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5008U - 一种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5008U
CN219595008U CN202320383269.7U CN202320383269U CN219595008U CN 219595008 U CN219595008 U CN 219595008U CN 202320383269 U CN202320383269 U CN 202320383269U CN 219595008 U CN219595008 U CN 219595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nt
layer
absorbent article
fluffy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832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攀
胡国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Kabu Baby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Kabu Bab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Kabu Baby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Kabu Bab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832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5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5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5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包括吸收品主体,所述吸收品主体至少包括设有位于相对于人体皮肤一侧的相反侧、亦是所述吸收制品最外侧的底层,从靠近人体皮肤一侧起始、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相互堆叠的吸收芯体以及蓬松层,所述蓬松层为具有网孔状多孔空间的层状体。本实用新型将原本吸收制品的吸收芯结构与吸收制品的底层结构分离后,令吸收芯结构的两侧获得有更好的吸收空间,且用于分离的蓬松层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支持能力,提升吸收制品本身的下渗速度与储纳液体的能力,令吸收制品整体干爽度和舒适度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收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其中的一种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
背景技术
吸收制品是依靠设置于面层结构与底层结构之间的吸收芯体来实现最基本的吸收功能,而面层结构通常是导流性材料、底层则为拒水性不透水材料,这两者的作用较为简单,大多数吸收制品之间差别较小,因此决定吸收制品性能好坏的根本在于吸收芯体的结构及其布局方式。目前,绝大多数的吸收制品的吸收芯结构为单层方式,需要其它额外的结构来增强其吸收速度和吸收率,例如增加导流层、为吸收芯增设凹槽结构等,提高吸收芯的比表面积或者是减少液体停留时间,研发投入较大,但收益提升较为一般。
为此,现有技术又提出了双芯体堆叠的吸收芯布局改进性思路,以单位面积内容纳更多的吸收结构来实现吸收性能的增强,如在先申请实用新型CN215080964U公开了一种高吸收性复合芯吸收体,其吸收体由外覆盖层、上吸收层、下吸收层和内覆盖层构成,上吸收层为两边厚中间薄的结构,下吸收层外包裹内覆盖层,上吸收层、下吸收层叠放后用外覆盖层反折包裹住各层,实现双芯体堆叠的构型。
上述结构为双芯体结构的堆叠,因此吸收性能相较于单芯体结构而言明显有所增加,然而上述一类的现有技术,例如在先技术CN212118438U和CN205515209U等,依旧存在有一些问题,结构布局方式还有改善余地,例如:
主要的上吸收芯体的下表面依旧与下吸收芯体贴合,上吸收芯体的吸收效率并未明显增加;下吸收芯体与上芯体和下底面均贴合连接,有效吸收面主要集中在两侧,故而下芯体结构的吸收力也没能更好地解放,液体自两侧向下渗透后,流入芯体中央的难度依旧较高;吸收芯体整体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率在上芯体结构主体以及下芯体结构两侧的高分子颗粒达到饱和后,吸收芯内可供液体流动的间隙变小等。
最终整体的吸收性能会存在较为明显的下降表现,影响吸收制品后续的干爽度和透气度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包括吸收品主体,所述吸收品主体至少包括设有位于相对于人体皮肤一侧的相反侧、亦是所述吸收制品最外侧的底层,从靠近人体皮肤一侧起始、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相互堆叠的吸收芯体以及蓬松层,所述蓬松层为具有网孔状、多孔空间的单一层状体或者复合层状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蓬松层的表面还均布有若干个通透自身的通孔,设于所述蓬松层上的通孔的孔型为圆孔、椭圆孔、半圆形孔、多边形孔、星形孔中的任意一种或着上述孔型的任意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蓬松层与吸收品主体之间由若干条平行于吸收品主体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粘合部相互连接;
