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5228U - 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5228U
CN219635228U CN202321391137.5U CN202321391137U CN219635228U CN 219635228 U CN219635228 U CN 219635228U CN 202321391137 U CN202321391137 U CN 202321391137U CN 219635228 U CN219635228 U CN 219635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threaded holes
building engineering
slid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11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德志
李伟
褚庆平
魏杰
邹章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Qiny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Qiny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Qiny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Qiny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11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5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5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5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包括底架和卸料机构;底架:其上表面前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建筑工程物料斗,底架的下表面前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外弧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套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车轮,底架后侧面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滑动槽,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扶手,扶手远离底架竖向中心的一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螺纹孔,该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在对沙子、石头等体积较小且偏重的建筑工程使用的固体物料进行卸料时,可以使卸料更加轻松稳定,可以有效防止在卸料过程中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发生移动而导致建筑工程用物料散落一地。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在建筑工程实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来对建筑工程需要使用的物料进行运输,现有的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大部分是一个带有建筑工程物料斗的两轮小推车,人员通过推动扶手来实现小推车的移动,进而实现对建筑工程物料斗内建筑工程用物料的输送,到达建筑工程用物料的卸料地点时,人员通过转动扶手,使小推车带动建筑工程物料斗发生转动,将建筑工程物料斗内的建筑工程用物料倾倒到指定的地点,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我们会发现,在对沙子、石头等体积较小且偏重的建筑工程使用的固体物料进行卸料时,小推车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一定程度的移动,使得建筑工程用物料洒落的面积增大,为了便于使用,人员还需要将其重新聚拢,聚拢的过程比较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在对沙子、石头等体积较小且偏重的建筑工程使用的固体物料进行卸料时,可以使卸料更加轻松稳定,可以有效防止在卸料过程中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发生移动而导致建筑工程用物料散落一地,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包括底架和卸料机构;
底架:其上表面前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建筑工程物料斗,底架的下表面前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外弧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套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车轮,底架后侧面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滑动槽,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扶手,扶手远离底架竖向中心的一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螺纹孔,底架的左右两侧上端分别开设的插槽一内均穿插有螺柱一,螺柱一分别与位于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柱一远离底架竖向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
卸料机构:其设置于底架的下表面与建筑工程物料斗的下表面之间,在对沙子、石头等体积较小且偏重的建筑工程使用的固体物料进行卸料时,可以使卸料更加轻松稳定,可以有效防止在卸料过程中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发生移动而导致建筑工程用物料散落一地。
进一步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燕尾滑块、燕尾滑槽、调节杆和支板,所述燕尾滑槽开设于建筑工程物料斗的下表面后侧,燕尾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燕尾滑块,底架的下表面后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支板,两个支板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前端与燕尾滑块通过销轴转动连接,通过调节杆的转动推动燕尾滑块在燕尾滑槽内发生移动,进而推动建筑工程物料斗转动卸料。
