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6883U -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6883U
CN219586883U CN202320860025.3U CN202320860025U CN219586883U CN 219586883 U CN219586883 U CN 219586883U CN 202320860025 U CN202320860025 U CN 202320860025U CN 219586883 U CN219586883 U CN 219586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pipe
communicating pipe
drainage pipeline
block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600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超
王小艳
赵森
杨凯
王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ower Construction Sichuan Urban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ower Construction Sichuan Urban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ower Construction Sichuan Urban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ower Construction Sichuan Urban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600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6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6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6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包括上排水管道、下排水管道、污物清理筒以及为污物清理筒清理污物时提供电能的水流发电装置,污物清理筒的桶壁上从上到下的依次设置有污物出口管道、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上排水管道的出水口通过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一连通管与进水管道连通,下排水管道的进水口通过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二连通管与出水管道相连通;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均设置有水流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污物清理筒内将污物清理掉,使得污物从污物出口管道排出去,进而做到防堵处理,水流发电装置可以利用水流的流动力进行发电,进而为污物清理筒提供电能,保证污物清理筒的清理效果,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
背景技术
排水管道,指汇集和排放污水、废水和雨水的管渠及其附属设施所组成的系统。包括干管、支管以及通往处理厂的管道,无论修建在街道上或其它任何地方,只要是起排水作用的管道,都应作为排水管道统计,排水管道,指汇集和排放污水、废水和雨水的管渠及其附属设施所组成的系统,包括干管、支管以及通往处理厂的管道,无论修建在街道上或其它任何地方,只要是起排水作用的管道,都应作为排水管道统计。
现有的市政排水管存在一定的不足:排水管往往安装有过滤网板,用于对市政排水管进行过滤,但容易越积越多,进而会堵塞住排水管,传统的排水管清理堆积物较为麻烦,从而需要一种防堵的排水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包括上排水管道、下排水管道、污物清理筒以及为污物清理筒清理污物时提供电能的水流发电装置,污物清理筒的桶壁上从上到下的依次设置有污物出口管道、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上排水管道的出水口通过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一连通管与进水管道连通,下排水管道的进水口通过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二连通管与出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均设置有水流发电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污物清理筒的中部设置有位于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之间的过滤网,过滤网与污物清理筒的内顶面之间设置有安装于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污物清理筒的上端设置有驱动螺旋轴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两个水流发电装置均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流发电装置包括发电腔壳体、转轴、线圈和蓄电池,发电腔壳体安装于对应的第一连通管或第二连通管上,线圈和蓄电池均设置于发电腔壳体内;所述转轴的中部贯穿第一连通管或第二连通管的侧壁并与第一连通管或第二连通管转动连接,转轴的下部设置有位于第一连通管或第二连通管内且在水流冲击下进行转动的扇叶;所述转轴的上部连接有位于发电腔壳体内的永磁体,线圈套接于永磁体外,且线圈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驱动电机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均包括从进口到出口依次设置的第一半圆形通道、圆形通道和第二半圆形通道,第一半圆形通道和第二半圆形通道对应设置,转轴设置于圆形通道内,且转轴的四周均设置有扇叶,第一半圆形通道和第二半圆形通道对准转轴一侧的扇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电腔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第一连通管或第二连通管的外壁相连接,第一轴承的内圈与转轴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电腔壳体远离第一连通管或第二连通管的一端设置有封盖,封盖可拆卸连接于发电腔壳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封盖与发电腔壳体扣接或螺纹连接;所述封盖中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把手部,把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摩擦纹或多个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把手部所对应的封盖下端设置有内凹槽,内凹槽内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与内凹槽相连接,转轴的上端插接于第二轴承的内圈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