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8727U - 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8727U
CN219618727U CN202221193738.0U CN202221193738U CN219618727U CN 219618727 U CN219618727 U CN 219618727U CN 202221193738 U CN202221193738 U CN 202221193738U CN 219618727 U CN219618727 U CN 219618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frame
scutching
machine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937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爱存
廖桂平
包九胜
张卫乐
王正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aoq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aoq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aoq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aoq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937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8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8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8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属于烫金机技术领域,包括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的左侧设置有放卷架。本实用新型,印刷装置前后设置恒张力同步控制装置,在烫印入口处设置水平纠偏开幅辊和垂直纠偏开幅辊,使得安装调试生产简单方便,采用上下两组长烘箱结构,在烘箱底部增加一套烫印及收放卷装置,实现单色和双色烫印转移的高效生产,在二次印刷装置处设置恒张力放卷,在机器末端设置收卷装置,实现单色、双色印刷,烫印机架采用分体式墙板结构,将热辊从烫印机架的侧方吊装到位后平移进入到固定轴承座,然后安装活动轴承座,形成整体,在不影响精度的情况下,方便了热辊的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烫金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
背景技术
烫金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表面装饰,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烫金与压凹凸工艺等其他加工方式相结合,更能显示出产品强烈的装饰效果:二是赋予产品较高的防伪性能,如采用全息定位烫印商标标识等,产品烫金后图案立体感强、清晰、美观,色彩鲜艳夺目,耐磨。目前市场上烫金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板式烫金机,一种是辊筒式烫金机。辊筒式烫金机的最大优点是具有连续烫印的功能,适宜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广泛应用于棉麻、丝织、混纺针织物等面料基材的改色、烫金印花、转印的作业。
辊筒式烫金机一般由放卷、印刷、加热、烫印、收卷等单元组装而成,设备占用空间相对较大,各单元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就使得各单元的水平度、平行度总有一定的偏差,严重影响生产质量。现有辊筒式烫金机烫印装置的加热辊及硅胶压辊因还因加热及压力等工艺要求,质量和尺寸都比较大,加上烫印机架横撑及烫印装置上方还有烘箱等装置影响,加热辊及硅胶压辊的安装、拆卸非常不方便,同时现有烫印装置压合均采用气缸执行,压合力经常因气压不稳定而变化,也一定程度影响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解决了现有辊筒式烫金机各单元的水平度与平行度总有一定的偏差影响生产质量、加热辊及硅胶压辊的安装与拆卸不便和烫印装置压合气缸气压不稳定影响生产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包括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一次印刷装置、下烘箱、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前烫印装置、恒张力收卷机、二次印刷装置、后烫印装置、二号恒张力收卷机、二号同步收卷机和双工位收卷装置,所述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的左侧设置有放卷架、所述放卷架的右侧中间位置旋转连接有一号导布辊,所述一号导布辊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一号开幅辊、所述一号开幅辊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一次印刷装置,所述一次印刷装置的左侧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张力调节装置,所述放卷架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二层机架,所述二层机架的内壁底部位置均匀设置有下烘箱,每组所述下烘箱的内壁靠近两侧中间位置均设置有一号热风管道,所述二层机架的底部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所述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一号垂直纠偏开幅辊,所述二层机架的底部靠近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的右侧位置设置有承载料放卷,所述二层机架的底部靠近承载料放卷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一号对边装置,所述一号对边装置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二号开幅辊,所述一号垂直纠偏开幅辊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一号涨布器,所述一号涨布器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一号小卷放卷机,所述一号小卷放卷机的顶部位置设置有前烫印装置,所述一号涨布器