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8258U - 温度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温度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8258U
CN219608258U CN202321349517.2U CN202321349517U CN219608258U CN 219608258 U CN219608258 U CN 219608258U CN 202321349517 U CN202321349517 U CN 202321349517U CN 219608258 U CN219608258 U CN 219608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upport tube
thermocouple wire
temperature
thermocou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495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志朝
孙鹏
周璐
戚祖强
雷宝灵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495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8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8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8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热电偶和支撑,热电偶包括第一电偶线和第二电偶线,第一电偶线的热端和第二电偶线的热端连接形成探测部;支撑管的管壁设有通孔组,通孔组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电偶线穿设于第一通孔,第二电偶线穿设于第二通孔,且探测部设置于支撑管的外壁面。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简化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从而降低检测成本,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对待测物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温度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一种能够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以使气溶胶生成制品在不燃烧的情况下产生气溶胶的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中通常包含加热元件,在将气溶胶生成制品结合于气溶胶生成装置时,加热元件的至少局部可以环绕早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部,从而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部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温度需要被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中,温度过高则会烤糊气溶胶生成制品或者使气溶胶生成制品燃烧,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气溶胶生成制品受热不充分。因此在加热元件生产制造完毕之后,对加热元件进行发热检测,以便后续对其进行电流、电压或者电功率进行调配。
已知技术中通过红外相机热成像原理来检测加热元件的温度,然而,红外相机测试设备昂贵、操作复杂,且红外相机测试受环境影响较大,极易产生较大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能够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保证测温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热电偶和支撑管。热电偶包括第一电偶线和第二电偶线,第一电偶线的热端和第二电偶线的热端连接形成探测部;支撑管的管壁设有通孔组,通孔组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电偶线穿设于第一通孔,第二电偶线穿设于第二通孔,且探测部设置于支撑管的外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支撑管的轴向方向,同一通孔组中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支撑管的同一端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组的数量为多个,沿支撑管的轴向方向,多个通孔组依次排布且相邻两个通孔组相互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支撑管的轴向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和/或,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电偶的数量为多个,一个热电偶对应一个通孔组,并且每一热电偶中的第一电偶线穿设于对应的通孔组中的第一通孔,第二电偶线穿设于第二通孔,沿支撑管的轴向方向,多个热电偶的探测部依次排布且相邻两个探测部相互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连接支撑管和探测部,以将探测部固定于支撑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耐高温胶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管的至少局部由隔热材料制成,探测部设置在隔热材料的外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连接探测部和支撑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支撑管的轴向方向,支撑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支撑管的侧壁上具有自支撑管的第一端部朝支撑管的第二端部延伸的条形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部处的管壁壁厚大于第一端部处的管壁壁厚。