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8564U - 一种新型微动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微动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8564U
CN219658564U CN202223610039.4U CN202223610039U CN219658564U CN 219658564 U CN219658564 U CN 219658564U CN 202223610039 U CN202223610039 U CN 202223610039U CN 219658564 U CN219658564 U CN 219658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part
driving
shell
cavity
mov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100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联祥
冯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ei Er Ji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ei Er Ji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ei Er Ji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ei Er Ji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100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8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8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8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微动开关,包括:壳体,包括扣合设置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围成腔体;驱动件,包括设置在腔体内的驱动部和设置在驱动部上的手柄部,手柄部伸出壳体设置;动片,其中部套设在驱动部上,驱动部上设有其两端分别与驱动部和动片抵接的压力弹簧;动片的两端上设有动触点;静片,设置在腔体内动片的两侧,静片上设有与动触点相对设置的静触点;回弹弹簧,设置在驱动部的远离手柄部的一端,回弹弹簧的一端与驱动部固定,其另一端与腔体的内壁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件驱动动片动作,使动片上的动触点与静片上的静触点接通或分断,提高了微动开关的灵敏度,延长了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微动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动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微动开关。
背景技术
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因其开关触点间距较小,又称灵敏开关。
传统的微动开关,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029677U提供了一种长行程的微动开关,包括基座、壳体、动触片组件,常闭触片组件、常开触片组件、压力弹簧、第二弹簧、芯柱,卡圈和按钮。通过双弹簧结构,并采用卡圈限位,从而使压力弹簧在按钮下压时,通过弹簧推动芯柱动作,使接点簧片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实现常开触点与簧片的接通。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芯柱推动簧片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实现触点的通断,随开关使用时间的延长,簧片容易存在磨损或变形,导致开关失效,微动开关使用寿命较短。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技术中微动开关的结构进行改进,以延长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避免开关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微动开关内簧片容易随使用时间的延长变形或磨损导致开关失效、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微动开关,包括:
壳体,包括扣合设置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围成腔体;
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驱动部和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上的手柄部,所述手柄部伸出所述壳体设置;
动片,其中部套设在所述驱动部上,所述驱动部上设有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动片抵接的压力弹簧;所述动片的两端上设有动触点;
静片,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动片的两侧,所述静片上设有与所述动触点相对设置的静触点;
回弹弹簧,设置在所述驱动部的远离所述手柄部的一端,所述回弹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腔体的内壁抵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静片包括:
接线片,其一端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其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设置;
静触点支撑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沿所述接线片的侧面凸出设置,所述静触点设置在所述静触点支撑部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静触点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动片的靠近所述手柄部的一侧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
驱动部本体,呈柱状,其一端与所述手柄部连接;
压力弹簧限位座,设置在所述驱动部本体的靠近所述手柄部的一端,沿所述驱动部本体的侧面向外伸出设置;所述压力弹簧套设在所述驱动部本体上,与所述压力弹簧限位座抵接;
回弹弹簧安装座,设置在所述驱动部本体的远离所述手柄部的一端,包括沿所述驱动部本体的侧面向外凸出设置的回弹弹簧限位部和设置在所述回弹弹簧限位部的端部的弹簧安装柱,所述回弹弹簧套设在所述弹簧安装柱上;
所述压力弹簧限位座与所述回弹弹簧限位部垂直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动片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包括:
导向孔,与所述驱动部本体相适配;
