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9640U - 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9640U
CN219629640U CN202321033458.8U CN202321033458U CN219629640U CN 219629640 U CN219629640 U CN 219629640U CN 202321033458 U CN202321033458 U CN 202321033458U CN 219629640 U CN219629640 U CN 219629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l
signal receiving
proximal
catheter
dist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334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骏
靳湾湾
夏斌
李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e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e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e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el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9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9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包括远端与顶部信号接收组件连接、近端与主体导管连接的远端导管,以及套接在所述远端导管外的囊体,所述远端导管上设有用于液体进入所述囊体内部的孔,所述主体导管与远端导管的内部穿设有远端导线,所述远端导线的远端与顶部信号接收组件电连接,以通过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组件接收三叉神经半月节的痛觉神经电生理信号。通过术中监测顶部信号接收组件接收的三叉神经根的痛觉神经电生理信号,可以明确球囊的具体位置,实现精准压迫。

Description

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
本申请要求2022年12月0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115604348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内容以引用方式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为混合神经,是第5对脑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三叉神经由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汇合而成,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三叉神经痛是以头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域反复短暂发作电击样或针刺样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发作于病人说话、咀嚼、刷牙、面部冷热刺激时。三叉神经痛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封闭、射频热凝、甘油注射、伽马刀治疗及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经皮穿刺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等。相对众多的治疗方法中,经皮穿刺半月节球囊压迫术因技术成功率高、安全、病人舒适度高、人性化、恢复快、费用低、可重复手术、病人接受度高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临床治疗。
为了定量诊疗,现有技术的一种球囊导管基于生物电信号和压力双反馈,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球囊20的头端设置有刺激电极10,球囊20套接在球囊导管40外部,刺激电极导线30通过导杆引出,连接至刺激电极外接接口50连接肌电监测装置的电刺激输出端,机电信号接收端通过针状电极连接于患者咀嚼肌,监测咀嚼肌肌电变化,球囊尾端两个鲁尔接头60分别连接自动注射泵和压力监测设备。利用刺激电极10发出电刺激信号后,三叉神经运动纤维把这个刺激信号传递到同侧咀嚼肌。这时,位于同侧咀嚼肌的记录电极可以记录到一个诱发肌电信号。球囊导管到位时记录到的诱发肌电信号为初始基础肌电信号,球囊充盈后压迫神经记录到的信号为治疗后信号。这样,通过球囊头端的刺激电极,配合咀嚼肌的记录电极可监测手术压迫前后咀嚼肌肌电变化。现有的球囊导管上的电极并不能对手术全过程的三叉神经的痛觉神经信号直接进行实时监测,需另外配备记录电极,且只能记录手术压迫前后三叉神经中运动神经信号的变化,如咀嚼肌肌电变化,导致检查信号不准确,且手术操作繁琐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无需借助额外的电极即可实现对手术全过程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强度变化的监测,通过术中监测顶部信号接收组件接收的三叉神经根的痛觉神经电生理信号,可以明确球囊的具体位置,实现精准压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包括远端与顶部信号接收组件连接、近端与主体导管连接的远端导管,以及套接在所述远端导管外的囊体,所述远端导管上设有用于液体进入所述囊体内部的孔,所述主体导管与远端导管的内部穿设有远端导线,所述远端导线的远端与顶部信号接收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远端导线与顶部信号接收组件电连接,以通过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组件接收三叉神经半月节的痛觉神经电生理信号。
优选的,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组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顶部信号接收端和远端信号接收端,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封堵所述远端导管的远端,所述远端信号接收端套设于所述囊体的远端,用于使所述囊体的远端与所述远端导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包括相互连接的端部和连接部,所述端部封堵所述远端导管的远端,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远端导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柱状结构。
