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0465U - 轮胎后充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轮胎后充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00465U CN219600465U CN202223608031.4U CN202223608031U CN219600465U CN 219600465 U CN219600465 U CN 219600465U CN 202223608031 U CN202223608031 U CN 202223608031U CN 219600465 U CN219600465 U CN 2196004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uck
- turntable
- tire
- driving piece
- bearing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轮胎后充气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多个后充气工位,每个后充气工位均包括卡盘机构;卡盘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升降驱动件、与升降驱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一卡盘、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转盘、驱动转盘转动的转动驱动件及第二卡盘,第一卡盘上设有承力组件,转盘上设有与承力组件匹配的避让孔;在转动驱动件驱动下,转盘在转动平面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避让孔与承力组件对齐设置,承力组件可穿过避让孔,升降驱动件带动第一卡盘靠近或远离第二卡盘以夹持或释放轮胎;在第二位置时,避让孔与承力组件错位设置,承力组件与转盘相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可提高后充气精度,保证轮胎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胎后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轮胎硫化加工作业中,为了防止高温硫化后的轮胎在冷却过程中产生变形,通常将刚刚高温硫化后的轮胎放到后充气装置上进行充气后的冷却定型,以保证轮胎的形状尺寸和物理特性,从而确保轮胎的质量。
现有的轮胎后充气装置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旋转四工位后充气装置,旋转后利用梅花锁头锁紧,翻转切换工位后,无法很好的保证上下夹盘的对中性,且驱动翻转机构结构较为复杂。
第二种是液压式四工位后充气装置,该装置整体高度较高,占用空间,维修难度大且液压油泄漏污染环境,四工位需要四件油缸还需配对应的液压阀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后充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后充气精度。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轮胎后充气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多个后充气工位,每个所述的后充气工位均包括卡盘机构,用于夹持轮胎进行后充气作业;
所述卡盘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升降驱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一卡盘、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转盘、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转动驱动件及第二卡盘,所述第一卡盘上设有承力组件,所述转盘上设有与所述承力组件匹配的避让孔;
在所述转动驱动件驱动下,所述转盘在转动平面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避让孔与所述承力组件对齐设置,所述承力组件可穿过所述避让孔,所述升降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一卡盘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卡盘以夹持或释放轮胎;
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避让孔与所述承力组件错位设置,所述承力组件与所述转盘相抵,用于承接所述轮胎后充气过程中的膨胀力。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盘上还设有导向组件,所述转盘上设有与供所述导向组件穿过的导向孔。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多个导杆,所述导向孔为弧状腰型孔;所述承力组件包括多个承力杆,所述承力杆的高度小于所述导杆。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杆上套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孔的弧形两端对应所述转盘在转动平面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件、转动驱动件为气缸。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盘相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盘上设有延伸至径向外侧的连接杆,所述转动驱动件与所述连接杆相铰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调节合模的高度并支撑所述卡盘机构完成后充气作业的调模机构,所述调模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安装座、与所述安装座螺纹连接的调模支撑件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调模杆,所述调模支撑件与所述调模杆活动连接并在所述调模杆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卡盘安装在所述调模支撑件上,转动所述调模杆可带动所述调模支撑件上下移动以完成合模高度的调节。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模机构还包括调模电机,所述调模杆与所述调模电机传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模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调模杆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在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之间设置承力组件,在合模时可起到导向作用,充气时旋转转盘,轮胎的膨胀力使承力组件与转盘相抵接,可将后充气时轮胎的膨胀力转移到转盘上,分散升降驱动件承受轮胎的膨胀力,保证后充气精度;
