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6984U - 喷雾设备和具有其的喷雾器 - Google Patents

喷雾设备和具有其的喷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6984U
CN219596984U CN202223556381.0U CN202223556381U CN219596984U CN 219596984 U CN219596984 U CN 219596984U CN 202223556381 U CN202223556381 U CN 202223556381U CN 219596984 U CN219596984 U CN 219596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latform
platform
jet
spraying
fix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563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仕超
车栋栋
李钟声
季妍
商志雷
王红宾
王青山
李玮
黄宝强
罗庆南
王晓龙
刘文盛
邵锦鹏
刘欢
李�昊
单连雨
宋述雄
郭建昕
刘乐
刘晓斌
渠沛沛
王鹏程
董海珊
陈志超
宋琳
杨泽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hihua Crude Oil Wharf Co ltd
Qingdao Port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Shihua Crude Oil Wharf Co ltd
Qingdao Port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Shihua Crude Oil Wharf Co ltd, Qingdao Port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Shihua Crude Oil Wharf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563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6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6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6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雾设备,包括:承载平台,承载平台可安装于可移动的安装平台上;承载平台构造有: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构造于承载平台的远侧端,第一安装部配置为安装用于容纳液态喷洒物的储液箱;以及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构造于承载平台的近侧端,第二安装部配置为安装自吸泵,自吸泵流体连通储液箱;和喷射风筒,喷射风筒可拆卸地安装于承载平台的近侧端;安装状态下的喷射风筒可沿承载平台的高度方向和承载平台的宽度方向旋转;喷射风筒流体连通自吸泵。同时还公开一种喷雾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喷雾效率。

Description

喷雾设备和具有其的喷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雾设备,以及一种具有喷雾设备的喷雾器。
背景技术
喷雾器(也称喷雾器材)是利用空吸作用将药水或者其它液体变成雾状,均匀地喷射到其它物体上的器具。在农村地区,喷雾器是防治病虫害不可缺少的重要农具。在城市地区,例如快递存放点、进出口港口等,喷雾器是用于消毒杀菌的设备。
喷雾器中使用最广泛的是背负式喷雾器,通过摇杆部件的摇动,使皮碗在唧筒和气室内轮回开启与关闭,从而使气室内内压力逐渐身高,药液箱底部的药液经过出水杆再经过喷杆,最后由喷头喷出雾状液体。
背负式喷雾器成本低,操作方便,但同时也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适宜大面积作业的问题。此外,由于药液和消毒液均是刺激性液体,如果存在泄漏现象,容易出现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必须穿着防护服,大量使用的防护服也存在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广泛使用的背负式喷雾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适宜大面积作业,且容易出现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喷雾设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喷雾设备,包括: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可安装于可移动的安装平台上;所述承载平台构造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构造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远侧端,所述第一安装部配置为安装用于容纳液态喷洒物的储液箱;以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构造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近侧端,所述第二安装部配置为安装自吸泵,所述自吸泵流体连通所述储液箱;和喷射风筒,所述喷射风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近侧端;安装状态下的喷射风筒可沿所述承载平台的高度方向和所述承载平台的宽度方向旋转;所述喷射风筒流体连通所述自吸泵。
进一步的,所述喷射风筒包括: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呈杆状,所述支撑元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近侧端的外壁上;所述支撑元件上构造有沿所述承载平台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以及沿承载平台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承载平台的远侧端延伸的第二连接部;喷射风筒本体,所述喷射风筒本体沿所述承载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配置为转动连接所述喷射风筒本体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配置为转动连接所述喷射风筒本体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构造于所述支撑元件的上端并沿所述承载平台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构造于所述支撑元件的上端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平行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喷射风筒本体和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转动连接所述喷射风筒本体和所述第二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为倾斜设置的气缸连杆机构,所述气缸连杆机构