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9754U - 一种膨胀节的固定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膨胀节的固定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9754U
CN219639754U CN202320615763.1U CN202320615763U CN219639754U CN 219639754 U CN219639754 U CN 219639754U CN 202320615763 U CN202320615763 U CN 202320615763U CN 219639754 U CN219639754 U CN 219639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sion joint
pipeline
support
positioning block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157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冠
姚振林
周大鹏
汪珍芹
陈建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enchong Shipya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enchong Shipya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enchong Shipya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enchong Shipya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157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9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9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9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膨胀节的固定组件。膨胀节的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安装于管路中的膨胀节,包括固定支架和第一滑动支架,固定支架固定支撑有管路并位于膨胀节沿管路轴向的一侧,固定支架与膨胀节的间距为L1,且L1≤4D。第一滑动支架活动支撑有管路并位于膨胀节沿管路轴向的另一侧,第一滑动支架与膨胀节的间距为L2,且L2≤4D。固定支架与膨胀节的距离较为接近,此时固定支架与膨胀节之间的管路的变形量可以忽略不计,使得膨胀节吸收单向的变形量,以避免膨胀节发生扭曲变形。同时第一滑动支架能够对管路起到良好的支撑,减少了管路挠性变形程度,避免了膨胀节发生扭曲变形,提高了对膨胀节的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膨胀节的固定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膨胀节的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在船舶规范及设计手册中,明确要求船舶纵向布置的管路需要设置能够吸收管路膨胀量的装置,一般为膨胀节,以避免管路在船舶及管路系统运行中出现形变导致管路破损。
如图1所示,现有的船舶管路10通过支撑体20进行活动支撑,支撑体20的底端固定焊接于甲板或舱室内,支撑体20的顶端通过抱箍等固定结构承托有管路10,使得管路10能够发生微小的轴向滑动和径向移动。通常在管路10的两个锚点30之间安装有膨胀节40,以吸收两个锚点30之间的管路10的形变量。由于管路10的变形量从两个锚点30处分别沿相反的方向传递至中间的膨胀节40,使得膨胀节40容易出现扭曲变形导致损坏。同时,管路10还容易出现挠性变形,进一步增加了膨胀节40的扭曲变形程度,降低了膨胀节40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膨胀节的固定组件,以避免膨胀节出现扭曲变形导致损坏,提高膨胀节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膨胀节的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安装于管路中的膨胀节,所述管路的外径为D,所述膨胀节的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支撑有所述管路并位于所述膨胀节沿所述管路轴向的一侧,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膨胀节的间距为L1,且L1≤4D;
第一滑动支架,所述第一滑动支架活动支撑有所述管路并位于所述膨胀节沿所述管路轴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滑动支架与所述膨胀节的间距为L2,且L2≤4D。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膨胀节的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滑动支架,所述第二滑动支架活动支撑有所述管路并与第一滑动支架同侧,所述第二滑动支架与所述膨胀节的间距为L3,且4D<L3≤10D。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一滑动支架对称设置于所述膨胀节的两侧,且L1=L2=4D。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动支架与所述第二滑动支架均通过抱箍活动支撑有所述管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架和定位块,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可拆卸地安装有所述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管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支撑架开设有第一孔,所述定位块对应开设有第二孔,所述紧固件能够穿设于同轴设置的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内,以将所述定位块锁定于所述支撑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螺栓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块具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贴合并焊接于所述管路的外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块包括:
立板,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可拆卸地安装有所述立板;
