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5664U - 一种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5664U
CN219605664U CN202320367430.1U CN202320367430U CN219605664U CN 219605664 U CN219605664 U CN 219605664U CN 202320367430 U CN202320367430 U CN 202320367430U CN 219605664 U CN219605664 U CN 219605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lock
connecting block
guide rail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74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edi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edi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edi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edi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74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5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5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5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包括主体;底座,其设置在主体的下侧,用于主体的安装固定;连接块,其设置在主体与底座之间,用于连接主体与底座;驱动组件,其设置在底座的一侧,并且与连接块相连接,用于驱动连接块以及与连接块相连接的主体在底座上移动;底座包括左座体与右座体,左座体与右座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左座体与右座体的上分别成型有相配合的左导轨与右导轨,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左滑块与右滑块,左滑块与右滑块对应设置在左导轨与右导轨上。本申请通过左右导轨与左右滑块之间的配合保证主体调节位置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左座体与右座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简单实现底座的拆装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离心泵,特别地,涉及一种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离心泵就是根据离心力原理设计的,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水转动,将水甩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离心泵有好多种,从使用上可以分为民用与工业用泵;从输送介质上可以分为清水泵、杂质泵、耐腐蚀泵等。其中,卧式离心泵通常包括底座、底座上的泵体以及驱动泵体运动的电机等。有些生产者为了适配不同的使用环境或需求,通常会设计一些能够调节泵体位置为底座,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22490736.5的卧式离心泵电机底座调节装置,其不足之处在于当底座损坏时,通常需要将离心泵整体拆卸,使泵体与电机分离,然后整体更换底座,操作较为繁琐与不便,更换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其通过将左右座体之间的导轨结构与可拆卸结构解决底座更换较为繁琐与不便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包括:
主体;
底座,其设置在主体的下侧,用于主体的安装固定;
连接块,其设置在所述主体与底座之间,用于连接主体与底座;以及
驱动组件,其设置在底座的一侧,并且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用于驱动连接块以及与连接块相连接的主体在底座上移动;
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左座体与右座体,并且左座体与右座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左座体与右座体的上分别成型有相配合的左导轨与右导轨,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左滑块与右滑块,左滑块与右滑块对应设置在所述左导轨与右导轨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成型有竖直贯穿底座的活动腔,所述左导轨与右导轨分别位于活动腔两侧内壁上;所述连接块的下端设置在活动腔内,并且连接块的下端面抵靠在固定面上。
优选的,所述左座体靠近右座体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右座体靠近左座体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插接在所述定位孔内。
优选的,所述左导轨或/右导轨的外侧设置有长条形的第一固定孔,所述左滑块或/和右滑块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通过第二紧固件同时穿过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实现底座与连接块之间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电机,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
安装块,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以及
螺杆,其一端与电机相连接,另一端设置穿设在安装块上,并且所述连接块套设在螺杆上,螺杆与连接块之间螺纹连接;
所述电机驱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块移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螺杆穿行的穿行孔。
优选的,所述左座体靠近右座体的一侧设置有左穿行槽,所述右座体靠近左座体的一侧设置有右穿行槽,左座体与右座体相连接时,所述左穿行槽与右穿行槽相连接形成所述穿行孔。
优选的,所述左座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右座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块,通过第一紧固件同时穿过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实现左座体与右座体之间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部的周侧向外延伸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边角处均设置有长条形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下端面设置有柔性材料制成的抵靠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下端面设置有卡接槽,所述抵靠部上端面设置有卡接块,通过卡接块设置在卡接槽内实现抵靠部在连接块上的可拆卸连接;并且当卡接块设置在卡接槽内时,所述抵靠部的上端面贴合连接块的下端面。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左右导轨与左右滑块之间的配合可保证连接块在底座上移动时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主体调节位置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左座体与右座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用者只需简单的分离左座体与右座体,即可分离底座与连接块,之后使用者即可进行对底座的更换或修理,之后重新对准导轨与滑块,左座体与右座体重新连接即可实现底座的拆装,简单快捷,无需将该卧式离心泵整体拆卸下来再对底座进行更换修理。同时,当底座只有部分损坏时,使用者也只需更换损坏部分的座体即可,成本更低。
