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6965U - 一种插销式减振结构、抗风装置和阻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销式减振结构、抗风装置和阻尼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86965U CN219586965U CN202223021929.1U CN202223021929U CN219586965U CN 219586965 U CN219586965 U CN 219586965U CN 202223021929 U CN202223021929 U CN 202223021929U CN 219586965 U CN219586965 U CN 2195869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er sleeve
- vibration
- damper
- layer
- d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3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73 vulcan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1715 photosynthesis, light harve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43261 Hevea brasili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09 Low-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52 natural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94 natural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销式减振结构、抗风装置和阻尼装置;其中,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包括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上部组件与上部结构连接,下部组件与下部结构连接;所述下部组件在与所述上部组件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销孔,所述上部组件的下端安装在所述销孔内;所述上部组件与所述销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上部组件的底部与所述销孔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或者填充有减振层。本实用新型的插销式减振结构可以阻断环境振动的传播途径,从而起到隔绝环境振动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插销式减振结构、抗风装置和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隔震层是指隔震建筑设置在基础、底部或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的全部部件的总称,包括隔震支座、阻尼装置、抗风装置、限位装置、抗拉装置、附属装置及相关的支承或连接构件等。其中,隔震层的合理设置和设计,对隔震技术的功能实现和隔震结构的性能水平起决定性作用。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已经成为我国防震减灾的主流技术之一。量大面广的轨道交通上盖建筑面临交通环境振动的威胁,严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也亟待通过隔振技术予以解决。
基于上述两方面需求,当前越来越多的建筑物、构筑物、结构和设备等,对隔震/振层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隔震/振层能够兼具隔离地震作用和隔离环境振动作用的双重功能,达到三维隔震/振效果。然而,要实现上述功能,主流的隔震/振层装置配置、设置方式和设计,仍然存在如下具体困难:
(1)、由于隔震/振层设计时,经常需要采用剪力件提供隔震层抗风屈服力,由于经典的抗风剪力件是上下端分别固定于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上,使竖向环境振动很容易经由抗风装置直接向上部结构传播,使隔振效果降低甚至散失,亟待解决。
(2)、由于隔震/振层设计时,经常需要采用阻尼器来提高隔震层的阻尼,提升隔震效果并控制隔震层在强震下的位移,由于经典的阻尼器是上下端分别固定于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上,使竖向环境振动很容易经由阻尼器直接向上部结构传播,使隔振效果降低甚至散失,也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插销式减振结构,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可以阻断环境振动的传播途径,从而起到隔绝环境振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插销式减振结构的抗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插销式减振结构的阻尼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插销式减振结构,包括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其中,所述上部组件与上部结构连接,所述下部组件与下部结构连接;所述下部组件在与所述上部组件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销孔,所述上部组件的下端安装在所述销孔内,其中,所述上部组件与所述销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上部组件的底部与所述销孔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或者填充有减振层。
优选的,所述减振层和所述缓冲层均为橡胶层。
