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8072U - 一种控制器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器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28072U CN219628072U CN202320242320.2U CN202320242320U CN219628072U CN 219628072 U CN219628072 U CN 219628072U CN 202320242320 U CN202320242320 U CN 202320242320U CN 219628072 U CN219628072 U CN 2196280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ler
- cavity
- signal
- cable
- connecting 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控制器,包括壳体、控制器主体和连接组件;壳体设有容腔和连接口,容腔和连接口接通;控制器主体设置于容腔内;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固定件和线缆,第一密封件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密封件插接于连接口,固定件设有第二通孔,固定件插接于连接口,线缆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连接口延伸至容腔内与控制器主体接通,线缆的另一端设置于壳体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密封件插接于连接口,线缆贯穿第一密封件伸入至容腔内与控制器主体接通时,第一密封件实现封闭线缆与连接口之间的缝隙,进而实现控制器的防水,避免雨水从线缆与连接口的缝隙处进入容腔,防止雨水损坏控制器主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器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控制器是用来控制电动车电机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停止以及电动车的其它电子器件的核心控制器件。
电动车控制器的结构通常包括控制器主体盒以及多个连接线,连接线主要用于与其他电子器件的连接,连接线的两端通常为OT铜鼻子(即开口铜鼻子),其中,连接线一端的开口铜鼻子伸入控制器主体盒与控制器主体盒内部器件接通,连接线另一端的铜鼻子位于控制器主体盒外部,用于与其他电子器件连接。
传统的电动车控制器无法达到电动车控制器IP67的等级,其中,IP指的是防护安全级别,IP67后边的两位数字,第一个是固态防护等级,范围从0-6,最低为对外界的人或物无特殊的防护,最高的完全防止外物及灰尘侵入;第二位是液态防护等级,范围是从0-8,最低0表示对水或湿气无特殊的防护,最高8表示在深度超过1米的水中可防止持续浸泡的影响。即传统的电动车控制器缺乏防水结构设计,使得用户在雨天使用的过程中,易导致雨水从控制器主体盒或连接线与控制器主体盒的连接处进入控制器主体盒内部,影响控制主体盒内部器件的正常运行或造成控制器主体盒内部器件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坏。因此,急需具备防水结构设计的电动车控制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器及电动车,具备防水结构设计,有效提高防水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壳体、控制器主体和连接组件;壳体设有容腔和连接口,容腔和连接口接通;控制器主体设置于容腔内;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固定件和线缆,第一密封件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密封件插接于连接口,第一密封件的外侧壁与连接口的内侧壁密封连接,固定件设有第二通孔,固定件插接于连接口,固定件的内侧壁与连接口的外侧壁抵接,线缆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连接口延伸至容腔内与控制器主体接通,线缆的一端与第一密封件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线缆的另一端设置于壳体外部,线缆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其他电子器件。
可选地,固定件的侧壁设有卡口,连接口的外侧壁设有凸起的卡块,沿连接口的轴向,当固定件插接于连接口时,卡口与卡块卡接。
可选地,壳体包括底座、上壳和上盖;上壳的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开口和第一空腔连通,第二开口和第二空腔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连通以形成容腔,连接口与第二空腔连通,底座与上壳的底部连接,底座盖合第一开口,上盖与上壳的顶部连接,上盖盖合第二开口。
可选地,壳体还包括多个挡板,多个挡板间隔均匀设置于第二空腔,多个挡板用于将第二空腔分隔成多个分隔腔。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绕设于第一开口的开口端面。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密封件,第三密封件绕设于第二开口的开口端面。
可选地,还包括信号接头,上壳设有信号接口,信号接口与控制器主体电连接,信号接头插接于信号接口,信号接头用于输出控制器主体产生的信号。