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喷射风筒本体,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元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或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或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固定元件,所述第一固定元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近侧端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固定元件套设于所述支撑元件上,所述支撑元件可在所述第一固定元件中转动;第二固定元件,所述第二固定元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近侧端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元件的下方,所述第二固定元件套设于所述支撑元件上,所述支撑元件可在所述第二固定元件中转动;驱动固定元件,所述驱动固定元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近侧端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一侧;和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固定元件,所述驱动元件可沿所述承载平台的宽度方向伸缩;所述喷射风筒还包括:旋转连接元件,所述旋转连接元件固定套设于所述支撑元件上并与所述支撑元件紧密配合;所述驱动元件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连接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元件为气缸连杆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元件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喷雾器,喷雾器包括喷雾设备,还包括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下方设置有履带;喷雾设备,包括: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可安装于可移动的安装平台上;所述承载平台构造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构造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远侧端,所述第一安装部配置为安装用于容纳液态喷洒物的储液箱;以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构造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近侧端,所述第二安装部配置为安装自吸泵,所述自吸泵流体连通所述储液箱;和喷射风筒,所述喷射风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近侧端;安装状态下的喷射风筒可沿所述承载平台的高度方向和所述承载平台的宽度方向旋转;所述喷射风筒流体连通所述自吸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由于承载平台可以与不同的可移动的安装平台匹配,设置于安装平台上以实现喷雾,所以可以有效地扩大喷洒面积。操作人员不直接与喷雾设备接触,避免液态喷洒物泄漏可能导致的人身伤害。当安装平台位于自动导引运输车(AGV)上时可以用于港区等大面积场所的自动植物灌溉、农药喷洒、消毒或者意外火灾的应急处理,尤其适用于油港、自动化码头等区域。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喷雾设备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喷雾设备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喷雾设备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喷雾设备中喷射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喷雾设备中承载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喷雾设备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针对现有技术中广泛使用的背负式喷雾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适宜大面积作业,且容易出现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喷雾设备。喷雾设备10参见图1至图6所示,如图所示的喷雾设备10主要由承载平台11和喷射风筒14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承载平台11作为主要的支撑部件,可安装于可移动的安装平台(未图示)上,安装平台的下方可以设置履带(未图示)以带动承载平台11移动,也可以将承载平台11固定于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AGV)、自行车、拖车、电动车、机车等其它车辆上的安装平台上。安装平台和承载平台11之间可以选用多种不同的固定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连接、卡合连接、螺栓连接等等。
如图所示,承载平台11构造有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其中第一安装部12构造于承载平台11的远侧端,第一安装部12配置为安装用于容纳液态喷洒物的储液箱(未图示)。液态喷洒物包括但不限于药液、水和消毒液。第一安装部12优选下陷地构造于承载平台11上,第一安装部12的上表面保持平齐,以利于限定储液箱的位置。第二安装部13构造与承载平台11的近侧端,优选固定设置于近侧端的外壁29上。第二安装部13配置为安装自吸泵。自吸泵流体连通储液箱,例如通过软管流体连通。自吸泵可以选用市售设备,在此不做进一步限定。
喷射风筒14可拆卸地安装于承载平台11的近侧端。安装状态下的喷射风筒14可沿承载平台11的高度方向(如图1中D1的方向所示)和承载平台11的宽度方向(如图1中D2的方向所示)旋转。喷射风筒14流体连通自吸泵。
由于承载平台11可以与不同的可移动的安装平台匹配,设置于安装平台上以实现喷雾,所以可以有效地扩大喷洒面积。操作人员不直接与喷雾设备10接触,避免液态喷洒物泄漏可能导致的人身伤害。当安装平台位于自动导引运输车(AGV)上时可以用于港区等大面积场所的自动植物灌溉、农药喷洒、消毒或者意外火灾的应急处理,尤其适用于油港、自动化码头等区域。
如图1至4、图6所示,喷射风筒14包括支撑元件15、喷射风筒本体18、第一连接组件19和第二连接组件20;其中支撑元件15呈圆杆状,支撑元件15可拆卸地安装于承载平台11的近侧端的外壁29上。支撑元件15上构造有沿承载平台11的高度方向(如图5中方向H所示)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部16以及沿承载平台11的长度方向(如图5中方向L所示)朝向承载平台11的远侧端延伸的第二连接部17。第一连接部16和第二连接部17均优选为薄片状。喷射风筒本体18沿承载平台11的长度方向延伸,部分位于承载平台11的范围内,部分自承载平台11的近侧端向外延伸。喷射风筒本体18可设置为可伸缩的结构,即可以调节其伸出近侧端的长度,以调节喷射面积。例如设计喷射风筒14包括套设在喷射风筒本体18外侧的套筒31,通过调节喷射风筒本体18和套筒31的相对位置调节喷射风筒本体18伸出的长度。
