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4444U - 一种涉水救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涉水救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4444U
CN219584444U CN202321005871.3U CN202321005871U CN219584444U CN 219584444 U CN219584444 U CN 219584444U CN 202321005871 U CN202321005871 U CN 202321005871U CN 219584444 U CN219584444 U CN 219584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cabin body
cleaning
motor
rescu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58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保祥
姜欣
苑修震
徐运海
程诗丛
赵申
潘洪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23210058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4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4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4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涉水救援装置,属于水域救援技术领域,包括舱体,仓体内连接有内舱,舱体与内舱之间形成蓄水舱,蓄水舱用于舱体下沉或上浮,内舱尾部设置有主电机,主电机连接有主轴,主轴连接有用于前进后退的行进装置,使其可以在水下行进,以应对恶劣的水上环境;还包括从电机,从电机连接有传动轴,通过传动轴的转动驱动与传动轴相连接的轴承齿轮,轴承齿轮驱动清洁杆在一定范围内转动,用于清洁舱体表面,当清洁完毕时,清洁杆插入清洁槽内,使舱体表面保持光滑,更省力的向目的地前进。该装置采用可下潜的舱体,配合对舱体表面清洁的清洁杆,可有效解决舱体外的生物附着伤害被施救者,以及通过该装置的下潜可以有效应对水域上突变的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涉水救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水域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涉水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水域救援设备是应对水域灾害及事故的必不可少的装备。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洪涝灾害、溺水、城市内涝及交通意外等水域事故逐年增长,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发展水域救援设备是进行水域救援工作的有力保障。目前,国内针对水域救援,配备设备主要以快艇、冲锋舟、水上救生舱等为主,比如说授权公告号为CN209757474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海上救援救生舱,包括救生舱,救生舱两侧连接有可弹起的浮球,在起到救援作用的情况下以保证舱体不会侧翻,虽然该装置起到了海上救援的作用,但还是存在以下问题:该装置中的舱体常年处于水中,在救援过程或者闲置中,舱体底部难免会沾附一些贝类等生物,在救援的过程中,被施救者一般处于水中,当救生舱接近被施救者使,在被施救者进入舱体的过程中会触碰到附着的贝类生物,容易划伤被施救者造成二次伤害,为后续的救援过程添加了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涉水救援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可下潜的舱体,配合对舱体表面清洁的清洁杆;可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舱体外的贝类等生物附着对被施救者造成二次伤害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涉水救援装置,包括舱体,舱体设置有舱门,舱体后侧设置有行进装置;所述舱体内连接有内舱,内舱设置有主电机,主电机连接有主轴,主轴套设有两轴承齿轮,两轴承齿轮的外齿连接有导杆,所述主轴延伸至壳体外与行进装置相连接;还包括从电机,从电机设置在舱内舱内,从电机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连接有锥型齿,所述锥型齿与其中一个轴承齿轮相啮合,另一轴承齿轮连接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连接有清洁杆;所述舱体外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清洁杆的清洁槽。