沿吸收品主体长度方向布置时,所述粘合部的长度不超过蓬松层的长度;
沿吸收品主体宽度方向布置时,所述粘合部的长度不超过蓬松层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沿吸收品主体长度方向布置时,所述粘合部间断性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收品主体还包括设于靠近人体皮肤一侧的面层以及内包覆层,所述吸收芯体依次被内包覆层与面层所包裹,且所述面层为自靠近人体皮肤一侧向着底层进行包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包覆层为包覆布,所述蓬松层被包覆于内包覆层之中,所述粘合部设置于蓬松层与内包覆层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蓬松层设置于内包覆层与面层的最外侧、通过粘合部与靠近底层一侧的吸收品主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蓬松层由2条至10条的直条状片体、波浪状片体或者锯齿状片体中任意一种形态的片体结构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粘合部为热熔胶粘合体或超声波粘合体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原本吸收制品的吸收芯结构与吸收制品的底层结构分离后,令吸收芯结构的两侧获得有更好的吸收空间,且用于分离的蓬松层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支持能力,自身的疏松多孔结构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提升吸收制品本身的下渗速度,自身也具备一定的储纳液体的能力,结合上述形成的吸收空间,增强了吸收制品靠近人体皮肤一侧的通风透气性,令吸收制品整体干爽度和舒适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吸收制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吸收制品横切面配合关系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吸收制品横切面配合关系示意图二。
图4为所述粘合部实施效果示意图一。
图5为所述粘合部实施效果示意图二。
图6为所述粘合部实施效果示意图三。
图7为蓬松层结构布局示意图一。
图8为蓬松层结构布局示意图二。
图9为蓬松层结构布局示意图三。
其中:底层1、吸收芯体2、蓬松层3、粘合部4、面层5、内包覆层6、通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本技术领域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技术领域内的公知技术,是本技术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结合图1至图9所示,一种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包括吸收品主体,所述吸收品主体至少包括设有位于相对于人体皮肤一侧的相反侧、亦是所述吸收制品最外侧的底层1,从靠近人体皮肤一侧起始、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相互堆叠的吸收芯体2以及蓬松层3,所述蓬松层3为具有网孔状、多孔空间的单一层状体或者复合层状体。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吸收制品进一步可以指代为具有裤型结构、或应用于贴身内衣之中的吸收品,例如拉拉裤、纸尿裤、卫生巾等,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显著分辨吸收制品的外侧与内侧,其中,内侧为贴合皮肤的一侧,而外侧为背离皮肤的一侧,上述方向区分,亦能应用于吸收制品的其它结构当中。所述底层1为一般位于吸收制品的最外层,其主要结构特点为不透液、拒水性好、部分还兼具一定透气性的材料,此外,底层1的内侧还能进一步设置可应用在吸收制品中的次拒水层、PE膜层等附加结构,用于以吸收芯体之间形成更好的配合,例如,所述蓬松层3与底层1之间可以设置次拒水层或者是PE膜层。
其中,吸收芯体2是作为吸收制品的主要吸收结构,与现有技术中吸收制品的吸收芯以及实现主要吸收作用的双吸收芯制品中的芯体相比,结构和用途均基本一致,而蓬松层3则是辅助芯体结构,本身不承担主要吸收职能,而更主要是促进、提高吸收芯体2的吸收效率的作用,其设置的方式依旧遵循这一准则,具体来说通过如下形式体现: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吸收芯体2与蓬松层3需要分别与包覆结构或者吸收品主体结构连接,吸收芯体2的下方由于没有完全与蓬松层3重叠,其外露部分可以直接与液体接触并吸收,同时,不重叠的部分也为透气通风提供了良好的通路,使得吸收品在穿着的时候,不但能够因吸收芯吸收效率提高而改善吸收品穿着时候的干爽度,令使用者更不容易感受到液体的停留,还能因通风透气性的一并优化,使吸收品在穿着时的潮湿感降低,闷热感同样降低。
而作为辅助功能的蓬松层3为具有网孔状多孔空间的基底体为主体构成,该结构通常由ES纤维热风布、PU发泡海绵体、粘胶水刺布等材料成型而得的网孔状疏松、弹软构体,一般,除了作为基底体的上述材料以外,还可包括多种材料的任意组合,具体来说,通过蓬松棉、水刺无纺布、PU发泡材料与无尘纸之间的组合,相互压合、混合,形成最终的蓬松层3结构;换句话说,所述蓬松层3可以为单一ES纤维热风布或粘胶水刺布形成的蓬松棉、或单一PU发泡海绵体,也可以是上述3种材料与无尘纸之间的任意2种的组合。
因此,上述蓬松层3本身就具备良好的透气和引导能力,并且不会显著占用吸收芯体2的吸收空间,液体可以更快地渗透、进而被吸收芯体2的大多数区域所吸收;同时,蓬松层3的整体结构也具备一定储纳液体的能力,当液体不能被吸收芯体2及时吸附时,可以阻碍液体的游离,减少吸收制品穿着时候的晃荡感,为透气吸液空间的维持提供了保障。
