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5924U - 易松卸式插销扎带 - Google Patents

易松卸式插销扎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5924U
CN219635924U CN202320845334.3U CN202320845334U CN219635924U CN 219635924 U CN219635924 U CN 219635924U CN 202320845334 U CN202320845334 U CN 202320845334U CN 219635924 U CN219635924 U CN 219635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head
belt
cantilever
t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453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治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ol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ol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ol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ol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453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5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5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5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扎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松卸式插销扎带。包括带头以及设于带头底部的带身;带头设有横向贯穿带头的锁孔,带头在锁孔的底部设有悬臂,悬臂设有第一棘齿,带身设有配接第一棘齿的第二棘齿。悬臂的自由端延伸有连接部,连接部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卡接部和推动部,带头靠近卡接部的一侧设有限位槽和抵接位,卡接部分别配接限位槽和抵接位并可在限位槽和抵接位之间移动。捆绑物品时,卡接部卡接限位槽,带身穿设锁孔,使第一棘齿与第二棘齿紧密卡接,带身无法移动;解除捆绑时,外力作用于推动部,带动卡接部抵接抵接位,第一棘齿与第二棘齿解除卡接,带身可在锁孔内移动,操作省力,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易松卸式插销扎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扎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松卸式插销扎带。
背景技术
在汽修、车厂等场地中,常使用插销式扎带捆扎零部件或线缆,为便于扎带的多次使用,具有一种可拆卸的插销扎带,通过按压扎带头内部的活动式悬臂,解除扎带头对扎带身的固定,从而松开扎带以重复利用扎带。但这种可松卸扎带的悬臂均设置在扎带头内部,因此另有一种悬臂设在扎带头外部的扎带,使用户更方便地按压悬臂。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2952005U于2021年04月13日公开了一种可松退式扎带,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扎带头部和扎带带身,扎带头部内设有悬臂,悬臂上设置有第一棘齿,扎带带身上设有第二棘齿,扎带带身穿过锁孔时,第二棘齿能够与第一棘齿啮合;扎带头部靠近扎带带身的内壁还设置有缺口,悬臂靠近扎带带身的侧部背向扎带头部延伸设置有按压臂,按压按压臂能够使得悬臂在缺口中朝背向扎带头部的方向摆动,以使得第一棘齿解除与第二棘齿的啮合。由于按压臂垂直于穿过锁孔后的带身,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按压臂与扎带带身互不干涉,提高扎带使用时的舒适度和实用性能。
但该实用新型专利存在以下技术性问题:在解除扎带带身和扎带头部之间的连接时,用户至少需要一只手持续按压按压臂,另一手拉伸扎带带身,才能松开扎带,操作不便。为了使扎带带身不易从第一棘齿上松脱,悬臂与扎带头部之间的连接紧密,需要大力按压按压臂才能解除第二棘齿与第一棘齿之间的连接,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松卸式插销扎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解除扎带带身和扎带头部之间的连接时,用户至少需要一只手持续按压按压臂,另一手拉伸扎带带身,才能松开扎带,使用不便,且操作费力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松卸式插销扎带,包括带头以及设于所述带头底部的带身;所述带头设有横向贯穿所述带头的锁孔,所述带头在所述锁孔的底部设有悬臂,所述悬臂设有至少一第一棘齿,所述带身设有配接所述第一棘齿的第二棘齿;所述悬臂的自由端延伸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卡接部和推动部,所述带头靠近所述卡接部的一侧设有限位槽和抵接位,外力掰动所述推动部可使所述卡接部在所述限位槽和所述抵接位之间移动;捆绑物品时,所述卡接部卡接所述限位槽,所述带身穿设所述锁孔时,所述第一棘齿与所述第二棘齿紧密卡接;解除捆绑时,外力作用于所述推动部,带动所述卡接部抵接所述抵接位,所述第一棘齿与所述第二棘齿解除卡接。