限位孔,设置在所述导向孔的两侧,与所述导向孔连通;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压力弹簧限位座和所述回弹弹簧限位部相适配,所述动片通过所述限位孔套设在所述驱动部本体上,所述动片的底面与所述回弹弹簧限位部的顶面抵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压力弹簧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固定孔的长度,所述压力弹簧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动片的宽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壳体的前端面和所述后壳体的后端面上设有限位支撑部和安装导向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壳体的后端面上设有固定销孔,所述后壳体的前端面上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孔与所述固定销相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手柄部包括:
内手柄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外手柄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平行于所述内手柄部设置;
连接部,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手柄部和所述外手柄部的侧面连接,与所述内手柄部和所述外手柄部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壳体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微动开关,优化了微动开关的结构,通过驱动件上的驱动部带动套设在其上的动片移动,使动片上的动触点与设置在静片上的静触点接通或分断,实现对电路的通断控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压力弹簧和回弹弹簧实现微动开关驱动件的动作和自动复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有效避免微动开关的弹性部件变形或磨损导致开关失效,延长了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微动开关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静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各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壳体1,驱动件2,动片3,静片4,回弹弹簧5,压力弹簧6,
前壳体11,后壳体12,限位支撑部13,安装导向部14,固定销孔15,固定销16,
驱动部21,手柄部22,
驱动部本体211,压力弹簧限位座212,回弹弹簧限位部213,弹簧安装柱214,
内手柄部221,外手柄部222,连接部223,
导向孔31,限位孔32,
接线片41,静触点支撑部4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微动开关,通过驱动件驱动动片与静片接通或分断,提高了微动开关的灵敏度,延长了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微动开关,包括壳体1、驱动件2、动片3、静片4和回弹弹簧5。
壳体1包括扣合设置的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围成腔体。前壳体11的前端面和后壳体12的后端面上设有限位支撑部13和安装导向部14。前壳体11的后端面上设有固定销孔15,后壳体12的前端面上设有固定销16,固定销孔15与固定销16相适配,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通过固定销16与固定销孔15配合,固定连接。
驱动件2包括驱动部21和手柄部22,驱动部21设置在腔体内,手柄部22设置在驱动部21的上端,手柄部22伸出壳体1设置。
驱动部21包括驱动部本体211、压力弹簧限位座212和回弹弹力安装座。驱动部本体211呈柱状,驱动部本体211的上端与手柄部22连接。压力弹簧限位座212设置在驱动部本体211的靠近手柄部22的一端,沿驱动部本体211的侧面向外伸出设置。驱动部本体211上套设有压力弹簧6,压力弹簧6的一端与压力弹簧限位座212抵接。
回弹弹簧安装座设置在驱动部本体211的远离手柄部22的一端,回弹弹簧安装座包括回弹弹簧限位部213和弹簧安装柱214,回弹弹簧限位部213沿驱动部本体211的侧面向外凸出设置,弹簧安装柱214设置在回弹弹簧限位部213的端部上。回弹弹簧5设置在驱动部的远离手柄部22的一端,回弹弹簧5套设在弹簧安装柱214上,回弹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回弹弹簧限位部213和壳体1的腔体侧面抵接。压力弹簧限位座212与回弹弹簧限位部213垂直设置。
手柄部22包括内手柄部221、外手柄部222和连接部223,内手柄部221设置在腔体内。外手柄部222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平行于内手柄部221设置;
连接部223两端分别与内手柄部221和外手柄部222的侧面连接,连接部223与内手柄部221和外手柄部222形成凹槽,凹槽与壳体1相适配。
动片3的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孔,固定孔包括连通的导向孔31和限位孔32,导向孔31与驱动部本体211相适配。限位孔32设置在导向孔31的两侧。限位孔32与压力弹簧限位座212和回弹弹簧限位部213相适配,动片3通过限位孔32套设在驱动部本体211上,动片3的底面与回弹弹簧限位部213的顶面抵接。压力弹簧6的直径不小于固定孔的长度,压力弹簧6的直径不大于动片3的宽度。压力弹簧6的另一端与动片3的顶面抵接。动片3的两端上设有动触点。
静片4包括接线片41和静触点支撑部42,接线片41的一端设置在腔体内,接线片41的另一端穿出壳体1设置。静触点支撑部42设置在腔体内,静触点支撑部42沿接线片41的侧面凸出设置,静触点设置在静触点支撑部42上。静触点支撑部42设置在动片3的靠近手柄部22的一侧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新型微动开关上的接线片41与电器设备连接,并通过壳体1上的限位支撑部13和安装导向部14安装在电器设备上。由于静触点和静触点支撑部42设置在动片3的靠近手柄部22的一侧上,设置在驱动部本体211上的动片3在压力弹簧6和回弹弹簧5的作用下,与静片抵接,静触点与动触点常通。当需要进行电路切换时,用户通过外手柄部22驱动与其连接的驱动部本体211移动,动片3在压力弹簧6和回弹弹簧5的作用下随驱动部本体211移动,回弹弹簧5压缩,动触点与静触点分断,电路断路。当用户释放外手柄部22时,回弹弹簧5推动驱动部本体211带动动片5复位,恢复静触点与动触点的常通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微动开关具有以下优点:
(1)优化了微动开关的结构,通过驱动件上的驱动部带动套设在其上的动片移动,使动片上的动触点与设置在静片上的静触点接通或分断,实现对电路的通断控制,静触点和动触点之间的接触间距可达到4.40mm,安规要求大于1.50mm,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系数;
(2)通过压力弹簧和回弹弹簧实现微动开关驱动件的动作和自动复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有效避免微动开关的弹性部件变形或磨损导致开关失效,延长了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