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一号恒张力收卷机,所述一号恒张力收卷机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三号开幅辊,所述三号开幅辊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一号同步收卷机,所述二层机架的内壁靠近下烘箱的右侧位置设置有前牵引辊,所述前牵引辊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二号导布辊,所述二层机架的内壁靠近下烘箱的左侧位置设置有牵引辊组,所述二层机架的底部靠近左侧边缘处设置有进口同步调节机,所述进口同步调节机的右侧设置有恒张力放卷机,所述进口同步调节机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四号开幅辊,所述二层机架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二次印刷装置,所述二层机架的左侧靠近二次印刷装置的顶部位置设置有出口张力调节机,所述二层机架的左侧靠近出口张力调节机的顶部位置设置有水平纠偏辊,所述二层机架的顶部靠近左侧边缘处设置有五号开幅辊,所述二层机架的顶部均匀设置有上烘箱,所述上烘箱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二号热风管道,所述上烘箱的顶部均匀设置有三号导布辊,所述二层机架的顶部靠近右侧位置设置有后牵引辊,所述后牵引辊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二号水平纠偏开幅辊,所述二号水平纠偏开幅辊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二号垂直纠偏开幅辊,所述二层机架的内壁底部靠近右侧边缘处设置有工料放卷,所述二层机架的内壁靠近工料放卷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二号对边装置,所述二号对边装置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六号开幅辊,所述六号开幅辊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二号涨布器,所述二号涨布器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二号小卷放卷机,所述二号小卷放卷机的左侧位置设置有后烫印装置,所述后烫印装置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二号恒张力收卷机,所述二号恒张力收卷机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七号开幅辊,所述七号开幅辊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二号同步收卷机,所述二层机架的内壁靠近后牵引辊的右侧位置设置有四号导布辊,所述二层机架的右侧中间位置设置有同步控制装置,所述同步控制装置的右侧设置有双工位收卷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包括放卷机架,所述放卷机架的顶部靠近右侧边缘处设置有气涨轴上座,所述气涨轴上座的内壁旋转连接有气涨轴支承套,所述气涨轴支承套的底部位置设置有铰支轴,所述铰支轴的底部旋转连接有十字燕尾副,所述的气涨轴支承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涨轴,所述放卷机架的顶部靠近气涨轴的后表面一端设置有气涨轴下座,所述放卷机架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磁粉制动器,所述磁粉制动器的后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组,所述气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齿轮组啮合连接的气涨轴齿轮。
进一步,所述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包括八号开幅辊,所述八号开幅辊贯穿连接有开幅辊支承轴,所述开幅辊支承轴的两侧套设有滑座,两侧所述滑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调节丝杆,两侧所述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座支架。
进一步,所述前烫印装置包括烫印机架,所述烫印机架的两侧靠近底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油缸,两侧所述油缸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轴承座,所述滑动轴承座的内壁设置有一号轴承,所述烫印机架的两侧靠近滑动轴承座的边缘处均设置有活动导向座,所述一号轴承的内壁均旋转连接有胶辊,所述烫印机架的内壁中间位置旋转连接有热辊,所述烫印机架的两侧靠近热辊的边缘处设置有活动轴承半座,所述烫印机架的两侧靠近活动轴承半座的顶部位置设置有固定轴承半座,所述固定轴承半座的内壁旋转连接有二号轴承,所述热辊的外壁靠近正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热辊齿轮,所述烫印机架的正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热辊齿轮相适配的电机齿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具有以下优点:
1、印刷装置前后设置恒张力同步控制装置,在烫印入口处设置水平纠偏开幅辊和垂直纠偏开幅辊,使得安装调试生产简单方便。
2、采用上下两组长烘箱结构,在烘箱底部增加一套烫印及收放卷装置,实现单色和双色烫印转移的高效生产。
3、在二次印刷装置处设置恒张力放卷,在机器末端设置收卷装置,实现单色、双色印刷。
4、烫印机架采用分体式墙板结构,将热辊从烫印机架的侧方吊装到位后平移进入到固定轴承座,然后安装活动轴承座,形成整体,在不影响精度的情况下,方便了热辊的拆装。同样将装有滑动轴承座的胶辊从烫印机架的侧方吊装到位后平移进入到位后,然后安装活动导向座,形成整体,在不影响精度的情况下,方便了胶辊的拆装。
5、在烫印装置入口处设置水平纠偏开幅辊、垂直纠偏开幅辊,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材料开幅的同时,实现了材料对中调整。
