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7394U - 一种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7394U
CN219607394U CN202320403562.5U CN202320403562U CN219607394U CN 219607394 U CN219607394 U CN 219607394U CN 202320403562 U CN202320403562 U CN 202320403562U CN 219607394 U CN219607394 U CN 219607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ousing
shell
fram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035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
茵梓
沈炜亮
陈扬武
张宇翔
汪帅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3204035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7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7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7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装置,涉及温控技术领域,包括二个以上容纳体,容纳体包括壳体一,壳体一内设有置物腔;套接于壳体一外的壳体二;形成于壳体一和壳体二之间的容纳腔;还包括框架;加热组件;循环泵;与加热组件和循环泵均连接的控制器;其中,加热组件、循环泵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互相连通,壳体二、加热组件以及循环泵均与框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它不仅能保证多个待加热区域的加热同步性和均匀性好,而且能耗低。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装置是一种用于加热的装置,具有便于加热的优点,在生化反应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加热装置是生化反应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生化反应设备一般包括多个待加热区域,并配置多个加热装置,用于对多个待加热区域进行针对性加热,但是,多个加热装置不仅会导致多个待加热区域的加热同步性和均匀性差,而且会导致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它不仅能保证多个待加热区域的加热同步性和均匀性好,而且能耗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加热装置,包括二个以上容纳体,所述容纳体包括:
壳体一,所述壳体一内设有置物腔;
套接于所述壳体一外的壳体二;
形成于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之间的容纳腔;
还包括:
框架;
加热组件;
循环泵;
与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循环泵均连接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加热组件、循环泵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互相连通,所述壳体二、加热组件以及循环泵均与所述框架连接。
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空腔;
位于所述空腔内的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和所述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空腔、循环泵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互相连通,所述外壳和所述加热棒均与所述框架连接。
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
均与所述框架连接的底座一和底座二;
与所述底座一和所述底座二均连接的安装板;
其中,所述加热棒和所述安装板连接。
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加热棒和所述控制器均连接的温度继电器。
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循环泵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均通过连接管连通。
可选的,所述壳体二上设有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通道一和通道二,所述通道一、通道二、加热组件、循环泵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互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通道一设于所述壳体二的顶部,所述通道二设于所述壳体二的底部。
可选的,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框架上的座体,所述座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二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可选的,二个以上所述容纳体的高度相等。
可选的,所述框架包括若干互相可拆卸连接的型材。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加热组件用于对其内部的液态介质进行加热,循环泵使得液态介质在加热组件、循环泵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之间循环,便于加热组件对液态介质进行充分加热,从而便于各部分的液态介质的温度相近,进而便于增加液态介质对二个以上容纳体内的反应物的加热同步性和均匀性,同时,一个加热组件完成对二个以上的容纳体的加热,有利于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1中A的局部图;
图中:1、容纳体;11、壳体一;12、置物腔;13、壳体二;14、容纳腔;15、通道一;16、通道二;2、框架;21、型材;3、加热组件;31、外壳;32、空腔;33、加热棒;34、底座一;35、底座二;36、安装板;4、循环泵;5、连接管;6、座体;61、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同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技术方案,以及不同实施例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不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包括二个以上容纳体1,容纳体1包括:
壳体一11,壳体一11内设有置物腔12;
套接于壳体一11外的壳体二13;
形成于壳体一11和壳体二13之间的容纳腔14;
还包括:
框架2;
加热组件3;
循环泵4;
与加热组件3和循环泵4均连接的控制器;
其中,加热组件3、循环泵4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14互相连通,壳体二13、加热组件3以及循环泵4均与框架2连接。
具体的,壳体一11用于承载置物腔12,置物腔12用于放置液态或者固态的反应物,优选为液态的反应物;壳体二13用于和壳体一11形成容纳腔14,容纳腔14用于容纳水等液态介质,当液态介质的受热升温时,便于对置物腔12内的反应物加热;框架2用于承载壳体二13、加热组件3以及循环泵4等,框架2具体可以包括若干型材21;加热组件3用于对其内部的液态介质进行加热,循环泵4使得液态介质在加热组件3、循环泵4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14之间循环,便于加热组件3对液态介质进行充分加热,从而便于各部分的液态介质的温度相近,进而便于增加液态介质对二个以上容纳体1内的反应物的加热同步性和均匀性,同时,一个加热组件3完成对二个以上的容纳体1的加热,有利于降低能耗;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组件3、循环泵4的启闭和功率。
