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1624U - 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1624U
CN219601624U CN202320555413.0U CN202320555413U CN219601624U CN 219601624 U CN219601624 U CN 219601624U CN 202320555413 U CN202320555413 U CN 202320555413U CN 219601624 U CN219601624 U CN 219601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main wing
tail
w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554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波
张义顺
王甲凯
王德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alco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alco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alco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alco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554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1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1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1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包括机头、主翼、驱动电机、螺旋桨、尾管、垂直尾翼、水平尾翼,主翼包括中部主翼和侧部主翼,两个侧壁主翼采用可拆卸方式设置在中部主翼的两侧,中部主翼采用可拆卸方式水平设置在机头上部设置的支撑凸台上,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撑凸台上部后侧,尾管采用可拆卸方式设置在机头后部,垂直尾翼固定设置在尾管后侧上部,水平尾翼采用可拆卸方式水平设置在垂直尾翼上部,在尾管上固定设置一位于垂直尾翼下方的起落架。该手抛式无人机在不使用时,可进行拆卸,继而大大缩小的无人机的占用体积,实现了无人机的单人便利携带,同时,该无人机组装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实现无人机的快速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
背景技术
手抛式无人机由于其重量轻、体积小、操作方便、起降无场地限制、具有环境适应性强、可拓展性强、价格低廉等特点。在民用方面可用于险情监视和环境监测,主要面向林也部门、航测单位及用于完成灾情检测、火险监测、国家地理数据航测及环保部门等大范围作业;在军用方面可用于持续的情报侦察监视,主要面向班排级部队作战单位用于单兵作战,完成战场侦察、边境巡逻、反恐处突等作战任务。目前,现有的手抛式无人机的各组成结构部件基本上都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虽然其重量不大,但是因其具有一定的长度及宽度,导致在单人携带手抛式无人机进行边防巡逻或山林巡检时,不便于实现无人机的远程便利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该手抛式无人机在不使用时,可进行拆卸,继而大大缩小的无人机的占用体积,实现了无人机的单人便利携带,同时,该无人机组装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实现无人机的快速组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包括机头、主翼、驱动电机、螺旋桨、尾管、垂直尾翼、水平尾翼,所述主翼包括中部主翼和侧部主翼,两个所述侧部主翼采用可拆卸方式设置在所述中部主翼的两侧,所述中部主翼采用可拆卸方式水平设置在所述机头上部设置的支撑凸台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上部后侧,且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螺旋桨进行转动,所述尾管采用可拆卸方式设置在所述机头后部,所述垂直尾翼固定设置在所述尾管后侧上部,所述水平尾翼采用可拆卸方式水平设置在所述垂直尾翼上部,在所述尾管上固定设置一位于所述垂直尾翼下方的起落架。
优选地,所述中部主翼采用两个第一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侧部主翼的对接端固定设置有两个插杆,在所述中部主翼的对接端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插杆对应的插孔,所述插杆插接在对应的所述插孔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侧部主翼的对接端上镶嵌有两个第一磁铁,在所述中部主翼的对接端上镶嵌有与对应的第一磁铁相互吸引的第二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尾管的前部插接在所述机头后部设置的插接管内,在所述插接管的后部和尾管的前部均设置一插接孔,一第二螺栓贯穿在插接管和尾管上的插接孔内,利用第二螺栓上的螺母实现插接管和尾管的锁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尾翼采用两个第三螺栓实现在垂直尾翼上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造便利;该手抛式无人机的大部分组成部件均可进行拆卸携带,从而大大降低了无人机的体积,实现了无人机的便利携带;进一步地,该无人机各部件之间的组装连接方式简单,从而在使用无人机时便于实现无人机的快速组装及使用;侧部主翼利用插接及磁铁吸附方式实现与中部主翼的组装对接,其不仅连接可靠同时连接操作也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侧部主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头、11支撑凸台、12插接管、21中部主翼、22侧部主翼、221插杆、22第一磁铁、3驱动电机、4螺旋桨、5尾管、6垂直尾翼、7水平尾翼、8起落架、101第一螺栓、102第二螺栓、103第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头1、主翼、驱动电机3、螺旋桨4、尾管5、垂直尾翼6、水平尾翼7,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主翼采用组装方式实现加工制造,具体的,所述主翼包括中部主翼21和侧部主翼22,两个所述侧部主翼22采用可拆卸方式设置在所述中部主翼21的两侧,具体的,在所述侧部主翼22的对接端固定设置有两个插杆221,在所述中部主翼21的对接端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插杆221对应的插孔,所述插杆221插接在对应的所述插孔内,在实际应用中,插杆221与插孔可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实现连接,这样插杆221与插孔侧壁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限制插杆221在插孔内的轴向移动,实现侧部主翼22与中部主翼21的稳定连接,为进一步提高侧部主翼22与中部主翼21的稳定连接,在此,在所述侧部主翼22的对接端上镶嵌有两个第一磁铁222,在所述中部主翼21的对接端上镶嵌有与对应的第一磁铁22相互吸引的第二磁铁,在侧部主翼22与中部主翼21对接后,第一磁铁222与对应的第二磁铁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吸引,继而可提高侧部主翼22与中部主翼21的对接稳定性;所述中部主翼21采用可拆卸方式水平设置在所述机头1上部设置的支撑凸台11上,所述驱动电机3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11上部后侧,且驱动电机3用于带动所述螺旋桨4进行转动,螺旋桨4安装在驱动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螺旋桨4的高速转动为无人机提供飞行的推力;所述尾管5采用可拆卸方式设置在所述机头1后部,所述垂直尾翼6固定设置在所述尾管5后侧上部,所述水平尾翼7采用可拆卸方式水平设置在所述垂直尾翼6上部,在所述尾管5上固定设置一位于所述垂直尾翼7下方的起落架8,起落架8用于在无人机下落到地面上实现对无人机后部的落地支撑。