这样的操作简单,功能先进,适用于多种材料的单色和双色烫印转移和印刷生产,实现了一机多用,有效提高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中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中密封盖中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中前烫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中胶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中烫印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中固定轴承半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中活动轴承半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中滑动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中活动导向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101、放卷机架;102、气涨轴上座;103、气涨轴支承套;104、铰支轴;105、十字燕尾副;106、气涨轴;107、气涨轴下座;108、磁粉制动器;109、齿轮组;110、气涨轴齿轮;2、放卷架;3、一号导布辊;4、一号开幅辊;5、一次印刷装置;6、张力调节装置;7、二层机架;8、下烘箱;9、一号热风管道;10、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1001、八号开幅辊;1002、开幅辊支承轴;1003、滑座;1004、调节丝杆;1005、滑座支架;11、一号垂直纠偏开幅辊;12、承载料放卷;13、一号对边装置;14、二号开幅辊;15、一号涨布器;16、一号小卷放卷机;17、前烫印装置;1701、烫印机架;1702、油缸;1703、滑动轴承座;1704、一号轴承;1705、活动导向座;1706、胶辊;1707、热辊;1708、活动轴承半座;1709、固定轴承半座;1710、二号轴承;1711、热辊齿轮;1712、电机;1713、电机齿轮;18、恒张力收卷机;19、三号开幅辊;20、一号同步收卷机;21、前牵引辊;22、二号导布辊;23、牵引辊组;24、进口同步调节;25、恒张力放卷;26、四号开幅辊;27、二次印刷装置;28、出口张力调节;29、水平纠偏辊;30、五号开幅辊;31、上烘箱;32、二号热风管道;33、三号导布辊;34、后牵引辊;35、二号水平纠偏开幅辊;36、二号垂直纠偏开幅辊;37、工料放卷;38、二号对边装置;39、六号开幅辊;40、二号涨布器;41、二号小卷放卷机;42、后烫印装置;43、二号恒张力收卷机;44、七号开幅辊;45、二号同步收卷机;46、四号导布辊;47、同步控制装置;48、双工位收卷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10所示,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包括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1、一次印刷装置5、下烘箱8、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10、前烫印装置17、恒张力收卷机18、二次印刷装置27、后烫印装置42、二号恒张力收卷机43、二号同步收卷机45和双工位收卷装置48,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1的左侧设置有放卷架2、放卷架2的右侧中间位置旋转连接有一号导布辊3,一号导布辊3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一号开幅辊4、一号开幅辊4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一次印刷装置5,一次印刷装置5的左侧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张力调节装置6,放卷架2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二层机架7,二层机架7的内壁底部位置均匀设置有下烘箱8,每组下烘箱8的内壁靠近两侧中间位置均设置有一号热风管道9,二层机架7的底部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10,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10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一号垂直纠偏开幅辊11,二层机架7的底部靠近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10的右侧位置设置有承载料放卷12,二层机架7的底部靠近承载料放卷12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一号对边装置13,一号对边装置13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二号开幅辊14,一号垂直纠偏开幅辊11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一号涨布器15,一号涨布器15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一号小卷放卷机16,一号小卷放卷机16的顶部位置设置有前烫印装置17,一号涨布器15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一号恒张力收卷机18,一号恒张力收卷机18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三号开幅辊19,三号开幅辊19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一号同步收卷机20,二层机架7的内壁靠近下烘箱8的右侧位置设置有前牵引辊21,前牵引辊21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二号导布辊22,二层机架7的内壁靠近下烘箱8的左侧位置设置有牵引辊组23,二层机架7的底部靠近左侧边缘处设置有进口同步调节机24,进口同步调节机24的右侧设置有恒张力放卷机25,进口同步调节机24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四号开幅辊26,二层机架7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二次印刷装置27,二层机架7的左侧靠近二次印刷装置27的顶部位置设置有出口张力调节机28,二层机架7的左侧靠近出口张力调节机28的顶部位置设置有水平纠偏辊29,二层机架7的顶部靠近左侧边缘处设置有五号开幅辊30,二层机架7的顶部均匀设置有上烘箱31,上烘箱31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二号热风管道32,上烘箱3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三号导布辊33,二层机架7的顶部靠近右侧位置设置有后牵引辊34,后牵引辊34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二号水平纠偏开幅辊35,二号水平纠偏开幅辊35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二号垂直纠偏开幅辊36,二层机架7的内壁底部靠近右侧边缘处设置有工料放卷37,二层机架7的内壁靠近工料放卷37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二号对边装置38,二号