可选地,所述抵接位设于所述带头的底部且位于所述限位槽的下方,所述连接部从所述悬臂沿所述带头的底部方向弯曲延伸,所述悬臂以连接位弹性连接于所述带头;所述悬臂的底部、所述连接位、所述连接部、及所述带头围设有悬腔。
可选地,所述悬腔的高度h1高于所述限位槽顶部至所述抵接位之间的高度h2;所述卡接部的顶面设为平面,所述卡接部的内侧面为向所述卡接部外侧倾斜的斜面。
可选地,所述推动部设于所述连接部外侧的下方;所述推动部的顶部设有第一凸位,所述推动部底部设有第二凸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位的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凸位的底部凸出于所述连接部底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棘齿设于所述悬臂的顶部,所述锁孔朝向所述推动部的一侧为出口端,所述第一棘齿较高的一侧朝向所述出口端;所述第二棘齿设于所述带身朝向所述锁孔进口端的一面。
可选地,所述带身的末端设有端头,所述端头为锥形。
可选地,所述带身朝向所述第二棘齿的一面与所述端头之间设有弯曲角度α,所述弯曲角度α≥75°且<90°。
可选地,所述端头上设有防滑结构。
可选地,所述带头顶部设有插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松卸式插销扎带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带头上设有限位槽和抵接位,连接部上设有卡接部。当所述卡接部卡接所述限位槽时,所述带身穿设所述锁孔,使所述第一棘齿卡接所述第二棘齿,此时所述带身围设成圆环用以捆绑线缆等物品;当所述卡接部抵接所述抵接位时,带动所述第一棘齿解除卡接所述第二棘齿,带身松开对线缆的捆绑。通过以上设置,将所述卡接部抵接所述抵接位,无需持续按压所述推动部,即可松脱所述带身,操作省力,提高使用扎带的舒适感;此外,用户可单手完成松开扎带的动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易松卸式插销扎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易松卸式插销扎带的非工作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易松卸式插销扎带的工作状态的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4为易松卸式插销扎带的工作状态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4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带头100、限位槽101、抵接位102、锁孔110、出口端111、进口端112、悬臂120、第一棘齿121、连接位122、连接部130、卡接部140、顶面141、内侧面142、推动部150、第一凸位151、第二凸位152、悬腔160、插销170、
带身200、第二棘齿210、端头220、防滑结构2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易松卸式插销扎带,包括带头100以及设于所述带头100底部的带身200,所述带身200用于捆绑线缆等物品,所述带头100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带身200,使所述带身200在工作状态下可围绕成环形以捆绑物品。所述带头100设有横向贯穿所述带头100的锁孔110,所述带身200通过穿设所述锁孔110连接所述带头100。所述带头100在所述锁孔110的底部设有悬臂120,所述悬臂120用于固定所述带身200。所述悬臂120设有至少一第一棘齿121,所述带身200设有配接所述第一棘齿121的第二棘齿210,使所述带身200与所述悬臂120之间连接稳定。
进一步地,如图2-图5所示,所述悬臂120的自由端延伸有连接部130,所述连接部130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卡接部140和推动部150,外力作用于所述推动部150以带动所述卡接部140相对所述带头100移动,使所述悬臂120固定或解除固定所述带身200。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带头100靠近所述卡接部140的一侧设有限位槽101和抵接位102,外力掰动所述推动部150可使所述卡接部140在所述限位槽101和所述抵接位102之间移动。捆绑物品时,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卡接部140卡接所述限位槽101,所述带身200穿设所述锁孔110,使所述第一棘齿121与所述第二棘齿210紧密卡接,所述带身200无法移动;解除捆绑时,如图4和图6所示,外力作用于所述推动部150,带动所述卡接部140抵接所述抵接位102,所述第一棘齿121与所述第二棘齿210解除卡接,所述带身200可在所述锁孔110内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松卸式插销170扎带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带头100上设有限位槽101和抵接位102,连接部130上设有卡接部140。当所述卡接部140卡接所述限位槽101时,所述带身200穿设所述锁孔110,所述第一棘齿121卡接所述第二棘齿210,所述带身200固接所述锁孔110,此时所述带身200围设成圆环用以捆绑线缆等物品;当所述卡接部140抵接所述抵接位102时,带动所述第一棘齿121解除卡接所述第二棘齿210,使带身200松开对线缆的捆绑。通过以上设置,只需将所述卡接部140抵接所述抵接位102,无需持续用力于所述推动部150,即可松脱所述带身200,操作省力,提高使用扎带的舒适感;此外,用户可单手完成松开扎带的动作,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抵接位102设于所述带头100的底部且位于所述限位槽101的下方,所述连接部130从所述悬臂120沿所述带头100的底部方向弯曲延伸,所述悬臂120以连接位122弹性连接于所述带头100;所述悬臂120的底部、所述连接位122、所述连接部130、及所述带头100围设有悬腔160。