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还包括电路装置,第一电偶线的冷端和第二电偶线的冷端均电连接于电路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检测系统,包括待测物以及如上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待测物适配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其中,待测物包括管状加热元件,温度检测装置被配置为可插入加热元件的内部,探测部在温度检测装置插入加热元件的内部时抵接加热元件的内壁。
本申请实施例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热电偶和支撑管。热电偶包括第一电偶线和第二电偶线,第一电偶线的热端和第二电偶线的热端连接形成探测部;支撑管的管壁设有通孔组,通孔组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电偶线穿设于第一通孔,第二电偶线穿设于第二通孔,且探测部设置于支撑管的外壁面。通过上述结构设置,热电偶的探测部能够被支撑管送入待测物的内部来检测待测物内部的温度,不仅可以简化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从而降低检测成本,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对待测物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温度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温度检测装置中支撑管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温度检测装置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温度检测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温度检测装置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温度检测装置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温度检测装置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还一实施例温度检测装置一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温度检测装置1包括热电偶11和支撑管12,热电偶11与支撑管12连接,支撑管12用于支撑热电偶11,从而能够将热电偶11的探测部113送入待测物的内部,进而检测待测物内部的温度,从而能够解决待测物内部的温度难以被检测的难题,同时热电偶11的探测部113还能够被支撑管12送入待测物内部的指定深度处,从而可以检测待测物内部指定深度处的温度,而且测温准确,结构简单,成本低。
热电偶11包括第一电偶线111和第二电偶线112,其中,第一电偶线111和第二电偶线112均具有热端和冷端,第一电偶线111的热端和第二电偶线112的热端连接以形成探测部113。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1还包括电路装置(图未示),第一电偶线111的冷端和第二电偶线112的冷端均与电路装置电连接,电路装置用于感测两电偶线因为两端的温差产生的热电动势,并基于该热电动势来判断探测部113所感测的温度,以此来检测待测物的温度。该热电偶11可以是K型热电偶、J型热电偶或者其他型热电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偶线111和第二电偶线112中的电偶丝表面具有绝缘层,电偶线的冷端和热端延伸至绝缘层之外,冷端和热端的延伸长度可以为1mm至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偶线111的热端和第二电偶线112的热端采用激光焊进行焊接连接。第一电偶线111的直径为0.1mm至0.2mm,第二电偶线112的直径为0.1mm至0.2mm。其中,探测部113的长度可以为0.5mm至8mm,探测部113的直径可以为0.2mm至0.3mm。
支撑管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21和第二端部122,其中,支撑管12的第一端部121为插入待测物内部的一端,支撑管12的第二端部122为供用户或者治具拿持的一端。支撑管12的管壁设有通孔组123,通孔组123用于供热电偶11的第一电偶线111和第二电偶线112穿设,以使得热电偶11的探测部113能够被保持在支撑管12的外表面。
请参阅图3和图4,作为一种实施例,通孔组123靠近支撑管12的第一端部121设置,每一通孔组123均包括第一通孔1231和第二通孔1232,其中第一通孔1231和第二通孔1232均贯穿支撑管12的管壁,并均与支撑管12的内部连通。第一电偶线111的冷端从支撑管12的外部穿过第一通孔1231进入支撑管12的内部后,再从支撑管12的第二端部122穿出。第二电偶线112的冷端从支撑管12的外部穿过第二通孔1232进入支撑管12的内部后,再从支撑管12的第二端部122穿出。施加作用力拉扯第一电偶线111的冷端和第二电偶线112的冷端,以使得热电偶11的探测部113能够靠向支撑管12的外壁面。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电偶线111穿设于第二通孔1232,第二电偶线112穿设于第一通孔1231。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一电偶线111和第二电偶线112在被拉紧的过程中被拉断,因此对第一电偶线111和第二电偶线112的拉力应当控制在1N至3N。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偶线111穿过第一通孔1231后,将第一电偶线111进行弯折,以使第一电偶线111尽可能贴合支撑管12的内壁面,其中第一电偶线111的弯折角度R1在90°至100°之间。同样地,第二电偶线112穿过第二通孔1232后,将第二电偶线112进行弯折,以使第二电偶线112尽可能贴合支撑管12的内壁面,其中第二电偶线112的弯折角度R2在90°至100°之间。