优选的,所述舱体与内舱之间形成储水腔,舱体连接有进水口,进水口与储水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行进装置包括叶轮,叶轮与所述主轴相连接,还包括与所述舱体相连接的保护罩,保护罩连接有两连杆,两所述连杆设置有两组对相对应的轴承座,两轴承座之间连接有转杆,转杆下方均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转杆连接有用于调整舱体方向的叶片。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清洁杆、清洁草和清洁件均设置有不少于一个。
优选的,所述清洁杆侧壁连接有清洁件,所述清洁件包括清洁棉布和清洁刷。
优选的,所述内舱内设置有操控台,内舱内均匀设置有不少于两个座椅;还包括不少于两个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与内舱和舱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舱体前端还设置有抗压玻璃,抗压玻璃上方连接有监控设备。
优选的,所述主电机、从电机和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操控台控制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舱尾部连接有隔离板,隔离板与内舱连接成成的空间为作业舱,所述主电机、主轴和从电机均设置在作业舱,所述作业舱内还设置有驱动主电机和从电机运作的能源装置。
优选的,所述能源装置包括柴油箱以及使用柴油发电的发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中通过仓体内的从电机带动两轴承齿轮旋转,当其中一个轴承齿轮旋转时通过导杆带动另一轴承齿轮旋转,另一轴承齿轮上连接有伸缩组件和清洁杆,舱体上还设置有与清洁杆相对应的清洁槽:该装置的初始形态为清洁杆位于清洁槽内部,当需要清洁舱体表面时,通过伸长伸缩组件,随后从电机开启带动伸缩组件,伸缩组件上连接有清洁杆,清洁杆连接有清洁件,通过转动的清洁件清洁舱体表面的附着物,清洁完毕后清洁杆复位回到清洁槽内;通过该装置可以实现对舱体表面的清洁作用,防止附着物沾附和清洁其他污渍等。
2.本装置中通过进水口将水灌入蓄水腔,当水达到一定程度时,该舱体会沉入水下,此时关闭进水口,使舱体保持当前在水下的浮力,驱动主电机控制舱体前进后退,当想要上浮时释放蓄水腔内的水分,由浮力作用,腔体自动上浮;通过该在应对较为汹涌的水域时潜入水下,防止海浪拍打侧翻的情况,为被施救者提供最佳的施救环境。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半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舱体;2-内舱;3-主电机;4-主轴;5-轴承齿轮;6-导杆;7-从电机;8-传动轴;9-锥形齿;10-蓄水舱;11-进水口;12-叶轮;13-保护罩;14-连杆;15-轴承座;16-转杆;17-叶片;18-清洁杆;19-清洁件;20-清洁槽;21-伸缩组件;22-舱门;23-操控台;24-监控设备;25-隔离板;26-作业舱;27-能源装置;28-转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涉水救援装置,包括舱体1,舱体1设置有舱门22,舱门22为可密封舱门22,防止潜水时水流进入内舱2,舱体1后侧设置有行进装置;舱体1内连接有内舱2,舱体1与内舱2之间形成蓄水舱10,舱体1连接有进水口11,进水口11与蓄水舱10相连通,蓄水舱10用于下潜时用,当要下潜时,打开进水口11让水分进入,使舱体1整体浮力减小向下沉去,当沉到合适的位置,当前浮力满足行进要求,关闭进水口11,开启行进装置前进后退,当想要舱体1上浮到水面之上,将蓄水舱10内的水分排出,舱体1整齐浮力变大,使其向上浮,直至舱体1浮出水面;舱体1内设置有主电机3,主电机3连接有主轴4,主轴4套设有两轴承齿轮5,在本实施例中,轴承齿轮5为一轴承内圈、齿轮外圈、保持架、和滚动体组成,使得轴承内圈连接主轴4时,齿轮外圈停止转动,其中一个与锥齿轮9相啮合的轴承齿轮5的外圈为锥型齿结构,使其更好的与锥形齿轮9相啮合,另一个轴承齿轮5的外圈为常规结构,其与伸缩组件21相连接并带动伸缩组件21旋转;为了方便理解,将齿轮外圈简称为外齿,轴承内圈简称为内轴;两轴承齿轮5的外齿连接有导杆6,两轴承齿轮5的内轴与主轴4相连接,当主轴4转动时内轴跟随主轴4转动,轴承齿轮5中的外齿通过锥形齿9的干涉防止外齿在不使用时转动;还包括从电机7,从电机7设置在内舱2内,从电机7连接有传动轴8,传动轴8连接有锥形齿9,锥形齿9与其中一个轴承齿轮5相啮合,另一轴承齿轮5外齿连接有伸缩组件21,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组件21为水下电动伸缩杆,也可以为手动伸缩装置,伸缩组件21连接有清洁杆18,清洁杆18侧壁连接有清洁件19,在本实施例中,清洁件19包括但不限于清洁棉布和清洁刷。
舱体1设置有与清洁杆18相对应的清洁槽20;清洁杆18与清洁槽20的初始状态为清洁杆18贴合于清洁槽20内,使舱体1表面保持光滑,更轻松的在水底行进,当需要清洁舱体1表面时,通过启动伸缩组件21,使伸缩组件21向上延伸,直至清洁件19与舱体1表面贴合,开启从电机7,从电机7带动传动轴8转动,传动轴8上连接的锥形齿9啮合轴承齿轮5,通过两轴承齿轮5之间的导杆6使得两轴承齿轮5外齿转动,当其中一个与锥形齿9啮合的轴承齿轮5外齿转动时带动另一与伸缩组件21相连接的轴承齿轮5转动,带动清洁件19在舱体1表面进行清洁;在本实施例中从电机7为双旋向电机,且通过操作台电性连接设置转动的圈数,伸缩组件21、清洁杆18、清洁草和清洁件19均设置有不少于一个,在本实施中伸缩组件21以及清洁杆18和清洁件19设置有两个,两伸缩组件21呈对称设计,通过双旋向的电机配合传动轴8,通过操控台23的控制使得两清洁杆18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摆动,防止其干涉位于舱体1后方的保护罩13;两伸缩组件21之间连接有转动盘28,转动盘28跟随伸缩组件21转动,防止伸缩组件21在水底转动阻力过大时长时间使用容易加快伸缩组件21的损耗;作为一种可实施的实施方案,在本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方案,轴承齿轮4与转动盘28相连接,转动盘28连接伸缩组件21,伸缩组件21连接清洁杆18等装置,通过从电机7带动轴承齿轮5外齿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盘28转动,转动盘28带动清洁杆18转动,使得清洁杆18在舱体1表面进行清洁。