2、本实用新型连接块的下端面抵靠在固定面上,连接块起到连接作用的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主体安装在底座上时能够更加稳定。同时使用者拆解出底座后,连接块也能起到临时支撑作用,无需额外工具辅助也能进行之后底座的重新安装。
3、本实用新型通过柔性材料制成的抵靠部可以有效缓冲主体运转以及自身重力对连接块产生的作用力,保证主体与连接块的稳定。同时连接块移动时,柔性材料制成的抵靠部也能减少对固定面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座体与驱动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座体与驱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连接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主体;
2、底座;21、左座体;211、左导轨;212、定位孔;22、右座体;221、右导轨;222、定位块;23、活动腔;24、第一固定孔;25、穿行孔;251、左穿行槽;252、右穿行槽;26、第一固定块;27、第二固定块;28、固定部;29、安装孔;
3、连接块;31、左滑块;32、右滑块;33、第二固定孔;34、抵靠部;35、卡接槽;36、卡接块;
4、驱动组件;41、电机;42、安装块;43、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包括主体1、底座2、连接块3以及驱动组件4。本实施例中主体1包括该离心泵的泵体、驱动泵体运转的电机以及相关的散热机构等。底座2设置在主体1的下侧,用于将主体1安装固定在固定面,本实施例中固定面可以为地面、安装平台、零部件表面等。连接块3设置在主体1与底座2之间,用于连接主体1与底座2,本实施例中连接块3与主体1之间的连接可以位一体成型,也可以位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块3与主体1的电机相连接。驱动组件4设置在底座2的一侧,并且与连接块3相连接,用于驱动连接块3以及与连接块3相连接的主体1在底座2上移动。从而驱动组件4通过驱动连接块3移动带动主体1移动实现对主体1位置的调节。
其中,结合图1-图3,底座2包括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并且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之间可拆卸连接;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的上分别成型有相配合的左导轨211与右导轨221,连接块3的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左滑块31与右滑块32,左滑块31与右滑块32对应设置在左导轨211与右导轨221上。
从而通过左右导轨与左右滑块之间的配合可保证连接块3在底座2上移动时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主体1调节位置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用者只需简单的分离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即可分离底座2与连接块3,之后使用者即可进行对底座2的更换或修理,之后重新对准导轨与滑块,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重新连接即可实现底座2的拆装,简单快捷,无需将该卧式离心泵整体拆卸下来再对底座2进行更换修理。同时,当底座2只有部分损坏时,使用者也只需更换损坏部分的座体即可,成本更低。
进一步地,结合图1与图2,底座2内成型有竖直贯穿底座2的活动腔23,左导轨211与右导轨221分别位于活动腔23两侧内壁上;连接块3的下端设置在活动腔23内,并且连接块3的下端面抵靠在固定面上。从而连接块3起到连接作用的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主体1安装在底座2上时能够更加稳定。同时使用者拆解出底座2后,连接块3也能起到临时支撑作用,无需额外工具辅助也能进行之后底座2的重新安装。
如图3所示,左座体21靠近右座体2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孔212,右座体22靠近左座体21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222,定位块222插接在定位孔212内。从而通过定位孔212与定位块222之间的配合可以使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之间的连接能够更加快捷准确。
结合图1-图3,所述左导轨211或/右导轨221的外侧设置有长条形的第一固定孔24,所述左滑块31或/和右滑块3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33,通过第一紧固件,如螺栓、螺钉等同时穿过第一固定孔24与第二固定孔33实现底座2与连接块3之间的固定,从而当主体1调整到所需位置后,即可通过上述结构稳定底座2与连接块3之间的位置,保证主体1的位置固定。
结合图1与图2,驱动组件4包括电机41、安装块42、螺杆43。电机41设置在底座2的一侧,安装块42设置在底座2的另一侧。螺杆43的一端与电机41相连接,另一端设置穿设在安装块42上,并且连接块3套设在螺杆43上,螺杆43与连接块3之间螺纹连接。从而电机41驱动螺杆43转动,螺杆43再通过螺纹带动连接块3在底座2的导轨上滑动,连接块3再带动主体1移动实现主体1位置的调节。其中,底座2上开设有用于螺杆43穿行的穿行孔25,穿行孔25的直径大于螺杆43防止螺杆43与底座2之间产生干扰。
其中,结合图1-图3,左座体21靠近右座体22的一侧设置有左穿行槽251,右座体22靠近左座体21的一侧设置有右穿行槽252,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相连接时,左穿行槽251与右穿行槽252相连接形成穿行孔25。从而以便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分离后螺杆43也能有效从底座2中脱出而不对底座2产生干扰。
进一步地,结合图2与图3,左座体2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6,右座体2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块27,通过第二紧固件,如螺栓、螺钉等同时穿过第一固定块26与第二固定块27实现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之间的连接。从而当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贴合在一起时能够通过第一固定块26与第二固定块27实现左右座体之间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地,结合图1-图3,底座2的下端部的周侧向外延伸形成固定部28,固定部28的边角处均设置有长条形的安装孔29。从而使用者可经过螺栓、螺钉等紧固件将底座2固定在固定面上,实现主体1在固定面上的安装。同时,通过紧固件穿过长条形的安装孔29的不同位置与固定面即可实现底座2在固定面位置的调节,进而可以间接实现主体1位置的调节。
进一步地,结合图2与图4,连接块3的下端面设置有柔性材料制成的抵靠部34。从而通过柔性材料制成的抵靠部34可以有效缓冲主体1运转以及自身重力对连接块3产生的作用力,保证主体1与连接块3的稳定。同时连接块3移动时,柔性材料制成的抵靠部34也能减少对固定面的损伤。
如图4所示,连接块3的下端面设置有卡接槽35,抵靠部34上端面设置有卡接块36,通过卡接块36设置在卡接槽35内实现抵靠部34在连接块3上的可拆卸连接;并且当卡接块36设置在卡接槽35内时,抵靠部34的上端面贴合连接块3的下端面。从而当抵靠部34损坏时,使用者也能够简单更换。
