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6441U - 尾车装置以及装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尾车装置以及装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6441U
CN219636441U CN202320157894.XU CN202320157894U CN219636441U CN 219636441 U CN219636441 U CN 219636441U CN 202320157894 U CN202320157894 U CN 202320157894U CN 219636441 U CN219636441 U CN 219636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tail car
guide
assembly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578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琦
张生琦
周吉旭
王健生
符新俊
文振海
李雄
符必明
符家崇
吴山
邢增辉
周俊铮
胡海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BlueChemical Ltd
Hainan Basuo Port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lueChemical Ltd
Hainan Basuo Por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lueChemical Ltd, Hainan Basuo Port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BlueChemical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578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6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6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6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车装置以及装车系统,其中,尾车装置包括尾车主体、导向组件以及制动组件,其中,尾车主体具有车斗以及行走组件。导向组件的一端用于与装船机配合安装,以引导行走组件接近或远离装船机。制动组件设置在尾车主体上,用以刹停行走组件。正常使用本装置时,操作人员仅需操控尾车主体的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在导向组件的导向下逐渐与装船机相靠近,当尾车主体上的车斗移动至所需工作位置后,操作人员停止操控行走组件,并操控制动组件以刹停行走组件即可,此时尾车装置整体到位,且整体处于抱死制动的状态。本装置整体的操作过程极为简单,且整体的可控性、稳定性均较强,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具有工作效率较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尾车装置以及装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尾车装置以及装车系统。
背景技术
装船机是在码头对散料进行装船时使用的大型散料机械。一般情况下,装船机由臂架皮带机、尾车主体、走行装置、门架、俯仰装置、回转装置等组成。
装船机的尾车主体一般行走在高架皮带系统上,与装船机系统不具备物理硬连接。在装料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往往需要手动连接尾车主体和装船机的变频驱动电缆,通过人工进行就地操作,对尾车主体进行左右调节。调节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仅能靠肉眼进行观察、确认尾车主体与装船机的臂架皮带系统是否对位。另外,当尾车主体对位后,还需要现场人员手动紧固尾车主体轨道挂钩,当装船机需要行走时,还需要现场人员对尾车主体解除挂钩。因此该种尾车主体操作需要操作人员全程人工繁琐操作,存在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尾车装置以及装车系统,具有工作效率较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尾车装置,包括:
尾车主体,所述尾车主体具有车斗以及行走组件;
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行走组件相配合,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用于与装船机配合安装,以引导所述行走组件接近或远离所述装船机;以及
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尾车主体,用以刹停所述行走组件。
所述的尾车装置,优选地,所述行走组件包括滚轮以及驱动部;
所述滚轮设置有4个以上,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滚轮传动连接。
所述的尾车装置,优选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两条导轨;
两条所述导轨平行设置,所述导轨与所述滚轮对应导向配合。
所述的尾车装置,优选地,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夹轨器,所述夹轨器的活动夹伸入其中一条所述导轨内,所述夹轨器驱动所述活动夹松开、夹紧对应所述导轨。
所述的尾车装置,优选地,所述尾车装置设置有电路模块,所述电路模块连接有电缆,所述电路模块通过所述电缆与外部供电设备电性连接;
所述尾车装置还设置有卷盘,所述电缆的闲置段卷入所述卷盘内收纳。
所述的尾车装置,优选地,所述尾车装置还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卷盘传动连接;
所述尾车主体移动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卷盘适应性转动进行收缆或放缆。
所述的尾车装置,优选地,所述卷盘位于两条所述导轨的中上方,所述电缆位于两条所述导轨的内部并沿着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布线。
所述的尾车装置,优选地,所述尾车装置还设置有导线轮;
所述导线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线轮伸入到两条所述导轨的内部,且两个所述导线轮之间形成供电缆移动的导向间隙。
所述的尾车装置,优选地,所述尾车装置还设置有受所述装船机接触时驱使所述制动组件制动的触碰开关;
所述触碰开关与制动组件电性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装车系统,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尾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完成导向组件的安装后,正常使用本装置时,操作人员仅需操控尾车主体的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在导向组件的导向下逐渐与装船机相靠近,当尾车主体上的车斗移动至所需工作位置后,操作人员停止操控行走组件,并操控制动组件以刹停行走组件即可,此时尾车装置整体到位,且整体处于抱死制动的状态,随即可以展开后续的装料工作。本装置整体的操作过程极为简单,且整体的可控性、稳定性均较强,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具有工作效率较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尾车主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
