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3101U - 一种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3101U
CN219613101U CN202223527677.XU CN202223527677U CN219613101U CN 219613101 U CN219613101 U CN 219613101U CN 202223527677 U CN202223527677 U CN 202223527677U CN 219613101 U CN219613101 U CN 219613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ealing
liquid injection
port
liqui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276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峰
欧阳文婷
屈海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dwa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dwa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dwa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Wadwa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276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3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3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3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注液组件包括导流件和第一密封件。导流件用于为储液腔注液,导流件形成进流口、出流口和连通进流口和出流口的导流通道,导流件具有注液位和密封位;第一密封件形成有密封口,导流件的外周壁可滑动地密封套设于密封口内,以在注液位和密封位之间切换;在密封位下,导流件靠近出流口的一端密封套设于密封口的周侧壁内,出流口与储液腔隔离;在注液位下,导流件靠近出流口的一端伸出密封口,出流口连通储液腔。本申请提供的注液组件可用于雾化器的注液,导流件的外周壁始终与第一密封件的密封口保持滑动密封,可保证注液组件多次注液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主要包括雾化器和电源组件,电源组件为雾化器供电,雾化器用于容纳药液、烟液等液态介质并将其雾化生成气溶胶。雾化器一般包括储液仓和雾化芯,储液仓用于存放待雾化的液态介质并为雾化芯供液,然而在为储液仓加注液态介质时,液态介质容易进入注液组件内,多次注液后,会影响注液组件的工作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注液组件可便于雾化器加注液态介质,注液组件的注液可靠性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注液组件,包括:
导流件,用于为储液腔注液,所述导流件形成进流口、出流口和连通所述进流口和所述出流口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件具有注液位和密封位;
第一密封件,形成有密封口,所述导流件的外周壁可滑动地密封套设于所述密封口内,以在所述注液位和所述密封位之间切换;
在所述密封位下,所述导流件靠近所述出流口的一端密封套设于所述密封口的周侧壁内,所述出流口与所述储液腔隔离;在所述注液位下,所述导流件靠近所述出流口的一端伸出所述密封口,所述出流口连通所述储液腔。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注液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导流件,以提供所述导流件从所述注液位滑动至所述密封位的弹性力。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注液组件包括形成有密封端口、注液端口和容纳腔的注液壳体;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注液端口和所述密封端口;所述进流口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朝向所述注液端口,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于所述密封端口处,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导流件。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注液壳体形成有一端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另一端通过导气通道连通所述储液腔,在所述密封位下,所述导流件封闭所述排气口以使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容纳腔隔离;在所述注液位下,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容纳腔。