瓦片板,所述立板的顶端设置有所述瓦片板,所述瓦片板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有所述圆弧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块还包括肘板,所述肘板分别与所述立板和所述瓦片板相连,且所述肘板垂直于所述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膨胀节的固定组件,膨胀节沿管路轴向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支架和第一滑动支架,固定支架固定支撑管路,滑动支架滑动支撑管路,且固定支架与膨胀节的间距小于或等于四倍的管路的外径,使得固定支架与膨胀节的距离较为接近,此时固定支架与膨胀节之间的管路的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即仅有第一滑动支架所在一侧的管路的变形量传递至膨胀节,使得膨胀节吸收单向的变形量,而且减少了膨胀节吸收的变形量,以避免膨胀节发生扭曲变形。同时第一滑动支架与膨胀节的间距同样为小于或等于四倍的管路的外径,使得第一滑动支架能够对发生变形的管路起到良好的支撑,减少了靠近膨胀节的管路的挠性变形程度,进一步降低了膨胀节的扭曲变形程度,提高了对膨胀节的保护,提高了膨胀节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膨胀节安装于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膨胀节通过膨胀节的固定组件安装于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和标号如下:
10、管路;20、支撑体;30、锚点;40、膨胀节;
1、固定支架;11、支撑架;12、定位块;121、立板;1211、第二孔;122、瓦片板;1221、圆弧面;123、肘板;2、第一滑动支架;3、第二滑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膨胀节的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安装于管路10中的膨胀节40。管路10的外径为D,膨胀节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支架1和第一滑动支架2,固定支架1固定支撑有管路10并位于膨胀节40沿管路10轴向的一侧,固定支架1与膨胀节40的间距为L1,且L1≤4D。第一滑动支架2活动支撑有管路10并位于膨胀节40沿管路10轴向的另一侧,第一滑动支架2与膨胀节40的间距为L2,且L2≤4D。
通过在膨胀节40沿管路10轴向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支架1和第一滑动支架2,固定支架1固定支撑管路10,滑动支架滑动支撑管路10,且固定支架1与膨胀节40的间距小于或等于四倍的管路10的外径,使得固定支架1与膨胀节40的距离较为接近,此时固定支架1与膨胀节40之间的管路10的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即仅有第一滑动支架2所在一侧的管路10(即锚点30至膨胀节40之间的管路10)的变形量传递至膨胀节40,使得膨胀节40吸收单向的变形量,而且减少了膨胀节40吸收的变形量,以避免膨胀节40发生扭曲变形。同时第一滑动支架2与膨胀节40的间距同样为小于或等于四倍的管路10的外径,使得第一滑动支架2能够对发生变形的管路10起到良好的支撑,减少了靠近膨胀节40的管路10的挠性变形程度,进一步降低了膨胀节40的扭曲变形程度,提高了对膨胀节40的保护,提高了膨胀节40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固定支架1与第一滑动支架2对称设置于膨胀节40的两侧,且L1=L2=4D,使得固定支架1与第一滑动支架2能够在膨胀阀的两侧形成对称支撑结构,提高了膨胀节40的稳定性,进一步改善了膨胀节40的扭曲变形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当固定支架1与膨胀节40的间距L1在4D范围内,即可认定固定支架1与膨胀节40之间的管路10不会发生变形。因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固定支架1与膨胀节40的安装不发生干涉的前提下,L1的值越小,固定支架1对膨胀节40的保护效果越好。
如图2所示,膨胀节的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滑动支架3,第二滑动支架3活动支撑有管路10并与第一滑动支架2同侧,第二滑动支架3与膨胀节40的间距为L3,且4D<L3≤10D。第二滑动支架3能够与第一滑动支架2共同活动支撑膨胀节40附近区域的管路10,以减少在L3范围内的管路10的挠性变形量,避免对膨胀节40造成扭曲破坏,进一步提高了对膨胀节40的保护。
本实施例的第二滑动支架3与膨胀节40的间距L3=10D。在其他实施例中,L3还可以为5D、6D或9D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动支架2与第二滑动支架3均通过抱箍活动支撑有管路10,且抱箍未完全抱紧管路10,以使管路10能够分别在第一滑动支架2和第二滑动支架3上发生轴向移动和径向移动,从而使管路10的变形量能够传递至膨胀节40上。本实施例的第一滑动支架2与第二滑动支架3均与现有的承托管路10的支撑体20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一滑动支架2与第二滑动支架3的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支架1包括支撑架11和定位块12,支撑架11的顶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定位块12,定位块12与管路10固定连接。支撑架11的底端焊接于舱室或甲板上,支撑架11的顶端通过定位块12固定承托有管路10。由于支撑架11与定位块12可拆卸相连,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的管路10更换相匹配的定位块12,便于固定支架1的维护与更换。
具体地,固定支架1还包括紧固件,支撑架11开设有第一孔,定位块12对应开设有第二孔1211,紧固件能够穿设于同轴设置的第一孔与第二孔1211内,以将定位块12锁定于支撑架11上。本实施例的紧固件为螺栓,定位块12与支撑架11通过螺栓相连。螺栓成本低且操作简便,提高了固定支架1的组装效率。
进一步地,定位块12具有圆弧面1221,圆弧面1221贴合并焊接于管路10的外表面,使得定位块12能够稳固承托管路10,同时便于对定位块12与管路10之间进行焊接操作。
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块12包括立板121和瓦片板122,支撑架11的顶端可拆卸地安装有立板121。立板121的顶端设置有瓦片板122,瓦片板122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有圆弧面1221。本实施例的支撑架11开设有两个第一孔,立板121上对应开设有两个第二孔1211,通过两个螺栓将立板121锁定于支撑架11上,提高了固定支架1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如图3所示,定位块12还包括肘板123,肘板123分别与立板121和瓦片板122相连,且肘板123垂直于立板121,以使肘板123与立板121连接成T型框,瓦片板122位于T型框的上端,以通过肘板123提高定位块12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本实施例的肘板123、立板121与瓦片板122均为船用钢板,并通过焊接相连,使得定位块12便于加工,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膨胀节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安装于管路(10)中的膨胀节(40),所述管路(10)的外径为D,所述膨胀节的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支架(1),所述固定支架(1)固定支撑有所述管路(10)并位于所述膨胀节(40)沿所述管路(10)轴向的一侧,所述固定支架(1)与所述膨胀节(40)的间距为L1,且L1≤4D;