10、尾车主体;101、车斗;
20、滚轮;30、导轨;40、夹轨器;41、活动夹;50、电缆;60、卷盘;70、导线轮;80、定位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装船机是码头对散料进行装船时使用的大型散料机械。一般情况下,用于装料的尾车主体往往需要人工进行位置的调节,调节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仅能靠肉眼进行观察、确认尾车主体与装船机的臂架皮带系统是否对位,因此该种尾车主体操作需要操作人员全程人工繁琐操作,存在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尾车装置以及装车系统,具有工作效率较高的优点。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尾车装置,包括尾车主体10、导向组件以及制动组件,其中,尾车主体10具有车斗101以及行走组件。导向组件与行走组件相配合,导向组件的一端用于与装船机配合安装,以引导行走组件接近或远离装船机。制动组件设置在尾车主体10上,用以刹停行走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运用本装置对散料进行货物的装卸时,装置中的导向组件需要先行安装,令导向组件的一端与装船机配合,让导向组件能够引导尾车主体10的行走组件与装船机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示例性的是,完成导向组件的安装后,正常使用本装置时,操作人员仅需操控尾车主体10的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在导向组件的导向下逐渐与装船机相靠近,当尾车主体10上的车斗101移动至所需工作位置后,操作人员停止操控行走组件,并操控制动组件以刹停行走组件即可,此时尾车装置整体到位,且整体处于抱死制动的状态,随即可以展开后续的装料工作。本装置整体的操作过程极为简单,且整体的可控性、稳定性均较强,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具有工作效率较高的优点。
在一实施例中,对行走组件作出进一步的细化,行走组件包括滚轮20以及驱动部,其中,滚轮20可以设置4个以上,滚轮20主要用于对尾车主体10进行受力支撑,并在收到驱动的情况下带动尾车主体10整体进行移动,其整体的数量设置与尾车主体10的规模相关,若尾车主体10重量以及体积均较大,尾车主体10同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滚轮20的数量。
具体地,而在该实施例中,滚轮20的数量设置为4个,且驱动部与滚轮20传动连接,具体的是,驱动部具体为电机,电机与4个滚轮20传动连接,故电机的正反转即可驱动滚轮20进行正反转,最终实现启动尾车主体10进行前后移动的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导向组件包括两条导轨30,两条导轨30平行设置,导轨30与滚轮20对应导向配合。4个滚轮20呈两两一组对称设置在尾车主体10上,两组滚轮20分别与两条导轨30相对应,滚轮20整体卡入到导轨30上,以此实现导轨30对滚轮20的导向结构,故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滚轮20将带动尾车主体10沿着导轨30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对制动组件作出进一步的细化,制动组件包括夹轨器40,夹轨器40的活动夹41伸入其中一条导轨30内,夹轨器40驱动活动夹41松开、夹紧对应导轨30。
示例性的,操作人员操控电机带动尾车主体10沿着导轨30逐渐移动至所需的工作位置后,即可操控夹轨器40,令夹轨器40的活动夹41夹紧导轨30,以此实现尾车主体10的定位锁紧功能。当尾车主体10结束工作需要离开工作位置时,操作人员仅需再次操控夹轨器40,令活动夹41脱离导轨30,此时操控电机即可带动尾车主体10进行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尾车装置还设置有电路模块,电路模块连接有电缆50,电路模块通过电缆50与外部供电设备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电路模块具有输入接口以及输出接口,其中,输入接口用于连接外部供电设备,输出接口用于连接行走部件的电机、夹轨器40以及需要进行供电的部件。为了简化本装置,本装置整体采用外部供电的方案。
同时,为了优化电缆50的放置,尾车装置还设置有卷盘60,电缆50的闲置段卷入卷盘60内收纳,卷盘60整体与尾车主体10转动连接,故尾车主体10整体移动时,通过转动卷盘60即可调整电缆50的收放。
在该实施例中,更优的是,为了令本装置能够进一步自动化,尾车装置还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卷盘60传动连接,尾车主体10移动时驱动电机驱动卷盘60适应性转动进行收缆或放缆。具体的是,卷盘60的转速应与尾车主体10的移动速度相关联,其中,卷盘60的转动周长应与尾车主体10的移动距离相等,如此实现电缆50的自动收放。
具体地,对卷盘60的位置进行优化,卷盘60位于两条导轨30的中上方,电缆50位于两条导轨30的内部并沿着导轨30的长度方向布线,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避免电缆50对尾车主体10的移动造成干涉,以优化电缆50的布线。更优的是,为了进一步对电缆50的移动进行引导,在该实施例中,尾车装置还设置有导线轮70,导线轮70设置有两个,两个导线轮70伸入到两条导轨30的内部,且两个导线轮70之间形成供电缆50移动的导向间隙。
在一实施例中,尾车装置还设置有触碰开关,当触碰开关受装船机接触时,触碰开关驱使制动组件进行制动,触碰开关与制动组件电性连接。故操作人员在操控尾车主体10与装船机接触时,操作人员不再需要依靠肉眼对距离进行把控,当尾车主体10与装船机相距较近时,操作人员只需将尾车主体10的移动速度调慢,令尾车主体10慢速与装船机靠近,当装船机接触到触碰开关时,制动组件随机启动,夹轨器40的活动夹41夹紧导轨30,如此实现定位锁紧的效果,令尾车主体10的位置调节过程简单化,其整体的实用性较高。
在一实施例中,对本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扩展。
在该实施例中,尾车装置上还设置有定位元件80、对位传感器以及控制模块,具体的是,定位元件80为北斗定位接收仪,对位传感器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其中,定位元件80以及对位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同时,行走组件、夹轨器40以及卷盘60的驱动电机亦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示例性的,通过控制模块的设置,本装置能够实现基本的自动化,其中,装置运行时,仅需启动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操控行走组件带动尾车主体10整体逐渐向装船机方向移动,移动的过程中,控制模块通过计算定位元件80的当前地理坐标和轨道起始点坐标距离差值得到尾车主体10在轨道的位移量,如此能够实时得知尾车主体10与装船机之间的距离,当尾车主体10行驶至装船机附近(4米以内),控制模块操控行走组件改为低速移动。此时通过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进行精确距离测量,利用变频器根据尾车主体10与装船机之间的距离逐步降低尾车主体10移动速度,直至尾车主体10触碰到触碰开关,最终实现尾车主体10和装船机的成功对位。通过控制模块的配合电控设置,令本装置能够实现基本的自动化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装车系统,包括上述方案中提及的尾车装置。其中,装车系统包括装船机,尾车装置上的导轨30与装船机匹配安装。