优选的,远端导线的远端与所述连接部的近端焊接或胶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头端密封件切槽,所述远端导线与所述头端密封件切槽的内壁焊接。
优选的,还包括圆形套筒,所述圆形套筒的远端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焊接,所述圆形套筒套接在所述远端导线外部并与所述远端导线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远端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焊接,所述弹簧的近端与所述远端导线焊接。
优选的,还包括异形套筒,所述异形套筒的远端套设在所述连接部外部并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部分抵接,所述异形套筒的近端套设在所述远端导线的外部并与所述远端导线部分抵接,其中,所述远端导线通过所述异形套筒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异形套筒包括N个凸起部和M个凹陷部,N和M均为正整数,所述N个凸起部和M个凹陷部依次相连,并围成所述异形套筒的管腔,其中,所述凹陷部向管腔内凹陷的底部与所述远端导线压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尾部,所述第一尾部包括第一尾部接头和分别与所述第一尾部接头连通的第一远端导线接口和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尾部接头与所述主体导管的近端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囊体和所述远端导管外、并将所述囊体与所述远端导管连接的近端信号接收组件,以及近端导线,其中,所述近端导线的远端与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组件电连接,以通过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组件接收三叉神经分支的电生理波形信号。
优选的,所述近端导线通过所述远端导管上的孔穿设于所述主体导管与所述远端导管内部。
优选的,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组件仅包括套设于所述囊体的近端外的近端信号接收端,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端的近端与所述主体导管的远端连接,此时,所述近端导线的远端缠绕在所述远端导管外或所述囊体外,并与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囊体的近端外的近端信号接收端,以及与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端的近端连接、并套设于所述远端导管外的信号接收端延长段,此时,所述近端导线的远端穿过所述远端导管上的孔与所述信号接收端延长段接触并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尾部,所述第二尾部包括第二尾部接头和分别与所述第二尾部接头连通的第二远端导线接口、第二近端导线接口和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尾部接头与所述主体导管的近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顶部信号接收组件采集三叉神经半月节的近端的神经电生理信号,以得到三叉神经根的痛觉神经电信号数据,无需借助额外的电极即可实现对手术全过程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强度变化的监测,通过术中监测顶部信号接收组件接收的三叉神经根的痛觉神经电生理信号,可以明确球囊的具体位置,实现精准压迫。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远端导线的设置了远端与顶部信号接收组件,增加信号接触面积,信号监测更稳定,信号接收端与导线通过焊接或中介结构等连接方式,也确保连接稳固,信号稳定的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剖面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剖面图;
图5为图2中A部分第二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为图2中A部分第三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为图2中A部分第四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8为图7中沿C-C向的剖面图;
图9为图2中B部分第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0为近端导线缠绕在囊体外的实施例剖面图;
图11为图2中B部分第二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尾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剖面图,参照图2和图3,所述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包括远端与顶部信号接收组件1连接、近端与主体导管8连接的远端导管2,以及套接在所述远端导管2外的囊体3,所述远端导管2上设有用于液体进入所述囊体3内部的孔31,所述主体导管8与远端导管2的内部穿设有远端导线4,所述远端导线4的远端与顶部信号接收组件1固定连接,且所述远端导线4与顶部信号接收组件1电连接,以通过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组件1接收三叉神经半月节的痛觉神经电生理信号。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组件1包括相互电连接的顶部信号接收端11和远端信号接收端12,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11封堵所述远端导管2的远端,所述远端信号接收端12套设于所述囊体3的远端,用于使所述囊体3的远端与所述远端导管2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11用于接收所述远端导管2顶端的电极信号,所述远端信号接收端12用于接收所述远端导管2外周一圈的电极信号,能够增大顶部信号接收组件1与三叉神经根的接触面积,信号监测更稳定。与现有技术只能接收到所述远端导管2顶端的电极信号相比,本实施例中能够在接收到所述远端导管2远端的电极信号外,还能接收到所述远端导管2外周一圈的电极信号,从而通过增大与三叉神经根的接触面积,使得信号监测更稳定。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11包括相互连接的端部112和连接部113,所述端部112封堵所述远端导管2的远端,所述连接部113位于所述远端导管2的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13为柱状结构,所述端部112为圆弧状结构,减少阻力以便于监测装置顺利进入体内,如图3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远端导线4的远端与所述连接部113的近端直接焊接固定,且所述远端导线4的远端与所述连接部113的近端之间具有焊点D。当然也可以直接采用导电胶胶接固定。