进一步的,加热组件3包括:
外壳31,外壳31内设有空腔32;
位于空腔32内的加热棒33,加热棒33和控制器连接;
其中,空腔32、循环泵4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14互相连通,外壳31和加热棒33均与框架2连接。
具体的,外壳31用于承载空腔32,空腔32用于容纳液态介质;加热棒33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并用于对液态介质进行加热,加热棒33的材质可以为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等。
进一步的,加热组件3还包括:
均与框架2连接的底座一34和底座二35;
与底座一34和底座二35均连接的安装板36;
其中,加热棒33和安装板36连接。
具体的,底座一34和底座二35均用于承载安装板36;安装板36用于承载加热棒33。
进一步的,加热组件3还包括与加热棒33和控制器均连接的温度继电器。
具体的,温度继电器用于过热保护。
进一步的,加热组件3、循环泵4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14均通过连接管5连通。
具体的,连接管5用于通过液态介质,便于液态介质在加热组件3、循环泵4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14之间循环,为了便于安装,连接管5优选为软管。
进一步的,壳体二13上设有均与容纳腔14连通的通道一15和通道二16,通道一15、通道二16、加热组件3、循环泵4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14互相连通。
具体的,通道一15和通道二16通过壳体二13的承载,其中,通道一15用于流入液态介质,通道二16用于流出液态介质。
进一步的,通道一15设于壳体二13的顶部,通道二16设于壳体二13的底部。
具体的,便于使得液态介质从容纳腔14的顶部流入,并从容纳腔14的底部流出,从而便于保证液态介质对壳体一11的置物腔12内的反应物充分加热。
进一步的,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框架2上的座体6,座体6内设有安装腔61,壳体二13位于安装腔61内。
具体的,座体6用于承载安装腔61,安装腔61用于容纳壳体二13,保证壳体二13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二个以上容纳体1的高度相等。
具体的,便于增加液态介质循环流动的平稳性,进一步增加液态介质对二个以上容纳体1内的反应物的加热同步性和均匀性。
进一步的,框架2包括若干互相可拆卸连接的型材21。
具体的,便于及时更换或者维修受损的型材21。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以上容纳体,所述容纳体包括:
壳体一,所述壳体一内设有置物腔;
套接于所述壳体一外的壳体二;
形成于所述壳体一和所述壳体二之间的容纳腔;
还包括:
框架;
加热组件;
循环泵;
与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循环泵均连接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加热组件、循环泵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互相连通,所述壳体二、加热组件以及循环泵均与所述框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空腔;
位于所述空腔内的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和所述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空腔、循环泵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互相连通,所述外壳和所述加热棒均与所述框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
均与所述框架连接的底座一和底座二;
与所述底座一和所述底座二均连接的安装板;
其中,所述加热棒和所述安装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加热棒和所述控制器均连接的温度继电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循环泵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均通过连接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二上设有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通道一和通道二,所述通道一、通道二、加热组件、循环泵以及二个以上容纳腔互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一设于所述壳体二的顶部,所述通道二设于所述壳体二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框架上的座体,所述座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二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二个以上所述容纳体的高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若干互相可拆卸连接的型材。
CN202320403562.5U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加热装置 Active CN219607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3562.5U CN219607394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3562.5U CN219607394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7394U true CN219607394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5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03562.5U Active CN219607394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7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9782A (zh) 熔盐电池装置和用于控制熔盐电池温度的方法
CN219607394U (zh) 一种加热装置
JP2012092997A (ja) 給湯暖房システム
CN116686075B (zh) 一种在线加热器筒体结构
CN216347050U (zh) 横竖两用电热水器
CN211700500U (zh) 电池箱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
CN218821014U (zh) 热交换装置及零冷水燃气热水器
CN210345890U (zh) 一种具有降温冷却机构的电加热炉
CN109210759A (zh) 空调换热器和空调
CN219014630U (zh) 一种双胆热水器
CN215234314U (zh) 一种便于加热或冷却的化学实验用烧瓶以及烧瓶座
CN216897843U (zh) 热水器
CN216244527U (zh) 中储能冷热恒温系统
CN219739123U (zh) 电池包及动力设备
CN212457665U (zh) 多工位分为式石英管干燥装置
CN218722295U (zh) 一种油温控制机
CN214199211U (zh) 一种废油处理熔盐加热循环设备
CN109921744B (zh) 一种设有控温结构且弹簧抗震的单槽恒温晶振
CN220304239U (zh) 热炉炉体
CN220117351U (zh) 一种泵站
CN217716041U (zh) 换热组件和水路系统
EP1739349B1 (en) Energy producing apparatus
CN211459121U (zh) 一种学生用自加热式饭盒
CN217449735U (zh) 一种铸造加工中的输蜡装置
CN212950280U (zh) 可调温型汽车座椅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