进一步的,所述卸料机构还包括脚踏板,所述脚踏板通过螺栓连接于调节杆的后端,便于人员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脚踏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垫,防止人员在踩脚踏板发生打滑。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后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滑筒,滑筒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柱,滑筒的外弧面后侧开设的插槽二内均穿插有螺柱二,支撑柱的外弧面后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螺纹孔,螺柱二分别与位于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柱二远离底架竖向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适应环境使建筑工程物料斗平稳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垫脚,防止支撑柱发生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的后端均固定套设有防滑套,便于人员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建筑人员转动两侧的第一旋钮,使第一旋钮带动螺柱一发生转动,使螺柱一远离位于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一螺纹孔,对扶手进行解锁,人员通过推动两侧的扶手,使扶手与滑动槽发生滑动,对底架后侧的扶手的长度进行调节,当底架后侧的扶手的长度到达建筑人员适宜发力的长度后反转第一旋钮,使第一旋钮带动螺柱一重新与位于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对扶手进行重新固定,到达需要进行卸料的位置后,人员手持扶手依次反转左右两侧的第二旋钮,使第二旋钮带动螺柱二发生转动,进而使螺柱二远离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二螺纹孔,对支撑柱进行解锁,在重力的作用下支撑柱与滑筒发生滑动,直至支撑柱底端的垫脚与地面接触,人员翻转第二旋钮,使螺柱二重新与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对支撑柱的状态进行固定,以此来适应不同凹凸度的地面,使建筑工程物料斗保持水平,人员用力向下按压扶手,用脚踩下脚踏板,使脚踏板带动调节杆发生转动,进而使调节杆的前端与燕尾滑块发生转动,调节杆带动燕尾滑块在燕尾滑槽内发生滑动,从而推动建筑工程物料斗以转轴为圆形向上发生转动,由于人员用力向下按压扶手对底架的位置进行固定,在由调节杆的转动带动建筑工程物料斗转动实现对建筑工程用物料的卸料,在对沙子、石头等体积较小且偏重的建筑工程使用的固体物料进行卸料时,可以使卸料更加轻松稳定,可以有效防止在卸料过程中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发生移动而导致建筑工程用物料散落一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架翻转180°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转动杆、3车轮、4建筑工程物料斗、5扶手、6防滑套、7第一螺纹孔、8第一旋钮、9滑筒、10支撑柱、11第二螺纹孔、12垫脚、13卸料机构、131燕尾滑块、132燕尾滑槽、133调节杆、134支板、135脚踏板、14防滑垫、15第二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包括底架1和卸料机构13;
底架1:其上表面前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建筑工程物料斗4,底架1的下表面前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转动杆2外弧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套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车轮3,底架1后侧面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滑动槽,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扶手5,扶手5远离底架1竖向中心的一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螺纹孔7,底架1的左右两侧上端分别开设的插槽一内均穿插有螺柱一,螺柱一分别与位于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一螺纹孔7螺纹连接,螺柱一远离底架1竖向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8,底架1后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滑筒9,滑筒9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0,滑筒9的外弧面后侧开设的插槽二内均穿插有螺柱二,支撑柱10的外弧面后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螺纹孔11,螺柱二分别与位于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二螺纹孔11螺纹连接,螺柱二远离底架1竖向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15,支撑柱10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垫脚12,扶手5的后端均固定套设有防滑套6,建筑人员转动两侧的第一旋钮8,使第一旋钮8带动螺柱一发生转动,使螺柱一远离位于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一螺纹孔7,对扶手5进行解锁,人员通过推动两侧的扶手5,使扶手5与滑动槽发生滑动,对底架1后侧的扶手5的长度进行调节,当底架1后侧的扶手5的长度到达建筑人员适宜发力的长度后反转第一旋钮8,使第一旋钮8带动螺柱一重新与位于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一螺纹孔7螺纹连接,对扶手5进行重新固定,建筑人员向建筑工程物料斗4内加入需要进行的建筑工程用物料,通过扶手5和车轮3推动底架1带动建筑工程物料斗4发生移动,到达需要进行卸料的位置后,人员手持扶手5依次反转左右两侧的第二旋钮15,使第二旋钮15带动螺柱二发生转动,进而使螺柱二远离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二螺纹孔11,对支撑柱10进行解锁,在重力的作用下支撑柱10与滑筒9发生滑动,直至支撑柱10底端的垫脚12与地面接触,人员翻转第二旋钮15,使螺柱二重新与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二螺纹孔11螺纹连接,对支撑柱10的状态进行固定,以此来适应不同凹凸度的地面,使建筑工程物料斗4保持水平;
卸料机构13:其设置于底架1的下表面与建筑工程物料斗4的下表面之间,卸料机构13包括燕尾滑块131、燕尾滑槽132、调节杆133和支板134,燕尾滑槽132开设于建筑工程物料斗4的下表面后侧,燕尾滑槽132内滑动连接有燕尾滑块131,底架1的下表面后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支板134,两个支板134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133,调节杆133的前端与燕尾滑块131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卸料机构13还包括脚踏板135,脚踏板135通过螺栓连接于调节杆133的后端,脚踏板135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垫14,人员用力向下按压扶手5,用脚踩下脚踏板135,使脚踏板135带动调节杆133发生转动,进而使调节杆133的前端与燕尾滑块131发生转动,调节杆133带动燕尾滑块131在燕尾滑槽132内发生滑动,从而推动建筑工程物料斗4以转轴为圆形向上发生转动,由于人员用力向下按压扶手5对底架1的位置进行固定,在由调节杆133的转动带动建筑工程物料斗4转动实现对建筑工程用物料的卸料,在对沙子、石头等体积较小且偏重的建筑工程使用的固体物料进行卸料时,可以使卸料更加轻松稳定,可以有效防止在卸料过程中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发生移动而导致建筑工程用物料散落一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对建筑工程用的物料进行运输时,建筑人员转动两侧的第一旋钮8,使第一旋钮8带动螺柱一发生转动,使螺柱一远离位于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一螺纹孔7,对扶手5进行解锁,人员通过推动两侧的扶手5,使扶手5与滑动槽发生滑动,对底架1后侧的扶手5的长度进行调节,当底架1后侧的扶手5的长度到达建筑人员适宜发力的长度后反转第一旋钮8,使第一旋钮8带动螺柱一重新与位于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一螺纹孔7螺纹连接,对扶手5进行重新固定,建筑人员向建筑工程物料斗4内