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流件包括导流管和容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二密封件,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密封口内,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内,所述第二密封件上形成有所述进流口,在所述密封位下,所述第二密封件封闭所述排气口。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密封件延伸的止挡端头,在所述注液位下,所述第二密封件抵接所述止挡端头。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流通道可用于穿设注液管,在所述注液位下,所述注液管通过所述进流口穿入所述导流通道内,所述注液管的外周壁与所述导流通道的周侧壁之间的间隙空间构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流口和所述出流口。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流通道的周侧壁形成有连通所述出流口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为所述排气通道。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流通道可用于穿设注液管,在所述注液位下,所述注液管通过所述进流口穿入所述导流通道内,所述导流通道的周侧壁形成有排气孔和排气槽,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出流口靠近所述进流口的一侧;在所述密封位下,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储液腔隔离;在所述注液位下,所述排气槽通过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储液腔。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注液组件,所述雾化器内形成有所述储液腔和连通所述储液腔的安装槽;所述注液组件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本申请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以及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用于给所述雾化器供电。
本申请提供的注液组件可用于雾化器的注液,导流件相对密封口在注液位和密封位之间滑动切换的过程中,导流件的外周壁始终与第一密封件的密封口保持滑动密封,能有效防止液态介质进入到导流件与密封口之间的间隙中,可避免导流件在滑动过程中出现卡滞的现象,可保证注液组件多次注液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一个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分解图,其中,示意性地展示了雾化座、注液组件和雾化端盖;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结构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A-A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图5所示结构的B-B处的局部剖视图,其中,示意性地展示了导流件处于密封位的状态;
图8为图5所示结构的B-B处的局部剖视图,其中,示意性地展示了导流件处于注液位的状态,图中带箭头的虚线示意性地展示了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方向;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局部剖视图,其中,示意性地展示了导流件处于密封位的状态;
图10为图9所示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其中,示意性地展示了导流件处于注液位的状态,图中带箭头的虚线示意性地展示了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方向;
图11为图1所示结构的注液组件的结构剖视图,其中,示意性地展示了导流件处于注液位的状态,图中带箭头的虚线示意性地展示了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方向。
附图标记说明:
雾化器1000;注液组件100;导流件1;进流口1a;出流口1b;导流通道1c;排气通道1ca;排气孔1cb;排气槽1cc;导流管11;第二密封件12;环挡13;环边14;第一密封件2;密封口2a;止挡端头21;弹性件3;注液壳体4;密封端口4a;注液端口4b;容纳腔4c;容置空间4ca;排气口4d;注液管5;注液流道5a;储液腔200a;安装槽200b;台阶面200ba;导气通道200c;储液壳体201;装配口201a;吸嘴口201b;雾化座202;雾化端盖203;注液孔203a;紧固端头2031;雾化套筒204;供液口204a;出雾通道204b;雾化芯205;导液体2051;发热体2052;电极206;密封圈207。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上”、“下”方位为基于附图6所示的方位。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二者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注液组件100,请参阅图1、图5、图6、图7和图9,注液组件100包括导流件1和第一密封件2。注液组件100包括但不限于应用在雾化器1000上的注液和密封。
