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9075U - 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9075U
CN219589075U CN202320600600.6U CN202320600600U CN219589075U CN 219589075 U CN219589075 U CN 219589075U CN 202320600600 U CN202320600600 U CN 202320600600U CN 219589075 U CN219589075 U CN 219589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reduction
noise
outdoor unit
ventilation window
m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06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杭天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Changy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Changy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Changy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Changy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006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9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9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9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包括机壳,还包括降噪通风窗,所述机壳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部可拆卸卡接有降噪通风窗,所述降噪通风窗包括保护壳、隔音棉、吸音板和内侧板,所述内侧板粘贴于所述保护壳内壁,所述内侧板一侧粘贴有吸音板,所述吸音板一侧粘贴有隔音棉,且隔音棉一侧粘贴于保护壳内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降噪通风窗能有效对空调外机的通风口出进行降噪处理,使得整体通风装置在产生噪音时,有效吸收噪音和阻隔噪音传播,避免了噪音的传导,从而提高空调器室外机降噪水平,避免在使用时对周围人员产生影响,满足客户对噪音质量的高要求。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空调的噪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成为选购空调的一大考虑因素。空调室外机的噪音主要源于室外机的风机、压缩机及其配管系统。压机本体的电机传出的中高频电磁噪声和转子转动的机械中低频机械噪声,相互叠加向外辐射,产生的造影容易对周边人员产生影响。
现有的的空调机组降噪结构在使用时一般通过在机壳内部设置减震机构来减小机体在使用时发生减震频率,并通过机壳内部设置的吸引板来吸取噪音,从而降低噪音的生产,但空调机组在使用时通风口会与外界互通,在空调机组使用时机体产生的噪音会通过通风通风口向外界传播,从而降低的现有空调机组在使用时的降噪效果。为此,我们提出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包括机壳,还包括降噪通风窗,所述机壳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部可拆卸卡接有降噪通风窗,所述降噪通风窗包括保护壳、隔音棉、吸音板和内侧板,所述内侧板粘贴于所述保护壳内壁,所述内侧板一侧粘贴有吸音板,所述吸音板一侧粘贴有隔音棉,且隔音棉一侧粘贴于保护壳内壁,所述机壳和降噪通风窗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蜂窝吸音降噪板。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内部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接筒,所述卡接筒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弹簧支撑杆,所述内部设置有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接杆,且卡接杆远离空调外机的一侧卡接在机壳内部上下两侧相对应的卡接筒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与降噪通风窗之间安装有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两端固定连接有铆钉。
进一步地,所述降噪通风窗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板的厚度为5~6cm,且吸音板表面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棉的厚度为5~6cm,且隔音棉表面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降噪通风窗为矩形框架结构,且防尘网安装于降噪通风窗的排气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保护壳、隔音棉、吸音板和内侧板组成降噪通风窗结构,在空调外机进行工作通风时,通过降噪通风窗将空调外机的通风口出罩住,使得空调外界在通风时会经过降噪通风窗,在降噪通风窗通风时,通过保护壳、隔音棉,吸音板、内侧板以及内部固定的蜂窝吸音降噪板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空调外机在排风时,有效吸收和阻隔噪音传播,避免了噪音的传导,从而提高外调外机的降噪水平,有效消除噪音,避免在空调外界使用时对周围人员产生影响,满足客户对噪音质量的高要求;2、在进行对降噪通风窗的安装时,通过在降噪通风窗与机壳之间安装有L型固定板,通过铆钉进行固定安装,大大提高了降噪通风窗整体的安装效果,使得降噪通风窗整体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的保护组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的机壳与保护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的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卡接槽;3、L型固定板;4、铆钉;5、降噪通风窗;6、防尘网;7、防尘板;8、卡接筒;9、阻尼弹簧支撑杆;10、卡接杆;11、空调外机;12、蜂窝吸音降噪板;501、保护壳;502、隔音棉;503、吸音板;504、内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包括机壳1,还包括降噪通风窗5,所述机壳1一侧开设有卡接槽2,所述卡接槽2内部可拆卸卡接有降噪通风窗5,所述降噪通风窗5包括保护壳501、隔音棉502、吸音板503和内侧板504,所述内侧板504粘贴于所述保护壳501内壁,所述内侧板504一侧粘贴有吸音板503,所述吸音板503一侧粘贴有隔音棉502,且隔音棉502一侧粘贴于保护壳501内壁,所述机壳1和降噪通风窗5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蜂窝吸音降噪板12;通过保护壳501能有效保护内部的隔音棉502、吸音板503以、内侧板504以及内部固定的蜂窝吸音降噪板12,并且在空调外机11通风时,通过隔音棉502能有效组合噪音向外传到,并通过吸音板503蜂窝吸音降噪板12之间的配合使用对噪音进行吸收,使得空调外机11在排风时,有效吸收和阻隔噪音传播,避免了噪音的传导,从而提高外调外机的降噪水平,有效消除噪音,避免在空调外界使用时对周围人员产生影响。