一种抗风装置,包括剪断件和外套筒,其中,所述剪断件构成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的上部组件,而所述外套筒则构成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的下部组件;所述外套筒为中空结构,该外套筒的下端与下部结构固定连接,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剪断件的上端与上部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剪断件的中段设有剪断面;所述剪断件的下端伸入所述外套筒上端的开口内,且所述剪断面位于所述外套筒上端开口的上方;所述外套筒的内腔构成所述销孔;所述剪断件的侧壁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剪断件的下部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壁底部之间也填充有橡胶层,或者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剪断件的横截面的面积自所述剪断面分别向上下两侧逐渐增大。
一种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为位移型阻尼器或速度型阻尼器,所述位移型阻尼器或速度型阻尼器中均采用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其中,所述下部结构上设置有外套管,该外套管构成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中的下部组件,所述位移型阻尼器构成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的上部组件;所述速度型阻尼器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构成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的上部组件。
优选的,所述位移型阻尼器采用软钢、铅或铅芯橡胶制成,其上端与隔震/振层的上部结构固定连接,其下端伸入与之配套的外套管的内腔,所述外套管安装在下部结构上;所述位移型阻尼器下端的侧壁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层,所述位移型阻尼器的底部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底部之间也填充有橡胶层,或者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速度型阻尼器采用粘滞液体阻尼器或电涡流阻尼器,其一端通过铰接头与上部结构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头与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伸入与之配套的外套管的内腔,所述外套管安装在隔震/振层的下部结构上;所述支撑杆下端的侧壁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底部之间也填充有橡胶层,或者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插销式减振结构通过设置在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之间的缓冲层和间隙,通过缓冲层来吸收环境振动,通过间隙来隔绝传播路径;从而阻断环境振动在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的传播路径,以此消除环境振动。
2、本实用新型的插销式减振结构不仅可以消除竖向环境振动,其设置在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之间的缓冲层还可以起到水平隔震/振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抗风装置中的剪断件与所述外套筒之间采用了橡胶层或留空间隙,避免了刚性接触,在环境振动时,以竖向振动为主的振动波大部分无法经由此处向上部结构传播,保持了隔震/振层对环境振动的隔振功能;风荷载作用时,剪断件的临界剪断力大于风荷载设计值,由于外套筒对剪断件的限位作用,进而实现隔震/振层的抗风功能;当地震来临时,剪断件在到达设计强度时自动剪断,隔震/振层产生隔震运动,进而实现隔震/振层对地震作用的隔震功能。由此解决了传统隔震/振层抗风装置与环境隔振的矛盾。
4、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与所述外套管之间采用了橡胶层或留空间隙,避免了部件的刚性接触,在环境振动时,以竖向振动为主的振动波大部分无法经由此处向上部结构传播,保持了隔震/振层对环境振动的隔振功能;当地震来临时,隔震/振层产生隔震运动,由于外套管对阻尼装置的限位作用,阻尼装置两端产生相对运动,阻尼装置发挥消能减震功能。由此即可解决了传统隔震/振层阻尼器与环境隔振的矛盾。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结构中的隔震/振层的平面图。
图2为减震/振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3为集成式支座的爆炸视图。
图4为减震/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单元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五种集成式支座在五种异形柱位上的布置图。
图7和图8为相邻两个柱位中的减震/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除与上部结构连接的上连接板和与下部结构连接的下连接板外,其余集成式支座中的上连接板和下链接板分别连接成一体结构。
图9和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抗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速度型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位移型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采用软钢制成)。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位移型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采用铅芯橡胶制成)。