可选地,还包括第四密封件,第四密封件绕设于信号接口的外侧壁,当信号接头插接于信号接口时,第四密封件与信号接头的底部内侧壁密封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五密封件,控制器主体设有信号插座,第五密封件绕设于信号插座的端面,信号插座插接于信号接口的底部,信号插座与信号接口连接导通,当信号插座插接于信号接口的底部时,第五密封件与信号接口的底部端面密封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密封件插接于连接口,线缆贯穿第一密封件伸入至容腔内与控制器主体接通时,第一密封件的外侧壁与连接口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第一密封件的内侧壁与线缆的表层密封连接,进而实现封闭线缆与连接口之间的缝隙,从而实现控制器的防水,避免雨水从线缆与连接口的缝隙处进入容腔,防止雨水损坏控制器主体。
同时,还通过固定件插接于连接口,线缆贯穿固定件和第一密封件伸入至容腔内与控制器主体接通时,固定件可固定线缆和第一密封件,在控制器的长期使用过程中,防止线缆和第一密封件产生松动。
此外,通过第一密封件的密封作用,还可防止灰尘从线缆与连接口处进入容腔内,避免灰尘影响控制器主体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器的卡口和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器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器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器的第四密封件和第五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0容腔、11连接口、110卡块、12底座、13上壳、130第一开口、131第二开口、132第一空腔、133第二空腔、133a分隔腔、134信号接口、14上盖、15挡板、2控制器主体、20信号插座、3连接组件、30第一密封件、300第一通孔、31固定件、310第二通孔、311卡口、32线缆、4第二密封件、5第三密封件、6信号接头、7第四密封件、8第五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控制器,包括壳体1、控制器主体2和连接组件3;壳体1设有容腔10和连接口11,容腔10和连接口11接通;控制器主体2设置于容腔10内;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密封件30、固定件31和线缆32,第一密封件30设有第一通孔300,第一密封件30插接于连接口11,第一密封件30的外侧壁与连接口1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固定件31设有第二通孔310,固定件31插接于连接口11,固定件31的内侧壁与连接口11的外侧壁抵接,线缆32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通孔310、第一通孔300和连接口11延伸至容腔10内与控制器主体2接通,线缆32的一端与第一密封件30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线缆32的另一端设置于壳体1外部,线缆3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其他电子器件。
一实施例中,对于控制器的整体结构,具体如下:其一,控制器主体2包括信号板和功率板,信号板和功率板用于安装实现控制器正常运行的器件,例如电子控制器件、驱动器或功率变换器件等等,并且信号板和功率板连接形成控制器主体2,同时,控制器主体2于容腔10内引出有连接端子;其二,线缆32的两端均设有OT铜鼻子(即开口铜鼻子),线缆32一端的OT铜鼻子,用于与控制器主体2的连接端子连接,线缆32另一端的OT铜鼻子(图未示),用于与控制器外的其他电子器件连接。
组装时,先将控制器主体2安装于容腔10内,并且控制器主体2的连接端子位于容腔10内,然后,将线缆32依次贯穿第二通孔310、第一通孔300和连接口11伸入至容腔10内,并将线缆32一端的OT铜鼻子与控制器主体2的连接端子连接,即将铜鼻子的开口卡接于连接端子的连接柱上,并通过螺丝锁紧,紧接着,沿线缆32表面皮层移动第一密封件30,并将位于线缆32表面皮层的第一密封件30插接于连接口11与线缆32之间,使得第一密封件30的外侧壁与连接口1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第一密封件30的内侧壁与线缆32的表面皮层密封连接,最后,沿线缆32表面皮层移动固定件31,并将位于线缆32表面皮层的固定将插接于连接口11,使得固定件31的内侧壁与连接口11的外侧壁紧密连接。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得第一密封件30具备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为了避免第一密封件30对线缆32表面皮层造成磨损,因此,第一密封件30优选为具备弹性的材质,例如,硅胶材质,当第一密封件30插接于连接口11时,具有弹性的第一密封件30有利于实现第一密封件30的外侧壁于连接口11内侧壁的密封连接。
工作时,将线缆32另一端的OT铜鼻子与其他电子器件连接后,启动控制器主体2,使得控制器主体2产生的信号经连接端子传递至线缆32一端的OT铜鼻子,并最终传递至其他电子器件,以实现控制器对其他电子器件的控制。
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由于连接口11为带有通孔的凸出筒状结构,因此,为了确保第一密封件30的密封连接效果和方便第一密封件30的安装,第一密封件30的结构为带有通孔的筒体,筒体的一端设有环状的限位凸块,沿连接口11的轴向,将第一密封件30插接于连接口11的通孔时,筒体的外侧壁与连接口11的内侧壁密封抵接,限位凸块的端面与连接口11的端面密封抵接。