本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需要调节主体1位置时,电机41驱动螺杆43转动,螺杆43再带动连接块3移动,连接块3再带动主体1运动,进而即可实现主体1位置的调节。
当底座2损坏时,只需分离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连接块3临时支撑主体1,然后使用者将修理好后的底座2或者新的底座2中的导轨对准连接块3上的滑块后,只需简单地使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相互靠近包围连接块3,等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贴合后固定两者,即可实现底座2的更换。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
底座(2),其设置在主体(1)的下侧,用于主体(1)的安装固定;
连接块(3),其设置在所述主体(1)与底座(2)之间,用于连接主体(1)与底座(2);以及
驱动组件(4),其设置在底座(2)的一侧,并且与所述连接块(3)相连接,用于驱动连接块(3)以及与连接块(3)相连接的主体(1)在底座(2)上移动;
其中,所述底座(2)包括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并且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的上分别成型有相配合的左导轨(211)与右导轨(221),所述连接块(3)的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左滑块(31)与右滑块(32),左滑块(31)与右滑块(32)对应设置在所述左导轨(211)与右导轨(2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座(2)内成型有竖直贯穿底座(2)的活动腔(23),所述左导轨(211)与右导轨(221)分别位于活动腔(23)两侧内壁上;所述连接块(3)的下端设置在活动腔(23)内,并且连接块(3)的下端面抵靠在固定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左座体(21)靠近右座体(2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孔(212),所述右座体(22)靠近左座体(21)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222),所述定位块(222)插接在所述定位孔(2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左导轨(211)或/右导轨(221)的外侧设置有长条形的第一固定孔(24),所述左滑块(31)或/和右滑块(3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33),通过第一紧固件同时穿过第一固定孔(24)与第二固定孔(33)实现底座(2)与连接块(3)之间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
电机(41),其设置在所述底座(2)的一侧;
安装块(42),其设置在所述底座(2)的另一侧;以及
螺杆(43),其一端与电机(41)相连接,另一端设置穿设在安装块(42)上,并且所述连接块(3)套设在螺杆(43)上,螺杆(43)与连接块(3)之间螺纹连接;
所述电机(41)驱动螺杆(43)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块(3)移动;所述底座(2)上开设有用于螺杆(43)穿行的穿行孔(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左座体(21)靠近右座体(22)的一侧设置有左穿行槽(251),所述右座体(22)靠近左座体(21)的一侧设置有右穿行槽(252),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相连接时,所述左穿行槽(251)与右穿行槽(252)相连接形成所述穿行孔(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左座体(2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6),所述右座体(2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块(27),通过第二紧固件同时穿过第一固定块(26)与第二固定块(27)实现左座体(21)与右座体(22)之间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座(2)的下端部的周侧向外延伸形成固定部(28),所述固定部(28)的边角处均设置有长条形的安装孔(29)。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块(3)的下端面设置有柔性材料制成的抵靠部(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块(3)的下端面设置有卡接槽(35),所述抵靠部(34)上端面设置有卡接块(36),通过卡接块(36)设置在卡接槽(35)内实现抵靠部(34)在连接块(3)上的可拆卸连接;并且当卡接块(36)设置在卡接槽(35)内时,所述抵靠部(34)的上端面贴合连接块(3)的下端面。
CN202320367430.1U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 Active CN219605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7430.1U CN219605664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7430.1U CN219605664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5664U true CN219605664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5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7430.1U Active CN219605664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5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84504B (zh) 一种临时紧固件的紧固装置
CN110370201A (zh) 飞机发动机低压涡轮叶片微间隙装配装置以及装配方法
CN219605664U (zh) 一种卧式离心泵的底座安装结构
CN214698348U (zh) 一种离心泵
CN218032421U (zh) 化工生产安全监控装置
CN216490002U (zh) 一种电动工具用的电机结构
CN1745946B (zh) 电圆锯
KR101731640B1 (ko) 터보 압축기
CN113623207A (zh) 一种低噪音螺旋型叶轮罗茨鼓风机
CN109193320B (zh) 一种ld模块定位结构及激光器
CN220319738U (zh) 一种机械隔膜式计量泵
CN220051637U (zh) 一种电机风扇安装装置
WO2021128202A1 (zh) 一种led显示屏
CN218888253U (zh) 一种可调节间隙的定位盘
CN22086301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焊接机构
CN219432133U (zh) 一种可以快速拆装的离心风机外壳
JPH07251385A (ja) 基板、特にプリント回路基板を機械加工するための機械加工ヘッド
KR100622281B1 (ko) 목재 절단 장치
CN219746513U (zh) 一种圆锯片锯片收紧机构
CN218913213U (zh) 一种风机
CN215967598U (zh) 一种法兰加工用夹装装置
CN220144866U (zh) 一种铸件切割装置
CN220963990U (zh) 一种电气配件的连接装置
CN218325287U (zh) 压缩机调整装置
CN116765487B (zh) 一种电池托盘加工用组合式铝合金刀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