请参阅图3,沿支撑管12的轴向方向,通孔组123的第一通孔1231和第二通孔1232与支撑管12的同一端部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例如,第一通孔1231与支撑管12的第一端部121的距离L1,和第二通孔1232与支撑管12的第一端部121的距离L2相等。通过将第一通孔1231和第二通孔1232与支撑管12的端部的距离设置成相等,可以使得第一通孔1231、探测部113以及第二通孔1232可以在同一周向圆周上,方便探测部113的安装。沿支撑管12的周向方向,第一通孔1231和第二通孔1232之间的弧长距离L3为4mm至8mm。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231和第二通孔1232与支撑管12同一端部的距离也可以不相等,例如,第一通孔1231和第二通孔1232之间的几何连线与支撑管12的轴向方向平行。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组123的数量为多个,沿支撑管12的轴向方向,多个通孔组123依次排布并且相邻的两个通孔组123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值得说明的是,多个通孔组123沿支撑管12的轴向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是指:多个通孔组123呈直线依次间隔排布(如图3所示),或者,多个通孔组123呈螺旋线依次间隔排布。多个通孔组123呈直线依次间隔排布可以简化在支撑管12上加工通孔组123的加工步骤,提高对支撑管12的生产效率。对于一些内壁面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待测物,为了提高温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将多个通孔组123呈螺旋线依次间隔排布,从而测得待测物在轴向和周向两个维度的不同位置处的温度,进而获得待测物实际的温度。
通过在支撑管12上设置多个通孔组123,可以使得在测量待测物温度的过程中,将热电偶11穿设在不同位置处的通孔组123内即可随时更换热电偶11的位置,从而测得同一待测物在不同位置处的温度,或者,可以适配不同长度的多个待测物。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电偶1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成多个,其中,一热电偶11设置在一通孔组123上。值得说明的是,通孔组123的数量可以等于或者多于热电偶11的数量,当二者的数量相等时,热电偶11与通孔组123一一对应;当通孔组123的数量多于热电偶11的数量时,可以有部分通孔组123不设有热电偶11。作为一种示例,一个热电偶11设置在一通孔组123内时,该热电偶11中的第一电偶线111穿设于该通孔组123内的第一通孔1231,该热电偶11中的第二电偶线112穿设于该通孔组123内的第二通孔1232,从而使得沿支撑管12的轴向方向,多个探测部113依次排布并且相邻两个探测部113之间相互间隔。可以理解的是,当多个通孔组123呈直线间隔排布时,多个探测部113也呈直线间隔排布;当多个通孔组123呈螺旋间隔排布时,多个探测部113也呈螺旋间隔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支撑管12的轴向方向,任意相邻两个第一通孔1231之间的距离相等,和/或者任意相邻两个第二通孔1232之间的距离相等。将第一通孔1231的间距和第二通孔1232的间距设置成相同,可以使得多个通孔组123具有标尺的功能,从而能够精准定位并且对应不同位置处的温度。例如,通孔组123的数量为三个,相邻两个第一通孔1231、相邻两个第二通孔1232之间的间距均为5mm,则在支撑管12的第一端部121距离5mm、10mm和15mm处均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231,在支撑管12的第一端部121距离5mm、10mm和15mm处均设有一个第二通孔1232。当热电偶11的数量为一个时,依次将热电偶11设置在上述的三个位置处,即可依次测得待测物在第一端部121距离5mm、10mm和15mm处的温度。当热电偶11的数量为三个时,分别将热电偶11设置在上述的三个位置处,即可同时测得待测物在第一端部121距离5mm、10mm和15mm处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支撑管12插接在待测物的内部之后,探测部113能够更好地与待测物的内壁贴合连接,可以将支撑管12的侧壁设置成具有弹性形变的功能,即支撑管12的侧壁提供弹性作用力,以将探测部113压紧在待测物的内壁。
请参阅图6,作为一种示例,沿支撑管12的轴向方向,支撑管12设有条形槽124。条形槽124自支撑管12的第一端部121朝向支撑管12的第二端部122延伸,条形槽124贯穿整个支撑管12的侧壁,以使得支撑管12的横截面呈“C”型。通过在支撑管12的侧壁上设置贯穿的条形槽124,当在支撑管12的外部施加朝向支撑管12内部的作用力时,支撑管12的管壁可以在条形槽124处发生形变,进而使得支撑管12能够具有弹性形变。具体地,在支撑管12的第二端部122施加作用力,使得支撑管12的管径变小,将支撑管12的第一端部121插入待测物的内部之后,撤销作用力,支撑管12发生弹性形变,即支撑管12的直径变大,以将位于支撑管12外壁面上的探测部113压紧在待测物的内壁面上。
请参阅图6,为了支撑管12在变形后能够更好地对探测部113提供弹性作用力,探测部113和支撑管12中心的连线,与条形槽124与支撑管12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R3应当在80°至100°之间,较好地,夹角R3为接近90°。当条形槽124位于接近90°的位置处,当撤销外力使得支撑管12的直径变大时,支撑管12的管壁可以对探测部113产生垂直于管壁的作用力F,以使探测部113能够垂直压紧在待测物的内壁面。