图中,1为集成式支座;101为上连接板;102为下连接板;103为单元支座;104为钢制抗剪件;105为上封板;106为弹性垫;107为下封板;2为梁;3为柱;4为抗风装置;5为阻尼装置;6、7为隔震/振缝;8为电梯间;9为连接板;10为预埋板;11为剪断件;12为剪断面;13为外套筒;14为橡胶层;15为速度型阻尼器;16、17为铰接头;18为支撑杆;19为外套管;20为软钢;21为间隙;22为铅棒;23为铅芯橡胶;24为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见图9-图13,本实用新型的插销式减振结构包括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其中,所述上部组件与上部结构连接,下部组件与下部结构连接;所述下部组件在与所述上部组件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销孔,所述上部组件的下端安装在所述销孔内,其中,所述上部组件与所述销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上部组件的底部与所述销孔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21或者通过减振层填充;其中,所述减振层和所述缓冲层均为橡胶层14。
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插销式减振结构通过设置在所述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之间的缓冲层和间隙21,通过缓冲层来吸收环境振动,从而阻断环境振动在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的传播路径,以此消除环境振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插销式减振结构不仅可以消除竖向环境振动,其设置在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之间的缓冲层还可以起到水平隔震/振的作用。
其中,图9-图13中的抗风装置4和阻尼装置5即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插销式减振结构。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13,本实用新型的隔震/振层可以由设置在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中的减震/振装置构成,或者由所述震/振装置以及抗风装置4和阻尼装置5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构成;其中,所述减震/振装置、抗风装置4及阻尼装置5的选择以及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例如在图1中,所述抗风装置4设置在所述隔震/振层的边角上,而阻尼装置5则设置在所述隔震/振层的中部,例如承重梁2和承重梁2相交的柱3上。
参见图1-图13,所述减震/振装置包括若干组串联设置的集成式支座1;每组集成式支座1包括上连接板101、下连接板102以及设置在上连接板101和下连接板102之间的多组单元支座103,其中,所述上连接板101与上部结构或位于其上方的集成式支座1的下连接板102连接;所述下连接板102与下部结构或位于其下方的集成式支座1的上连接板101连接;其中,所述隔震/振层内的集成式支座1中的单元支座103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该单元支座103包括由上封板105、下封板107以及设置在上封板105和下封板107之间的弹性垫106;
其中,
上文所说的“并联”是指:多个单元支座103的上封板105与同一连接板的同一侧固定连接,多个单元支座103的下封板107与另一连接板的同一侧固定连接,使多个单元支座103在两块连接板之间形成同一组并联连接的集成式支座1;
上文所述的“串联”是指:多组并联连接形式的集成式支座1依次叠加,且彼此相邻叠合的连接板固定连接,形成由多组并联连接的集成式支座1叠加串联为整体的减震/振装置;位于所述减震/振装置最上端的上连接板101与隔震/振层的上部结构的预埋板10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减震/振装置最下端的下连接板102与隔震/振层的下部结构的预埋板10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减震/振装置中除与上部结构连接的上连接板101和与下部结构连接的下连接板102外,位于中间部位中相邻的上连接板101和下连接板102为一体结构;
另外,所述单元支座103的上封板105和下封板107与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板101或下连接板102)之间、所述连接板9与所述预埋板10之间、相邻两层集成式支座1中的上连接板101和下连接板102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均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另外,当连接强度不足时,所述上封板105、下封板107分别与所述连接板在对应的位置处开设凹槽并填充钢制抗剪件104;而在隔震/振层设计时,根据隔震/振支座性能需求,选用相应的单元支座103的规格,并调整集成式支座1的单元支座103并联的个数和串联的层数,得到减震/振装置的刚度、阻尼比和稳定性。
参见图1-图13,所述弹性垫106采用天然橡胶或高阻尼橡胶层制成,或者采用橡胶层包覆竖向钢弹簧,其中,所述竖向钢弹簧与所述橡胶层一体硫化制成,或者待所述橡胶层制成后开洞装入;所述弹性垫106也可以单独采用橡胶层,或单独采用竖向钢弹簧;所述单元支座103通过调节橡胶层与竖向钢弹簧的比例,调整单元支座103的刚度和稳定性。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橡胶层包覆竖向钢弹簧的方式,通过橡胶层提高阻尼比,弥补了竖向钢弹簧阻尼比过低的问题;同时,竖向钢弹簧的设置可进一步降低竖向刚度,提高橡胶垫竖向低频隔振效果;此外,调节橡胶层与竖向钢弹簧的设置比例,使设计人员可以灵活设计单元支座103的竖向刚度和稳定性。