主电机3连接的主轴4延伸至壳体外与行进装置相连接,行进装置包括叶轮12,叶轮12与主轴4相连接,通过主轴4带动叶轮12旋转,叶轮12处于舱体1外在水面中,通过叶轮12的转动推进舱体1在水底或水面中行进;还包括与舱体1相连接的保护罩13,保护罩13连接有两连杆14,连杆14在本实施中为横向设置,且上下分布设置于保护罩13内部,连杆14设置有两相对用的轴承座15,两轴承座15之间连接有转杆16,转杆16下方均设置有驱动电机,转杆16连接有用于调整方向的叶片1;通过操控台23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向,驱动电机带动转杆16转动,当转杆16转动时叶片1随之转动,叶片1的位置变化时,叶轮12带动舱体1行进的方位也随之变化,使舱体1得以调整行进方向,更方便的向施救地驶去。
内舱2内设置有操控台23,内舱2内均匀设置有不少于两个座椅;还包括不少于两个观察窗,观察窗与内舱2和舱体1相连接;舱体1前端还设置有抗压玻璃,抗压玻璃上方连接有监控设备24;所述主电机3、从电机7和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操控台23控制连接;操控台23用于对舱体1内的各个驱动件进行操控,观察窗使得内舱2内的人员更好的观测周围环境的情况,通过前方的抗压玻璃使得操控人员的视野更宽阔,控制行进方向更加安全;监控设备24用于实时传送或记录当前行进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监控观测行进位置便于实施对操控台23的远程控制。
内舱2尾部连接有隔离板25,隔离板25与内舱2连接形成的空间为作业舱26,主电机3、主轴4和从电机7均设置在作业舱26,作业舱26内还设置有驱动主电机3和从电机7运作的能源装置27;能源装置27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柴油箱以及使用柴油发电的发电机,通过发电机燃烧柴油给予各个设备供给电量,同时能源装置27也可以为一种大型电量存储设备,大型的电量存储设备满足支撑舱体1在较远距离进行施救,使得电量足以驱动较远的距离进行救援以及救援后的返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内舱2内还设置有氧气瓶,供水箱,医疗箱以及医疗设施和日常补给用品等。
本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通过行进装置推进舱体1行进速度以及行进方向,当目前环境处于水面上方有遮挡物如山体等,或遇风浪等恶劣的环境,使舱体1通过下潜才能行进时,通过打开进水口11,使水流进入蓄水舱10内,降低舱体1的浮力,使舱体1下沉每当下沉到合适的位置时,关闭进水口11,通过行进装置向施救地前行,当到达施救人员旁时,通过释放蓄水舱10内的水份,使舱体1恢复浮力向上浮去,通过舱门22将被施救者带入内舱2内进行救援,当被施救者均进入内舱2时关闭舱门22返航,将被施救者输送至陆地进行进一步的救援。
在该救援装置运行时,难免会有水域中的贝类等附着物附着在舱体1表面,通过伸缩组件21延伸,开启从电机7使得,从电机7带动传动轴8转动,转动轴带动轴承齿轮5两外齿转动,其中一个轴承齿轮5外齿连接伸缩组件21,使得连接在伸缩组件21上的清洁杆18和清洁件19在舱体1表面转动,转动的清洁杆18和清洁杆18刮附或擦去舱体1表面上的附作物,当清洁完毕时,通过操控台23控制清洁杆19插入清洁槽20内,保持舱体1表面的光滑,利于舱体1更省力的行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涉水救援装置,包括舱体(1),舱体(1)设置有舱门(22),舱体(1)后侧设置有行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舱体(1)内连接有内舱(2),内舱(2)设置有主电机(3),主电机(3)连接有主轴(4),主轴(4)套设有两轴承齿轮(5),两轴承齿轮(5)的外齿连接有导杆(6),所述主轴(4)延伸至舱体(1)外与行进装置相连接;还包括从电机(7),从电机(7)设置在内舱(2)内,从电机(7)连接有传动轴(8),传动轴(8)连接有锥形齿(9),所述锥形齿(9)与其中一个轴承齿轮(5)相啮合,另一轴承齿轮(5)连接有伸缩组件(21),伸缩组件(21)连接有清洁杆(18);所述舱体(1)外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清洁杆(18)的清洁槽(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与内舱(2)之间形成蓄水舱(10),舱体(1)连接有进水口(11),进水口(11)与蓄水舱(10)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装置包括叶轮(12),叶轮(12)与所述主轴(4)相连接,还包括与所述舱体(1)相连接的保护罩(13),保护罩(13)连接有两连杆(14),两所述连杆(14)设置有两组对相对应的轴承座(15),两轴承座(15)之间连接有转杆(16),转杆(16)下方均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