以注液组件100用于雾化器1000的注液和密封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器1000,请参阅图1至图6,雾化器1000包括本申请任意一项实施例所提供的注液组件100。
雾化器1000内形成有储液腔200a和连通储液腔200a的安装槽200b;注液组件100嵌设于安装槽200b内。具体地,储液腔200a用于储存待雾化的药液或烟液等液态介质,安装槽200b用于安装注液组件100,注液组件100密封套接于安装槽200b内。注液组件100未设置于安装槽200b内时,安装槽200b连通储液腔200a和外部空间,注液组件100设置于安装槽200b内后,在未注液的情况下,安装槽200b被注液组件100封闭,储液腔200a不能通过安装槽200b与外部空间连通。
导流件1用于为储液腔200a注液,导流件1形成进流口1a、出流口1b和连通进流口1a和出流口1b的导流通道1c,导流件1具有注液位和密封位。示例性的,以图5至图7中的视角为例,导流件1大致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导流件1上端的开口为进流口1a,导流件1下端的周侧壁开口为出流口1b,进流口1a和出流口1b之间为导流通道1c。
第一密封件2形成有密封口2a,导流件1的外周壁可滑动地密封套设于密封口2a内,以在注液位和密封位之间切换。具体地,第一密封件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密封效果好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硅胶等的柔性密封材料。密封口2a内周壁的轮廓形状与导流件1外周壁的轮廓形状相适配,导流件1的外周壁可滑动地密封套设于密封口2a的内周壁内。
在密封位下,导流件1靠近出流口1b的一端密封套设于密封口2a的周侧壁内,出流口1b与储液腔200a隔离。在注液位下,导流件1靠近出流口1b的一端伸出密封口2a,出流口1b连通储液腔200a。也就是说,在不需要注液时,导流件1与密封口2a密封连接,保证了储液腔200a的密封性。在需要注液时,仅需控制导流件1靠近出流口1b的一端伸出密封口2a,出流口1b跟随导流件1伸入并连通储液腔200a,导流通道1c能够通过出流口1b与储液腔200a连通,液态介质能够通过进流口1a注入导流通道1c,并从出流口1b进入储液腔200a以实现注液。
本申请提供的注液组件100可用于雾化器1000的注液,导流件1相对密封口2a在注液位和密封位之间滑动切换的过程中,导流件1的外周壁始终与第一密封件2的密封口2a保持滑动密封,能有效防止液态介质进入到导流件1与密封口2a之间的间隙中,可避免导流件1在滑动过程中出现卡滞的现象,可保证注液组件100多次注液的可靠性。
第一密封件2的具体设置位置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以图9和图10中的视角为例,第一密封件2密封连接于储液腔200a上方侧壁,导流件1可沿上下方向滑动地套接于密封口2a内。
导流件1靠近出流口1b的一端与第一密封件2密封套接的形式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以图9中的视角为例,在密封位下,导流件1位于出流口1b下端的外周壁与第一密封件2的周侧壁过盈配合,以封闭出流口1b与储液腔200a之间的连通。另一实施例中,以图7中的视角为例,导流件1位于出流口1b下端形成有环挡13,环挡13位于储液腔200a内,在密封位下,环挡13的上侧壁与第一密封件2位于密封口2a处的下侧壁密封抵接,以封闭出流口1b与储液腔200a之间的连通。
驱动导流件1在注液位和密封位之间切换的方式不限,一实施例中,用于注液的注液管5的一端与导流件1位于进流口1a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以带动导流件1在注液位和密封位之间滑动。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注液管5与导流件1的进流口1a螺纹套接。具体地,需要注液时,注液管5先与导流件1的进流口1a螺纹套接,注液管5带动导流件1滑动至注液位,以使出流口1b连通储液腔200a,注液管5内的液态介质依次通过注液管5途经进流口1a、导流通道1c、出流口1b流入储液腔200a,以实现注液操作。注液完毕后,注液管5带动导流件1由注液位回复至密封位,出流口1b与储液腔200a隔离,最后注液管5与导流件1解除螺纹套接以实现分离。
另一实施例中,注液管5为弹性管,注液管5通过自身发生弹性变形与导流件1的进流口1a过盈套接。具体地,需要注液时,注液管5先与导流件1的进流口1a过盈套接,注液管5带动导流件1滑动至注液位,以使出流口1b连通储液腔200a,注液管5内的液态介质依次通过注液管5途经进流口1a、导流通道1c、出流口1b流入储液腔200a,以实现注液操作。注液完毕后,注液管5与导流件1之间过盈套接产生的摩擦力带动导流件1由注液位回复至密封位,出流口1b与储液腔200a隔离,最后注液管5与导流件1解除过盈套接以实现分离。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注液组件100可以通过注液管5的一端与导流件1位于进流口1a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以实现导流件1在注液位和密封位之间的滑动。如此设置,可保证注液组件100在未注液的状态下,导流件1处于密封位,从而使得储液腔200a在注液组件100处始终处于密封状态。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图11,注液组件100包括弹性件3,弹性件3的一端连接导流件1,以提供导流件1从注液位滑动至密封位的弹性力。弹性件3的具体结构不做特别的限定,弹性件3包括但不限于弹簧或弹性波纹管等等。在不受到其他外力的作用下,弹性件3的弹性力能使得导流件1自动从注液位滑动至密封位,从而使得雾化器1000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储液腔200a在注液组件100处始终处于密封状态,不会发生渗透漏液的情况。
