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1665U - 一种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1665U
CN219591665U CN202320442926.0U CN202320442926U CN219591665U CN 219591665 U CN219591665 U CN 219591665U CN 202320442926 U CN202320442926 U CN 202320442926U CN 219591665 U CN219591665 U CN 219591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ing
shell
housing
metal sheet
ground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429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根
陈晓博
闫威
汪超
詹棋智
张猛
曹佛清
段先科
聂补
张任
管思飏
肖龙祥
姚祝
巴慧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hip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722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hip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722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hip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722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filed Critical Wuhan Ship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722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04429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1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1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1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属于通信电子设备领域,包括穿过通信电子设备壳体并与壳体固定连接的连接件和分别与连接件内外两部分相连的内外接地线,其连接件可分为连接部和固定部,连接部穿过壳体以实现内外接地线的相连,而固定部则通过分别与连接部和壳体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连接部与壳体之间的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件与壳体固定连接,使得在进行外接地线拆装时,该连接件与壳体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从而保证内部的接地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以实现在进行外接地线拆装的同时其内部接线结构保持稳定,提高了整个通信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信和其它数字领域的发展,在接地系统中不仅考虑防雷、也要考虑信号地,将设备之间信号都要有一个基准“地”作为信号的参考地。在接地设计中,信号之间的互扰等电磁兼容问题必须给予特别关注,否则,接地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目前的接地螺钉都是两端靠螺母、垫片或者锯齿垫片压住接地线。但是在测试或者维修时候,通常会拆卸设备外的螺母,由于拧动设备外的螺母时,会使得接地螺钉相对设备的位置发生偏移,继而导致位于设备内部里面的螺母易松脱,且不被察觉,会影响设备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接地结构,可以确保连接内外接地线的中间结构与电子设备保持相对位置一定,使得在进行外接地线拆装时,不会对内接地线造成影响,从而保证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其中通过将连接件与壳体固定连接,使得在进行外接地线拆装时,该连接件与壳体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以实现在进行外接地线拆装的同时其内部接线结构保持稳定,提高了整个通信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其包括分设于通信电子设备壳体内外两侧的两接地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穿过所述壳体,使得两所述接地线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实现两所述接地线的连通;
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两紧固件,其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内外两侧的两部分相连,用于两所述接地线分别与所述连接部紧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一个所述接地线的一端设置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的中部开设有通孔,用于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金属片的内缘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壁面相接触,且
至少一个紧固件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其一端端面与所述金属片相抵接,用于将所述金属片顶紧在所述壳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为板状结构,其背离所述壳体的表面与所述金属片的表面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一个所述紧固件与所述金属片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一个所述紧固件的外周设置有螺纹或颗粒,使其易于拆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外周套设有绝缘件和/或涂有绝缘涂层,使得所述接地结构不与所述壳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中部的绝缘套,以及分别套设在所述连接部内外两侧的两绝缘垫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通信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接地结构;