转杆(16)连接有用于调整舱体(1)方向的叶片(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1)、清洁杆(18)和清洁槽(20)均设置有不少于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杆(18)侧壁连接有清洁件(19),所述清洁件(19)包括清洁棉布和清洁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舱内设置有操控台(23),内舱(2)内均匀设置有不少于两个座椅;还包括不少于两个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与内舱(2)和舱体(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涉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前端还设置有抗压玻璃,抗压玻璃上方连接有监控设备(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涉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机(3)、从电机(7)、驱动电机和监控设备(24)均与所述操控台(23)控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舱(2)尾部连接有隔离板(25),隔离板(25)与内舱(2)连接形成的空间为作业舱(26),所述主电机(3)和从电机(7)均设置在作业舱(26),所述作业舱(26)内还设置有驱动主电机(3)和从电机(7)运作的能源装置(2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涉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装置(27)包括柴油箱以及使用柴油发电的发电机。
CN202321005871.3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涉水救援装置 Active CN219584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5871.3U CN219584444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涉水救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5871.3U CN219584444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涉水救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4444U true CN219584444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4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5871.3U Active CN219584444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涉水救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44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1229A (zh) 海珍品采捕机器人
EP0820330B1 (de) Taucherschlitten
CN219584444U (zh) 一种涉水救援装置
CN210681100U (zh) 一种用于收集底栖生物的全自动水下rov装置
US5769676A (en) Aquatic search device
JP6589201B1 (ja) 蒸気タービン設備
CN108708419A (zh) 一种磁性履带式水下清理机器人
CN108770772B (zh) 一种水车式增氧机
CN106143846A (zh) 一种小型水下双体观光艇
CN216153987U (zh) 一种水面垃圾回收器
CN216232867U (zh) 一种海上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CN105460192A (zh) 一种水上救生装置的驱动结构
CN108622334A (zh) 一种水面救援装置
CN206125380U (zh) 一种小型水下双体观光艇
CN109808846A (zh) 一种电动-脚踏两用式的水面清洁船
CN210368899U (zh) 一种用于河道的浮游生物处理装置
CN20981680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理装置
JP6589199B1 (ja) 高速転向の蒸気タービン設備
CN213292661U (zh) 一种防海浪推进式塑料泳圈
CN112154969A (zh) 一种小龙虾养殖用增氧机
CN213200048U (zh) 一种具有推进功能的智能救生圈
KR20160072309A (ko) 조향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선체면 청소로봇
US3057104A (en) Sponge fishing device
CN212099276U (zh) 一种海洋垃圾智能无人清洁艇
CN212220519U (zh) 一种用于游乐场的观光潜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