相关技术中,雾化器的注液方式需要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需要将储液仓竖直放置,储液仓的一端具有开口端,开口端朝上,然后将注液头通过开口端伸入储液仓内并不断向储液仓内加注液体,注液完成后,再用密封结构堵住储液仓的开口端;然而,在注液完成后密封开口端的操作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例如为1分钟内,以避免因液体自身的重量,造成液体从储液仓内部的供液口渗透漏液。因此,此种注液方式,注液作业效率低,不方便流水化作业,不能先将多个储液仓都统一注液后,再统一采用堵塞密封件。
同时,雾化器1000后续还需要将吸嘴组件与储液仓进行铆压,而铆压时,若铆压力过大,则存在压坏吸嘴组件的风险。若二者放置相对歪斜或铆压力不足,则都会存在着吸嘴组件与储液仓装配不到位而造成漏液的风险。
再者,此种注液方式,储液仓的开口端朝上,注液头由上至下竖直注液才能保证储液仓能够装填足够容积的液体,例如0.5ml或1ml等等,若开口端沿竖向倾斜角度过大,例如将开口端相对竖向倾斜45°注液时,则会导致储液仓还未加注足够的液体,液体就会从储液仓内溢出。
本申请提供的注液组件100,一方面,在未注液时,导流件1在弹性件3的弹性力作用下与第一密封件2保持密封套接,实现对储液腔200a在注液组件100处的密封,可保证雾化器1000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储液腔200a既不会出现在注液组件100处渗透漏液的现象,也不会出现在储液腔200a的供液口204a处渗透漏液的现象;在注液时,出流口1b跟随导流件1伸入并连通储液腔200a,以实现对储液腔200a的注液。另一方面,雾化器1000相对竖向倾斜任意角度均能够实现稳定注液,雾化器1000的注液方式更灵活。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和图10,弹性件3为压簧,导流件1上端形成有环边14,压簧的上端抵接环边14,压簧的下端抵接安装槽200b的台阶面200ba;需要注液时,向下按压导流件1并克服压簧的弹性力向下滑动,以使出流口1b与储液腔200a导通。注液完成后,压簧的弹性力将自动带动导流件1由注液位向上滑动至密封位。
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5至图8,注液组件100包括形成有密封端口4a、注液端口4b和容纳腔4c的注液壳体4。示例性的,注液壳体4大致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注液壳体4的具体外部轮廓不做特别的限定,注液壳体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外部轮廓设置成矩形、方形、三角形等等。示例性的,以图6和图7中所示的视角为例,注液壳体4为中空的圆形筒状结构,注液壳体4的上端为注液端口4b,注液壳体4的下端为密封端口4a。
容纳腔4c连通注液端口4b和密封端口4a;进流口1a位于容纳腔4c内且朝向注液端口4b,第一密封件2密封于密封端口4a处。弹性件3为压簧,压簧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密封件2和导流件1。具体地,导流件1的上端容设于容纳腔4c内,压簧的上端抵接导流件1,压簧的下端抵接第一密封件2,第一密封件2的下端朝向储液腔200a,注液端口4b用于穿设从外部接入的注液结构,进流口1a朝向注液端口4b,以便于注液结构能顺畅地对接进流口1a。
注液结构的具体形式不做特别的限定,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10,需要注液时,用于注液的注液管5的下端穿过注液端口4b并抵接于导流件1的进流口1a处,以使注液管5内的注液流道5a连通进流口1a,然后注液管5对导流件1向下施加下压力,推动导流件1从密封位由上至下滑动至注液位,注液流道5a内的液体依次流经进流口1a、导流通道1c、出流口1b流入储液腔200a。在注液完成后,注液管5与导流件1分离,压簧的弹性力将自动带动导流件1由注液位向上滑动至密封位,保证储液腔200a在注液组件100处的密封。