请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支撑管12的长度较长时,为了使得在施加作用力时,支撑管12的第一端部121和第二端部122的形变尽可能一致,可以将第二端部122处的管壁壁厚设置成大于第一端部121处的管壁壁厚。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第二端部122处的刚性强度大于第一端部121处的刚性强度,当施加作用力在第二端部122处时,第二端部122处产生的形变能够更好地带动第一端部121处的形变。
请参阅图8,作为另一种示例,沿支撑管12的轴向方向,支撑管12设有条形槽124和周向缝125,其中周向缝125靠近支撑管12的第二端部122,并且周向缝125沿支撑管12的周向延伸。条形槽124自支撑管12的第一端部121朝向支撑管12的第二端部122延伸至周向缝125,以使得支撑管12的局部横截面呈“C”型,局部横截面呈“O”型。通过设置周向缝125,可以使得在支撑管12的第一端部121与周向缝125之间的侧壁能够具有弹性形变的功能,而在周向缝125与支撑管12的第二端部122之间的侧壁保持较好的刚性。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1还包括固定组件13,固定组件13连接支撑管12和探测部113,以将探测部113固定在支撑管12的外壁面上,避免支撑管12在插接进入待测物内部的过程中,探测部113相对支撑管12脱落分离而影响测温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示例,固定组件13包括耐高温胶带。耐高温胶带覆盖探测部113和支撑管12的外壁面,以将探测部113粘接在支撑管12的外壁面上。为了减少温度传递的损失,耐温度胶带应当具备耐高温以及厚度较薄且热传导性好的特点。例如,选用带背胶且厚度在0.07mm至0.1mm的聚酰亚胺胶带,将探测部113固定在支撑管12上,保持其结构稳定。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固定组件13还可以包括卡钩、粘性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小支撑管12的温度对探测部113的检测结果的影响,支撑管12的至少局部由隔热材料制成,并且探测部113位于隔热材料的外壁面上。例如,选用厚度为0.06mm至0.08mm、长度为70mm至80mm的聚酰亚胺薄膜卷成支撑管12,其中支撑管12的壁厚为0.15mm至0.2mm。又例如,在支撑管12的侧壁上嵌入陶瓷、橡胶等隔热材料,或者在整个支撑管12上包覆软质塑料,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支撑管12对探测部113的吸热。
请参阅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1还包括弹性件14,弹性件14设置在支撑管12的外壁面与探测部113之间,弹性件14一方面可以向探测部113提供弹性作用力,以使得探测部113能够更好地贴合待测物的内壁面,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探测部113的受力具有缓冲的作用,避免支撑管12对探测部113的压紧作用力过大而损坏探测部113。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14可以包括膨胀胶、海绵、乳胶等。
在一实施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温度检测装置1,还包括待测物,该待测物可以是适配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元件。气溶胶生成装置是能够接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装置,加热元件能够让接纳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在不燃烧的情况下产生气溶胶。加热元件可以被制备成管状,在气溶胶生成制品接纳于气溶胶生成装置时,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局部位于加热元件中,由于加热元件的内壁更加靠近气溶胶生成制品,所以检测加热元件发热时的内壁温度更具有测温价值,温度检测装置1的至少局部可以插入加热元件的内部,探测部113在支撑管12的作用下不仅能够进入加热元件的内部,还能够被支撑管12支撑从而紧贴加热元件的内壁,有助于提升测温的准确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是烟支、雪茄或者包含烟草的制品。
本申请实施例温度检测装置1包括热电偶11和支撑管12。热电偶11包括第一电偶线111和第二电偶线112,第一电偶线111的热端和第二电偶线112的热端连接形成探测部113;支撑管12的管壁设有通孔组123,通孔组123包括第一通孔1231和第二通孔1232,第一电偶线111穿设于第一通孔1231,第二电偶线112穿设于第二通孔1232,且探测部113设置于支撑管12的外壁面。通过上述结构设置,热电偶的探测部113能够被支撑管12送入待测物的内部来检测待测物内部的温度,不仅可以简化温度检测装置1的结构,从而降低检测成本,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对待测物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电偶,包括第一电偶线和第二电偶线,所述第一电偶线的热端和所述第二电偶线的热端连接形成探测部;和
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管壁设有通孔组,所述通孔组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电偶线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电偶线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探测部设置于所述支撑管的外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支撑管的轴向方向,同一所述通孔组中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支撑管的同一端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组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支撑管的轴向方向,多个所述通孔组依次排布且相邻两个所述通孔组相互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