一实施例中,为了满足控制器与多个其他电子器件的连接,连接口11和连接组件3均设有多个,如图1所示,连接口11设有五个,连接组件3对应设有五组,通过五个连接口11和连接组件3,使得该控制器可与多个其他电子器件连接,实现控制器的多个控制功能,对于连接口11与连接组件3的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在一一赘述。
对于上述固定件31与连接口11的连接,请参阅图1至图4,固定件31的侧壁设有卡口311,连接口11的外侧壁设有凸起的卡块110,沿连接口11的轴向,当固定件31插接于连接口11时,卡口311与卡块110卡接。
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固定件31插接于连接口11时易产生松脱现象,对于固定件31侧壁设有卡口311的一端,固定件31侧壁的端面处设有第一斜面,并且卡口311的两侧设置有挖空区域,对于连接口11外侧壁设有卡块110的一端,卡块110靠近连接口11的一端的端面处对应第一斜面设有第二斜面,组装时,沿连接口11的轴向方向,将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抵接,然后沿连接口11的轴向方向移动固定件31,使得卡口311与卡块110卡接即可。
对于上述壳体1,请参阅图3至图5,壳体1包括底座12、上壳13和上盖14;上壳13的设有第一开口130、第二开口131、第一空腔132和第二空腔133,第一开口130和第一空腔132连通,第二开口131和第二空腔133连通,第一空腔132和第二空腔133连通以形成容腔10,连接口11与第二空腔133连通,底座12与上壳13的底部连接,底座12盖合第一开口130,上盖14与上壳13的顶部连接,上盖14盖合第二开口131。
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控制器主体2和线缆32的安装,壳体1为可拆卸结构,对于壳体1的整体结构,组装时,先将控制器主体2安装于第一空腔132内,并将控制器主体2的连接端子安装至第二空腔133,然后,通过螺丝将底座12与上壳13的底部连接,紧接着,将线缆32伸入至第二空腔133内并通过螺丝实现线缆32的OT铜鼻子与控制器主体2的连接端子的连接,最后,通过螺丝将上盖14与上壳13的顶部连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上壳13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与底座12和上盖14连接,实现密封空间,为了方便控制器主体2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发散,底座12为带有散热器的底座12,即底座12的底部设有多个散热片,多个散热片之间间隔分布,有利于控制器的快速散热,以使控制器具备良好的防水效果的同时,还具备良好的散热能力。
对于上述壳体,请参阅图3至图5,壳体1还包括多个挡板15,多个挡板15间隔均匀设置于第二空腔133,多个挡板15用于将第二空腔133分隔成多个分隔腔133a。
一实施例中,考虑到控制器主体2需与多个其他电子器件建立连接,以实现控制器主体2对多个其他电子器件的控制器,因此,对于壳体1的结构,具体如下:多个挡板15将第二空腔133分隔形成多个分隔腔133a,壳体1设有多个连接口11,多个连接口11分别对应多个分隔腔133a设置,即多个连接口11分别与多个分隔腔133a一一接通,其中,挡板15与分隔腔133a的数量关系为:挡板15的数量比分隔腔133a的数量少一。
由于控制器主体2需与多个其他电子器件建立连接,因此,控制器主体2设有多个连接端子,多个连接端子对应多个分隔腔133a设置,即一连接端子设置于一分隔腔133a内,此外,连接组件3对应多个分隔腔133a设有多个,以形成一连接组件3、一连接口11和一连接端子的连接结构。
组装时,先将一连接组件3的线缆32沿一连接口11伸入至一分隔腔133a内,然后将该线缆32的OT铜鼻子与位于该分隔腔133a的一连接端子通过螺丝连接固定,最后多次重复上述连接动作,以完成多个连接组件3与多个连接端子的连接导通,进而实现控制器主体2与多个其他电子器件建立连接,从而实现一控制器主体2对多个其他电子器件的控制。
对于上述底座12与上壳13的连接,请参阅图3,还包括第二密封件4,第二密封件4绕设于第一开口130的开口端面。
一实施例中,由于底座12与上壳13的底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即通过螺丝连接,为了避免底座12与上壳13的底部之间的连接产生缝隙,造成雨水易从该处进入第一空腔132,影响控制器主体2的正常使用,因此,通过第二密封件4的设置,当底座12与上壳13的底部连接时,第二密封件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一开口130的开口端面和底座12的端面密封连接,有效避免缝隙的产生。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密封件4优选为具有弹性的材质,例如硅胶材质。
对于上述上盖14与上壳13的连接,请参阅图3,还包括第三密封件5,第三密封件5绕设于第二开口131的开口端面。
一实施例中,由于上盖14与上壳13的顶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即通过螺丝连接,为了避免上盖14与上壳13的顶部之间的连接产生缝隙,造成雨水易从该处进入第二空腔133,影响线缆32与控制器主体2的连接端子的正常连接,因此,通过第三密封件5的设置,当上盖14与上壳13的顶部连接时,第三密封件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盖14的端面和第二开口131的开口端面密封连接,有效避免缝隙的产生。需要注意的是,第三密封件5也优选为具有弹性的材质,例如硅胶材质。
