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4935U - 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4935U
CN219624935U CN202320336651.2U CN202320336651U CN219624935U CN 219624935 U CN219624935 U CN 219624935U CN 202320336651 U CN202320336651 U CN 202320336651U CN 219624935 U CN219624935 U CN 219624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temperature transmitter
upright post
unable adjustment
adjustmen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366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巧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anfeng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anfeng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anfeng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anfeng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366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4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4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4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安装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的上方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中间贯穿固定安装有同步蜗杆,所述同步蜗杆的两端同一侧均设置有同步蜗轮,所述同步蜗轮的中间贯穿安装有调节立柱,所述调节立柱的上端贯穿固定底座的表面且外侧均匀活动安装有两个调节滑块,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安装有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的中间镶嵌安装有导热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调节滑块、导热板、调节立柱、调节支撑板和加热片可以快速的对温度变送器进行检测,操作简单快捷,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的精度度。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变送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温度变送器是将物理测量信号或普通电信号转换为标准电信号输出或能够以通讯协议方式输出的设备,采用热电偶、热电阻作为测温元件,从测温元件输出信号送到变送器模块,经过稳压滤波、运算放大、非线性校正、V/I转换、恒流及反向保护等电路处理后,转换成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的4~20mA电流信号0-5V/0-10V电压信号,RS485数字信号输出。
但是,现有的温度变送器体积较小,检测时有人工进行检测,操作麻烦,耗时长,工作效率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温度变送器体积较小,检测时有人工进行检测,操作麻烦,耗时长,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安装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的上方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中间贯穿固定安装有同步蜗杆,所述同步蜗杆的两端同一侧均设置有同步蜗轮,所述同步蜗轮的中间贯穿安装有调节立柱,所述调节立柱的上端贯穿固定底座的表面且外侧均匀活动安装有两个调节滑块,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安装有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的中间镶嵌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上下方均活动安装有调节支撑板,其中一个所述调节支撑板的下表面安装有挤压气囊,另一个所述调节支撑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加热片。
优选的,所述挤压气囊的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挤压气囊通过胶粘剂固定在调节支撑板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调节立柱外侧的两个调节滑块的内侧表面和两个调节滑块接触部分的调节立柱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旋向完全相反的螺纹,所述调节立柱与调节滑块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支撑板的一侧与调节滑块的一侧完全贴合,所述调节滑块与调节支撑板通过一体化铸造成型。
优选的,所述测试平台与固定底座的中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测试平台和固定底座均通过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调节立柱的上下端外侧均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调节立柱与和其端部连接的部件通过滚珠轴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接通调节电机的电源并启动,调节电机启动后通过驱动动力齿轮旋转带动传动齿轮和同步蜗杆同步转动,使得两个同步蜗轮和调节立柱同步旋转,调节立柱通过和调节滑块之间的螺纹摩擦,使得两个调节滑块带动两个调节支撑板相互移动,使得导热板下方的调节支撑板带动加热片与导热板底面贴合,然后接通加热片的电源,加热片通电后产生热量传递至导热板被温度变送器感应,温度变送器将数据反馈至外界的PLC控制终端,进行实际分析,对温度变送器进行状态监测,可以快速的对温度变送器进行检测,操作简单快捷,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的精度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热片贴合导热板底面时,挤压气囊与导热板表面的温度变送器进行贴合,将温度变送器压紧在导热板的表面,可以保证导热板与温度变送器进行紧密贴合,保证温度变送器可以准确的感知导热板的温度变化,保证对温度变送器检测时的数据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固定底座;2、测试平台;3、导热板;4、调节立柱;5、调节滑块;6、调节支撑板;7、加热片;8、挤压气囊;9、同步蜗轮;10、同步蜗杆;11、传动齿轮;12、动力齿轮;13、调节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调节电机13,调节电机13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动力齿轮12,动力齿轮12的上方设置有传动齿轮11,传动齿轮11的中间贯穿固定安装有同步蜗杆10,同步蜗杆10的两端同一侧均设置有同步蜗轮9,同步蜗轮9的中间贯穿安装有调节立柱4,调节立柱4的上端贯穿固定底座1的表面且外侧均匀活动安装有两个调节滑块5,固定底座1的上方安装有测试平台2,测试平台2的中间镶嵌安装有导热板3,导热板3的上下方均活动安装有调节支撑板6,其中一个调节支撑板6的下表面安装有挤压气囊8,另一个调节支撑板6的上表面安装有加热片7。