参见图1-图13,本实用新型的隔震/振层采用单独一种所述单元支座103,根据不同竖向构件的轴力大小和荷载需求,集成不同尺度和承载能力的集成式支座1,布置于相应的竖向构件柱位处。其中,通过调整集成式支座1的单元支座103并联个数,使所有单元支座103的设计面压基本一致,并且,采用一致的单元支座103串联层数,使各集成式支座1的竖向变形一致。
参见图1-图13,本实用新型中的隔震/振层中的集成式支座1均采用同种规格的单元支座103,根据竖向构件轴力大小和荷载需求,集成不同尺度和承载能力的集成式支座1,布置于相应的竖向构件柱位处。其中,通过调整集成式支座1的单元支座103并联个数,使所有单元支座103的设计面压基本一致,并且均采用相同的集成式支座1的串联层数,使减震/振装置的竖向变形保持一致;必要时,隔震/振层再增加少数其它类型的单元支座103用于少数集成式支座1的辅助设计。
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减震/振装置的竖向变形是由单个单元支座103的力学性能、集成式支座1的串联层数,以及单元支座103的设计面压三者唯一确定的,由于所述隔震/振层所有集成式支座1均采用同种规格的单元支座103,且集成式支座1的串联层数和基本一致的设计面压,使得不同柱位处的减震/振装置的竖向变形量一致,使设计上很容易实现对隔震/振层各柱位不均匀沉降的控制;采用所述设计方式,即使所述单元支座103的竖向刚度由于出现设计或工艺存在偏差,由于采用的是同种单元支座103,因此所有减震/振装置的竖向变形偏差量也能基本保持一致,不同柱位的沉降量同时呈正偏差或负偏差,隔震/振层不均匀沉降同样得到抑制,保障了土建结构安全。
参见图1-图13,本实用新型中的隔震/振层中采用同种规格的单元支座103,且所述单元支座103采用尺寸橡胶较小的规格,根据不同竖向构件如柱、异形柱和剪力墙等的截面尺寸和形状,以及支座安装空间需求,确定单元支座103在相应柱位的平面布置,使集成式支座1的尺寸和平面形状与竖向构件截面相符。
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规格相对较小的单元支座103,设计者可以根据竖向构件的原有截面形状来灵活布置集成式支座1的平面形状,而不必为了隔震/振层设计单独进行扩柱或增加转换结构,例如对于结构常见的L型、T型、十字型、一字型等截面形式的异形柱或短肢剪力墙等,可直接采用所述单元支座103分别集成平面呈L型、T型、十字型、一字型等平面形状的集成式支座1,使之与竖向构件截面形状和安装空间直接匹配,不必受传统橡胶支座圆形或方形规格的限制。
参见图1-图13,本实用新型的隔震/振层周边或电梯间8周围的隔震/振缝(6和7)附近,竖向构件采用异形柱或与其它不侵入隔震/振缝(6和7)界限的截面设计,同时集成式支座1的尺寸和平面形状也采用相应的截面形状。其有益效果在于:一般隔震/振层周边或电梯间8周围的隔震/振缝(6和7)的缝宽是必须大于标准规定及计算所得的最小设计缝宽,其邻近的竖向构件和隔震/振支座均不得侵入该隔震/振缝(6和7)的缝宽界限,导致邻近隔震/振缝(6和7)或电梯井的竖向构件和支座的布置空间很狭小,不足以容纳传统隔震支座或竖向构件,采用所述集成式支座1和相应的异形柱或较不规则的柱截面设计,使其截面与允许的布置空间相适应,即可避让隔震/振缝(6和7)的界限、预留出足够的隔震/振缝(6和7)的缝宽,完成这些部位的隔震/振层设计和实施。
参见图1-图13,本实用新型的隔震/振层中的所有集成式支座1均采用同种规格的单元支座103进行集成,所述单元支座103选择尺度相对较小的规格,且参数性能统一,由工厂采用同一种模具、工艺流程和同一型设备进行单元支座103的制造、品控和检测。其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传统隔震橡胶支座必须对隔震/振层多规格、多型号的支座分别进行支座设计、一体硫化制造、品控和检测不同,由于所述隔震/振层的所有集成式支座1皆是由同种单元支座103生产制成后再集成,所以在设计环节仅需针对该标准化的单元支座103进行选用和参数分析,在生产硫化环节中仅需针对该单元支座103进行制造、品控和检测,对模具、制造工艺、硫化设备、检测设备的要求大大降低,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整套技术的标准化程度,很容易即可实现产品质量提升,并节约成本。
参见图1-图13,本实用新型隔震/振层中的轴力较大的柱位处,采用尺寸较大的集成式支座1,其单元支座103仍然采用与隔震/振层中的其它柱位相同的单元支座103,所述单元支座103生产制造工艺保持一致。当集成式支座1尺寸超越现行检测设备适用范围时,采用其单元支座103或其集成式支座1局部,代替整体集成式支座1进行性能检测。其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传统采用一体硫化制成的橡胶隔震支座,所述集成式支座1由于是由尺度相对较小的单元支座103集成的,所以完全不再受以往硫化制造设备和工艺的限制,可以任意组装集成规格尺寸很大的支座,满足隔震/振层中轴力较大的柱位处的支座产品急需,并且,所述集成式支座1还很容易拆解为单元支座103或其集成式支座1局部来完成性能检测,在检测上也不再受以往试验检测设备的限制,具有技术推广前景。
参见图9-图13,所述阻尼装置5和所述抗风装置4均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插销式减振结构。
参见图9-图10,所述抗风装置4包括剪断件11和外套筒13,其中,所述剪断件11构成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的上部组件,而所述外套筒13则构成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的下部组件;所述外套筒13为中空结构,该外套筒13的下端与隔震/振层的下部结构固定连接,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剪断件11的上端与隔震/振的上部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剪断件11的中段设有剪断面12;所述剪断件11的下端伸入所述外套筒13上端的开口内,且所述剪断面12位于所述外套筒13上端开口的上方;所述外套筒13的内腔构成所述销孔;所述剪断件11的侧壁与所述外套筒1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层14,所述剪断件11的下部与所述外套筒13的内壁底部之间也填充有橡胶层14,或者留有间隙21;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所述剪断件11与所述外套筒13之间采用了橡胶层14或留空间隙21,避免了刚性接触,在环境振动时,以竖向振动为主的振动波大部分无法经由此处向上部结构传播,保持了隔震/振层对环境振动的隔振功能;风荷载作用时,剪断件11的临界剪断力大于风荷载设计值,由于外套筒13对剪断件11的限位作用,进而实现隔震/振层的抗风功能;当地震来临时,剪断件11在到达设计强度时自动剪断,隔震/振层产生隔震运动,进而实现隔震/振层对地震作用的隔震功能。由此,解决了传统隔震/振层抗风装置4与环境隔振的矛盾。