其中,所述机壳1内部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接筒8,所述卡接筒8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弹簧支撑杆9,所述内部设置有空调外机11,所述空调外机11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接杆10,且卡接杆10远离空调外机11的一侧卡接在机壳1内部上下两侧相对应的卡接筒8内部,所述机壳1与降噪通风窗5之间安装有L型固定板3,所述L型固定板3两端固定连接有铆钉4,所述降噪通风窗5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尘板7,所述防尘板7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网6;在空调外界使用过程中发生振动时会挤压卡接筒8中的阻尼弹簧支撑杆9,阻尼弹簧支撑杆9会进行压缩,从而吸收空调外机11使用过程中的震力,从而减小空调外机11的震动效果,避免产生较大的噪音,通过在降噪通风窗5与机壳1之间安装有L型固定板3,通过铆钉4进行固定安装,大大提高了整体的安装效果。
其中,所述吸音板503的厚度为5~6cm,且吸音板503表面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凸起,所述隔音棉502的厚度为5~6cm,且隔音棉502表面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凸起;可以使降噪效果更好,便于人们日常的使用避免了噪音的传出,有效实现了降噪措施。
其中,所述降噪通风窗5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防尘网6安装于保护壳501的排气端,通过将降噪通风窗5设置为矩形形状使得整体通风装置能够降噪处理的更好,在后方设置防尘网6不仅防灰尘,也有效确保空调机组的通风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工作时,将空调外界通过顶端和底端设置的连接杆卡接到机壳1内部两侧设置的卡接筒8中,并与卡接筒8中设置的阻尼弹簧支撑杆9抵触在一起,在空调外界使用过程中发生振动时会挤压卡接筒8中的阻尼弹簧支撑杆9,阻尼弹簧支撑杆9会进行压缩,从而吸收空调外机11使用过程中的震力,从而减小空调外机11的震动效果,避免产生较大的噪音,并且通过机壳1内侧壁设置的蜂窝吸音降噪板12能阻隔噪音的传播,进一步提高空调外机11使用时的降噪效果,避免在使用时产生较大的噪音,提高空调外机11的使用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噪通风窗(5),所述机壳(1)一侧开设有卡接槽(2),所述卡接槽(2)内部可拆卸卡接有降噪通风窗(5),所述降噪通风窗(5)包括保护壳(501)、隔音棉(502)、吸音板(503)和内侧板(504),所述内侧板(504)粘贴于所述保护壳(501)内壁,所述内侧板(504)一侧粘贴有吸音板(503),所述吸音板(503)一侧粘贴有隔音棉(502),且隔音棉(502)一侧粘贴于保护壳(501)内壁,所述机壳(1)和降噪通风窗(5)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蜂窝吸音降噪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机壳(1)内部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接筒(8),所述卡接筒(8)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弹簧支撑杆(9),所述内部设置有空调外机(11),所述空调外机(11)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接杆(10),且卡接杆(10)远离空调外机(11)的一侧卡接在机壳(1)内部上下两侧相对应的卡接筒(8)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与降噪通风窗(5)之间安装有L型固定板(3),所述L型固定板(3)两端固定连接有铆钉(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通风窗(5)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尘板(7),所述防尘板(7)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网(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板(503)的厚度为5~6cm,且吸音板(503)表面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棉(502)的厚度为5~6cm,且隔音棉(502)表面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通风窗(5)为矩形框架结构,且防尘网(6)安装于降噪通风窗(5)的排气端。
CN202320600600.6U 2023-03-23 2023-03-23 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 Active CN219589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0600.6U CN219589075U (zh) 2023-03-23 2023-03-23 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0600.6U CN219589075U (zh) 2023-03-23 2023-03-23 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9075U true CN219589075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2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0600.6U Active CN219589075U (zh) 2023-03-23 2023-03-23 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9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89075U (zh) 空调室外机组通风装置的降噪结构
CN111927740A (zh) 一种减振降噪装置、压缩机以及车载空调器
CN100436957C (zh) 一种减小运行噪声的静音室外机
CN216080106U (zh) 一种中央空调用减震降噪装置
CN110630567A (zh) 一种轴流风机的减震降噪装置
CN211119709U (zh) 带隔音罩的转子式压缩机
CN213585412U (zh) 一种具有降噪机构的吸尘器电机
CN211084256U (zh) 一种空调通风降噪结构
CN112796975A (zh) 一种高效率消音的空气压缩机
CN213928813U (zh) 一种高效静音型负压风机
CN220287714U (zh) 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的可调式节能降噪设备
CN203013244U (zh) 模块插片式隔声罩
CN213635157U (zh) 一种室内显示屏
CN217354742U (zh) 一种外壳可降噪的罗茨鼓风机
CN218565589U (zh) 一种可降噪的空调外机网罩
CN214304249U (zh) 大型空调用空气压缩机
CN219318618U (zh) 一种暖通空调降噪结构
CN218831144U (zh) 降噪隔音罩
CN217873472U (zh) 一种ec风机降噪风墙单元
CN110821545A (zh) 一种隧道用自消声型轴流风机通风系统
CN214120231U (zh) 一种空调外机安装组件
CN111322715A (zh) 一种静音型新风机
CN218210040U (zh) 一种空调风冷模块机组降音降噪装置
CN211666810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降噪保护罩
CN219888354U (zh) 一种内置消音降噪结构的散热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