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6605U - 一种缠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缠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36605U CN219636605U CN202320472767.9U CN202320472767U CN219636605U CN 219636605 U CN219636605 U CN 219636605U CN 202320472767 U CN202320472767 U CN 202320472767U CN 219636605 U CN219636605 U CN 2196366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winding
- winding frame
- support
-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缠绕装置,包括机架;缠绕框,可拆卸地连接于机架,并能够相对于机架转动;支撑组件,设置于机架,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位置,支撑组件支撑缠绕框处于组装位置,以辅助缠绕框组装于机架,在第二位置,对缠绕框的转动运动进行避让。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在将缠绕框组装于机架上时,将支撑组件转动至第一位置以支撑缠绕框处于组装位置,便于工作人员的组装,提高组装缠绕框的便利性。在组装完成后,将支撑组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使支撑组件对缠绕框的转动运动进行避让,避免了支撑组件影响了缠绕框的正常转动,从而提高了缠绕碳纤维复丝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碳纤维复丝缠绕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碳纤维复丝制样方法主要是以手工为主。手工制样的方法是通过手工将碳纤维复丝缠绕在缠绕框上,然后进行浸胶固化。该方法在缠绕碳纤维复丝过程中不便于操作,费时费力,进而导致降低了缠绕碳纤维复丝的效率。
为了提高缠绕碳纤维复丝的效率,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缠绕制样装置,包括放丝系统、张力仪和缠丝系统,均设置在工作台上。其中,缠丝系统包括缠绕电机、缠绕架和缠绕架固定器,缠绕架可拆卸地设置在缠绕架固定器上,缠绕电机驱动缠绕架转动实现自动缠绕。
上述装置存在着组装缠绕架的过程不便利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缠绕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缠绕装置,该缠绕装置包括机架;缠绕框,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机架,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支撑组件支撑所述缠绕框处于组装位置,以辅助所述缠绕框组装于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二位置,对所述缠绕框的转动运动进行避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具有转动空间,所述缠绕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机架,并能够在所述转动空间内转动,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朝向所述转动空间的一侧,当所述缠绕框处于组装位置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缠绕框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朝向所述转动空间的一侧;顶料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其中,当所述支撑组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缠绕框搭置于所述顶料部的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缠绕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部,固定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支撑部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具有所述转动空间,所述缠绕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于所述缠绕框的第一边框,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缠绕框的转动;其中,所述缠绕框的第二边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一边框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第一安装板,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缠绕框的第一边框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缠绕装置还包括:开关传感器,用于每当所述缠绕框转动到预设角度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缠绕装置还包括:补偿调节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补偿调节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缠绕框的第二边框,所述补偿调节部用于补偿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偿调节部包括:电动伸缩杆,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第二安装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缠绕框的所述第二边框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缠绕框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均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缠绕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缠绕装置,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在将缠绕框组装于机架上时,将支撑组件转动至第一位置以支撑缠绕框处于组装位置,便于工作人员的组装,提高组装缠绕框的便利性。在组装完成后,将支撑组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使支撑组件对缠绕框的转动运动进行避让,避免了支撑组件影响了缠绕框的正常转动,从而提高了缠绕碳纤维复丝的效率。
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个缠绕装置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个缠绕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架;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2、缠绕框;21、第一边框;22、第二边框;23、第三边框;24、第四边框;3、支撑组件;31、支撑部;32、顶料部;4、第二驱动部;41、驱动电机;42、第一安装板;5、补偿调节部;51、电动伸缩杆;52、第二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目前碳纤维复丝制样方法主要是以手工为主。手工制样的方法是通过人工将碳纤维复丝缠绕在缠绕框上,例如一人握持缠绕框进行转动,另一人操作碳纤维复丝将位于预缠绕位置。或者一人既转动缠绕框又操作碳纤维复丝。缠绕完成后再进行浸胶固化。该方法在缠绕碳纤维复丝过程中不便于操作,费时费力,进而导致降低了缠绕碳纤维复丝的效率。