电腔壳体内设置有环形限位架,环形限位架套接于永磁体外,线圈缠绕于环形限位架外;所述封盖的下端设置有限位环,环形限位架的上端套接于限位环外,限位环与蓄电池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排水管道和下排水管道通过连接柱相连接,污物清理筒通过连接板与连接柱相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上排水管道和下排水管道均连通市政排水管道,使得市政排水管道在流通过程中必须通过本防堵结构,然后使得市政排水在经过污物清理筒时,可以在污物清理筒内将污物清理掉,使得污物从污物出口管道排出去,进而做到防堵处理,其中,因为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均为倾斜管道,使得水流发电装置可以利用水流的流动力进行发电,进而为污物清理筒提供电能,保证污物清理筒的清理效果,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上排水管道;2-下排水管道;3-污物清理筒;301-污物出口管道;302-进水管道;303-出水管道;304-过滤网;305-螺旋叶片;306-驱动电机;4-第一连通管;5-第二连通管;6-水流发电装置;601-发电腔壳体;602-转轴;603-线圈;604-蓄电池;605-扇叶;606-永磁体;607-第一轴承;608-封盖;609-把手部;610-第二轴承;611-环形限位架;612-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包括上排水管道1、下排水管道2、污物清理筒3以及为污物清理筒3清理污物时提供电能的水流发电装置6,上排水管道1和下排水管道2均连通市政排水管道,使得市政排水管道在流通过程中必须通过本防堵结构。
污物清理筒3的桶壁上从上到下的依次设置有污物出口管道301、进水管道302和出水管道303,上排水管道1的出水口通过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一连通管4与进水管道302连通,下排水管道2的进水口通过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二连通管5与出水管道303相连通,进而使得市政排水管道的排水必须经过污物清理筒3,进而可以在污物清理筒3内将污物清理掉;所述第一连通管4和第二连通管5上均设置有水流发电装置6,因为第一连通管4和第二连通管5均为倾斜管道,使得水流发电装置6可以利用水流的流动力进行发电,进而为污物清理筒3提供电能,保证污物清理筒3的清理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中,设备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控制器和流量检测器等,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使得运行更加智能,比如在蓄电池的电能保持50%以上时才启动污物清理筒3,当两个水流发电装置6的蓄电一个满电,一个不满时,优先使用满电的水流发电装置6提供电能,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上排水管道1和下排水管道2均连通市政排水管道,使得市政排水管道在流通过程中必须通过本防堵结构,然后使得市政排水在经过污物清理筒3时,可以在污物清理筒3内将污物清理掉,使得污物从污物出口管道301排出去,进而做到防堵处理,其中,因为第一连通管4和第二连通管5均为倾斜管道,使得水流发电装置6可以利用水流的流动力进行发电,进而为污物清理筒3提供电能,保证污物清理筒3的清理效果,使得设备达到自发电清理污物的功效,只需要定期维护即可,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污物清理筒3的中部设置有位于进水管道302和出水管道303之间的过滤网304,通过过滤网304可以将污物过滤掉,防止污物继续流动造成堵塞,过滤网304与污物清理筒3的内顶面之间设置有安装于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305,螺旋叶片305与污物清理筒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污物清理筒3的上端设置有驱动螺旋轴转动的驱动电机306,驱动电机306与两个水流发电装置6均电连接,驱动电机306开启,通过螺旋轴带动螺旋叶片305转动,进而使得污物能够螺旋上升至污物出口管道301并排放至指定位置,进而起到防堵作用。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水流发电装置6包括发电腔壳体601、转轴602、线圈603和蓄电池604,发电腔壳体601安装于对应的第一连通管4或第二连通管5上,线圈603和蓄电池604均设置于发电腔壳体601内;所述转轴602的中部贯穿第一连通管4或第二连通管5的侧壁并与第一连通管4或第二连通管5转动连接,转轴602的下部设置有位于第一连通管4或第二连通管5内且在水流冲击下进行转动的扇叶605;所述转轴602的上部连接有位于发电腔壳体601内的永磁体606,线圈603套接于永磁体606外,且线圈603与蓄电池604电连接,蓄电池604与驱动电机306电连接,当有水流经过第一连通管4和第二连通管5时,冲击对应的扇叶605,进而带动转轴602转动,转轴602带动永磁体606转动,进而利用永磁体606与线圈603切割磁感线进行发电,然后为蓄电池604进行充电,以为驱动电机306的运行供电。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通管4和第二连通管5均包括从进口到出口依次设置的第一半圆形通道、圆形通道和第二半圆形通道,第一半圆形通道和第二半圆形通道对应设置,转轴602设置于圆形通道内,且转轴602的四周均设置有扇叶605,第一半圆形通道和第二半圆形通道对准转轴602一侧的扇叶605,进而使得转轴602可以转动起来,进而使得转轴602带动永磁体606转动。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发电腔壳体601内设置有第一轴承607,第一轴承607的外圈与第一连通管4或第二连通管5的外壁相连接,第一轴承607的内圈与转轴602相连接,通过第一轴承607可以加强转轴602的稳定性,而且不会影响转轴602转动时的灵活性。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发电腔壳体601远离第一连通管4或第二连通管5的一端设置有封盖608,封盖608可拆卸连接于发电腔壳体601上,进而方便对内部结构进行装卸,方便后期的维护和回收等工作。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封盖608与发电腔壳体601扣接或螺纹连接,连接方式简单而稳定;所述封盖608中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把手部609,把手部609的外壁上设置有摩擦纹或多个凹槽,方便通过把手部609操控封盖608的装卸,使得封盖608的装卸更加简单。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把手部所对应的封盖608下端设置有内凹槽,内凹槽内设置有第二轴承610,第二轴承610的外圈与内凹槽相连接,转轴602的上端插接于第二轴承610的内圈内,第二轴承610可以进一步加强转轴602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发电腔壳体601内设置有环形限位架611,环形限位架611套接于永磁体606外,线圈603缠绕于环形限位架611外;所述封盖608的下端设置有限位环612,环形限位架611的上端套接于限位环612外,限位环612与蓄电池604间隔设置,进而使得整体的布局更加合理,也可以避免环形限位架611与永磁体606接触。