2、通过调模机构与卡盘机构的共同作用实现合模,先调模将第二卡盘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再将第一卡盘升降至合适的高度完成合模,结构合理、运动平稳、定位准确、安全可靠、维护少,可保持轮胎的正确尺寸和物理特性,避免轮胎变形;
3、调模机构结构简单,采用一个调模电机可对上下两个工位进行调模,结构紧凑,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胎后充气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机架;
2、卡盘机构;2-1、第一卡盘;2-2、第二卡盘;2-3、升降驱动件;2-4、转盘;2-4a、导向孔;2-4b、避让孔;2-5、导杆;2-6、承力杆;2-7、转动驱动件;2-8、连接杆;2-9、导向套;
3、调模机构;3-1、安装座;3-2、调模支撑件;3-3、调模杆;3-4、调模电机;3-5、主动齿轮;3-6、从动齿轮;
4、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轮胎后充气装置,用于对高温硫化后的轮胎进行充气冷却定型,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多个后充气工位,每个后充气工位包括卡盘机构2和调模机构3,卡盘机构2用于夹持轮胎4进行后充气工作,调模机构3用于调节合模的高度,并支撑卡盘机构2完成后充气作业。
具体地,如图1、图3-图5所示,卡盘机构2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升降驱动件2-3、与升降驱动件2-3传动连接的第一卡盘2-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转盘2-4、驱动转盘2-4转动的转动驱动件2-7及第二卡盘2-2,在第一卡盘2-1上设有承力组件,同时在转盘2-4上设有与承力组件匹配的避让孔2-4b。本例中,升降驱动件2-3和转动驱动件2-7均采用气缸,解决了液压后充气油缸、油管漏油引起的各种安全隐患。
如图3-图5所示,在转动驱动件2-7的驱动下,转盘2-4在转动平面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避让孔2-4b与承力组件对齐设置,承力组件可穿过避让孔2-4b,升降驱动件2-7带动第一卡盘2-1靠近或远离第二卡盘2-2以夹持或释放轮胎4;当对轮胎4进行充气时,转盘2-4在转动驱动件2-7带动下转动至第二位置,避让孔2-4b与承力组件错位设置,承力组件与避让孔2-4b相脱离,轮胎4的膨胀力使承力组件与转盘2-4相抵接。将轮胎后充气产生的膨胀力分散至转盘2-4上,分散升降驱动件2-3承受轮胎4的膨胀力,保证后充气精度。
本例中,承力组件包括间隔布置的三个承力杆2-6,同时在转盘2-4上设有与三个承力杆2-6对应的多个避让孔2-4b。当转盘2-4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承力杆2-6与避让孔2-4b的位置相对应并可延伸至避让孔2-4b内,不影响升降驱动件2-3对第一卡盘2-1的升降驱动,当转盘2-4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承力杆2-6可脱离避让孔2-4b并移动至转盘2-4厚度方向一侧,轮胎后充气产生的膨胀力可使承力杆2-6与转盘2-4相抵接,以分散升降驱动件2-3承受轮胎4的膨胀力,避免轮胎子口变形,提高后充气精度,提高轮胎品质。
为了提高第一卡盘2-1升降过程的平稳度,如图3-图5所示,第一卡盘2-1上还设有导向组件,同时在转盘2-4上设有供导向组件穿过的导向孔2-4a。具体地,导向组件包括两个导杆2-5,导向孔2-4a为弧形腰型孔,导杆2-5始终穿设在导向孔2-4a内,在开合模过程中,通过导向组件和承力组件的共同作用,保证第一卡盘2-1与第二卡盘2-2的同心度,提高充气精度。优选地,导向孔2-4a的弧形的两端对应所述转盘2-4在其转动平面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因此该弧形腰型孔还可对转盘2-4的转动进行硬定位。
为了对导杆2-5上下升降进行导向,在导杆2-5上套设有导向套2-9。
其中,转动驱动件2-7为气缸,其缸体铰接在机架1上,活塞杆与转盘2-4相连接,为了便于转动驱动件2-7与转盘2-4的连接,在转盘2-4上设有延伸至径向外侧的连接杆2-8,转动驱动件2-7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杆2-8相铰接。
如图6所示,调模机构3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安装座3-1、与安装座3-1螺纹连接的调模支撑件3-2及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调模杆3-3,调模支撑件3-2与调模杆3-3活动连接并在调模杆3-3带动下转动,第二卡盘2-2安装在调模支撑件3-2上,转动调模杆3-3可带动调模支撑件3-2上下移动以完成合模高度的调节。第二卡盘2-2在调模机构3带动下上下移动完成合模高度的调节,而后与第一卡盘2-1共同夹持轮胎4进行后充气作业。通过调模机构3和卡盘机构2的配合实现对轮胎4的夹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了实现合模高度的自动化调节,还设有调模电机3-4,调模杆3-3与调模电机3-4传动连接,具体地,在调模电机3-4的动力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3-5,在调模杆3-3上设有从动齿轮3-6,主动齿轮3-5和从动齿轮3-6相互啮合,其中,主动齿轮3-5和从动齿轮3-6采用锥形齿轮。调模电机3-4安装在调模杆3-3的径向外侧,为了保证后充气装置结构的紧凑,上下两个后充气工位可共用一个调模电机3-4,通过调模电机3-4驱动调模杆3-3转动,以带动上下两个后充气工位的第二卡盘2-2相对或相背移动,以同时调节两个后充气工位的合模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根据轮胎规格设置调模参数,调模电机3-4带动调模杆3-3转动以带动调模支撑件3-2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卡盘2-2上下移动至对应高度完成调模。
调模完成后,转动驱动件2-7驱动转盘2-4处于第一位置,此时承力杆2-6与避让孔2-4b上下对应,升降驱动件2-3带动第一卡盘2-1回缩,在第二卡盘2-2上放入轮胎4后,升降驱动件2-3带动第一卡盘2-1向第二卡盘2-2移动实现合模(如图3所示)。
合模到位后承力杆2-6与避让孔2-4b相脱离,转动驱动件2-7带动转盘2-4转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承力杆2-6与避让孔2-4b错位,轮胎4开始充气定性冷却,此时轮胎4后充气过程中的膨胀力经承力杆2-6转移到转盘2-4上,分散升降驱动件2-3的承载力,保证后充气的精度(如图4所示)。