本申请的注液组件100通过设置注液壳体4,一方面能够将注液组件100模块化,使得注液组件100的结构更紧凑。另一方面,第一密封件2盖合于位于注液壳体4下端的密封端口4a,也就是说,第一密封件2的上方为容纳腔4c,第一密封件2的下方为储液腔200a,可避免容纳腔4c内的压簧等零件与储液腔200a的液体接触,因此第一密封件2可起到分隔作用,同时压簧的下端抵接于第一密封件2的上端,因此第一密封件2还起到支撑作用。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注液壳体4形成有一端连通容纳腔4c的排气口4d,排气口4d的另一端通过导气通道200c连通储液腔200a,在密封位下,导流件1封闭排气口4d以使排气口4d与容纳腔4c隔离;在注液位下,排气口4d连通容纳腔4c。注液时,由于液体进入到储液腔200a内将使得储液腔200a内的空气被压缩,如果不将储液腔200a内的空气排出,则内部气压将逐步增大,导致液体从供液口204a被挤出造成渗透漏液。因此,排气口4d能够允许来自储液腔200a内的空气通过容纳腔4c导出至外界,保证在注液过程中储液腔200a内的气压与外界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实现顺畅注液。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导流件1包括导流管11和容设于容纳腔4c内的第二密封件12,导流管11的一端可滑动地套设于密封口2a内,导流管11的另一端套接于第二密封件12内,第二密封件12上形成有进流口1a。具体地,导流管11为内部形成有导流通道1c的中空管状结构,导流管11上端的外周壁套设有环状结构的第二密封件12,第二密封件12包括但不限于密封效果好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硅胶等的柔性密封材料。第二密封件12可以为活塞结构。
排气口4d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特别的限定。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注液壳体4的周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口4d,雾化器1000形成有导气通道200c,导气通道200c连通储液腔200a和排气口4d。在密封位下,第二密封件12的周侧壁与排气口4d对位以封闭排气口4d,保证储液腔200a在未注液时的密封性。在注液位下,第二密封件12的周侧壁与排气口4d错位,排气口4d连通容纳腔4c和导气通道200c,注液过程中,储液腔200a中的气体可依次途经导气通道200c、排气口4d、容纳腔4c和注液端口4b连通至外界,储液腔200a内的气压与外界的气压保持平衡,出流口1b处的液体能够顺畅注入储液腔200a内。
一实施例中,排气口4d开设于注液壳体4的上端。具体地,排气口4d的上端连通导气通道200c,排气口4d的下端连通容纳腔4c,在密封位下,第二密封件12的上侧壁与排气口4d的下端抵接以封闭排气口4d,保证储液腔200a在未注液时的密封性。在注液位下,第二密封件12的上侧壁与排气口4d的下端分离,排气口4d连通容纳腔4c和导气通道200c。注液过程中,储液腔200a中的气体可依次途经导气通道200c、排气口4d、容纳腔4c和注液端口4b连通至外界。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第一密封件2、第二密封件12、导流件1和注液壳体4共同限定形成用于设置弹性件3的容置空间4ca,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密封件2和第二密封件12。具体地,请参阅图7和图8,弹性件3为压簧,压簧套设于导流管11的外周壁与注液壳体4的内周壁之间,压簧的上端抵接第二密封件12的下端,压簧的下端抵接第一密封件2的上端。其中,导流管11与第一密封件2之间的摩擦力小于导流管11与第二密封件12之间的摩擦力,以避免压簧复位时导流管11与第二密封件12分离的情况。第一密封件2密封盖合注液壳体4的密封端口4a,第二密封件12的外周壁与注液壳体4的内周壁间隙配合,以使压簧被限定在由第一密封件2、第二密封件12、导流件1和注液壳体4共同构成的容置空间4ca内。
由于在雾化器1000排气或注液的过程中,若待雾化的雾化基质的粘度较高,气体中可能携带部分雾化后的雾化基质,雾化基质侵染压簧后可能导致压簧工作失效的问题,而将压簧设置于容置空间4ca内,由于容置空间4ca与其他空间均不导通,位于容置空间4ca内的压簧既不会与导流通道1c内的液体介质接触,也不会与导气通道200c的气体介质接触,压簧的工作可靠性更高。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第一密封件2形成有朝向第二密封件12延伸的止挡端头21,在注液位下,第二密封件12抵接止挡端头21。也就是说,注液时,注液管5对导流件1向下施加下压力,推动导流件1密封位由上至下滑动至注液位,向下滑动到位后,止挡端头21的上端抵接于第二密封件12的下端面,以限制第二密封件12向下过渡滑动,从而保证位于容置空间4ca内的压簧不会被过渡挤压。
止挡端头21的具体结构不做特别的限定,止挡端头21可以是朝第二密封件12方向延伸的单根凸条结构,也可以是朝第二密封件12方向延伸的多根凸条结构,多根凸条结构相互之间绕导流件1的周向间隔布置。示例性的,请参阅图6和图7,止挡端头21为绕导流件1的周向连续布置的环形筒状结构,止挡端头21套设于注液壳体4位于密封端口4a处的内周壁上。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导流通道1c可用于穿设注液管5,在注液位下,注液管5通过进流口1a穿入导流通道1c内,注液管5的外周壁与导流通道1c的周侧壁之间的间隙空间构成排气通道1ca,排气通道1ca连通进流口1a和出流口1b。具体地,在注液过程中,注液管5穿入导流通道1c内,并推动导流管11向下滑动以使出流口1b连通导流通道1c和储液腔200a,储液腔200a中的气体通过出流口1b进入注液管5的外周壁与导流通道1c的周侧壁之间的间隙构成的排气通道1ca内,再从排气通道1ca导出至容纳腔4c,最后通过注液端口4b排出至外界。也就是说,此种注液方式可适用于在注液速度较慢,出流口1b孔径较大的情况,请参阅图10,液体能够沿出流口1b相对较下的位置流入储液腔200a,而储液腔200a内的气体能够沿出流口1b相对较上的位置从储液腔200a排出,出流口1b可同时实现液体的注入和气体的导出,从而可降低注液组件100的整体结构复杂度,注液组件100的制造生产成本更低。