图4为图2中A部分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剖面图,参照图4,所述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还包括圆形套筒41,所述圆形套筒41的远端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11焊接,所述圆形套筒41套接在所述远端导线4外部并与所述远端导线4电连接,所述圆形套筒41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11之间具有焊点D。所述圆形套筒41外表面附有绝缘涂层。
图5为图2中A部分第二种实施例的剖面图,参照图5,所述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还包括弹簧42,所述弹簧42的远端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11焊接,所述弹簧42的近端与所述远端导线4焊接。所述弹簧42两端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11、所述远端导线4之间分别具有焊点D,所述弹簧42外表面附有绝缘涂层。
图6为图2中A部分第三种实施例的剖面图,参照图6,所述连接部113上设有头端密封件切槽111,所述头端密封件切槽111位于所述远端导管2的内部,所述头端密封件切槽111与所述端部112相连接处封堵所述远端导管2开口处的内径,所述头端密封件切槽111为L形,所述远端导线4与所述头端密封件切槽111的内壁均焊接,增加了所述远端导线4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11电连接的稳定性和所述远端导管2的开口处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中远端导线4与周围组织无接触,保证神经电生理信号的精度,而且手术操作更安全。
图7为图2中A部分第四种实施例的剖面图,参照图7,所述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还包括异形套筒45,所述异形套筒45的远端套设在所述连接部113外部并与所述连接部113的外周部分抵接,所述异形套筒45的近端套设在所述远端导线4的外部并与所述远端导线4部分抵接,其中,所述远端导线4通过所述异形套筒45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组件1电连接。所述异形套筒45外表面附有绝缘涂层。所述异形套筒45的设置,可以将所述连接部113和所述远端导线4的连接处通过压接固定的更加牢固。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异形套筒45包括N个凸起部452和M个凹陷部451,如图8所示,所述N个凸起部452和M个凹陷部451依次相连,并围成所述异形套筒45的管腔,其中,所述凹陷部451向管腔内凹陷的底部与所述远端导线4压接,这样可确保通过多处接触,既可以保证所述异形套筒45和所述远端导线4固定的更加牢固,同时又能够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尾部80,所述第一尾部80包括第一尾部接头801和分别与所述第一尾部接头801连通的第一远端导线接口802和第一进液口803,所述第一尾部接头801与所述主体导管8的近端连通,如图2所示。所述远端导线4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组件1处引出,与所述主体导管8中从装置远端连通至第一远端导线接口802处,将球囊远端接收到的三叉神经根的痛觉神经电生理信号传导至神经电生理监测设备。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囊体3和所述远端导管2外、并将所述囊体3与所述远端导管2连接的近端信号接收组件,以及近端导线61,其中,所述近端导线61的远端与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组件电连接,以通过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组件接收三叉神经分支的电生理波形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近端导线61通过远端导管2上的孔31穿设于所述主体导管8与所述远端导管2内部,与近端信号接收组件电连接,并从主体导管8内部导出与外部的神经电生理监测设备连接。
所述三叉神经分支包括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或下颌支,所述近端导线61从近端信号接收组件处引出并连接神经电生理监测设备,将球囊近端接收到的三叉神经分支的电生理波形信号传导至神经电生理监测设备。通过术中监测顶部信号接收组件1接收的三叉神经根的痛觉神经电生理信号、近端信号接收组件接收的三叉神经分支的电生理波形信号,可以明确球囊的具体位置,实现精准压迫。
三叉神经区域的痛觉、触觉及运动神经信号在手术中起到的作用是: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利用球囊在迈克腔内扩张后压迫三叉神经半月结,以破坏其痛觉传导功能,起到痛觉阻滞的效果。球囊机械压迫三叉神经纤维破坏痛觉神经纤维时,三叉神经的触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同时会受到影响。与触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相比,痛觉神经纤维对压力更加敏感。所以医生根据经验,判断手术压迫程度对痛觉神经纤维和对其他神经纤维的破坏达到合适的平衡状态。如此,在阻断痛觉传导的同时,应当尽量避免触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的损伤,从而减少和避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但现有技术中的球囊导管通过三叉神经运动神经信号的变化为诊疗标准,并且需要另外配备记录电极,只能记录手术压迫前后三叉神经中运动神经信号的变化,不能直接监测到三叉神经区域的痛觉神经信号。而运动神经纤维受损并不代表压迫治疗到了需要被损坏的痛觉神经纤维,并不利于达到手术的治疗目的。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直接采集三叉神经根处的痛觉神经电信号数据,更具有临床意义。本实用新型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利用设置于球囊导管远端和近端的信号接收端,无需借助额外的电极即可实现对手术全过程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强度变化的监测。通过术中监测三叉神经根的痛觉神经电信号数据和三叉神经不同分支的不同电生理波形表现,可以明确球囊的具体位置,实现精准压迫,在方便使用的同时也能够更精确地检测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中近端信号接收组件可采集三叉神经的眼支、上颌支或下颌支的其中任一支神经电生理信号。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组件仅包括套设于所述囊体3的近端外的近端信号接收端5,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端5的近端与所述主体导管8的远端连接,如图9所示,此时,所述近端导线61的远端缠绕在所述远端导管2外,并与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端5电连接。