参见图11-图13,所述阻尼装置5为位移型阻尼器或速度型阻尼器;
当采用位移型阻尼器时,该位移型阻尼器采用软钢20、铅棒22或铅芯橡胶23制成,其上端与隔震/振层的上部结构固定连接,其下端伸入与之配套的外套管19的内腔,所述外套管19安装在隔震/振层的下部结构上;所述位移型阻尼器下端的侧壁与所述外套管19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层14,所述位移型阻尼器的底部与所述外套管19的内壁底部之间也填充有橡胶层14,或者留有间隙21;
当采用速度型阻尼器15时,所述速度型阻尼器采用粘滞液体阻尼器或电涡流阻尼器,其一端通过铰接头16与隔震/振层的上部结构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头17与支撑杆18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杆18的下端伸入与之配套的外套管19的内腔,所述外套管19安装在隔震/振层的下部结构上;所述支撑杆18下端的侧壁与所述外套管19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层14,所述支撑杆18的底部与所述外套管19的内壁底部之间也填充有橡胶层14,或者留有间隙21;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所述阻尼装置5与所述外套管19之间采用了橡胶层14或留空间隙21,避免了部件的刚性接触,在环境振动时,以竖向振动为主的振动波大部分无法经由此处向上部结构传播,保持了隔震/振层对环境振动的隔振功能;当地震来临时,隔震/振层产生隔震运动,由于外套管19对阻尼装置5的限位作用,阻尼装置5两端产生相对运动,阻尼装置5发挥消能减震功能。由此即可解决了传统隔震/振层阻尼器与环境隔振的矛盾。
参见图1-图13,在本实用新型的隔震/振层中轴力较小的柱位处,当集成式支座1的单元支座103并联数量较少时,可以做以下设置:将位于两个柱位中的减震/振装置中除与上部结构连接的上连接板101和与下部结构连接的下连接板102外,其余集成式支座1中的上连接板101和下链接板相互对应连接;即其与相邻柱位处的集成式支座1共用上连接板101和下连接板102。必要时,隔震/振层再增加少数其它类型的单元支座103用于轴力过小处支座的辅助设计。
其有益效果在于:隔震/振层中轴力较小柱位处的支座,由于采用了与其它柱位基本一致的设计面压、橡胶总厚和竖向变形设计,导致支座体型细高,支座等效直径或边长与橡胶总厚之比不满足稳定性要求,通过将位于两个柱位中的减震/振装置中除与上部结构连接的上连接板101和与下部结构连接的下连接板102外,其余集成式支座1中的上连接板101和下链接板相互对应连接;因此整体上相当于将两个相邻的减震/振装置中的集成式支座1组合在一起,从而使支座的整体稳定性大大提高,满足了稳定性设计要求。
参见图1-图13,所述减震/振装置中除与上部结构连接的上连接板101和与下部结构连接的下连接板102外,位于中间部位中相邻的上连接板101和下连接板102为一体结构;这样可以节省成本。
最后,所述单元支座103的横截面包括但不限于多边形和圆形;而单元支座103与上连接板102和下连接板103之间的连接方式除了螺栓连接外,还可以采用卡扣连接或嵌入式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的嵌入式连接结构,即在连接板9(上连接板101和下连接板102)上开设多个凹槽,然后将单元支座103嵌入凹槽内。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插销式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其中,所述上部组件与上部结构连接,所述下部组件与下部结构连接;所述下部组件在与所述上部组件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销孔,所述上部组件的下端安装在所述销孔内,其中,所述上部组件与所述销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上部组件的底部与所述销孔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或者填充有减振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销式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层和所述缓冲层均为橡胶层。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销式减振结构的抗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剪断件和外套筒,其中,所述剪断件构成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的上部组件,而所述外套筒则构成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的下部组件;所述外套筒为中空结构,该外套筒的下端与下部结构固定连接,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剪断件的上端与上部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剪断件的中段设有剪断面;所述剪断件的下端伸入所述外套筒上端的开口内,且所述剪断面位于所述外套筒上端开口的上方;所述外套筒的内腔构成所述销孔;所述剪断件的侧壁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剪断件的下部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壁底部之间也填充有橡胶层,或者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断件的横截面的面积自所述剪断面分别向上下两侧逐渐增大。