进一步说,蓬松层3为了确保自身不游走以及提供额外的液体、气体的流通渠道,其本身与吸收芯体2之间优选不强制性连接,使得蓬松层3在穿着的时候更容易锁住液体,减少其游离的可能性的同时,让吸收芯体2具有更充分的吸附余裕,与吸收品之间的连接结构也可维持满足需求的稳定性,从而为吸收品的干爽、吸收力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蓬松层3由于起到的是对液体引导和临时储纳的作用,并非直接参与吸收芯体2的吸收过程,故而蓬松层3幅宽大于吸收芯体2、等于吸收芯体2或者小于吸收芯体2都应该具有符合预期的物理性能,如图2所示为蓬松层3幅宽不超过吸收芯体2幅宽的场合,而图3所示为蓬松层3幅宽大于吸收芯体2幅宽的场合,且与所述蓬松层3具体设置的位置无关,仅要求设于吸收芯体2的下方即可。
优选的实施例之一,所述蓬松层3的表面还均布有若干个通透自身的通孔7,设于所述蓬松层3上的通孔7的孔型为圆孔、椭圆孔、半圆形孔、多边形孔、星形孔中的任意一种或着上述孔型的任意组合。
为了进一步提升蓬松层3的渗透、透气能力,蓬松层3的表面还可以通过外部设备按压或者其他方式开设均匀布置的通孔7,该通孔7的孔型可依照需要在上述数种构型中自由选择,或者是其它类型的孔型亦可,以开孔的方式提高了蓬松层3的比表面积,又不会明显影响蓬松层的辅助吸收能力,还能增强整体的蓬松度和柔软度,令吸收品的穿着体验更佳。
结合图4至图6所示,优选的实施例之一,所述蓬松层3与吸收品主体之间由若干条平行于吸收品主体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粘合部4相互连接;
沿吸收品主体长度方向布置时,所述粘合部4的长度不超过蓬松层3的长度;
沿吸收品主体宽度方向布置时,所述粘合部4的长度不超过蓬松层3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沿吸收品主体长度方向布置时,所述粘合部4间断性排列。
蓬松层3与吸收品主体之间的间断性连接,可以进一步优选为若干条相互平行设置或者间断性平铺的粘合部4实现两者的结合,而蓬松层与吸收品本体之间采用间断性连接的形式,该连接方式下,吸收芯体2本身可以随着人体的活动,使其自身与吸收品之间能够保证有通过不贴合区域形成的通风透液通道,具体来说,可根据粘合部4的布置样态,划分为平行于吸收品主体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两大类,或者是呈一定规律的倾斜布置,通过上述间断分布的粘合部4,实现蓬松层3与吸收品主体之间的有效连接,并且,需要确保蓬松层3的有效区域能够尽可能地被粘合部4所涉及,使蓬松层3与吸收品主体贴合的边缘区域不会发生翘起。
结合图3所示,优选的实施例之一,所述吸收品主体还包括设于靠近人体皮肤一侧的面层5以及内包覆层6,所述吸收芯体2依次被内包覆层6与面层5所包裹,且所述面层5为自靠近人体皮肤一侧向着底层1进行包覆。
上述结构中,吸收芯体2被面层5与内包覆层6所包覆,并通过必要的连接结构与吸收品主体结合,结合图示,可以理解为两侧与吸收品主体部分紧密结合而中央与蓬松层3配合的部分则选择部分粘接或者不粘接,而蓬松层3则至少与吸收体主体保持连接,利用粘合部4确保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的确定。
结合图2所示,优选的实施例之一,所述内包覆层6为包覆布,所述蓬松层3被包覆于内包覆层6之中,所述粘合部4设置于蓬松层3与内包覆层6之间。
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吸收芯体2与蓬松层3都被内包覆层6所包裹,因此面层5与内包覆层6可与吸收品主体部分完全性地紧密连接,而蓬松层3则与其所包裹的内包覆层6间断性地通过粘合部4相互连接,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基本都能达到本实用新型所应当具备的透气性和干爽性。
结合图3所示,优选的实施例之一,所述蓬松层3设置于内包覆层6与面层5的最外侧、通过粘合部4与靠近底层1一侧的吸收品主体连接。
本实施例为前一实施例的进一步细化,强调的是蓬松层3设置于内包覆层6、面层5之外,主要地与底层1一侧的吸收品主体之间形成连接关系。
结合图7至图9所示,优选的实施例之一,所述蓬松层3由2条至10条的直条状片体、波浪状片体或者锯齿状片体中任意一种形态的片体结构组成。
上述结构中,蓬松层3同样也可以采用多个片体组合的形式构成,组成数量为不少于2条的同样类型片体,例如如图所示的直条状片体、波浪状片体或者锯齿状片体,片体之间留有1-20mm的间隔,所有片体结构的总幅宽不超过300mm,成型方式可通过凸轮或者球面模具将一整片蓬松层3压出不同的分片,该间隔的设置,能有效增加透气渗透通道的数量,有助于吸收品吸收性能和透气性能的提升。
优选的实施例之一,所述粘合部4为热熔胶粘合体或超声波粘合体中的一种。
上述两种粘合结构为本领域常规选择,取得的效果并未超出现有技术的理解范畴,进一步说,通过上述方式的连接,间断性布置的粘合部4能够满足吸收品结构整体稳定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原本吸收制品的吸收芯结构与吸收制品的底层结构分离后,令吸收芯结构的获得更好的吸收空间,且用于分离的蓬松层3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支持能力,自身的疏松多孔结构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提升吸收制品本身的下渗速度,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储纳液体的能力,结合上述形成的吸收空间,增强了吸收制品靠近人体皮肤一侧的通风透气性,令吸收制品整体干爽度和舒适度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包括吸收品主体,所述吸收品主体至少包括设有位于相对于人体皮肤一侧的相反侧、亦是所述吸收制品最外侧的底层,其特征在于,从靠近人体皮肤一侧起始、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相互堆叠的吸收芯体以及蓬松层,所述蓬松层为具有网孔状、多孔空间的单一层状体或者复合层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层的表面还均布有若干个通透自身的通孔,设于所述蓬松层上的通孔的孔型为圆孔、椭圆孔、半圆形孔、多边形孔、星形孔中的任意一种或着上述孔型的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层与吸收品主体之间由若干条平行于吸收品主体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粘合部相互连接;