充气冷却定型结构后,轮胎4放气,转动驱动件2-7带动转盘2-4再次转动至第一位置,此时承力杆2-6与避让孔2-4b上下对应,升降驱动件2-3将第一卡盘2-1与轮胎4脱离(如图5所示),机械手卸胎,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综上,该后充气装置结构合理、运行平稳、定位准确,可保证后充气时轮胎的正确尺寸,避免轮胎变形,保证产品质量;采用导杆组件和承力组件,在合模时起到导向作用,在充气时,承力组件可与转盘相抵接将轮胎的膨胀力转移到转盘上,分散升降驱动件的支承力,保证后充气的精度。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轮胎后充气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多个后充气工位,每个所述的后充气工位均包括卡盘机构,用于夹持轮胎进行后充气作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盘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升降驱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一卡盘、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转盘、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转动驱动件及第二卡盘,所述第一卡盘上设有承力组件,所述转盘上设有与所述承力组件匹配的避让孔;
在所述转动驱动件驱动下,所述转盘在转动平面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避让孔与所述承力组件对齐设置,所述承力组件可穿过所述避让孔,所述升降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一卡盘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卡盘以夹持或释放轮胎;
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避让孔与所述承力组件错位设置,所述承力组件与所述转盘相抵,用于承接所述轮胎后充气过程中的膨胀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盘上还设有导向组件,所述转盘上设有与供所述导向组件穿过的导向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多个导杆,所述导向孔为弧状腰型孔;所述承力组件包括多个承力杆,所述承力杆的高度小于所述导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上套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孔的弧形两端对应所述转盘在转动平面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件、转动驱动件为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转动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盘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设有延伸至径向外侧的连接杆,所述转动驱动件与所述连接杆相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合模的高度并支撑所述卡盘机构完成后充气作业的调模机构,所述调模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安装座、与所述安装座螺纹连接的调模支撑件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调模杆,所述调模支撑件与所述调模杆活动连接并在所述调模杆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卡盘安装在所述调模支撑件上,转动所述调模杆可带动所述调模支撑件上下移动以完成合模高度的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模机构还包括调模电机,所述调模杆与所述调模电机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模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调模杆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608031.4U CN219600465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轮胎后充气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608031.4U CN219600465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轮胎后充气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00465U true CN219600465U (zh) | 2023-08-29 |
Family
ID=87749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608031.4U Active CN219600465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轮胎后充气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00465U (zh) |
-
2022
- 2022-12-30 CN CN202223608031.4U patent/CN2196004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60587B (zh) | 管端成型机 | |
US4669964A (en) | Tire vulcanizer | |
CN211053146U (zh) | 可换型定位机构 | |
CN219600465U (zh) | 轮胎后充气装置 | |
CN113733621A (zh) | 一种轮胎后充气装置 | |
CN110744321A (zh) | 换型定位方法和可换型定位机构 | |
CN117428108B (zh) | 一种大直径镍合金封头整体冲压成型设备及其冲压成型方法 | |
CN112318911B (zh) | 无缝成型鼓 | |
CN220806188U (zh) | 用于组装皮囊和支撑环的工装设备 | |
CN116890049A (zh) | 一种蝶形封头冲旋成型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110802407B (zh) | 一种用于飞机轮毂装配线的轮毂夹具及其应用方法 | |
CN112207144B (zh) | 一种卧式挤旋成形液压机 | |
CN213733515U (zh) | 无缝成型鼓 | |
CN210116182U (zh) | 一种框架式双层四工位后充气装置 | |
CN112828532B (zh) | 一种活塞铜套组装机 | |
CN111976178B (zh) | 多层多模自行车胎硫化机及其生产工艺 | |
CN210703417U (zh) | 一种凸轮轴静压组合系统 | |
CN112207744A (zh) | 静压膨胀式定位机构 | |
CN216032661U (zh) | 一种轮胎后充气装置 | |
CN118123353B (zh) | 一种用于清障车液压臂壳体的定位焊接装置及工作方法 | |
CN221493679U (zh) | 一种用于行星轧机连续轧制的芯棒杆充气装置 | |
CN219130469U (zh) | 上下双向旋轮缘成型装置 | |
CN209716500U (zh) | 一种定子液压弹性芯轴 | |
CN219521741U (zh) | 易于调整的活塞杆加工用辅助固定设备 | |
CN114011965B (zh) | 金属筒状物的一体成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