所述壳体的后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连接部穿过该通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的接地线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相连,所述壳体外部的接地线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板间隔开设有两通孔,分别安装有两接地结构,其分别为机壳地接地结构和信号地接地结构,所述信号地接地结构还包括绝缘件,以将所述信号地接地结构和所述壳体隔绝开来,使得信号地接地结构不受电磁干扰。
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其通过将连接件穿设壳体内外两侧并与壳体固定连接,且壳体内外的接地线分别与连接件内外两部分相连,从而实现内外接地线的连通,且连接件始终保持位置固定,使得在进行外部接地线拆装时,不会对壳体内部的接地线结构造成影响;
(2)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其通过将连接件分为连接部和固定部两个部分,其连接部用于穿过壳体,其内外两部分分别与内外接地线相连,而固定部则分别与壳体、连接部固定连接,使得固定部对连接部进行环向限位,进而使得在进行外部的接地结构拆装时,其紧固件在进行拧紧拧松操作时,连接部并不会进行环向运动,继而保证对壳体内部的连接部和接地线的结合部不会造成影响;
(3)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其通过将连接部为杆件结构,其固定部为环状板件结构,其杆件结构与环状板件结构一体成型,环状板件上还开设有螺纹通孔,并与壳体上的螺纹盲孔对正,采用螺钉实现固定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大批量生产,节省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其通过在接地结构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件和/或涂有绝缘涂层,使得接地结构与壳体之间相隔绝,以确保两者之间不会连通,从而确保该接地结构不会受到电磁干扰,从而适用于信号地接地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其通信电子设备包括在后板上间隔设置的两接地结构,其分别为机壳地接地结构和信号地接地结构,其中信号地接地结构设置有绝缘件和/或绝缘涂层,以避免电磁干扰,采用该接地结构的通性电子设备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地结构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地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信电子设备中两接地结构的结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信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信电子设备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信电子设备的正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信电子设备的局部A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壳体;2、接地结构;21、连接件;211、连接部;212、固定部;22、外接地线;23、内接地线;24、螺帽;25、螺母;26、螺钉;27、弹性垫片;28、垫片;3、机壳地接地结构;4、信号地接地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如图1~10中所示。其中,本申请的接地结构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可穿过通信电子设备的壳体,其可分为壳体内和壳体外两部分,并分别与设置于通信电子设备壳体内外两侧的两接地线(即内接地线和外接地线)相连,从而将内接地线和外接地线联通,以实现其该通信电子设备的接地功能。
具体的,该连接件21包括连接部211和固定部212,其中,连接部211穿过通信电子设备的壳体1,使得壳体1将连接部211分为位于壳体1内部和位于壳体1外部这两部分,其中,连接部211位于壳体1内部的部分与内接地线23相连,其位于壳体1外部的部分与外接地线22相连,且该接地结构2还包括分设于壳体1内外两侧的两紧固件,两紧固件分别将内接地线23和外接地线22与连接部211紧固连接。进一步地,其连接部211采用金属材质,以连通内外接地线。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连接部211为杆件结构,固定部212为设置在连接部211外周的螺纹结构,使得连接部211可穿过通信电子设备壳体1,实现连接部211与该壳体1直接固定连接,与之对应的,其壳体1可开设有对应的螺纹通孔,通过螺纹匹配连接实现连接部211与壳体1的固定连接。
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其现有技术中,紧固件通常采用螺帽螺母的形式,并通过将内外接地线设置在紧固件的内周壁面与连接部211的外周壁面之间,通过螺帽螺母形式的紧固件与杆件结构的连接部211之间形成螺纹连接,并将内外接地线夹紧,实现连接部211与内外接地线的连接。而这样的设置形式使得紧固件进行拆装时,其连接部211与壳体1的螺纹连接无论是正旋还是反旋,都可能通过紧固件的拧紧或者拧松带动连接部211与壳体1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导致连接部211与壳体1之间发生脱离。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其紧固件采用夹持件结构,将内外接地线的一端分别夹持在连接部211位于壳体1内外两侧的两部分上,从而在保证接地线与连接部211的紧固连接的同时,在进行接地线拆解时,也不会对连接件21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关系造成影响。
如果其紧固件依然采用螺母螺帽的形式,对此,通过对固定部212的结构形式进行改进,使得螺母螺帽在进行正旋拧动或者反旋拧动的同时并不会对连接件21与壳体1的连接关系造成影响。其固定部212与连接部211紧固连接,并与壳体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连接部211与壳体1的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其固定部212的设置位置优选在壳体1的外侧壁面上,使得其易于安装和/或拆卸。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其固定部212为杆件结构,其一端的外周壁面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且连接部211上对应开设有沿径向设置的螺纹孔,使得连接部211与固定部212螺纹连接,与之对应的,其固定部212远离外螺纹结构的一端开设有螺纹通孔,其对应在壳体1侧壁面上开设的螺纹盲孔,并通过螺钉26实现两者的紧固连接,在连接部211穿过机壳上的通孔后,其固定部212紧贴在壳体1的侧壁面上时,通过该固定部212与壳体1的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固定部212与壳体1的固定连接,继而实现连接部211与壳体1的连接,并通过这种设置形式,其连接部211在环向上会受到固定部212的限制作用,从而避免了紧固件在进行正旋拧动或者反旋拧动时,连接部211不会随之进行环向上的转动。同时,为了确保固定部212上螺孔与客体上的螺纹盲孔相匹配,其连接部211与壳体1之间不在设置额外的连接结构(即壳体1通孔不在采用螺纹孔结构)。
