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5309U - 一种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5309U
CN219615309U CN202320436574.8U CN202320436574U CN219615309U CN 219615309 U CN219615309 U CN 219615309U CN 202320436574 U CN202320436574 U CN 202320436574U CN 219615309 U CN219615309 U CN 219615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ulley
bottom end
device main
gr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365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ngzhiyao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unzhiq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unzhiq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unzhiq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365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5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5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5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端左部设置有驱动电机,固定板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板,托板的底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的上端,装置主体的上端以及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托板的底端以及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反转机构,装置主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研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反转机构配合转动机构,有利于进行逆时针搅拌来配合转动机构的顺时针搅拌,便于形成回流进行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并且可以配合研磨机构,对结团沉淀物进行研磨破碎。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姜辣素是生姜中具有关辣味物质的总称,具有抗自由基、刺激心脏和末梢血管扩张、使血液循环加速、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汗、利尿消肿及快速燃烧脂肪等功效,是生姜中主要的功能成分。姜辣素功效确切、安全性高,但是在达到起效剂量的前提下,需要食用大量的生姜或较多的生姜提取物,其本身所带的辣味及呛鼻气味将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度,所以需要通过混合装置将姜辣素与其它溶液充分混合进行除味后,再干燥制成高姜辣素含量遮味微囊进行使用。
现有的混合装置,尤其是应对高姜辣素含量遮味微囊的制备,搅拌方式单一,混合不够充分,并且不但难以处理溶液产生的絮状,而且难以处理溶液产生的沉淀物,导致混合效果较差。
为此,提出一种混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端左部设置有驱动电机,固定板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板,托板的底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的上端,装置主体的上端以及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托板的底端以及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反转机构,装置主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研磨机构。
优选的,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筒,且转筒的底端贯穿装置主体并且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内部。
优选的,转筒的两侧下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叶,搅拌叶的上下端均匀固定连接有破碎片,破碎片呈四角棱柱设置。
优选的,反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皮带轮上端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且第三皮带轮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在托板的底端右部。
优选的,第三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四皮带轮,且第四皮带轮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在托板的底端左部。
优选的,第四皮带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底端贯穿第二皮带轮和转筒并且延伸至转筒的底部,转杆的两侧下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叶。
优选的,研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杆底端的减速器,减速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控伸缩杆,且电控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研磨板。
优选的,研磨板的上端呈圆台形设置,研磨板的底端均匀设置有研磨块,且研磨块呈半球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转动机构,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以及转筒带动搅拌叶和破碎片搅拌溶液,有利于顺时针进行搅拌,便于利用破碎片对内部絮状物进行破碎,并且可以配合反转机构,提高搅拌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反转机构配合转动机构,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第三皮带轮改变转动方向,第三皮带轮通过第四皮带轮和转杆带动搅拌叶和破碎片进行逆时针搅拌,有利于进行逆时针搅拌来配合转动机构的顺时针搅拌,便于形成回流进行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并且可以配合研磨机构,对结团沉淀物进行研磨破碎。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研磨机构配合反转机构,转杆通过减速器和电控伸缩杆带动研磨板底端研磨块研磨沉淀物,减速器可以控制研磨板高度,有利于对装置主体底端的沉淀物进行研磨破碎,提升混合效果,并且可以调节研磨板的高度,便于选择是否进行研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混合装置的整体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混合装置的整体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混合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混合装置的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1、装置主体;2、固定板;3、第一支撑杆;4、托板;5、第二支撑杆;6、驱动电机;7、第一皮带轮;8、第二皮带轮;9、转筒;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三皮带轮;13、第四皮带轮;14、转杆;15、搅拌叶;16、破碎片;17、减速器;18、电控伸缩杆;19、研磨板;20、研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且固定板2的上端左部设置有驱动电机6,固定板2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且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板4,托板4的底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5,且第二支撑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1的上端,装置主体1的上端以及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托板4的底端以及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反转机构,装置主体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研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有转动机构和反转机构以及研磨机构,通过固定板2支撑转动机构,通过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5稳定支撑托板4,转动机构可以顺时针进行搅拌,便于利用破碎片16对内部絮状物进行破碎,反转机构可以配合转动机构,便于形成回流进行一步提高混合效果,研磨机构可以对装置主体1底端的沉淀物进行研磨破碎,提升混合效果。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6输出轴上的第一皮带轮7,第一皮带轮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8,第二皮带轮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筒9,且转筒9的底端贯穿装置主体1并且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内部,转筒9的两侧下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叶15,搅拌叶15的上下端均匀固定连接有破碎片16,破碎片16呈四角棱柱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带动第一皮带轮7转动,因为第一皮带轮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8,所以第一皮带轮7带动第二皮带轮8转动,然后第二皮带轮8通过转筒9带动搅拌叶15顺时针旋转,最后搅拌叶15通过破碎片16对装置主体1内部的溶液进行搅拌,有利于顺时针进行搅拌,便于利用破碎片16对内部絮状物进行破碎,并且可以配合反转机构,提高搅拌效果。