当所述卡接部140下降并抵接所述抵接位102时,带动所述悬臂120朝所述连接部130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一棘齿121与所述第二棘齿210解除卡接,以使所述带身200可在所述锁孔110内自由移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悬腔160的高度h1高于所述限位槽101顶部至所述抵接位102之间的高度h2,使所述连接部130下降时,所述卡接部140的顶面141可抵接所述抵接位102。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卡接部140的顶面141设为平面,使所述卡接部140卡接所述限位槽101,连接稳定。所述卡接部140的内侧面142为向所述卡接部140外侧倾斜的斜面,使所述连接部130下降时,便于所述卡接部140相对所述限位槽101向下滑动并抵接所述抵接位10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推动部150设于所述连接部130外侧的下方,使所述推动部150和伸出所述锁孔110的所述带身200互不干扰。所述推动部150的顶部设有第一凸位151,所述推动部150底部设有第二凸位152,便于外力按压所述第一凸位151以使所述卡接部140抵接所述抵接位102,或外力作用于所述第二凸位152以使所述卡接部140卡接所述限位槽10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凸位151的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凸位152的底部凸出于所述连接部130的底部,便于外力作用于所述第一凸位151和所述第二凸位15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棘齿121设于所述悬臂120的顶部,所述锁孔110朝向所述推动部150的一侧为出口端111,所述第一棘齿121较高的一侧朝向所述出口端111;所述第二棘齿210设于所述带身200朝向所述锁孔110进口端112的一面,使所述带身200从所述进口端112插设所述锁孔110,并从所述出口端111穿出时,所述带身200的末端位于所述推动部150的同侧,且露出所述推动部150,避免外力推动所述推动部150时受所述带身200的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带身200的末端设有端头220,所述端头220为锥形,便于所述端头220从所述进口端112插入所述锁孔110,并带动所述带身200穿设所述锁孔110,结构简单,使操作更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带身200朝向所述第二棘齿210的一面与所述端头220之间设有弯曲角度α,所述弯曲角度α≥75°且<90°,便于所述端头220插入所述进口端112,且用户可通过所述端头220的弯折方向判断所述带身200插入所述锁孔110的弯折方向,使用更快捷。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端头220上设有防滑结构221,以增大所述端头220的摩擦系数,便于用户握持所述端头220。较佳地,所述防滑结构221凸出于所述端头220,防滑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带头100顶部设有插销170,所述插销170可适配插设于固定板或插头中,以固定所述带头100。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易松卸式插销扎带,包括带头(100)以及设于所述带头(100)底部的带身(200);所述带头(100)设有横向贯穿所述带头(100)的锁孔(110),所述带头(100)在所述锁孔(110)的底部设有悬臂(120)(120),所述悬臂(120)设有至少一第一棘齿(121),所述带身(200)设有配接所述第一棘齿(121)的第二棘齿(210);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120)的自由端延伸有连接部(130),所述连接部(130)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卡接部(140)和推动部(150),所述带头(100)靠近所述卡接部(140)的一侧设有限位槽(101)和抵接位(102),外力掰动所述推动部(150)可使所述卡接部(140)在所述限位槽(101)和所述抵接位(102)之间移动;捆绑物品时,所述卡接部(140)卡接所述限位槽(101),所述带身(200)穿设所述锁孔(110)时,所述第一棘齿(121)与所述第二棘齿(210)紧密卡接;解除捆绑时,外力作用于所述推动部(150),带动所述卡接部(140)抵接所述抵接位(102),所述第一棘齿(121)与所述第二棘齿(210)解除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松卸式插销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位(102)设于所述带头(100)的底部且位于所述限位槽(101)的下方,所述连接部(130)从所述悬臂(120)沿所述带头(100)的底部方向弯曲延伸,所述悬臂(120)以连接位(122)弹性连接于所述带头(100);所述悬臂(120)的底部、所述连接位(122)、所述连接部(130)、及所述带头(100)围设有悬腔(1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松卸式插销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腔(160)的高度h1高于所述限位槽(101)顶部至所述抵接位(102)之间的高度h2;所述卡接部(140)的顶面(141)设为平面,所述卡接部(140)的内侧