对于上述控制器,请参阅图3至图5,还包括信号接头6,上壳13设有信号接口134,信号接口134与控制器主体2电连接,信号接头6插接于信号接口134,信号接头6用于输出控制器主体2产生的信号。
一实施例中,通过信号接头6的设置可增加控制器的控制功能,对于信号接头6,信号接头6设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组装时,沿信号接口134的开口方向,将信号接头6插接于信号接口134,即信号接头6的第一端口与信号接口134的开口连接,使得第一端口的电性孔与开口的电芯连接导通即可,工作时,将信号接头6的第二端口与其他电子器件连接导通。
对于上述信号接头6与信号接口134的连接,请参阅图5和图6,还包括第四密封件7,第四密封件7绕设于信号接口134的外侧壁,当信号接头6插接于信号接口134时,第四密封件7与信号接头6的底部内侧壁密封连接。
一实施例中,由于信号接头6插接于信号接口134后,信号接头6的第一端口的侧壁与信号接口134的开口的侧壁之间存在缝隙,易导致雨水从该处进入信号接口134,影响信号接口134与信号接头6的正常连接,因此,通过第四密封件7的设置,当信号接头6插接于信号接口134时,第四密封件7设置于信号接口134开口的内侧壁与信号接头6第一端口的侧壁之间,即第四密封件7的外圈与信号接口134开口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第四密封件7的内圈与信号接头6第一端口的侧壁密封连接,有效避免缝隙的产生。需要注意的是,第四密封件7也优选为具有弹性的材质,例如硅胶材质。
对于上述控制器,请参阅图3至图6,还包括第五密封件8,控制器主体2设有信号插座20,第五密封件8绕设于信号插座20的端面,信号插座20插接于信号接口134的底部,信号插座20与信号接口134连接导通,当信号插座20插接于信号接口134的底部时,第五密封件8与信号接口20的底部端面密封连接。
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控制器主体2与信号接口134的连接导通,使得控制器主体2产生的信号顺利从控制器主体2传递至信号接口134,因此,通过控制器主体2设置信号插座20,并将信号插座20与信号接口134插接,使得信号插座20的电芯沿信号接口134的电芯口伸入至电芯口底部与电芯口接触导通即可。
一实施例中,由于信号插座20插接于信号接口134后,易产生缝隙,为了增强信号插座20与信号接口134的密封连接效果,因此,通过第五密封件8的设置,当信号插座20插接于信号接口134时,第五密封件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信号接口134的底部端面和信号插座20的顶部端面密封连接,有效避免缝隙的产生。需要注意的是,第五密封件8也优选为具有弹性的材质,例如硅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密封件30插接于连接口11,线缆32贯穿第一密封件30伸入至容腔10内与控制器主体2接通时,第一密封件30的外侧壁与连接口1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第一密封件30的内侧壁与线缆32的表层密封连接,进而实现封闭线缆32与连接口11之间的缝隙,从而实现控制器的防水,避免雨水从线缆32与连接口11的缝隙处进入容腔10,防止雨水损坏控制器主体2。
同时,还通过固定件31插接于连接口11,线缆32贯穿固定件31和第一密封件30伸入至容腔10内与控制器主体2接通时,固定件31可固定线缆32和第一密封件30,在控制器的长期使用过程中,防止线缆32和第一密封件30产生松动。
此外,通过第一密封件30的密封作用,还可防止灰尘从线缆32与连接口11处进入容腔10内,避免灰尘影响控制器主体2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电动车实施例,电动车包括上述控制器,对于上述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腔和连接口,所述容腔和连接口接通;
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主体设置于所述容腔内;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固定件和线缆,所述第一密封件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密封件插接于所述连接口,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侧壁与所述连接口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固定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件插接于所述连接口,所述固定件的内侧壁与所述连接口的外侧壁抵接,所述线缆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连接口延伸至容腔内与所述控制器主体接通,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线缆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线缆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其他电子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侧壁设有卡口,所述连接口的外侧壁设有凸起的卡块,沿所述连接口的轴向,当所述固定件插接于所述连接口时,所述卡口与所述卡块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上壳和上盖;