沿吸收品主体长度方向布置时,所述粘合部的长度不超过蓬松层的长度;
沿吸收品主体宽度方向布置时,所述粘合部的长度不超过蓬松层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吸收品主体长度方向布置时,所述粘合部间断性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品主体还包括设于靠近人体皮肤一侧的面层以及内包覆层,所述吸收芯体依次被内包覆层与面层所包裹,且所述面层为自靠近人体皮肤一侧向着底层进行包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包覆层为包覆布,所述蓬松层被包覆于内包覆层之中,所述粘合部设置于蓬松层与内包覆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层设置于内包覆层与面层的最外侧、通过粘合部与靠近底层一侧的吸收品主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层由2条至10条的直条状片体、波浪状片体或者锯齿状片体中任意一种形态的片体结构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部为热熔胶粘合体或超声波粘合体中的一种。
CN202320383269.7U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 Active CN219595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3269.7U CN219595008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3269.7U CN219595008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5008U true CN219595008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9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83269.7U Active CN219595008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5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82346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абсорбционного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 абсорбирующих готовых изделий из него
US7521109B2 (en) Absorber including by-pass channel member and absorber product therefrom
EP3470034B1 (en) Absorbent article
US8329978B2 (en) Absorbent product
JP4231000B2 (ja) 液不透過性のサーフェスシートを備える吸収体製品
AU2010296346B2 (en) Absorbent article
AU2010302087B2 (en) Absorbent article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absorbent article
WO2010114051A1 (ja) 吸収性物品
TW200304366A (en) Absorbent article
KR20120104550A (ko) 흡수성 물품
JP5175651B2 (ja) 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40022880A (ko) 흡수성 물품
US10675191B2 (e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liquid impermeable surface sheet portion
US20160213526A1 (en) Absorbent article
JP4925867B2 (ja) 吸収性物品
WO2012165327A1 (ja) 吸収性物品
JP6840949B2 (ja) 吸収性物品
CN219595008U (zh) 一种具有透气吸收空间的吸收制品结构
JPH11318982A (ja) 吸収性物品
EP1207833A1 (e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improved liquid-handling ability
JP4912069B2 (ja) 吸収性物品
CN219423153U (zh) 一种便于透气吸收的吸收制品结构
WO2013129344A1 (ja) 創傷部被覆材
CN216496076U (zh) 一种快速吸收式透气卫生巾复合芯体
CN219184550U (zh) 一种新型吸收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