对边装置38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六号开幅辊39,六号开幅辊39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二号涨布器40,二号涨布器40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二号小卷放卷机41,二号小卷放卷机41的左侧位置设置有后烫印装置42,后烫印装置42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二号恒张力收卷机43,二号恒张力收卷机43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七号开幅辊44,七号开幅辊44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二号同步收卷机45,二层机架7的内壁靠近后牵引辊34的右侧位置设置有四号导布辊46,二层机架7的右侧中间位置设置有同步控制装置47,同步控制装置47的右侧设置有双工位收卷装置48。
优选的,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1包括放卷机架101,放卷机架101的顶部靠近右侧边缘处设置有气涨轴上座102,气涨轴上座102的内壁旋转连接有气涨轴支承套103,气涨轴支承套103的底部位置设置有铰支轴104,铰支轴104的底部旋转连接有十字燕尾副105,的气涨轴支承套10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涨轴106,放卷机架101的顶部靠近气涨轴106的后表面一端设置有气涨轴下座107,放卷机架101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磁粉制动器108,磁粉制动器108的后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组109,气涨轴10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齿轮组109啮合连接的气涨轴齿轮110。
优选的,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10包括八号开幅辊1001,八号开幅辊1001贯穿连接有开幅辊支承轴1002,开幅辊支承轴1002的两侧套设有滑座1003,两侧滑座100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调节丝杆1004,两侧滑座10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座支架1005。
优选的,前烫印装置17包括烫印机架1701,烫印机架1701的两侧靠近底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油缸1702,两侧油缸170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轴承座1703,滑动轴承座1703的内壁设置有一号轴承1704,烫印机架1701的两侧靠近滑动轴承座1703的边缘处均设置有活动导向座1705,一号轴承1704的内壁均旋转连接有胶辊1706,烫印机架1701的内壁中间位置旋转连接有热辊1707,烫印机架1701的两侧靠近热辊1707的边缘处设置有活动轴承半座1708,烫印机架1701的两侧靠近活动轴承半座1708的顶部位置设置有固定轴承半座1709,固定轴承半座1709的内壁旋转连接有二号轴承1710,热辊1707的外壁靠近正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热辊齿轮1711,烫印机架1701的正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电机1712,电机1712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热辊齿轮1711相适配的电机齿轮1713。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
左右两个气涨轴上座102分别通过铰支轴104支承在十字燕尾副105和气涨轴下座107上,气涨轴106两端支承在气涨轴支承套103上,气涨轴支承套103放置在气涨轴上座102上,气涨轴106上的气涨轴齿轮110与磁粉制动器108及齿轮组109相配合。通过调节十字燕尾副105,实现气涨轴106上的材料对中、平行。
纠偏开幅辊由八号开幅辊1001、开幅辊支承轴1002、滑座1003、调节丝杆1004、滑座支架1005组成。开幅辊1001的开幅辊支承轴1002支承安装在滑座1003上,滑座1003与滑座支架1005组成一对滑动副,通过调节丝杆1004,使滑座1003在滑座支架1005上移动,实现了同时开幅纠偏。
将活动轴承半座1708安装在固定轴承半座1709上,电机1712通过电机齿轮1713与热辊齿轮1711相啮合,实现热辊1707的驱动。通过这种分体式结构,在不影响精度的情况下,方便了热辊、胶辊的拆装。油缸1702在具有保压功能的液压泵站的作用下,胶辊1706与热辊1707的压力恒定,保证了生产质量。
单色烫印转移工艺:承载料经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1经一号导布辊3、一号开幅辊4进入一次印刷装置5上色,然后经过张力调节装置6进入下烘箱8,通过热风管道加热后再由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10、一号垂直纠偏开幅辊11开幅纠偏到达前烫印装置17处,工料经承载料放卷12、一号对边装置13、二号开幅辊14、一号涨布器15对边、开幅、张力控制后到达前烫印装置17处;或直接经一号小卷放卷机16经一号涨布器15、二号开幅辊14到达前烫印装置17处。在前烫印装置17处的承载料与工料一起进入热辊1707、胶辊1706进行烫印转移,将承载料上的图案转移至工料上,工料通过恒张力收卷18收卷,承载物经由三号开幅辊19、一号同步收卷机20进行收卷,这样就完成了单色烫印转移作业。
双色烫印转移工艺:承载料经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1经一号导布辊3、一号开幅辊4进入一次印刷装置5上色,然后经过张力调节装置6进入下烘箱8、通过热风管道加热后再经前牵引辊21牵引沿二号导布辊22、牵引辊组23、进口同步调节24、四号开幅辊26进入二次印刷装置27进行套色印刷,然后经出口张力调节28、水平纠偏辊29、五号开幅辊30进入上烘箱31,通过二号热风管道32加热后沿三号导布辊33、后牵引辊34、二号水平纠偏开幅辊35、二号垂直纠偏开幅辊36、到达后烫印装置42处。工料经工料放卷37、二号对边装置38、六号开幅辊39、二号涨布器40对边、开幅、张力控制后到达后烫印装置42处;或直接经二号小卷放卷机41经二号涨布器40、六号开幅辊39到达后烫印装置42处。在后烫印装置42处的承载料与工料一起进入热辊1707、胶辊1706进行烫印转移,将承载料上的图案转移至工料上,工料通过二号恒张力收卷机43收卷,承载物经由七号开幅辊44、二号同步收卷机45进行收卷,这样就完成了双色烫印转移作业。