加入需要进行的建筑工程用物料,通过扶手5和车轮3推动底架1带动建筑工程物料斗4发生移动,到达需要进行卸料的位置后,人员手持扶手5依次反转左右两侧的第二旋钮15,使第二旋钮15带动螺柱二发生转动,进而使螺柱二远离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二螺纹孔11,对支撑柱10进行解锁,在重力的作用下支撑柱10与滑筒9发生滑动,直至支撑柱10底端的垫脚12与地面接触,人员翻转第二旋钮15,使螺柱二重新与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二螺纹孔11螺纹连接,对支撑柱10的状态进行固定,以此来适应不同凹凸度的地面,使建筑工程物料斗4保持水平,人员用力向下按压扶手5,用脚踩下脚踏板135,使脚踏板135带动调节杆133发生转动,进而使调节杆133的前端与燕尾滑块131发生转动,调节杆133带动燕尾滑块131在燕尾滑槽132内发生滑动,从而推动建筑工程物料斗4以转轴为圆形向上发生转动,由于人员用力向下按压扶手5对底架1的位置进行固定,在由调节杆133的转动带动建筑工程物料斗4转动实现对建筑工程用物料的卸料,在对沙子、石头等体积较小且偏重的建筑工程使用的固体物料进行卸料时,可以使卸料更加轻松稳定,可以有效防止在卸料过程中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发生移动而导致建筑工程用物料散落一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和卸料机构(13);
底架(1):其上表面前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建筑工程物料斗(4),底架(1)的下表面前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转动杆(2)外弧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套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车轮(3),底架(1)后侧面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滑动槽,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扶手(5),扶手(5)远离底架(1)竖向中心的一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螺纹孔(7),底架(1)的左右两侧上端分别开设的插槽一内均穿插有螺柱一,螺柱一分别与位于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一螺纹孔(7)螺纹连接,螺柱一远离底架(1)竖向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8);
卸料机构(13):其设置于底架(1)的下表面与建筑工程物料斗(4)的下表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机构(13)包括燕尾滑块(131)、燕尾滑槽(132)、调节杆(133)和支板(134),所述燕尾滑槽(132)开设于建筑工程物料斗(4)的下表面后侧,燕尾滑槽(132)内滑动连接有燕尾滑块(131),底架(1)的下表面后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支板(134),两个支板(134)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133),调节杆(133)的前端与燕尾滑块(131)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机构(13)还包括脚踏板(135),所述脚踏板(135)通过螺栓连接于调节杆(133)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135)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垫(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后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滑筒(9),滑筒(9)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0),滑筒(9)的外弧面后侧开设的插槽二内均穿插有螺柱二,支撑柱(10)的外弧面后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螺纹孔(11),螺柱二分别与位于同侧的其中一个第二螺纹孔(11)螺纹连接,螺柱二远离底架(1)竖向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0)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垫脚(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5)的后端均固定套设有防滑套(6)。
CN202321391137.5U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 Active CN219635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1137.5U CN219635228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1137.5U CN219635228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5228U true CN219635228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0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1137.5U Active CN219635228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5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3522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
CN207403765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物料运输装置
CN110733847A (zh) 一种在水利工程斜面上自动铺砂的装置
CN207045423U (zh) 一种具有防超重的手推车
CN210682097U (zh) 一种板链斗式提升机
CN205476167U (zh) 一种垂直运载楼梯扶手
CN21202276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运输装置
CN211337489U (zh) 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
CN205930828U (zh) 一种纱线棒运输小车
CN213011642U (zh) 一种新型门式起重机
CN213948045U (zh) 一种楼梯运输装置
CN212221783U (zh) 一种货运用卸货滑板
CN206926693U (zh) 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运输设备
CN109305209B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建筑用物料运输车
CN212104876U (zh) 一种便于移动物料的建筑楼梯
CN210618181U (zh) 一种机械设备转运用移动装置
CN108910760B (zh)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升降机接料装置
CN109132590B (zh) 一种倾卸装置
CN207184400U (zh) 一种一体式光伏支架
CN207192124U (zh) 一种具有用于装料过程的提升装置的建筑机械
CN219257404U (zh) 一种钢材装卸辅助装置
CN205673227U (zh) 一种自动化运输人工分拣装置
CN216468019U (zh) 一种水利施工管理用管道运输装置
CN208498503U (zh) 一种简易运输装置
CN212981799U (zh) 一种水泥生产用配料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