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反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皮带轮7上端的第一齿轮10,第一齿轮10啮合有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12,且第三皮带轮12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在托板4的底端右部,第三皮带轮1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四皮带轮13,且第四皮带轮13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在托板4的底端左部,第四皮带轮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4,且转杆14的底端贯穿第二皮带轮8和转筒9并且延伸至转筒9的底部,转杆14的两侧下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叶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皮带轮7带动第一齿轮10转动,因为第一齿轮10啮合有第二齿轮11,所以第一齿轮10带动第二齿轮11逆时针转动,然后第二齿轮11带动上端的第三皮带轮12转动,又因为第三皮带轮1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四皮带轮13,所以第三皮带轮12带动第四皮带轮13转动,最后第四皮带轮13带动底端的转杆14转动,转杆14通过搅拌叶15和破碎片16对装置主体1内部溶液进行搅拌,有利于进行逆时针搅拌来配合转动机构的顺时针搅拌,便于形成回流进行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并且可以配合研磨机构,对结团沉淀物进行研磨破碎。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研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杆14底端的减速器17,减速器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控伸缩杆18,且电控伸缩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研磨板19,研磨板19的上端呈圆台形设置,研磨板19的底端均匀设置有研磨块20,且研磨块20呈半球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控伸缩杆18,电控伸缩杆18带动研磨板19升降到合适位置,然后转杆14转动的同时通过减速器17减速带动电控伸缩杆18转动,电控伸缩杆18带动研磨板19转动,最后研磨板19通过研磨块20对装置主体1底端的结团沉淀物进行研磨,有利于对装置主体1底端的沉淀物进行研磨破碎,提升混合效果,并且可以调节研磨板19的高度,便于选择是否进行研磨。
工作原理:启动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带动第一皮带轮7转动,因为第一皮带轮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8,所以第一皮带轮7带动第二皮带轮8转动,然后第二皮带轮8通过转筒9带动搅拌叶15顺时针旋转,最后搅拌叶15通过破碎片16对装置主体1内部的溶液进行搅拌,有利于顺时针进行搅拌,便于利用破碎片16对内部絮状物进行破碎,并且可以配合反转机构,提高搅拌效果;
第一皮带轮7带动第一齿轮10转动,因为第一齿轮10啮合有第二齿轮11,所以第一齿轮10带动第二齿轮11逆时针转动,然后第二齿轮11带动上端的第三皮带轮12转动,又因为第三皮带轮1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四皮带轮13,所以第三皮带轮12带动第四皮带轮13转动,最后第四皮带轮13带动底端的转杆14转动,转杆14通过搅拌叶15和破碎片16对装置主体1内部溶液进行搅拌,有利于进行逆时针搅拌来配合转动机构的顺时针搅拌,便于形成回流进行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并且可以配合研磨机构,对结团沉淀物进行研磨破碎;
启动电控伸缩杆18,电控伸缩杆18带动研磨板19升降到合适位置,然后转杆14转动的同时通过减速器17减速带动电控伸缩杆18转动,电控伸缩杆18带动研磨板19转动,最后研磨板19通过研磨块20对装置主体1底端的结团沉淀物进行研磨,有利于对装置主体1底端的沉淀物进行研磨破碎,提升混合效果,并且可以调节研磨板19的高度,便于选择是否进行研磨。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端左部设置有驱动电机,固定板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板,托板的底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的上端,装置主体的上端以及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托板的底端以及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反转机构,装置主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研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筒,且转筒的底端贯穿装置主体并且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转筒的两侧下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叶,搅拌叶的上下端均匀固定连接有破碎片,破碎片呈四角棱柱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反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皮带轮上端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且第三皮带轮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在托板的底端右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四皮带轮,且第四皮带轮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在托板的底端左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皮带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底端贯穿第二皮带轮和转筒并且延伸至转筒的底部,转杆的两侧下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研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杆底端的减速器,减速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控伸缩杆,且电控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研磨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研磨板的上端呈圆台形设置,研磨板的底端均匀设置有研磨块,且研磨块呈半球形设置。
CN202320436574.8U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混合装置 Active CN219615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6574.8U CN219615309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6574.8U CN219615309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5309U true CN219615309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36574.8U Active CN219615309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5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87699U (zh) 一种中药粉碎研磨一体机
CN108479968A (zh) 一种振动式中药粉碎研磨一体机
CN207153823U (zh) 一种棒状中药材粉碎研磨一体机
CN207357323U (zh) 一种中药粉碎研磨一体机
CN207342811U (zh) 一种具有搅拌烘干功能的高效中草药粉碎装置
CN219615309U (zh) 一种混合装置
CN107350041A (zh) 一种具有搅拌烘干功能的高效中草药粉碎装置
CN109123650A (zh) 一种驴鞭提取壮阳补肾的保健品工艺装置及其方法
CN213825237U (zh) 一种畜牧用硬质块状饲料粉碎装置
CN208115642U (zh) 水包水多彩涂料分散搅拌装置
CN210752435U (zh) 一种用于果粒饮料制作的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15223125U (zh) 一种茶叶种植用高效施肥装置
CN108654727B (zh) 一种骨科中药制作装置
CN104998567A (zh) 花茶混合机
CN204996163U (zh) 一种密闭式中药提取罐
CN204499385U (zh) 匀质浸泡装置
CN204106581U (zh) 一种制备银杏提取物纳米粉末的设备
CN106922795A (zh) 一种螺蛳壳肉分离设备
CN204865595U (zh) 花茶混合机
CN207492681U (zh) 一种新型姜茸生产装置
CN213611047U (zh) 一种畜牧饲料用原料混合装置
CN215877687U (zh) 一种乳品槽搅拌器
CN205683933U (zh) 一种金刚砂混合搅拌装置
CN207463038U (zh) 一种槽式搅拌机
CN215277043U (zh) 一种鱼饲料生产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8

Address after: Room 1329, No. 88 Laohanghai Road, Jiubao Street, Shangche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Xingzhiyao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802-2, Building 1, Huanyu Business Center, No. 626 Kejiguan Street,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1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Yunzhiq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