完成导向组件的安装后,正常使用尾车装置时,操作人员仅需操控尾车主体10的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在导向组件的导向下逐渐与装船机相靠近,当尾车主体10上的车斗101移动至所需工作位置后,操作人员停止操控行走组件,并操控制动组件以刹停行走组件即可,此时尾车装置整体到位,且整体处于抱死制动的状态,随即可以展开后续的装料工作。本装置整体的操作过程极为简单,且整体的可控性、稳定性均较强,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具有工作效率较高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尾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尾车主体,所述尾车主体具有车斗以及行走组件;
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行走组件相配合,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用于与装船机配合安装,以引导所述行走组件接近或远离所述装船机;以及
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尾车主体,用以刹停所述行走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包括滚轮以及驱动部;
所述滚轮设置有4个以上,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滚轮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两条导轨;
两条所述导轨平行设置,所述导轨与所述滚轮对应导向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夹轨器,所述夹轨器的活动夹伸入其中一条所述导轨内,所述夹轨器驱动所述活动夹松开、夹紧对应所述导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车装置还设置有电路模块,所述电路模块连接有电缆,所述电路模块通过所述电缆与外部供电设备电性连接;
所述尾车装置还设置有卷盘,所述电缆的闲置段卷入所述卷盘内收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车装置还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卷盘传动连接;
所述尾车主体移动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卷盘适应性转动进行收缆或放缆。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尾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盘位于两条所述导轨的中上方,所述电缆位于两条所述导轨的内部并沿着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布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车装置还设置有导线轮;
所述导线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线轮伸入到两条所述导轨的内部,且两个所述导线轮之间形成供电缆移动的导向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车装置还设置有与所述装船机接触时驱使所述制动组件制动的触碰开关;
所述触碰开关与所述制动组件电性连接。
10.一种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尾车装置。
CN202320157894.XU 2023-02-07 2023-02-07 尾车装置以及装车系统 Active CN219636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7894.XU CN219636441U (zh) 2023-02-07 2023-02-07 尾车装置以及装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7894.XU CN219636441U (zh) 2023-02-07 2023-02-07 尾车装置以及装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6441U true CN219636441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5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57894.XU Active CN219636441U (zh) 2023-02-07 2023-02-07 尾车装置以及装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6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6559B2 (en) Article transport facility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facility
CN110271964B (zh) 集电系统、起重机设备和使集电滑架向接触轨进给的方法
CN110451343B (zh) 一种岸电电缆传输恒张力控制装置
CN105705441A (zh) 自动存储和取回系统
CN108237921B (zh) 输送台车
CN108502594B (zh) 一种物料导开装置及物料导开速度调节方法
KR102616987B1 (ko) 케이블 포설장치용 이동대차, 케이블 포설장치, 및 포설방법
CN219636441U (zh) 尾车装置以及装车系统
CN110380360B (zh) 方便实现规整电缆敷设的地铁隧道施工轨道车
CN112938661A (zh) 一种电缆智能排缆装置及方法
CN112607521B (zh) 一种具有线缆收储功能的线缆剪线绕线一体化装置
CN113428731A (zh) 一种电缆敷卷装置和移动作业设备
KR101083620B1 (ko) 타이어형 포털 크레인, 타이어형 포털 크레인 시스템, 및타이어형 포털 크레인의 이동 방법
CN108116996B (zh) 一种海洋动力参量拖曳式剖面测量系统
JP7302225B2 (ja) 線状体監視装置、線状体巻き取り装置、および線状体巻き出し巻き取り方法
CN114803700B (zh) 轻型特种光缆车载式收放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071256B (zh) 充电车库及用于充电车库的收放线装置
US2472860A (en) Combined cable guide arm and torque control switch
CN116199146A (zh) 一种万米深海绞车冗余自适应排缆控制方法
CN108773713B (zh) 一种单边型自动多载落布小车
CN219341562U (zh) 绞缆装置
CN111470384A (zh) 线缆收放线系统及方法
CN217920888U (zh) 一种可快速转运的电缆应急抢修设备及系统
CN215717655U (zh) 缆线张紧机构和车辆搬运设备
CN219009596U (zh) 一种连接器可控运动的电缆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