性卡钩25插入第二限位槽24内,在插入过程中,第二弹性卡钩25与对应的限位板27产生微量的弹性变形,以避免阻挡微动开关32进入第二限位槽24内。在插接完成后,第二弹性卡钩25恢复原状,能在微动开关32的插设方向上止挡微动开关32,防止微动开关32脱出第二限位槽24。具体参见图4,第二弹性卡钩25能够防止微动开关32向上脱出第二限位槽24。
本实施例中,可以仅在一个限位板27上设置第二弹性卡钩25,例如图4中,在固定中间微动开关32的一个限位板27上设置有第二弹性卡钩25。或者,可在多个限位板27上均设置第二弹性卡钩25。
可选地,第二限位槽24的槽口边沿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271,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的图4,第二导向斜面271设置在限位板27的上端,用于引导微动开关32插入第二限位槽24。第二导向斜面271的设置使得第二限位槽24的上槽口扩大,便于微动开关32顺利进入。
可选地,第二限位槽24在微动开关32背向线路板31的一侧具有避让槽口,动作机构4用于接触微动开关32的一端(即触动片42)正对避让槽口,避让槽口的边沿选择性地设置有用于止挡微动开关32的止挡件26。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限定出第二限位槽24的两个限位板27背向线路板31的一侧形成的开口即为上述的避让槽口,参见图3,微动开关32的触发端通过该避让槽口伸出,以便触动片42与之接触。一个或多个限位板27背向线路板31的一侧设置有止挡件26,止挡件26将微动开关32限位在第二限位槽24内,进一步提高整个报警模块3在绝缘支架2上的安装牢固性。示例性地,固定中间微动开关32的两个限位板27上均设置止挡件26;当然,也可在其他限位板27上增设止挡件26,这里不做特殊限定。
可选地,参见图3和图4,限位板27上预留有用于穿设第一紧固件5的连接孔272,在某些场合需要进一步提高微动开关32的稳固性时,可使用第一紧固件5穿设于连接孔272和微动开关32,将微动开关32固定于限位板27上。示例性地,在固定左右两侧微动开关32的两个限位板27中,内侧的限位板27上设置连接孔272,该连接孔272为螺纹孔,外侧的限位板27上设置与连接孔272正对的避让缺口273,第一紧固件5穿过避让缺口273和微动开关32并旋入连接孔272内。第一紧固件5可选为螺钉,螺钉安装后,其头部位于避让缺口273内。
可选地,线路板31和第一限位槽21的槽壁之间和/或微动开关32和第二限位槽24的槽壁之间可通过点胶的方式进一步增强连接稳固性。
参见图5,绝缘支架2的底部设置有凸台29,凸台29位置贯通设置有穿孔,第二紧固件6贯穿该穿孔并与基座1的隔板11连接。参见图1,绝缘支架2支设于基座1中间的两个隔板11上,并通过第二紧固件6连接。第二紧固件6可选为螺钉。
进一步可选地,绝缘支架2的底部还设置有插槽28,基座1的隔板11上端设置有插接凸起111,插接凸起111插设于插槽28内,提高绝缘支架2的安装稳定性。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绝缘支架2上设置插接凸起111,在隔板11的上端设置插槽28亦可。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能使断路器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合理。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内容和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报警触发元件不采用实施例一中的微动开关32。如图6和图7所示,报警触发元件包括触点33和导电片34。触点33可导电地设置在线路板31上(如焊接),导电片34具有弹性,导电片34的一端与线路板31导电连接(如焊接),另一端用于在动作机构4的带动下与触点33可分离地接触。
当对应电路中的电流值达到设定值时,双金属片8被热元件7加热至产生足够的形变,以拉动拉杆41移动至触发位置,使触动片42接触并按压导电片34,导电片34进而与触点33接触,从而导通报警回路。当温度降低后,双金属片8的变形量减小,拉杆41随之移动至非触发位置,触动片42与导电片34分离,导电片34由于具有回弹力能够回复原状,报警回路断开。导电片34优选为金属片。
触点33和导电片34的设置同样能实现正常的过载报警功能,由于取消了微动开关32,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成本。参见图8,由于取消了微动开关32,绝缘支架2上不再设置第二限位槽24,在第一限位槽21的槽壁上开设用于避让导电片34的缺口即可。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内容和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再提供一种新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线路板31上的多个报警触发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微动开关32和至少一组触点33与导电片34的组合,即,微动开关32和触点33、导电片34组合使用,对应导电片34的动作机构4的拉杆41设置短些即可。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
绝缘支架(2),设置于所述基座(1),所述绝缘支架(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1);
报警模块(3),设置于报警回路中,所述报警模块(3)包括线路板(31)和电连接在所述线路板(31)上的报警触发元件,所述线路板(31)插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槽(21)内,且所述第一限位槽(21)的槽壁遮掩所述线路板(31)与所述报警触发元件的电连接位置;
动作机构(4),可分离地与所述报警触发元件接触,以导通或切断所述报警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2)上在所述第一限位槽(21)的槽口位置设置有第一弹性卡钩(22),所述第一弹性卡钩(22)用于在所述线路板(31)的插设方向上止挡所述线路板(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21)的槽壁上凸设有限位筋(23),所述限位筋(23)与所述线路板(31)接触,所述限位筋(23)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231),所述第一导向斜面(231)用于引导所述线路板(31)插入所述第一限位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触发元件包括微动开关(32),所述绝缘支架(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4),所述微动开关(32)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4)的槽口处设置有第二弹性卡钩(25),所述第二弹性卡钩(25)用于在所述微动开关(32)的插设方向上止挡所述微动开关(32);