喷射风筒14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19和第二连接组件20。第一连接组件19配置为转动连接喷射风筒本体18和第一连接部16,第二连接组件20配置为转动连接喷射风筒本体18和第二连接部17。示例性地,当设置有套筒31时,第一连接组件19配置为转动连接套筒31和第一连接部16,第二连接组件20配置为转动连接喷射风筒本体18和第二连接部17。或者,当不设置套筒31时,第一连接组件19配置为转动连接喷射风筒本体18的外壳和第一连接部16,第二连接组件20配置为转动连接喷射风筒本体18的外壳和第二连接部17。
在如图1至4、图6的示例中,第一连接部16具有第一连接板16-1和第二连接板16-2;其中,第一连接板16-1构造于支撑元件15的上端并沿承载平台11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第二连接板16-2同样构造于支撑元件15的上端并与第一连接板16-1平行对称设置,支撑元件15为二者之间的对称轴。第一连接组件19包括如图所示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喷射风筒本体18和第一连接板16-1,以及转动连接喷射风筒本体18和第二连接板16-2。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设置有套筒31时,则与套筒31转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组件20为倾斜设置的气缸连杆机构。气缸连杆机构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21转动连接喷射风筒本体18,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22转动连接支撑元件15。第二连接组件20可以直线移动,从而驱动喷射风筒14沿承载平台11的高度方向旋转。此外,由第一连接部16、第二连接部17以及第二连接组件20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结构也可以确保喷射风筒14的运行更为稳定,不会发生晃动。
喷雾设备10还包括摄像头23。摄像头23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6-1或第二连接板16-2的一侧,用于采集前方的图像。喷雾设备10中可选地设置有具有无线通信接口的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可以将图像输出至服务器、遥控设备或者其它移动终端。无线通信接口可支持LAN、WiFi、蓝牙、近场通信中的其中一种。喷雾设备10本身也可以搭载显示屏。
为了实现夜间作业,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喷雾设备10还包括照明装置24。照明装置24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6-1或者第二连接板16-2的一侧,例如位于摄像头23的上方。照明装置24可以在夜间进行补光,为操作喷雾设备10的方向提供环境条件。
以下参照图5和图6,对承载平台11和喷射风筒14的连接方式进行介绍。如图所示,喷雾设备10还包括第一固定元件25、第二固定元件26、驱动固定元件27和驱动元件30;其中第一固定元件25固定设置于承载平台11的近侧端的外壁29上,第一固定元件25套设于支撑元件15上,第二固定元件26同样固定设置于承载平台11的近侧端的外壁29上且位于第一固定元件25的下方,第二固定元件26同样套设于支撑元件15上,支撑元件15可在第二固定元件26中转动。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固定元件25和第二固定元件26均为水平设置的圆环。驱动固定元件27固定设置于承载平台11的近侧端。驱动固定元件27固定设置于承载平台11近侧端的外壁29上,且位于第一固定元件25和第二固定元件26一侧。驱动固定元件27构造为固定用于驱动支撑元件15的动力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驱动支撑元件15的动力部件为驱动元件30,也即驱动元件30固定连接驱动固定元件27,驱动元件30可沿承载平台11的宽度方向(如图5中方向W所示)伸缩。
在另一侧,喷射风筒14还包括旋转连接元件28。旋转连接元件28固定套设于支撑元件15上并与支撑元件15紧密配合,驱动元件30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旋转连接元件28,即当驱动元件30伸缩时,旋转连接元件28会随之转动,支撑元件15也可以与旋转连接元件28一同转动,从而使得安装状态下的喷射风筒14可沿承载平台11的宽度方向旋转。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元件30为气缸连杆机构。
在本申请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元件30为步进电机。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元件15的下方还可以设置滚轮。
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喷雾器。喷雾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喷雾设备10。喷雾设备10的具体结构参见上述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和说明书附图的记载,在此不再重复介绍。具有上述喷雾设备10的喷雾器可以实现同样的技术效果。喷雾器还包括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下方设置有履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喷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可安装于可移动的安装平台上;所述承载平台构造有:
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构造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远侧端,所述第一安装部配置为安装用于容纳液态喷洒物的储液箱;以及
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构造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近侧端,所述第二安装部配置为安装自吸泵,所述自吸泵流体连通所述储液箱;
喷射风筒,所述喷射风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近侧端;安装状态下的喷射风筒可沿所述承载平台的高度方向和所述承载平台的宽度方向旋转;所述喷射风筒流体连通所述自吸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射风筒包括:
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呈杆状,所述支撑元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近侧端的外壁上;所述支撑元件上构造有沿所述承载平台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以及沿承载平台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承载平台的远侧端延伸的第二连接部;
喷射风筒本体,所述喷射风筒本体沿所述承载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配置为转动连接所述喷射风筒本体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