该手抛式无人机的主翼采用组装方式连接、中部主翼21和尾管5采用组装方式与机头1连接及水平尾翼7采用组装方式与垂直尾翼5连接使得在不使用该手抛式无人机时,可将无人机进行拆卸收纳,继而便于无人机的单人野外远程携带,同时,其组装操作也简单继而便于实现该手抛式无人机的快速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中部主翼21采用可拆卸方式实现与支撑凸台11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中部主翼21采用两个第一螺栓10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11上,组装时利用第一螺栓101将中部主翼21固定安装在支撑凸台11上,拆卸时,将两个第一螺栓101拆卸下来即可实现中部主翼21的拆卸。
进一步的,机头1与尾管5采用可拆卸方式实现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尾管5的前部插接在所述机头1后部设置的插接管12内,在所述插接管12的后部和尾管5的前部均设置一插接孔,一第二螺栓102贯穿在插接管12和尾管5上的插接孔内,利用第二螺栓102上的螺母实现插接管12和尾管5的锁紧连接,螺栓102可实现尾管5相对于插接管12的轴向限位,同时实现尾管5相对于插接管12的转动限位,继而保证了尾管5相对于插接管12的固定定位,继而保证了垂直尾翼6和水平尾翼7的稳定定位。当需要拆卸尾管5时,将第二螺栓102上的螺母拧下来,然后,再将第二螺栓102从尾管5和插接管12内拔出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水平尾翼7采用可拆卸方式与垂直尾翼6实现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水平尾翼7采用两个第三螺栓103实现在垂直尾翼6上的固定连接,安装水平尾翼7时,利用两个第三螺栓103将其压紧在垂直尾翼6顶部,拆卸时,将两个第三螺栓103从垂直尾翼6上拆卸下来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前”、“后”、“上”、“下”均是为了方便描述位置关系而采用的相对位置,因此不能作为绝对位置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其特征是,包括机头、主翼、驱动电机、螺旋桨、尾管、垂直尾翼、水平尾翼,所述主翼包括中部主翼和侧部主翼,两个所述侧部主翼采用可拆卸方式设置在所述中部主翼的两侧,所述中部主翼采用可拆卸方式水平设置在所述机头上部设置的支撑凸台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上部后侧,且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螺旋桨进行转动,所述尾管采用可拆卸方式设置在所述机头后部,所述垂直尾翼固定设置在所述尾管后侧上部,所述水平尾翼采用可拆卸方式水平设置在所述垂直尾翼上部,在所述尾管上固定设置一位于所述垂直尾翼下方的起落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其特征是,所述中部主翼采用两个第一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其特征是,在所述侧部主翼的对接端固定设置有两个插杆,在所述中部主翼的对接端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插杆对应的插孔,所述插杆插接在对应的所述插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其特征是,在所述侧部主翼的对接端上镶嵌有两个第一磁铁,在所述中部主翼的对接端上镶嵌有与对应的第一磁铁相互吸引的第二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其特征是,所述尾管的前部插接在所述机头后部设置的插接管内,在所述插接管的后部和尾管的前部均设置一插接孔,一第二螺栓贯穿在插接管和尾管上的插接孔内,利用第二螺栓上的螺母实现插接管和尾管的锁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尾翼采用两个第三螺栓实现在垂直尾翼上的固定连接。
CN202320555413.0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 Active CN219601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5413.0U CN219601624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5413.0U CN219601624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1624U true CN219601624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8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55413.0U Active CN219601624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1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0414B (zh) 一种可箱内起飞及无工具快速组装的无人机
CN203544368U (zh) 多旋翼无人机保护装置
CN102774492A (zh) 一种小型无人直升机机身
CN201678040U (zh) 一种适合工程使用的无人驾驶直升飞机
CN103264626B (zh) 电动陆空两用直升飞机
CN202609078U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尾部控制系统
CN104443380A (zh) 一种八字轨迹扑翼机构及微型扑翼飞行器
CN219601624U (zh) 一种组装式手抛式无人机
CN213414216U (zh)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883176Y (zh) 环翼、倾转机翼无人机
CN109455298A (zh) 一种植保无人机
CN105667790A (zh) 一种可弹射起飞撞网回收的无人机总体布局
CN212220541U (zh) 植保无人机用快插式机臂
CN203698657U (zh) 工程型旋翼式无人飞行器
CN111152921A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无人机的控制系统
CN109808870A (zh) 一种无人机垂平尾连接的快速拆装结构
CN205098467U (zh) 一种武装无人机
CN104691746A (zh) 一种大翼展轻质无人机单轮支柱式起落架结构
CN208915424U (zh) 一种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
CN207550526U (zh) 无人机保护结构及无人机系统
CN111152919A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无人机的控制方法
CN216233006U (zh) 微型涡喷发动机旋转支架
CN212354376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单兵作战无人机
CN210284604U (zh) 一种竞速无人机用螺旋桨
CN206231616U (zh) 基于联翼式气动布局的模块化便携式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