支撑管的轴向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和/或,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电偶的数量为多个,一个所述热电偶对应一个所述通孔组,并且每一所述热电偶中的第一电偶线穿设于对应的所述通孔组中的第一通孔,第二电偶线穿设于第二通孔,沿所述支撑管的轴向方向,多个所述热电偶的探测部依次排布且相邻两个所述探测部相互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管和所述探测部,以将所述探测部固定于所述支撑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耐高温胶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管的至少局部由隔热材料制成,所述探测部设置在所述隔热材料的外壁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探测部和所述支撑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支撑管的轴向方向,所述支撑管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支撑管的侧壁上具有自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部朝所述支撑管的第二端部延伸的条形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部处的管壁壁厚大于所述第一端部处的管壁壁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还包括电路装置,所述第一电偶线的冷端和所述第二电偶线的冷端均电连接于所述电路装置。
13.一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测物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待测物适配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其中,所述待测物包括管状加热元件,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被配置为可插入所述加热元件的内部,所述探测部在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插入所述加热元件的内部时抵接所述加热元件的内壁。
CN202321349517.2U 2023-05-30 2023-05-30 温度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Active CN219608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9517.2U CN219608258U (zh) 2023-05-30 2023-05-30 温度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9517.2U CN219608258U (zh) 2023-05-30 2023-05-30 温度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8258U true CN219608258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4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49517.2U Active CN219608258U (zh) 2023-05-30 2023-05-30 温度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8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08588B2 (ja) 非侵入型温度測定アセンブリ
EP2157416B1 (en) Thermocouple connector
CN109863378A (zh) 贴靠式温度测量感测器
CN108051473A (zh) 基于探针间距校正的热脉冲-时域反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19608258U (zh) 温度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CN105371976A (zh) 热电阻测温装置及测温方法
CN201653577U (zh) 一种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CN109613054A (zh) 一种直接通电纵向导热系数测试方法
JPS61296229A (ja) 熱電対及びその装着方法
CN114623946A (zh) 一种热电势探头
CN111657880A (zh) 一种插入式感温探头、体温检测装置和使用方法
CN202836813U (zh) 一种铠装热电阻
CN107449519B (zh) 一种固体物料多点测温装置
CN111397758A (zh) 温度检测器
CN114424035A (zh) 非侵入式温度计
RU2393442C1 (ru) Зонд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ы поверхности тел
CN216746489U (zh) 一种碳基温度传感器
CN210036992U (zh) 一种测量电阻体温度的热电偶套
CN218410663U (zh) 烧结磨片用测温装置及烧结炉
CN212939686U (zh) 一种插入式感温探头及体温检测装置
CN216899351U (zh) 一种适用于金属外壳阵列式多点测温设备
CN219573296U (zh) 温度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CN212368332U (zh) 一种孔内多段测温装置
CN209992086U (zh) 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传感器
CN220893602U (zh) 一种食物探针及具有其的烤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