第一滑动支架(2),所述第一滑动支架(2)活动支撑有所述管路(10)并位于所述膨胀节(40)沿所述管路(10)轴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滑动支架(2)与所述膨胀节(40)的间距为L2,且L2≤4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节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节的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滑动支架(3),所述第二滑动支架(3)活动支撑有所述管路(10)并与第一滑动支架(2)同侧,所述第二滑动支架(3)与所述膨胀节(40)的间距为L3,且4D<L3≤10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节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与所述第一滑动支架(2)对称设置于所述膨胀节(40)的两侧,且L1=L2=4D。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节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支架(2)与所述第二滑动支架(3)均通过抱箍活动支撑有所述管路(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节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包括支撑架(11)和定位块(12),所述支撑架(11)的顶端可拆卸地安装有所述定位块(12),所述定位块(12)与所述管路(1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节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还包括紧固件,所述支撑架(11)开设有第一孔,所述定位块(12)对应开设有第二孔(1211),所述紧固件能够穿设于同轴设置的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1211)内,以将所述定位块(12)锁定于所述支撑架(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膨胀节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定位块(12)与所述支撑架(11)通过所述螺栓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节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2)具有圆弧面(1221),所述圆弧面(1221)贴合并焊接于所述管路(10)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膨胀节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2)包括:
立板(121),所述支撑架(11)的顶端可拆卸地安装有所述立板(121);
瓦片板(122),所述立板(121)的顶端设置有所述瓦片板(122),所述瓦片板(122)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有所述圆弧面(12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膨胀节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2)还包括肘板(123),所述肘板(123)分别与所述立板(121)和所述瓦片板(122)相连,且所述肘板(123)垂直于所述立板(121)。
CN202320615763.1U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膨胀节的固定组件 Active CN219639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5763.1U CN219639754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膨胀节的固定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5763.1U CN219639754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膨胀节的固定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9754U true CN219639754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0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15763.1U Active CN219639754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膨胀节的固定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9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52608Y1 (ko) Lng선 펌프타워의 지지대 연결 구조
CN219639754U (zh) 一种膨胀节的固定组件
CN201176259Y (zh) 一种船用发动机的安装调整装置
CN218172395U (zh) 一种车身与车架连接结构
KR102128940B1 (ko) 탑사이드 모듈 탑재 가이드 장치
CN201842042U (zh) 蓄电池安装托架前支撑板
CN218777654U (zh) 一种可调拉撑紧固装置
CN110758079A (zh) 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CN211054905U (zh) 悬置支撑梁及车辆
CN212318145U (zh) 膨胀水壶安装装置
CN217559211U (zh) 一种输送管道支撑装置
CN219739497U (zh) 电池信号采集连接器
CN218257729U (zh) 一种变速箱的悬置装置
CN210105963U (zh)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筒体固定用可调节支撑高度的支架组件
CN219392965U (zh) 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托架多用途底座接口转接模块
CN218867870U (zh) 线束过孔密封件及汽车
CN218719340U (zh) 一种压缩机配套管道用组合支架
CN215732158U (zh) 一种信号天线的安装机构及构架
CN212929485U (zh) 船舶舱口布控球安装辅助支撑装置
CN212657368U (zh) 一种简易可调管道支架
CN217758587U (zh) 一种应用于钢管桩的固定防撞护舷装置
CN213262576U (zh) 一种角传动器支架
CN218505856U (zh) 一种撒砂管加热器
CN214355522U (zh) 一种变速器辅助悬置装置
CN215922118U (zh) 一种适用性强的可调式汽车油管抱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