进一步地,其固定部212优选为环状板件结构,在板件结构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螺纹通孔,使得螺钉26穿过,其壳体1对应开设有螺纹盲孔,以实现固定部212与壳体1的结合。
如图3、4所示,进一步地,连接部211与固定部212之间的匹配连接形式可通过分别制备两部件再进行固定连接,也可一体成型,以实现连接部211与固定部212的紧固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其通过对金属工件进行冲压处理,使得杆件结构(即连接部211)的外周形成环状的金属板件结构(即固定部212),其杆件结构与环状板件结构一体成型。对应的,其板件结构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螺纹通孔,其壳体1的侧壁面上也对应开设有至少一个螺纹盲孔以与板件结构上的螺纹通孔相匹配,并通过螺钉26实现该板件结构与壳体1的固定连接。
如图1、2、5所示,进一步地,其内外接地线的一端用于与内部电子设备或大地相接,其另一端则设置有金属片,该金属片为中部开设有通孔的环状结构,其分别套设在连接部211的内外两部分,该环状结构的内缘与连接部211的外周壁面相贴合,以实现对内外接地线的连通。进一步地,紧固件与连接部211之间为螺纹连接,其套设在连接部211外周,并通过转动使得紧固件向壳体1的侧壁面运动,从而将金属片分别紧压在机壳的内侧壁面上和固定部212上。
进一步地,其位于机壳外部的紧固件需要经常拆装以进行接地线的更换,因此机壳外部的紧固件的外周需要设置有螺纹结构和/或颗粒结构,以增大摩擦力,使得工作人员可手动将其拆下,因此,在紧固件与连接部21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紧固连接时,其位于壳体1外部的紧固件优选为螺帽24,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操作,而位于壳体1内部的紧固件优选为螺母25。
进一步地,在紧固件与金属片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27,一方面通过弹性垫片27增加对金属片的预紧力,使其牢牢固定在机壳的侧壁面上,另一方面,避免紧固件之间与金属片刚性接触,对金属片造成损害,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优选地,在壳体1内部,其金属片与壳体1之间还设置有垫片28,以避免金属片直接与壳体1表面相接触。而在壳体1外部,由于固定部212位于金属片与壳体1表面之间,可以起到垫片28的作用,因此不需要额外设置。
进一步地,在接地结构2接机壳地时,其连接部211可与壳体1直接相接触,但是当接地结构2接信号地,为了避免机壳地对信号地造成影响,需要保证接地结构2与通信电子设备壳体1绝缘,避免电流对信号地接地结构4造成影响。因此,通过对信号地接地结构4外周进行绝缘处理,以实现该接地结构2与壳体1之间的绝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连接件21的外周涂有绝缘涂层,使得连接件21与壳体1绝缘,其连接部211中部外周涂有绝缘材料,以使连接部211在穿过壳体1结构时,其与壳体1相接触的外周壁面与壳体1开设通孔的内周壁面之间不会连通,其固定部212与壳体1相接触的表面也同样涂有绝缘涂层,与之对应的,壳体1分别与连接部211和固定部212相接触的表面也涂有绝缘涂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其通过在连接件21与壳体1之间设置绝缘件,实现连接件21与壳体1的绝缘,其绝缘件包括套设在连接部211中部的绝缘套,以及套设在连接部211内外两侧的两绝缘垫片28,以保证金属片与壳体1相隔绝,其中,可将金属片与壳体1之间的垫片28采用绝缘材料制得,其固定部212和连接部211分开制备,固定部212可采用绝缘材料制得,如果固定部212和连接部211一体成型,如图2、3所示,其与壳体1通过螺钉26来实现固定连接,其螺钉26也采用绝缘材料制得,且在固定部212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绝缘垫片28。且绝缘垫片28的尺寸较小,不得将壳体1上的螺纹盲孔盖住,或者在绝缘垫片28上对应开设有通孔。进一步,该绝缘垫片28与绝缘套一体设计,其绝缘套为台阶结构。其台阶结构的小径段设置在壳体1的通孔内,其外周壁面与通孔的内周壁面相贴合,而台阶结构的大径段则位于壳体1外部,其端面则与壳体1表面相贴合,以实现壳体1与连接件21之间的隔绝。进一步优选地,其绝缘材料优选为塑料。
如图6~10中所示,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通信电子设备,其包含了至少一个该接地结构2,该通信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其在壳体1的后板处开设有对应的通孔,以使得该接地结构2穿过,其接地结构2中的内接地线23与壳体1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相接,其外接地线22接地。
进一步地,其后板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接地结构2,分别为机壳地接地结构3和信号地接地结构4,其机壳地接地结构3中的连接部211与外壳相连通,而信号地接地结构4则对应设置有绝缘结构,使得整个信号地接地结构4并不与壳体1相连通,保证信号地接地结构4的信号接地性能。
进一步说明的,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该接地结构2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接地结构2中的连接件21穿过通信电子设备壳体1,其连接件21上的固定部212与壳体1外表面紧贴,其固定部212上的螺纹通孔与壳体1上的螺纹盲孔相对正,并通过螺钉26实现的两者的紧固连接;
S2、在连接件21与壳体1完成固定连接以后,进行壳体1内部接地线安装,依次设置垫片28、内接地线23的环片、弹性垫片27以及螺母25,并通螺母25拧紧将上述结构压紧在壳体1表面上;
S3、进行壳体1外部接地线安装,依次安装外接地线22的环片和螺帽24,并通过螺帽24拧紧将外接地线22环片压紧在固定部212上。
进一步地,在进行信号地接地结构4安装时,其连接件21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绝缘套,固定部212与壳体1之间用于连接的螺钉26、内接地线23的环片与壳体1之间的垫片28也均采用绝缘材质制备。