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槽(24)的槽口边沿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271),所述第二导向斜面(271)用于引导所述微动开关(32)插入所述第二限位槽(24);
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槽(24)在所述微动开关(32)背向所述线路板(31)的一侧具有避让槽口,所述动作机构(4)用于接触所述微动开关(32)的一端正对所述避让槽口,所述避让槽口的边沿选择性地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微动开关(32)的止挡件(2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紧固件(5),所述第二限位槽(24)的槽壁上设置有连接孔(272),所述第一紧固件(5)穿设于所述连接孔(272)和所述微动开关(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触发元件包括:
触点(33),导电设置于所述线路板(31)上;
导电片(34),所述导电片(34)具有弹性,所述导电片(34)的一端与所述线路板(31)导电连接,另一端用于在所述动作机构(4)的带动下与所述触点(33)可分离地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紧固件(6),所述第二紧固件(6)贯穿所述绝缘支架(2)并与所述基座(1)连接;
和/或,所述绝缘支架(2)和所述基座(1)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插接凸起(111)和插槽(28),所述插接凸起(111)插设于所述插槽(28)内。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机构(4)包括拉杆(41)和双金属片(8),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热元件(7),所述热元件(7)和所述拉杆(41)分别连接于所述双金属片(8)的两端,所述拉杆(41)远离所述双金属片(8)的一端设置有触动片(42),所述触动片(42)用于与所述报警触发元件接触;
和/或,所述线路板(31)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报警触发元件,所述动作机构(4)与所述报警触发元件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多个。
10.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
CN202320977977.3U 2023-04-26 2023-04-26 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及断路器 Active CN219658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7977.3U CN219658640U (zh) 2023-04-26 2023-04-26 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及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7977.3U CN219658640U (zh) 2023-04-26 2023-04-26 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及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8640U true CN219658640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8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77977.3U Active CN219658640U (zh) 2023-04-26 2023-04-26 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及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8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85473B2 (en) One-shot heat sensing electrical receptacle
US20070257764A1 (en) Portable electrical receptacle with multiple heat sensors
CN219658640U (zh) 断路器过载报警装置及断路器
CN213877984U (zh) 断路器
CN217009076U (zh) 热过载继电器及其和接触器的连接结构
EP2731122B1 (en) Thermomagnetic circuit breaker and distribution device
CN213519791U (zh) 断路器
RU2461906C1 (ru) Миниатюрный защитны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EP2472549B1 (en) Bimetal assembly for circuit breaker
JP7335355B2 (ja) サージ保護デバイスおよびモジュール式サージ保護システム
CN210429703U (zh) 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塑壳断路器
CN218918750U (zh) 过载报警不脱扣装置和断路器
CN107154325B (zh) 断路器的过载报警不脱扣装置
KR100860782B1 (ko) 누전차단기
CN213519790U (zh) 断路器
CN214043552U (zh) 断路器
CN220368472U (zh) 一种新型spd组件
CN210110685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小型断路器
CN214043553U (zh) 断路器
CN221008879U (zh) 一种断路器的脱扣机构
CN214099519U (zh) 断路器
CN214505406U (zh) 电路过载及短路的保护装置
CN218069749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17114256U (zh) 测试机构和断路器
CN112201542A (zh) 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