所述近端导线61的远端缠绕于所述远端导管2的远端外周,而未缠绕于所述囊体3外周,能够避免所述囊体3被刺破,增大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当然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近端导线61也可以缠绕设置在所述囊体3外周,如图10所示,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所述囊体3与所述远端导管2固定的更加牢固。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囊体3的近端外的近端信号接收端5,以及与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端5的近端连接、并套设于所述远端导管2外的信号接收端延长段71,此时,所述近端导线61的远端穿过所述远端导管2上的孔31与所述信号接收端延长段71接触并电连接,如图11所示。所述信号接收端延长段71的设置,保证了所述近端导线61与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端5之间电信号传导的稳固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顶部信号接收组件1采集三叉神经半月节的近端的神经电生理信号,以得到三叉神经根的痛觉神经电信号数据,近端信号接收端5采集三叉神经的眼支、上颌支或下颌支的神经电生理信号,以得到三叉神经不同分支的不同电生理波形表现。本实用新型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无需借助额外的电极即可实现对手术全过程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强度变化的监测,通过术中监测顶部信号接收组件接收的三叉神经根的痛觉神经电生理信号、近端信号接收端接收的三叉神经分支的电生理波形信号,可以明确球囊的具体位置,实现精准压迫。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尾部9,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尾部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2,所述第二尾部9包括第二尾部接头91和分别与所述第二尾部接头91连通的第二远端导线接口92、第二近端导线接口93和第二进液口94,所述第二尾部接头91与所述主体导管8连通,所述远端导线4依次通过所述远端导管2、所述主体导管8、所述第二尾部接头91进入所述第二远端导线接口92内,所述近端导线61依次通过所述主体导管8、所述第二尾部接头91进入所述第二近端导线接口93内,所述远端导线4和所述近端导线61分别通过连接点E连接神经电生理监测设备。参照图9和图12,所述近端导线61从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端5处引出,于所述主体导管8中从装置近端连通至所述第二尾部接头91处,将球囊近端接收到的三叉神经分支的电生理波形信号传导至神经电生理监测设备。参照图3和图12,所述远端导线4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组件1处引出,与所述主体导管8中从装置远端连通至第二远端导线接口92处,将球囊远端接收到的三叉神经根的痛觉神经电生理信号传导至神经电生理监测设备。通过术中监测顶部信号接收组件1接收的三叉神经根的痛觉神经电生理信号、近端信号接收端5接收的三叉神经分支的电生理波形信号,可以明确球囊的具体位置,实现精准压迫。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术语“远端”指的远离操作者,靠近患者的一端;术语“近端”指的是靠近操作者的,远离患者的一端。
虽然在上文中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但是,应理解,这种修改和变化都属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之内。而且,在此说明的本实用新型可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并且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或实现。

Claims (15)

1.一种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端与顶部信号接收组件连接、近端与主体导管连接的远端导管,以及套接在所述远端导管外的囊体,所述远端导管上设有用于液体进入所述囊体内部的孔,所述主体导管与远端导管的内部穿设有远端导线,所述远端导线的远端与顶部信号接收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远端导线与顶部信号接收组件电连接,以通过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组件接收三叉神经半月节的痛觉神经电生理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组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顶部信号接收端和远端信号接收端,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封堵所述远端导管的远端,所述远端信号接收端套设于所述囊体的远端,用于使所述囊体的远端与所述远端导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包括相互连接的端部和连接部,所述端部封堵所述远端导管的远端,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远端导管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形套筒,所述圆形套筒的远端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焊接,所述圆形套筒套接在所述远端导线外部并与所述远端导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远端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端焊接,所述弹簧的近端与所述远端导线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头端密封件切槽,所述远端导线与所述头端密封件切槽的内壁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导线的远端与所述连接部的近端焊接或胶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异形套筒,所述异形套筒的远端套设在所述连接部外部并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部分抵接,所述异形套筒的近端套设在所述远端导线的外部并与所述远端导线部分抵接,其中,所述远端导线通过所述异形套筒与所述顶部信号接收组件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