本实用新型中的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其通过将连接件与壳体固定连接,使得在进行外接地线拆装时,该连接件与壳体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从而保证内部的接地结构不会发生改变,以实现在进行外接地线拆装的同时其内部接线结构保持稳定,提高了整个通信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地结构,包括分设于通信电子设备壳体内外两侧的两接地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穿过所述壳体,使得两所述接地线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实现两所述接地线的连通;
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结构,其中,还包括两紧固件,其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内外两侧的两部分相连,用于两所述接地线分别与所述连接部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结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接地线的一端设置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的中部开设有通孔,用于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金属片的内缘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壁面相接触,且
至少一个紧固件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其一端端面与所述金属片相抵接,用于将所述金属片顶紧在所述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结构,其中,所述固定部为板状结构,其背离所述壳体的表面与所述金属片的表面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结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紧固件与所述金属片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结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紧固件的外周设置有螺纹或颗粒,使其易于拆下。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结构,其中,所述连接件外周套设有绝缘件和/或涂有绝缘涂层,使得所述接地结构不与所述壳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地结构,其中,所述绝缘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中部的绝缘套,以及分别套设在所述连接部内外两侧的两绝缘垫片。
9.一种通信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结构;
所述壳体的后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连接部穿过该通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的接地线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相连,所述壳体外部的接地线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后板间隔开设有两通孔,分别安装有两接地结构,其分别为机壳地接地结构和信号地接地结构,所述信号地接地结构还包括绝缘件,以将所述信号地接地结构和所述壳体隔绝开来,使得信号地接地结构不受电磁干扰。
CN202320442926.0U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591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2926.0U CN219591665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2926.0U CN219591665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1665U true CN219591665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86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42926.0U Active CN219591665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1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1286B2 (en) Kit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a grounding ring to an electrical motor
US9293858B2 (en) Screw down connector
CN105071172B (zh) 矩形高低频混装连接器组件
CN219591665U (zh) 一种接地结构及包含其的通信电子设备
CN202423696U (zh) 一种新型电连接器
CN217848558U (zh) 基于卡圈定位的电连接器与面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CN110994294A (zh) 一种用于平面安装的快速连接插座
CN214378173U (zh) 组合式电联接及使用该电联接的隔离接地开关
CN203135349U (zh) 用于线缆的穿引组件
CN214378715U (zh) 一种抗振、防断电的电池组
CN211531421U (zh) 控制装置及其pcba板的装配结构
CN209963889U (zh) 隔爆接线装置
CN102301535A (zh) 紧固多个螺钉的螺钉支撑件
CN114047528A (zh) 监测接收机
CN113949222A (zh) 一种变频电机轴电流防护结构
CN216436281U (zh) 一种方盘式插座电连接器
CN220306570U (zh) 一种充电座
CN113013682B (zh) 一种集成抗电磁信号干扰与辅助连接器密封结构
CN111065202A (zh) 控制装置及其pcba板的装配结构
CN220605291U (zh) 一种电气柜及具有其的电气设备
CN220337971U (zh) 平板电脑安装支架
CN220933920U (zh) 一种电容帽及电容器
CN212257706U (zh) 线缆和电子设备
CN210468170U (zh) 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电缆连接器
CN216624588U (zh) 一种欧式绝缘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