(3)按钮包括设置在外壳外侧的手柄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开关触动部,手柄由平行设置的内、外手柄部和连接部组成,内、外手柄与连接部形成与外壳相适配的凹槽,方便用户通过手柄进行电路控制,手柄由绝缘材料制成,大大提高了新型微动开关的使用安全性;由于内手柄部、外手柄部与连接部围成与外壳相适配的凹槽,随外手柄部的移动,外壳插入设置在凹槽内,降低了新型微动开关占用的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扣合设置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围成腔体;
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驱动部和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上的手柄部,所述手柄部伸出所述壳体设置;
动片,其中部套设在所述驱动部上,所述驱动部上设有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动片抵接的压力弹簧;所述动片的两端上设有动触点;
静片,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动片的两侧,所述静片上设有与所述动触点相对设置的静触点;
回弹弹簧,设置在所述驱动部的远离所述手柄部的一端,所述回弹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腔体的内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片包括:
接线片,其一端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其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设置;
静触点支撑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沿所述接线片的侧面凸出设置,所述静触点设置在所述静触点支撑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动片的靠近所述手柄部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
驱动部本体,呈柱状,其一端与所述手柄部连接;
压力弹簧限位座,设置在所述驱动部本体的靠近所述手柄部的一端,沿所述驱动部本体的侧面向外伸出设置;所述压力弹簧套设在所述驱动部本体上,与所述压力弹簧限位座抵接;
回弹弹簧安装座,设置在所述驱动部本体的远离所述手柄部的一端,包括沿所述驱动部本体的侧面向外凸出设置的回弹弹簧限位部和设置在所述回弹弹簧限位部的端部的弹簧安装柱,所述回弹弹簧套设在所述弹簧安装柱上;
所述压力弹簧限位座与所述回弹弹簧限位部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片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包括:
导向孔,与所述驱动部本体相适配;
限位孔,设置在所述导向孔的两侧,与所述导向孔连通;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压力弹簧限位座和所述回弹弹簧限位部相适配,所述动片通过所述限位孔套设在所述驱动部本体上,所述动片的底面与所述回弹弹簧限位部的顶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弹簧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固定孔的长度,所述压力弹簧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动片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的前端面和所述后壳体的后端面上设有限位支撑部和安装导向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的后端面上设有固定销孔,所述后壳体的前端面上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孔与所述固定销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包括:
内手柄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外手柄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平行于所述内手柄部设置;
连接部,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手柄部和所述外手柄部的侧面连接,与所述内手柄部和所述外手柄部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壳体相适配。
CN202223610039.4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新型微动开关 Active CN219658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0039.4U CN219658564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新型微动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0039.4U CN219658564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新型微动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8564U true CN219658564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60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10039.4U Active CN219658564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新型微动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8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23956A1 (zh) 微动限位通用开关
CN219658564U (zh) 一种新型微动开关
CN107799346B (zh) 带强制分离机构的微动开关
CN216597373U (zh) 一种双触发式静音开关
CN107068462B (zh) 机械式薄膜键盘
CN219658576U (zh) 一种嵌入式微动开关
CN218849333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107845525B (zh) 带强制分离机构的微动开关
CN213366484U (zh) 一种带辅助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7035474U (zh) 一种插件型微动开关
CN216528541U (zh) 一种按钮开关
JP2022552385A (ja) マイクロスイッチ付きの磁気ラッチングリレー
CN217061983U (zh) 一种断路器及辅助触头模块
CN220420477U (zh) 降噪轴体及键盘
CN216133770U (zh) 一种球形凸台触点微动开关
CN221040900U (zh) 一种高寿命的轻触开关
CN220439464U (zh) 一种可插拔超薄机械键盘开关的导通件
CN216698167U (zh) 微动开关按钮限位结构
CN218676940U (zh) 一种电磁开关
CN219164716U (zh) 一种佩戴检测组件及头戴式无线耳机
CN107833778B (zh) 带强制分离通用型微动开关
CN220065469U (zh) 一种双联微动开关
CN217426587U (zh) 一种自锁按钮开关
CN215183652U (zh) 一种按压开关
CN217562443U (zh) 一种高灵敏杠杆微动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