套筒包括N个凸起部和M个凹陷部,N和M均为正整数,所述N个凸起部和M个凹陷部依次相连,并围成所述异形套筒的管腔,其中,所述凹陷部向管腔内凹陷的底部与所述远端导线压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尾部,所述第一尾部包括第一尾部接头和分别与所述第一尾部接头连通的第一远端导线接口和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尾部接头与所述主体导管的近端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囊体和所述远端导管外、并将所述囊体与所述远端导管固定的近端信号接收组件,以及近端导线,其中,所述近端导线的远端与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组件电连接,以通过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组件接收三叉神经分支的电生理波形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导线通过所述远端导管上的孔穿设于所述主体导管与所述远端导管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组件仅包括套设于所述囊体的近端外的近端信号接收端,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端的近端与所述主体导管的远端连接,此时,所述近端导线的远端缠绕在所述远端导管外或所述囊体外,并与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囊体的近端外的近端信号接收端,以及与所述近端信号接收端的近端连接、并套设于所述远端导管外的信号接收端延长段,此时,所述近端导线的远端穿过所述远端导管上的孔与所述信号接收端延长段接触并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尾部,所述第二尾部包括第二尾部接头和分别与所述第二尾部接头连通的第二远端导线接口、第二近端导线接口和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尾部接头与所述主体导管的近端连通。
CN202321033458.8U 2022-12-07 2023-04-28 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 Active CN21962964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604348 2022-12-07
CN202211560434 2022-12-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9640U true CN219629640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06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33458.8U Active CN219629640U (zh) 2022-12-07 2023-04-28 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9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44960A (en) Device for mak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an electrolyte, and system employing same
EP0084973B1 (en) Ear canal electrode
US3682162A (en) Combined electrode and hypodermic syringe needle
US8805527B2 (en) Wireless 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US8147486B2 (en) Medical device with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US3788329A (en) Body implantable lead
US8185205B2 (en) Catheter switch and method of using a catheter switch in administering a nerve or plexus block
EP0199214A2 (en)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cap
US8214045B2 (en) Lead implant system
US965552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cerebrospinal-fluid pulsation using an implantab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evice
JP2007521917A (ja) Psaケーブル及び四極リード端子用コネクタ
US8452370B2 (en) Single and multi-needle electromyographic (EMG) recording electrode configurations for intraoperative nerve integrity monitoring
US8874184B1 (en) MR Conditional needle and surface electrodes
CA2892996A1 (en) Extracorporeal unit for inspecting the insulation of an electrical wire of an implanted medical device
JPH07265441A (ja) 電極装置
EP0084972B1 (en) Ear canal electrode
CN219629640U (zh) 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
CN201426776Y (zh) 多功能软组织消融电极
CN110575249A (zh) 一种电生理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8141382A (zh) 迈克腔神经电生理信号双极监测装置
US20050177039A1 (en) Chronically implantable an artifact-free biomedical electrode assemblies
CN112717261A (zh) 一种基于生物电信号和压力双反馈的压迫用球囊装置
CN212489914U (zh) 一种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导联线
CN111244705B (zh) 一种用于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测试用连接线
RU2405590C1 (ru) Переходник к деимплантированному кардиостимулятор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