为了进一步提高注液时的排气效率。一实施例中,导流通道1c的周侧壁形成有连通出流口1b的排气槽1cc,排气槽为排气通道1ca。通过在导流通道1c的周侧壁上开设排气槽1cc,能够增大排气通道1ca的通流面积,可避免注液管5的外周壁与导流通道1c的周侧壁之间的间隙空间过窄而导致排气不畅的情况,从而提高注液时的排气效率和排气可靠性。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导流通道1c可用于穿设注液管5,在注液位下,注液管5通过进流口1a穿入导流通道1c内,导流通道1c的周侧壁形成有排气孔1cb和排气槽1cc,排气孔1cb位于出流口1b靠近进流口1a的一侧;在密封位下,排气孔1cb与储液腔200a隔离;在注液位下,排气槽1cc通过排气孔1cb连通储液腔200a。具体地,在密封位下,第一密封件2的密封口2a与导流件1密封套接,排气孔1cb与储液腔200a被隔离,保证储液腔200a在未注液时的密封性;在注液过程中,注液管5穿入导流通道1c内,并推动导流管11向下滑动,出流口1b连通导流通道1c和储液腔200a的同时,排气孔1cb也连通排气槽1cc和储液腔200a,储液腔200a中的气体通过排气孔1cb进入排气槽1cc内,并从导流通道1c导出至容纳腔4c,最后通过注液端口4b排出至外界。
其中,排气孔1cb位于出流口1b靠近进流口1a的一侧,以图11中的视角为例,即排气孔1cb位于出流口1b的上方,如此设置可避免注液管5中向出流口1b流出的液体不会堵塞排气孔1cb,保证注液过程中排气的可靠性。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2至图7,雾化器1000包括一端形成有装配口201a的储液壳体201、雾化座202以及雾化端盖203;雾化座202密封盖合于装配口201a上,雾化座202与储液壳体201共同围合形成储液腔200a,雾化端盖203盖设于雾化座202远离储液腔200a的一侧;雾化座202形成有安装槽200b和导气通道200c,注液组件100的注液壳体4嵌设于安装槽200b内,导气通道200c连通注液壳体4的排气口4d和储液腔200a,雾化端盖203形成有注液孔203a,注液孔203a连通进流口1a。
也就是说,储液腔200a由多个构件围合而成,储液壳体201主要用于储存和容纳待雾化的液体,雾化座202一方面用于密封储液腔200a,雾化座202另一方面用于固定注液组件100以及设置与注液组件100对应的导气通道200c。再一方面,雾化座202的安装槽200b的槽壁面结构本身还可直接作为注液组件100的注液壳体4,从而减少注液组件100的零部件数量,节约注液组件100的生产成本,同时雾化器1000整体结构也更加紧凑。
示例性的,以图6中所示的视角为例,储液壳体201的上端开设有装配口201a,雾化座202密封套接于装配口201a内,雾化座202的下端与储液壳体201的内部空间共同围合以形成储液腔200a,雾化座202上的安装槽200b用于装配和固定注液组件100,安装槽200b的上端开口用于安装注液组件100,安装槽200b的下端开口连通储液腔200a,导气通道200c为形成于雾化座202内部的槽孔结构,导气通道200c的下端开口与储液腔200a直接连通,注液组件100设置于安装槽200b内后,导气通道200c的上端开口与排气口4d对位,在未注液的情况下,安装槽200b被注液组件100封闭,排气口4d被第二密封件12封闭,以保证储液腔200a的密封性。在注液时,注液管5伸入注液孔203a并抵接于导流件1的进流口1a处,以使注液管5内的注液流道5a连通进流口1a,然后注液管5对导流件1向下施加下压力,推动导流件1密封位由上至下滑动至注液位,第二密封件12的周侧壁与排气口4d错位,排气口4d连通容纳腔4c和导气通道200c,储液腔200a中的气体可依次途经导气通道200c、排气口4d、容纳腔4c、注液端口4b和注液孔203a连通至外界,储液腔200a内的气压与外界的气压保持平衡,出流口1b处的液体能够顺畅注入储液腔200a内。
排气口4d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与排气口4d一一对应的导气通道200c的个数同样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示例性的,请参阅图7和图8,注液壳体4的周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排气口4d,雾化座202上形成有两个导气通道200c,两个导气通道200c分别对应两个排气口4d。如此设置,可提高注液过程中的排气效率和排气可靠性,可避免其中一个排气口4d或导气通道200c出现堵塞后出现无法实现顺畅排气的情况。
雾化座202与储液壳体201的密封套接形式不限,示例性的,请参阅图5至图8,雾化座202与储液壳体201的装配口201a之间通过密封圈207密封。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6,雾化端盖203包括形成有注液孔203a的紧固端头2031,安装槽200b的周侧壁形成有台阶面200ba,注液组件100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紧固端头2031与台阶面200ba之间。具体地,紧固端头2031为中空的筒状结构,紧固端头2031的下端抵接于注液壳体4的上端面,第一密封
件2的下端面抵接于台阶面200ba上。安装注液组件100时,先将注液组件1005从安装槽200b的上端开口由上至下套设于安装槽200b内,再将紧固端头2031