所述上壳的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一空腔连通,所述第二开口和第二空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连通以形成所述容腔,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座盖合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上盖与所述上壳的顶部连接,所述上盖盖合所述第二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多个挡板,所述多个挡板间隔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所述多个挡板用于将所述第二空腔分隔成多个分隔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绕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绕设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接头,所述上壳设有信号接口,所述信号接口与所述控制器主体电连接,所述信号接头插接于所述信号接口,所述信号接头用于输出控制器主体产生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密封件,所述第四密封件绕设于所述信号接口的外侧壁,当所述信号接头插接于所述信号接口时,所述第四密封件与所述信号接头的底部内侧壁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密封件,所述控制器主体设有信号插座,所述第五密封件绕设于所述信号插座的端面,所述信号插座插接于所述信号接口的底部,所述信号插座与所述信号接口连接导通,当所述信号插座插接于所述信号接口的底部时,所述第五密封件与所述信号接口的底部端面密封连接。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控制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42320.2U CN219628072U (zh) | 2023-02-07 | 2023-02-07 | 一种控制器及电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42320.2U CN219628072U (zh) | 2023-02-07 | 2023-02-07 | 一种控制器及电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28072U true CN219628072U (zh) | 2023-09-01 |
Family
ID=87774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242320.2U Active CN219628072U (zh) | 2023-02-07 | 2023-02-07 | 一种控制器及电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28072U (zh) |
-
2023
- 2023-02-07 CN CN202320242320.2U patent/CN2196280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861282A (en) | Waterproof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 |
CN206685565U (zh) | 电连接器 | |
JP3424559B2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端子ボックスおよびその端子ボックスを用いた配線システム | |
CN209972203U (zh) | 充电集成设备 | |
JP2018116896A (ja) | コネクタ | |
CN219628072U (zh) | 一种控制器及电动车 | |
CN110323592B (zh) | 电连接器、电气单元以及车辆 | |
CN210781613U (zh) | 一种控制器接线端子的防水结构 | |
CN219144576U (zh) | 电池端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动汽车 | |
JP2008262811A (ja) | 機器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 |
JP2000151123A (ja) | 電子回路ユニット | |
CN217591365U (zh) | 一种电动车控制盒防水结构 | |
CN216288830U (zh) | 电池快换连接器插头及电池 | |
CN215911984U (zh) | 一种带出线防水结构的电机外壳 | |
CN216529530U (zh) | 一种单独防水的电连接器插座 | |
CN215681062U (zh) | 线对板连接器组件 | |
CN219106392U (zh) | 一种电池装置 | |
CN217135961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磁兼容屏蔽箱 | |
CN111301565A (zh) | 一种具有数字总线的电动车用电机控制器及数字化电动车 | |
CN218975633U (zh) | 控制装置以及阻车设备 | |
CN209169491U (zh) | 一种插座连接器组件 | |
CN212209824U (zh) | 一种一体式连接器 | |
CN217361997U (zh) | 无法兰电源连接器 | |
CN219779292U (zh) | 一种带有防水线束的航空插头 | |
CN220086412U (zh) | 一种便携的线缆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