为了提高缠绕碳纤维复丝的效率,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缠绕制样装置,该装置包括放丝系统、张力仪和缠丝系统,均设置在工作台上。其中,缠丝系统包括缠绕电机、缠绕架和缠绕架固定器,缠绕架可拆卸地设置在缠绕架固定器上,缠绕电机驱动缠绕架转动实现自动缠绕。然而该装置在将缠绕架组装于缠绕架固定器上时需借助支撑工具支撑缠绕架、或者需一人支撑缠绕架另一人进行组装,从而导致在将缠绕架组装于缠绕架固定架时非常不便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缠绕装置,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在将缠绕框组装于机架上时,将支撑组件转动至第一位置以支撑缠绕框处于组装位置,便于工作人员的组装,提高组装缠绕框的便利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申请所提供的缠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一种缠绕装置,该缠绕装置包括机架1、缠绕框2和支撑组件3。缠绕框2可拆卸地连接于机架1,并能够相对于机架1转动。将缠绕框2组装于机架1上,通过转动缠绕框2实现碳纤维复丝的缠绕,转动方式例如可以为手动也可以为自动。将缠绕框2组装于机架1上进行转动,代替人工握持进行转动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缠绕碳纤维复丝的便利性,从而提高了缠绕碳纤维复丝的效率。在缠绕完成后,将缠绕框2从机架1上拆卸以便进行下一道工序。
在机架1上设置支撑组件3,并且支撑组件3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需要将缠绕框2组装于机架1上时,将支撑组件3转动至第一位置,再将缠绕框2搭载于支撑组件3上。此时,支撑组件3支撑缠绕框2处于组装位置,组装位置为缠绕框2在组装于机架1时的最佳位置,例如可以是缠绕框2的安装连接点与机架1上的安装连接点相对应。进而便于将缠绕框2组装于机架1,代替人工握持缠绕框2进行支撑的方式,通过设置支撑组件3进行支撑有效提高了组装缠绕框2的便利性。组装完成后,将支撑组件3转动至第二位置,使支撑组件3对缠绕框2的转动运动进行避让,避免了支撑组件3影响了缠绕框2的正常转动,从而提高了缠绕碳纤维复丝的效率。
作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机架1具有便于缠绕框2转动的转动空间,缠绕框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机架1,并能够在转动空间内转动。支撑组件3设置于机架1朝向转动空间的一侧,当缠绕框2处于组装位置时,支撑组件3位于缠绕框2的下方。采用这样的设置形式,便于支撑组件3对缠绕框2的支撑。
作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部31和顶料部32。支撑部31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朝向转动空间的一侧,例如,机架1朝向转动空间的一侧构造有凸起,支撑部3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凸起。顶料部32设置于支撑部31,当支撑组件3在第一位置时,顶料部32位于支撑部31的顶部,缠绕框2搭置于顶料部32的顶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组装缠绕框2的便利性。
示例性地,顶料部32可拆卸地连接于支撑部31。当支撑组件3处于第一位置、缠绕框2搭载于顶料部32上后,缠绕框2上的安装连接点与支撑部31之间的距离大于机架1上的安装连接点与支撑部31之间的距离,缠绕框2无法处于组装位置从而不便于将缠绕框2组装于机架1上。此时,拆掉顶料部32,使缠绕框2的安装连接点与机架1上的安装连接点相对应。当支撑组件3处于第一位置、缠绕框2直接搭载于支撑部31上后,缠绕框2上的安装连接点与支撑部31之间的距离小于机架1上的安装连接点与支撑部31之间的距离,此时,将顶料部32安装于支撑部31,顶料部32支撑缠绕框2使缠绕框2的安装连接点与机架1上的安装连接点相对应。
作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缠绕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例如可以是电机。第一驱动部固定于机架1并与支撑部31驱动连接,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支撑组件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通过第一驱动部驱动支撑组件3转动,代替手动转动支撑组件3的方式,提高了转动支撑组件3的便利性。
作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机架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具有转动空间。采用这样的设置形式,使机架1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缠绕框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分别转动于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缠绕框2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23和第四边框24,第三边框2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边框21的第一端和第二边框22的第一端,第四边框2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边框21的第二端和第二边框22的第二端。第三边框23和第四边框24构成缠绕框2的缠绕部。
缠绕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部4,第二驱动部4设置于第一支架11,第二驱动部4驱动连接于缠绕框2的第一边框21,第二驱动部4用于驱动缠绕框2的转动。缠绕框2的第二边框2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支架12。通过第二驱动部4驱动缠绕框2的转动,代替手动转动缠绕框2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缠绕碳纤维复丝的便利性,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驱动部4包括驱动电机41和第一安装板42。驱动电机41设置于第一支架11,第一安装板42固定于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的端部,第一安装板42与缠绕框2的第一边框21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例如可以为卡接,也可以为通过螺钉连接。驱动电机41驱动第一安装板42的转动,从而带动缠绕框2的转动。采用这样的设置形式,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缠绕框2。
一个缠绕框2上可能需要同时缠绕多个不同型号的碳纤维复丝,进而缠绕框2在转动的过程中需多次停止转动,以更换不同型号的碳纤维复丝。在持续转动缠绕框2以缠绕当前一种型号的碳纤维复丝的过程中,碳纤维复丝在缠绕框2上的分布需均匀,例如每相邻两行的碳纤维复丝之间的距离相等。进而缠绕框2每转动半周需停止转动,以便于操作人员找准碳纤维复丝的缠绕位置。基于此,作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缠绕装置还包括开关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开关传感器用于每当缠绕框2转动到预设角度时控制第二驱动部4关闭,预设角度例如可以为180°。从而便于操作人员更换不同型号的碳纤维复丝、或者找准碳纤维复丝的缠绕位置。代替手动暂停转动的方式,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不同的缠绕框2的宽度可能不同,这里的宽度指的是缠绕框2的第一边框21的外侧壁与第二边框22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当宽度较小时,无法实现缠绕框2组装于机架1。例如,缠绕框2的第一边框21驱动连接于第二驱动部4,而第二边框22与第二支架12的距离较大无法设置于第二支架12。基于此,作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缠绕装置还包括补偿调节部5,补偿调节部5设置于第二支架12,补偿调节部5可拆卸地连接于缠绕框2的第二边框22,补偿调节部5用于补偿第二边框22与第二支架12之间的距离。通过补偿调节装置补偿第二边框22与第二支架12之间的距离,避免了缠绕框2的宽度较小导致无法实现将缠绕框2组装于机架1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了组装缠绕框2时的便利性。
作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补偿调节部5包括电动伸缩杆51和第二安装板52。电动伸缩杆51固定于第二支架12,第二安装板52可转动地设置于电动伸缩杆51的伸缩端,第二安装板52与缠绕框2的第二边框22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例如可以为卡接,也可以为通过螺钉连接。采用这样的设置形式,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缠绕框2。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51的伸缩端伸出或收缩来调节补偿第二边框22与第二支架12之间的距离,以使第二安装板52抵接于第二边框22进行卡接固定,从而有效提高了组装缠绕框2时的便利性。