单色印刷工艺:工料经恒张力放卷25、四号开幅辊26进入二次印刷装置27进行印刷,然后经出口张力调节28、水平纠偏辊29、五号开幅辊30进入上烘箱31,通过二号热风管道32加热后沿三号导布辊33、后牵引辊34沿四号导布辊46、同步控制装置47、双工位收卷装置48进行收卷,这样就完成了单色印刷作业。
双色印刷工艺:工料经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1经一号导布辊3、一号开幅辊4进入一次印刷装置5上色,然后经过张力调节装置6进入下烘箱8、通过热风管道加热后再经前牵引辊21牵引沿二号导布辊22、牵引辊组23、进口同步调节24、四号开幅辊26进入二次印刷装置27进行套色印刷,然后经出口张力调节28、水平纠偏辊29、五号开幅辊30进入上烘箱31,通过二号热风管道32加热后沿三号导布辊辊33、后牵引辊34沿四号导布辊46、同步控制装置47、双工位收卷装置48进行收卷,这样就完成了双色印刷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包括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1)、一次印刷装置(5)、下烘箱(8)、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10)、前烫印装置(17)、恒张力收卷机(18)、二次印刷装置(27)、后烫印装置(42)、二号恒张力收卷机(43)、二号同步收卷机(45)和双工位收卷装置(48),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1)的左侧设置有放卷架(2)、所述放卷架(2)的右侧中间位置旋转连接有一号导布辊(3),所述一号导布辊(3)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一号开幅辊(4)、所述一号开幅辊(4)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一次印刷装置(5),所述一次印刷装置(5)的左侧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张力调节装置(6),所述放卷架(2)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二层机架(7),所述二层机架(7)的内壁底部位置均匀设置有下烘箱(8),每组所述下烘箱(8)的内壁靠近两侧中间位置均设置有一号热风管道(9),所述二层机架(7)的底部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10),所述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10)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一号垂直纠偏开幅辊(11),所述二层机架(7)的底部靠近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10)的右侧位置设置有承载料放卷(12),所述二层机架(7)的底部靠近承载料放卷(12)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一号对边装置(13),所述一号对边装置(13)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二号开幅辊(14),所述一号垂直纠偏开幅辊(11)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一号涨布器(15),所述一号涨布器(15)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一号小卷放卷机(16),所述一号小卷放卷机(16)的顶部位置设置有前烫印装置(17),所述一号涨布器(15)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一号恒张力收卷机(18),所述一号恒张力收卷机(18)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三号开幅辊(19),所述三号开幅辊(19)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一号同步收卷机(20),所述二层机架(7)的内壁靠近下烘箱(8)的右侧位置设置有前牵引辊(21),所述前牵引辊(21)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二号导布辊(22),所述二层机架(7)的内壁靠近下烘箱(8)的左侧位置设置有牵引辊组(23),所述二层机架(7)的底部靠近左侧边缘处设置有进口同步调节机(24),所述进口同步调节机(24)的右侧设置有恒张力放卷机(25),所述进口同步调节机(24)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四号开幅辊(26),所述二层机架(7)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二次印刷装置(27),所述二层机架(7)的左侧靠近二次印刷装置(27)的顶部位置设置有出口张力调节机(28),所述二层机架(7)的左侧靠近出口张力调节机(28)的顶部位置设置有水平纠偏辊(29),所述二层机架(7)的顶部靠近左侧边缘处设置有五号开幅辊(30),所述二层机架(7)的顶部均匀设置有上烘箱(31),所述上烘箱(31)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二号热风管道(32),所述上烘箱(3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三号导布辊(33),所述二层机架(7)的顶部靠近右侧位置设置有后牵引辊(34),所述后牵引辊(34)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二号水平纠偏开幅辊(35),所述二号水平纠偏开幅辊(35)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二号垂直纠偏开幅辊(36),所述二层机架(7)的内壁底部靠近右侧边缘处设置有工料放卷(37),所述二层机架(7)的内壁靠近工料放卷(37)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二号对边装置(38),所述二号对边装置(38)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六号开幅辊(39),所述六号开幅辊(39)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二号涨布器(40),所述二号涨布器(40)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二号小卷放卷机(41),所述二号小卷放卷机(41)的左侧位置设置有后烫印装置(42),所述后烫印装置(42)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二号恒张力收卷机(43),所述二号恒张力收卷机(43)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七号开幅辊(44),所述七号开幅辊(44)的左侧位置设置有二号同步收卷机(45),所述二层机架(7)的内壁靠近后牵引辊(34)的右侧位置设置有四号导布辊