面(142)为向所述卡接部(140)外侧倾斜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松卸式插销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150)设于所述连接部(130)外侧的下方;所述推动部(150)的顶部设有第一凸位(151),所述推动部(150)底部设有第二凸位(1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松卸式插销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位(151)的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凸位(152)的底部凸出于所述连接部(130)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易松卸式插销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齿(121)设于所述悬臂(120)的顶部,所述锁孔(110)朝向所述推动部(150)的一侧为出口端(111),所述第一棘齿(121)较高的一侧朝向所述出口端(111);所述第二棘齿(210)设于所述带身(200)朝向所述锁孔(110)进口端(112)的一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易松卸式插销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身(200)的末端设有端头(220),所述端头(220)为锥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易松卸式插销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身(200)朝向所述第二棘齿(210)的一面与所述端头(220)之间设有弯曲角度α,所述弯曲角度α≥75°且<9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易松卸式插销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220)上设有防滑结构(221)。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易松卸式插销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头(100)顶部设有插销(170)。
CN202320845334.3U 2023-04-14 2023-04-14 易松卸式插销扎带 Active CN219635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5334.3U CN219635924U (zh) 2023-04-14 2023-04-14 易松卸式插销扎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5334.3U CN219635924U (zh) 2023-04-14 2023-04-14 易松卸式插销扎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5924U true CN219635924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06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45334.3U Active CN219635924U (zh) 2023-04-14 2023-04-14 易松卸式插销扎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59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54140A (en) Cord locking device
EP1110806B2 (en) Child car seat
US5317787A (en) Cable tie having improved tail gripping and holding feature
KR200460225Y1 (ko) 줄자용 벨트클립
CN211065274U (zh) 一种拉链及其按压解锁式拉头
CN201640706U (zh) 插梢背带扣
CN219635924U (zh) 易松卸式插销扎带
US6163941A (en) Adjustable buckle device
CN201221195Y (zh) 自锁式脚手架挂钩
IL154194A (en) Arrangement for tying a portable object to a stationary object by a cable
US20100061682A1 (en) Fiber Connector Using Hooking Structure
CN215705504U (zh) 牵引车牵引连接机构
CN212952004U (zh) 固定式尼龙扎带
US5577303A (en) Connector
CN209875642U (zh) 一种卡扣及使用该卡扣的光纤配线箱
CN208797531U (zh) 一种束线带
CN217515775U (zh) 一种可重复利用扎带
CN211845651U (zh) 增强易穿式扎带
CN213720292U (zh) 一种具有锁定功能的拉头组件
CN220663498U (zh) 一种不易松脱的不锈钢扎带
CN209617929U (zh) 汽车电池组扎带及其上的搭扣
CN2371391Y (zh) 多用卡扣
CN214876976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不锈钢扎带
CN218267020U (zh) 一种不易松脱断裂的德式锻造花兰
CN215553727U (zh) 一种自行车侧挂包用卡扣式便拆挂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