进一步,挤压气囊8的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挤压气囊8通过胶粘剂固定在调节支撑板6的底面,惰性气体活泼性低下,在进行实际检测时不会受到温度干扰,不会对检测添加干扰因素。
进一步,调节立柱4外侧的两个调节滑块5的内侧表面和两个调节滑块5接触部分的调节立柱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旋向完全相反的螺纹,调节立柱4与调节滑块5通过螺纹连接,旋向完全相反的螺纹在调节立柱4旋转时可以带动两个调节滑块5相互或相反移动,使得两个调节滑块5带动两个调节支撑板6向导热板3贴合或远离。
进一步,调节支撑板6的一侧与调节滑块5的一侧完全贴合,调节滑块5与调节支撑板6通过一体化铸造成型,一体化铸造成型后的部件整体连接稳定,机械强度高、成本低。
进一步,测试平台2与固定底座1的中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支撑杆与测试平台2和固定底座1均通过焊接固定,支撑杆将测试平台2与固定底座1隔开,使得调节支撑板6可以自由活动,且可以保证空气进行流通,使得装置在通知使用时导热板3的温度可以进行下降。
进一步,调节立柱4的上下端外侧均设置有滚珠轴承,调节立柱4与和其端部连接的部件通过滚珠轴承连接,滚珠轴承结构简单,将调节立柱4与和其端部连接的部件隔离,使得调节立柱4可以自由旋转相互间不会出现干扰。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待检测的温度变送器放置在导热板3的表面,使得温度变送器的干音元件与导热板3表面接触,此时接通调节电机13的电源并启动,调节电机13启动后通过驱动动力齿轮12旋转带动传动齿轮11和同步蜗杆10同步转动,使得两个同步蜗轮9和调节立柱4同步旋转,调节立柱4通过和调节滑块5之间的螺纹摩擦,使得两个调节滑块5带动两个调节支撑板6相互移动,使得导热板3下方的调节支撑板6带动加热片7与导热板3底面贴合,此时导热板3上方的调节支撑板6底面的挤压气囊8将温度变送器压紧在导热板3的表面,然后接通加热片7的电源,加热片7通电后产生热量传递至导热板3被温度变送器感应,温度变送器将数据反馈至外界的PLC控制终端,进行实际分析,对温度变送器进行状态监测,可以快速的对温度变送器进行检测,操作简单快捷,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的精度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调节电机(13),所述调节电机(13)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动力齿轮(12),所述动力齿轮(12)的上方设置有传动齿轮(11),所述传动齿轮(11)的中间贯穿固定安装有同步蜗杆(10),所述同步蜗杆(10)的两端同一侧均设置有同步蜗轮(9),所述同步蜗轮(9)的中间贯穿安装有调节立柱(4),所述调节立柱(4)的上端贯穿固定底座(1)的表面且外侧均匀活动安装有两个调节滑块(5),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方安装有测试平台(2),所述测试平台(2)的中间镶嵌安装有导热板(3),所述导热板(3)的上下方均活动安装有调节支撑板(6),其中一个所述调节支撑板(6)的下表面安装有挤压气囊(8),另一个所述调节支撑板(6)的上表面安装有加热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气囊(8)的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挤压气囊(8)通过胶粘剂固定在调节支撑板(6)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立柱(4)外侧的两个调节滑块(5)的内侧表面和两个调节滑块(5)接触部分的调节立柱(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旋向完全相反的螺纹,所述调节立柱(4)与调节滑块(5)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板(6)的一侧与调节滑块(5)的一侧完全贴合,所述调节滑块(5)与调节支撑板(6)通过一体化铸造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2)与固定底座(1)的中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测试平台(2)和固定底座(1)均通过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立柱(4)的上下端外侧均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调节立柱(4)与和其端部连接的部件通过滚珠轴承连接。
CN202320336651.2U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 Active CN219624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6651.2U CN219624935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6651.2U CN219624935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4935U true CN219624935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4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36651.2U Active CN219624935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4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0734B (zh) 一种电力电缆热老化检测装置
CN219624935U (zh) 一种智能温度变送器自动检验装置
CN109702668B (zh) 一种电线导体电阻测试专用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7024307B (zh) 滚珠丝杠副力矩检测仪
CN204988982U (zh) 一种用于电刷材料的电摩擦磨损试验机
CN211927530U (zh) 一种保压系统的测试装置
CN217542213U (zh) 一种直线马达扭矩测试装置
CN201402191Y (zh) 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夹紧力在线检测装置
CN206195719U (zh) 一种基于mppt的光伏发电监控装置
CN214703868U (zh) Igbt模块高温反偏老化测试系统
CN212060341U (zh) 一种蓄电池检测装置
CN108680134A (zh) 太阳能热发电定日镜型面安装的在线检测定位装置及方法
CN214794858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风力检测装置
CN210802771U (zh) 一种压力变送器检定用校验台
CN217879441U (zh) 一种电力测控仪器越限报警性能测试装置
CN111272301A (zh) 一种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固定装置
CN214668118U (zh) 一种用于检测5g连接器的硬度检测机器
CN219104222U (zh) 一种热工电缆温度检测机构
CN216012493U (zh) 一种母线温升监测装置
CN219657032U (zh) 一种振动温度即时采集无线传输装置
CN210804105U (zh) 一种电动伺服机构调试装置
CN212903842U (zh) 一种用于精密零件检测设备中的载盘
CN220187763U (zh) 一种基于温湿度智能控制的温湿度传感器
CN112259817B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组
CN219039118U (zh) 一种安规检测随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