由上至下插入安装槽200b内,紧固端头2031的下端向下推动注液壳体4的上端,直至将注液组件100抵紧于安装槽200b的台阶面200ba上。也就是说,紧固端头2031与台阶面200ba的组合,能够将注液组件100紧固地套设于安装槽200b内,保证注液管5抵接按压导流件1时,导流件1能够从密封位滑动至注0液位,而注液壳体4和第一密封件2均不会同步滑动,保证了注液组件100的工作可靠性。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雾化器1000包括与雾化座202连接的雾化套筒204和设置于雾化套筒204内的雾化芯205,雾化套筒204形成有供液口204a
以及出雾通道204b,供液口204a连通储液腔200a,以将储液腔200a内的液体5导入雾化芯205雾化,储液壳体201形成远离雾化座202的一端形成有吸嘴口201b,出雾通道204b连通吸嘴口201b。储液腔200a内的液体途径供液口204a被雾化芯205雾化后形成气溶胶,并通过出雾通道204b从吸嘴口201b流出供用户吸食。雾化芯205的结构形式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
雾化芯205包括发热体2052、套设与发热体2052外周的导液体2051,雾化器0 1000包括与发热体2052导电连接的电极206。导液体2051用于从供液口204a吸取液体并存储传导液体2051至发热体2052。电极206通电后能够使得发热体2052发热,以使导液体2051内的液体雾化成气溶胶。导液体2051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多孔陶瓷体、纤维绳、多孔材料等等。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10005以及供电电源,供电电源用于给雾化器1000供电。也就是说,供电电源用于为
雾化器1000内的负载供电,以提供电子化装置所需要的能量。供电电源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存储电能的电池以及与电池和各个用电负载之间电连接的供电导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同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流件,用于为储液腔注液,所述导流件形成进流口、出流口和连通所述进流口和所述出流口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件具有注液位和密封位;
第一密封件,形成有密封口,所述导流件的外周壁可滑动地密封套设于所述密封口内,以在所述注液位和所述密封位之间切换;
在所述密封位下,所述导流件靠近所述出流口的一端密封套设于所述密封口的周侧壁内,所述出流口与所述储液腔隔离;在所述注液位下,所述导流件靠近所述出流口的一端伸出所述密封口,所述出流口连通所述储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导流件,以提供所述导流件从所述注液位滑动至所述密封位的弹性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组件包括形成有密封端口、注液端口和容纳腔的注液壳体;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注液端口和所述密封端口;所述进流口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朝向所述注液端口,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于所述密封端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壳体形成有一端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另一端通过导气通道连通所述储液腔,在所述密封位下,所述导流件封闭所述排气口以使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容纳腔隔离;在所述注液位下,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导流管和容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二密封件,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密封口内,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内,所述第二密封件上形成有所述进流口,在所述密封位下,所述第二密封件封闭所述排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密封件延伸的止挡端头,在所述注液位下,所述第二密封件抵接所述止挡端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可用于穿设注液管,在所述注液位下,所述注液管通过所述进流口穿入所述导流通道内,所述注液管的外周壁与所述导流通道的周侧壁之间的间隙空间构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流口和所述出流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的周侧壁形成有连通所述出流口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为所述排气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可用于穿设注液管,在所述注液位下,所述注液管通过所述进流口穿入所述导流通道内,所述导流通道的周侧壁形成有排气孔和排气槽,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出流口靠近所述进流口的一侧;在所述密封位下,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储液腔隔离;在所述注液位下,所述排气槽通过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储液腔。
10.一种雾化器,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注液组件,所述雾化器内形成有所述储液腔和连通所述储液腔的安装槽;所述注液组件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1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以及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用于给所述雾化器供电。
CN202223527677.X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9613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7677.XU CN219613101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7677.XU CN219613101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3101U true CN219613101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0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27677.XU Active CN219613101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31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58009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A3149750C (en)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and atomizer thereof
CN210960415U (zh) 注液结构、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613101U (zh) 一种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EP4091466A1 (en) Liquid injection structure, atomizer and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thereof
CN214160108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2260475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注液系统
CN210275906U (zh) 注液结构及雾化器、电子烟
CN210017869U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210017903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US20240090580A1 (en) Atomizing assembly and atomizing device
WO2021185319A1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注液系统、注液方法
CN115119981A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储液组件
CN216293060U (zh) 气溶胶发生装置及其雾化组件
CN21475913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20734422U (zh) 电子雾化系统及电子雾化装置和雾化器
CN220192217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注油雾化组件、注油组件
CN215958325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19762478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20211969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474074U (zh) 一种采用真空负压自动供油的雾化装置
CN219679758U (zh) 一种气雾发生装置
CN220211938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958780U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储液组件
CN216931872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主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