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7911U - 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7911U
CN219637911U CN202320498112.9U CN202320498112U CN219637911U CN 219637911 U CN219637911 U CN 219637911U CN 202320498112 U CN202320498112 U CN 202320498112U CN 219637911 U CN219637911 U CN 219637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plate
tubular pile
fixedly connected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981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年生
蔡升辉
张力文
朱海江
季骅
王韶
陈家立
林东伟
邓远新
张文洁
张晓明
张洛川
张子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981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7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7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7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件、弧形板和平面板,所述平面板一侧侧壁固接所述连接件,所述平面板另一侧侧壁固接若干所述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一侧侧壁设为弧形面,所述弧形板设置的弧形面与管桩外壁固接;平面板一侧侧壁与连接件固接,平面板的另一侧侧壁固接弧形板,弧形板与平面板固接一侧为平面,弧形板远离平面板一侧设为弧形面,弧形板设置弧形面一侧与管桩固接,且平面板固接有三个弧形板,弧形板与平面板垂直设置,通过弧形板+平面板的形式将预制管桩的圆弧面转换成平面,通过该装置改变了管桩弧形受力,减少了预制管桩受到的拉应力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内,现阶段基坑支护大部采用灌注桩(排桩形式)+止水帷幕或地下连续墙形式,这种形式的预应力管桩支护形式较少,容易造成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现场施工时间较长、对环境影响较大、施工机械较多等情况,为使基坑支护桩工厂化,减少施工现场环境影响,应该采用预应力管桩进行支护。
现有技术CN2620733Y公开了圆柱梁连接装置,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为圆管,立柱上设置至少两排竖向榫孔,横梁端部固接弧形板,弧形板与圆管配合,弧形板与圆管配合面上设有一排榫头,榫头与榫孔相配合,通过这种方式连接立柱和横梁,可实现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弧形板与横梁接触的面为弧形面,横梁与弧形板接触的面为平面,横梁的接触面不能与弧形板的接触面完全接触,仅为一条线受力,弧形板受力不均,容易造成弧形板与横梁固接处开裂,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保证圆柱梁与横梁连接处的受力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件、弧形板和平面板,所述平面板一侧侧壁固接所述连接件,所述平面板另一侧侧壁固接若干所述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一侧侧壁设为弧形面,所述弧形板设置的弧形面与管桩外壁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设置的弧形面设为半圆形面,所述弧形板内嵌于管桩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设置的弧形面设为半圆形面,所述弧形面的直径与管桩外壁的直径相同。
更进一步地,所述平面板侧壁固接三个所述弧形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平面板侧壁固接若干所述连接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对撑钢筋和第二对撑钢筋,所述第一对撑钢筋和所述第二对撑钢筋都设为U型,所述平面板侧壁与所述第一对撑钢筋的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对撑钢筋的凸出部都固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撑钢筋的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对撑钢筋的凸出部相对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平面板的宽度与所述弧形板的宽度相同。
更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和所述平面板采用钢板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连接件包括第一对撑钢筋和第二对撑钢筋,第一对撑钢筋和第二对撑钢筋都设为U型,且第一对撑钢筋的凸出部和第二对撑钢筋的凸出部相对设置,连接件的两端固接有平面板,平面板一侧侧壁与连接件固接,平面板的另一侧侧壁固接弧形板,弧形板与平面板固接一侧为平面,弧形板远离平面板一侧设为弧形面,弧形板设置弧形面一侧与管桩固接,且平面板固接有三个弧形板,弧形板与平面板垂直设置,通过弧形板+平面板的形式将预制管桩的圆弧面转换成平面,通过该装置改变了管桩弧形受力,减少了预制管桩受到的拉应力作用。
(2)本实用新型连接件设为U型对撑钢筋,使连接件的连接不再是点或线,而是一个面的受力,可以保证两个管桩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管桩;2、弧形板;3、平面板;4、连接件;41、第一对撑钢筋;42、第二对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件4、弧形板2和平面板3,连接件4两端与平面板3固接,优选为焊接的方式,连接件4与平面板3垂直设置,平面板3一侧侧壁固接连接件4,平面板3另一侧侧壁固接弧形板2,弧形板2与平面板3固接一面为平面,弧形板2与管桩1外壁接触且固接,弧形板2与管桩1外壁固接一面为弧形面;弧形板2和平面板3优选为钢板。
连接件4包括第一对撑钢筋41和第二对撑钢筋42,第一对撑钢筋41和第二对撑钢筋42都设为U型,第一对撑钢筋41和第二对撑钢筋42的尺寸相同,第一对撑钢筋41的凸出部与第二对撑钢筋42的凸出部相对设置,第一对撑钢筋41的凸出部与平面板3侧壁固接,第二对撑钢筋42的凸出部也与平面板3侧壁固接;弧形板2设为U型的片状结构,弧形板2向内凹陷的部分设为半圆的弧形面,所以弧形板2包括四个面,向内凹陷的面为弧形面,其它三个面为平面,其中两个面平行设置,另外一个面垂直这两个平行的面设置。