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销式减振结构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尼装置为位移型阻尼器或速度型阻尼器,所述位移型阻尼器或速度型阻尼器中均采用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其中,所述下部结构上设置有外套管,该外套管构成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中的下部组件,所述位移型阻尼器构成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的上部组件;所述速度型阻尼器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构成所述插销式减振结构的上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位移型阻尼器采用软钢、铅或铅芯橡胶制成,其上端与隔震/振层的上部结构固定连接,其下端伸入与之配套的外套管的内腔;所述位移型阻尼器下端的侧壁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层,所述位移型阻尼器的底部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底部之间也填充有橡胶层,或者留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型阻尼器采用粘滞液体阻尼器或电涡流阻尼器,其一端通过铰接头与上部结构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头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伸入与之配套的外套管的内腔;所述支撑杆下端的侧壁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底部之间也填充有橡胶层,或者留有间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21929.1U CN219586965U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一种插销式减振结构、抗风装置和阻尼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21929.1U CN219586965U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一种插销式减振结构、抗风装置和阻尼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86965U true CN219586965U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7666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21929.1U Active CN219586965U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一种插销式减振结构、抗风装置和阻尼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86965U (zh) |
-
2022
- 2022-11-11 CN CN202223021929.1U patent/CN2195869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35057B (zh) | 带有框架的调谐质量减振器 | |
CN110984392B (zh) | 一种嵌套式的多功能隔震橡胶支座 | |
CN110344502B (zh) | 一种防屈曲低频隔振橡胶支座 | |
CN201778394U (zh) | 预应力橡胶支座 | |
CN110409606B (zh) | 一种摩擦摆连接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 | |
CN109898705B (zh) | 一种阻尼接地型装配式钢板组合调频减震墙 | |
CN107217739B (zh) | 一种楼盖隔振的框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
CN109898691B (zh) | 一种阻尼接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调谐质量阻尼墙 | |
CN210288752U (zh) | 一种阻尼接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调谐质量阻尼墙 | |
CN202380630U (zh) | 一种型钢龙骨阻尼耗能复合墙板 | |
CN115324222B (zh) | 一种自适应的三维智能隔震装置 | |
JP7162950B1 (ja) | 振動地震の二重制御のためのモジュール化層が並列接続された三次元免震/防振支承 | |
CN104452975A (zh) | 一种竖向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6545211A (zh) | 一种复合式直导轨型抗拉与限位隔震装置 | |
CN105696722A (zh) | 一种位移放大的金属剪切型消能器 | |
CN104878839A (zh) | 高承载力的异形隔震支座 | |
CN219586965U (zh) | 一种插销式减振结构、抗风装置和阻尼装置 | |
CN214614718U (zh) | 隔振装置 | |
CN110159691B (zh) | 一种复合刚度大阻尼隔振器 | |
CN116025214A (zh) |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隔震/振层 | |
CN108589523B (zh) | 一种桥梁用减震护栏底座及工作方法 | |
CN114033065A (zh) | 一种振动与噪声隔离的多功能装置 | |
CN115822111A (zh) | 一种用于tod上盖建筑的抗拉厚叠层橡胶隔振装置 | |
CN114856001A (zh) | 一种低频隔振支座 | |
JP3713645B2 (ja) | 積層ゴムを用いた免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