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上排水管道1和下排水管道2通过连接柱相连接,可以是一体成型,污物清理筒3通过连接板与连接柱相连接,加强了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排水管道(1)、下排水管道(2)、污物清理筒(3)以及为污物清理筒(3)清理污物时提供电能的水流发电装置(6),污物清理筒(3)的桶壁上从上到下的依次设置有污物出口管道(301)、进水管道(302)和出水管道(303),上排水管道(1)的出水口通过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一连通管(4)与进水管道(302)连通,下排水管道(2)的进水口通过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二连通管(5)与出水管道(303)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4)和第二连通管(5)上均设置有水流发电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物清理筒(3)的中部设置有位于进水管道(302)和出水管道(303)之间的过滤网(304),过滤网(304)与污物清理筒(3)的内顶面之间设置有安装于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305),污物清理筒(3)的上端设置有驱动螺旋轴转动的驱动电机(306),驱动电机(306)与两个水流发电装置(6)均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发电装置(6)包括发电腔壳体(601)、转轴(602)、线圈(603)和蓄电池(604),发电腔壳体(601)安装于对应的第一连通管(4)或第二连通管(5)上,线圈(603)和蓄电池(604)均设置于发电腔壳体(601)内;所述转轴(602)的中部贯穿第一连通管(4)或第二连通管(5)的侧壁并与第一连通管(4)或第二连通管(5)转动连接,转轴(602)的下部设置有位于第一连通管(4)或第二连通管(5)内且在水流冲击下进行转动的扇叶(605);所述转轴(602)的上部连接有位于发电腔壳体(601)内的永磁体(606),线圈(603)套接于永磁体(606)外,且线圈(603)与蓄电池(604)电连接,蓄电池(604)与驱动电机(306)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4)和第二连通管(5)均包括从进口到出口依次设置的第一半圆形通道、圆形通道和第二半圆形通道,第一半圆形通道和第二半圆形通道对应设置,转轴(602)设置于圆形通道内,且转轴(602)的四周均设置有扇叶(605),第一半圆形通道和第二半圆形通道对准转轴(602)一侧的扇叶(6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腔壳体(601)内设置有第一轴承(607),第一轴承(607)的外圈与第一连通管(4)或第二连通管(5)的外壁相连接,第一轴承(607)的内圈与转轴(60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腔壳体(601)远离第一连通管(4)或第二连通管(5)的一端设置有封盖(608),封盖(608)可拆卸连接于发电腔壳体(6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608)与发电腔壳体(601)扣接或螺纹连接;所述封盖(608)中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把手部(609),把手部(609)的外壁上设置有摩擦纹或多个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把手部所对应的封盖(608)下端设置有内凹槽,内凹槽内设置有第二轴承(610),第二轴承(610)的外圈与内凹槽相连接,转轴(602)的上端插接于第二轴承(610)的内圈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腔壳体(601)内设置有环形限位架(611),环形限位架(611)套接于永磁体(606)外,线圈(603)缠绕于环形限位架(611)外;所述封盖(608)的下端设置有限位环(612),环形限位架(611)的上端套接于限位环(612)外,限位环(612)与蓄电池(604)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水管道(1)和下排水管道(2)通过连接柱相连接,污物清理筒(3)通过连接板与连接柱相连接。
CN202320860025.3U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 Active CN219586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0025.3U CN219586883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0025.3U CN219586883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6883U true CN219586883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8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60025.3U Active CN219586883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6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40217U (zh) 一种污水泵
CN200996179Y (zh) 一种改进的水力自清洁转鼓式格栅
CN106731115B (zh) 一种水力自清洗过滤器
CN205617484U (zh) 一种供水设备过滤器的废水再利用装置
CN109440916A (zh) 一种污水管管口清淤装置
CN109025082A (zh) 一种带有节水装置的太阳能绿色建筑
CN219586883U (zh)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结构
CN206428686U (zh) 一种调水前池水面清理器
CN210216365U (zh) 一种喷泉池清理装置
CN108496878B (zh) 鱼塘的过滤系统
CN104843808A (zh) 固液分隔式预制泵站
CN214460957U (zh) 一种可快速排水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
JP3782931B2 (ja) 水道施設の残圧回収発電装置
CN111549891B (zh) 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及雨水利用方法
CN211397944U (zh) 一种可防止堵塞的一体化预制泵站用潜水泵
CN211228779U (zh) 一种自带电源的工井自动排水装置
CN114776596A (zh) 一种具有排液滤渣除渣功能的单级叶片式离心泵
CN220504091U (zh) 一种污水分流装置
KR20100067165A (ko) 무동력 수평정 청소장치
CN218323071U (zh) 一种城市地下清淤施工井道装置
CN220647949U (zh) 一种利用降水井的施工现场水力发电照明装置
CN218911585U (zh) 一种园林用水循环存储装置
CN220165988U (zh) 一种一体化地埋污水处理设备
CN215406281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设备
CN221052825U (zh) 一种排水口防淤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