(46),所述二层机架(7)的右侧中间位置设置有同步控制装置(47),所述同步控制装置(47)的右侧设置有双工位收卷装置(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张力十字调节放卷机(1)包括放卷机架(101),所述放卷机架(101)的顶部靠近右侧边缘处设置有气涨轴上座(102),所述气涨轴上座(102)的内壁旋转连接有气涨轴支承套(103),所述气涨轴支承套(103)的底部位置设置有铰支轴(104),所述铰支轴(104)的底部旋转连接有十字燕尾副(105),所述的气涨轴支承套(10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涨轴(106),所述放卷机架(101)的顶部靠近气涨轴(106)的后表面一端设置有气涨轴下座(107),所述放卷机架(101)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磁粉制动器(108),所述磁粉制动器(108)的后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组(109),所述气涨轴(10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齿轮组(109)啮合连接的气涨轴齿轮(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水平纠偏开幅辊(10)包括八号开幅辊(1001),所述八号开幅辊(1001)贯穿连接有开幅辊支承轴(1002),所述开幅辊支承轴(1002)的两侧套设有滑座(1003),两侧所述滑座(100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调节丝杆(1004),两侧所述滑座(10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座支架(1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烫印装置(17)包括烫印机架(1701),所述烫印机架(1701)的两侧靠近底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油缸(1702),两侧所述油缸(170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轴承座(1703),所述滑动轴承座(1703)的内壁设置有一号轴承(1704),所述烫印机架(1701)的两侧靠近滑动轴承座(1703)的边缘处均设置有活动导向座(1705),所述一号轴承(1704)的内壁均旋转连接有胶辊(1706),所述烫印机架(1701)的内壁中间位置旋转连接有热辊(1707),所述烫印机架(1701)的两侧靠近热辊(1707)的边缘处设置有活动轴承半座(1708),所述烫印机架(1701)的两侧靠近活动轴承半座(1708)的顶部位置设置有固定轴承半座(1709),所述固定轴承半座(1709)的内壁旋转连接有二号轴承(1710),所述热辊(1707)的外壁靠近正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热辊齿轮(1711),所述烫印机架(1701)的正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电机(1712),所述电机(1712)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热辊齿轮(1711)相适配的电机齿轮(1713)。
CN202221193738.0U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 Active CN219618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3738.0U CN219618727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3738.0U CN219618727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8727U true CN219618727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4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93738.0U Active CN219618727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87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58518Y (zh) 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式转印装置
CN103273735B (zh) 一种模块化宽幅烫印机
CN212152754U (zh) 一种纺织面料用除皱装置
CN206326989U (zh) 一种多功能压花机及其制作的面料
CN101513790B (zh) 冷转移印花机的转印装置
CN219618727U (zh) 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
CN205871464U (zh) 一种纺织用织布印花压平装置
CN206448091U (zh) 一体化合成革加工装置
CN218455352U (zh) 一种圆网烘燥机自动换卷伸头组件
CN114919281A (zh) 一种新型辊筒式烫金机
CN106985507A (zh) 一种纺织印染布料生产线的印花装置
CN216140982U (zh) 一种可同时进行收卷与慰烫的纺织机械
CN201333830Y (zh) 双面多色丝印机
CN205871481U (zh) 一种纺织用织布印花烘干装置
CN101746110A (zh) 双面多色丝印机
CN113752670A (zh) 一种用于聚苯乙烯装饰条的覆膜装置及覆膜方法
CN212374534U (zh) 一种布料收卷机
CN103317839A (zh) 一种上浆转印机
CN206968181U (zh) 一种纺织印染布料生产线的印花装置
CN203293656U (zh) 一种上浆转印机
CN218454281U (zh) 一种连续式针织开幅机
CN106183396A (zh) 一种纺织用织布印花烘干装置
CN220031472U (zh) 一种自动印花的布料印花设备
CN213389321U (zh) 一种纺织厂用针织布料拉直装置
CN112793136B (zh) Ptfe纳米膜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new type of roller hot stamping machin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901

Pledgee: Bank of Jiangsu Co.,Ltd. Yancheng branch

Pledgor: JIANGSU GAOQI MACHINE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1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