作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缠绕框2的第一边框21和第二边框22均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支撑组件3。通过设置多个支撑组件3使缠绕框2处于组装位置,能够有效提高缠绕框2处于组装位置时的稳固性,避免缠绕框2滑落,从而提高了组装缠绕框2的便利性和效率。
示例性地,缠绕装置还包括多个控制开关(图中未示出),多个控制开关用于分别控制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4和电动伸缩杆51的启停,从而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缠绕框,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机架,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
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支撑组件支撑所述缠绕框处于组装位置,以辅助所述缠绕框组装于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二位置,对所述缠绕框的转动运动进行避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具有转动空间,所述缠绕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机架,并能够在所述转动空间内转动,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朝向所述转动空间的一侧,当所述缠绕框处于组装位置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缠绕框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支撑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朝向所述转动空间的一侧;
顶料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
其中,当所述支撑组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缠绕框搭置于所述顶料部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装置还包括:
第一驱动部,固定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支撑部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具有所述转动空间,所述缠绕装置还包括:
第二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于所述缠绕框的第一边框,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缠绕框的转动;
其中,所述缠绕框的第二边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一边框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
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
第一安装板,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缠绕框的第一边框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装置还包括:
开关传感器,用于每当所述缠绕框转动到预设角度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装置还包括:
补偿调节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补偿调节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缠绕框的第二边框,所述补偿调节部用于补偿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调节部包括:
电动伸缩杆,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
第二安装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缠绕框的所述第二边框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框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均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72767.9U CN219636605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一种缠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72767.9U CN219636605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一种缠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36605U true CN219636605U (zh) | 2023-09-05 |
Family
ID=87816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72767.9U Active CN219636605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一种缠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36605U (zh) |
-
2023
- 2023-03-14 CN CN202320472767.9U patent/CN2196366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101135U (zh) | 一种分切机放卷轴调节装置 | |
CN219636605U (zh) | 一种缠绕装置 | |
CN113458613B (zh) | 一种电源适配器自动化打标设备 | |
CN211619493U (zh) | 一种塑料包装盒用膜料卷支撑进料装置 | |
CN211056373U (zh) |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成品的卷绕装置 | |
CN116533078A (zh) | 一种用于金属辊筒内壁维修夹具及其操作方法 | |
CN213265153U (zh) | 一种可调节的放卷机 | |
CN210366271U (zh) | 一种镀铝机卷绕定位装置 | |
CN213325903U (zh) | 一种保护膜收卷装置 | |
CN212820621U (zh) | 一种汽车配件表面喷涂用旋转机构 | |
CN209352332U (zh) | 一种带有裁剪功能的无纺布收卷装置 | |
CN220295975U (zh) | 一种钢结构定位切割机 | |
CN111847031A (zh) | 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薄膜用薄膜收卷装置 | |
CN221312895U (zh) | 一种防尘过滤用滤网生产剪裁设备 | |
CN210973333U (zh) | 一种适用于无纺布加工的边角料收集装置 | |
CN218289938U (zh) | 一种半自动缠绕装置 | |
CN219803810U (zh) | 一种可定位大鼠脑区的病理刀支架 | |
CN214294722U (zh) | 一种摇袋装置 | |
CN215282257U (zh) | 一种光纤切断设备 | |
CN219598510U (zh) | 一种自动化焊接装夹机 | |
CN219906508U (zh) | 一种倒毛机手柄控制机构 | |
CN218478379U (zh) | 一种自动化的包纱机 | |
CN220783010U (zh) |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位置视觉校正机构 | |
CN217577578U (zh) | 一种锡铬薄钢板用收卷装置 | |
CN221187544U (zh) | 一种3d打印设备的耗材固定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