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配置为转动连接所述喷射风筒本体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
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构造于所述支撑元件的上端并沿所述承载平台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和
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构造于所述支撑元件的上端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平行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喷射风筒本体和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转动连接所述喷射风筒本体和所述第二连接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雾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为倾斜设置的气缸连杆机构,所述气缸连杆机构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喷射风筒本体,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雾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或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雾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或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喷雾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固定元件,所述第一固定元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近侧端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固定元件套设于所述支撑元件上,所述支撑元件可在所述第一固定元件中转动;
第二固定元件,所述第二固定元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近侧端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元件的下方,所述第二固定元件套设于所述支撑元件上,所述支撑元件可在所述第二固定元件中转动;
驱动固定元件,所述驱动固定元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近侧端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一侧;和
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固定元件,所述驱动元件可沿所述承载平台的宽度方向伸缩;
所述喷射风筒还包括:
旋转连接元件,所述旋转连接元件固定套设于所述支撑元件上并与所述支撑元件紧密配合;所述驱动元件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连接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雾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元件为气缸连杆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雾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元件为电机。
10.一种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喷雾设备;
喷雾器还包括:
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下方设置有履带。
CN202223556381.0U 2022-12-30 2022-12-30 喷雾设备和具有其的喷雾器 Active CN219596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6381.0U CN219596984U (zh) 2022-12-30 2022-12-30 喷雾设备和具有其的喷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6381.0U CN219596984U (zh) 2022-12-30 2022-12-30 喷雾设备和具有其的喷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6984U true CN219596984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3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56381.0U Active CN219596984U (zh) 2022-12-30 2022-12-30 喷雾设备和具有其的喷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6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28708Y1 (ko) 분사각도 조절이 용이한 미립자 광역방제기
CN219596984U (zh) 喷雾设备和具有其的喷雾器
CN206404956U (zh) 一种电动喷雾装置
CN207836595U (zh) 农用喷药机
CN109526917A (zh) 一种带有搅拌功能可调高度的节能环保喷药推车
CN210538381U (zh) 一种园林维护用人工智能喷药设备
CN213549270U (zh)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药物喷洒装置
CN209898076U (zh) 一种山地果园用机械喷洒农药车
CN211793414U (zh) 一种农田水利灌溉装置
KR200346446Y1 (ko) 분사각도 조절이 용이한 미립자 광역방제기
CN201143466Y (zh) 变频宽幅风送式喷雾机
CN210357657U (zh) 一种环保型抑尘雾炮设备一体机
US3601314A (en) Spraying apparatus with confining shield
CN210496872U (zh) 一种可视化风送式喷雾设备
CN207836608U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电动超低容量喷雾机
CN215346661U (zh) 一种农业杀虫喷药装置
CN217012435U (zh)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病虫害的电动喷雾装置
CN206435381U (zh) 一种新型绿化喷雾器
JP3639039B2 (ja) 噴霧装置
CN214629371U (zh) 一种机载式果园喷药装置
CN214758799U (zh) 一种防虫消杀用热喷雾装置
CN217958470U (zh) 一种混动力移动风送喷雾机
CN216821426U (zh) 一种农药喷洒用储存装置
CN219269940U (zh) 一种均匀喷洒的林业防虫害喷药装置
CN220875651U (zh) 一种病虫防治高空药物喷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