弧形板2的弧形面的直径与管桩1的直径相同,或者,弧形板2内嵌在管桩1外壁上,即弧形板2设置的平面都与管桩1外壁相切,这样平面板3与弧形板2固接的侧壁也与管桩1外壁相切,不管是上述哪一种情况,平面板3的宽度都与弧形板2的宽度相同。
管桩1外壁沿竖直方向可设置若干弧形板2,优选设置三个弧形板2,这些弧形板2都与一个平面板3固接,可同时保证管桩1与弧形板2之间、弧形板2与平面板3之间的受力;管桩1外壁沿竖直方向也设置若干平面板3,每个平面板3都通过固接三个弧形板2与管桩1外壁固接。
平面板3与连接件4连接的侧壁沿水平方向可固接若干尺寸相同的连接件4,若干连接件4可阵列设置,也可随意设置,连接件4与平面板3的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
需要连接的两个管桩1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若干本申请提供的连接装置,有利于两个管桩1之间的稳定连接。
在制作管桩1时,需要先在每一根管桩1外壁设定相同位置固接弧形板2的区域,再将一半管桩1的左侧焊接弧形板2,一半管桩1的右侧焊接弧形板2,在需要连接管桩1的位置处安装设置不同方向弧形板2的两个管桩1,将管桩1安装好后,两个管桩1设置平面板3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再将连接件4焊接在对应的平面板3上即可完成。
通过在管桩1外壁焊接三片弧形板2,再将这三片弧形板2都与平面板3焊接,即可使管桩1与连接件4的连接面由弧形面转化为平面,还可以使管桩1与连接件4之间稳定连接,可同时避免弧形板2与管桩1外壁之间、弧形板2与平面板3之间开裂;通过平面板3与连接件4之间焊接,可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受力,使连接件4与管桩1之间通过面连接,保证稳定连接。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弧形板和平面板,所述平面板一侧侧壁固接所述连接件,所述平面板另一侧侧壁固接若干所述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一侧侧壁设为弧形面,所述弧形板设置的弧形面与管桩外壁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设置的弧形面设为半圆形面,所述弧形板内嵌于管桩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设置的弧形面设为半圆形面,所述弧形面的直径与管桩外壁的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板侧壁固接三个所述弧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板侧壁固接若干所述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对撑钢筋和第二对撑钢筋,所述第一对撑钢筋和所述第二对撑钢筋都设为U型,所述平面板侧壁与所述第一对撑钢筋的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对撑钢筋的凸出部都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撑钢筋的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对撑钢筋的凸出部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板的宽度与所述弧形板的宽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和所述平面板采用钢板制作。
CN202320498112.9U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 Active CN219637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8112.9U CN219637911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8112.9U CN219637911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7911U true CN219637911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0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98112.9U Active CN219637911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7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37911U (zh) 一种预制管桩支护连接装置
CN111894130A (zh) 模块化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框架体
CN112049439A (zh) 一种受限空间内整体提升安装钢平台的方法
CN215631073U (zh) 一种建筑带肋钢筋焊接网
CN212865961U (zh) 可拆卸建筑基坑支撑梁
CN216590266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的管道固定装置
CN217870446U (zh) 一种单立柱光伏支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CN217759986U (zh) 一种剪力墙快速精准定位、根部封堵装置
CN214574906U (zh) 一种承载能力强的剪力墙结构
CN217949350U (zh) 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异形柱与h型钢连接结构
CN213509670U (zh) 一种用于受限空间内提升顶层钢平台的提升机构
CN220666247U (zh) 一种大跨度钢支撑钢牛腿结构
CN214657709U (zh) 可快速拆装的钢结构房屋
CN218374408U (zh) 一种可周转活动厢房基础结构
CN219011700U (zh) 基座地脚螺栓处混凝土梁纵筋施工节点
CN216551537U (zh) 一种用于预制砼管桩立柱与钢梁连接的装配式接头
CN216077114U (zh) 一种反力架
CN220226197U (zh) 一种用于角部的斜撑工字钢预埋钢板结构
CN217545509U (zh) 一种墙体施工过程的箱体固定装置
CN216641468U (zh) 一种用于一体化墙板的胎架
CN210712514U (zh) 一种用于贝雷梁上的竖向加强结构
CN218060340U (zh) 基坑内钢构支撑围护系统
CN220848025U (zh) 一种蜂窝型钢转换构件
CN217174804U (zh) 一种用于基坑抢险的装配式斜撑结构
CN217150273U (zh) 一种用于陡坡开挖的钢板桩基坑支护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