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4057U - 外后视镜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外后视镜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4057U
CN219584057U CN202321096538.8U CN202321096538U CN219584057U CN 219584057 U CN219584057 U CN 219584057U CN 202321096538 U CN202321096538 U CN 202321096538U CN 219584057 U CN219584057 U CN 219584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ens
light emitting
detection lamp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965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敏
邢桃艳
周利民
方周杰
雷善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965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4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4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4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后视镜以及车辆,所述外后视镜,包括:镜托板;镜片,所述镜片与所述镜托板通过双面胶片相连,且所述镜片与所述镜托板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镜片设有探测灯透光部,所述双面胶片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探测灯透光部的透光过孔;盲区探测灯,所述盲区探测灯安装于所述镜托板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盲区探测灯适于朝向所述探测灯透光部发射警示灯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通过双面胶片连接镜片与镜托板,且盲区探测灯通过安装空间安装于镜托板,使得外后视镜的装配简单,质量轻,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利于车辆的轻量化,适用范围更广,使用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外后视镜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后视镜及具有该外后视镜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有变道需求,驾驶员需提前实时了解后方和侧后方的情况,驾驶员期望能提供覆盖后视镜视野盲区的视觉信息,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后视镜都存在一定的视觉盲区,如果盲区内有超车车辆,此时汽车变道便会与盲区内的汽车发生碰撞,为了更好的探测汽车盲区内的情况,一般汽车生产厂家会在汽车上安装盲区探测系统,目前使用的盲区探测系统主要分为三大类:摄像头式、红外线式及雷达式,其中,摄像头式显示在汽车内的中央显示屏上,红外线及雷达式则会通过外后视镜指示灯提示。但现有的盲区探测系统多通过连接件等安装于外后视镜内,且外后视镜各结构也均通过连接件等进行连接,使外后视镜装配复杂、零件较多,导致外后视镜质量重,且外后视镜与车体连接处容易发生断裂,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外后视镜,可简化安装工艺,且能提高安装后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包括:镜托板;镜片,所述镜片与所述镜托板通过双面胶片相连,且所述镜片与所述镜托板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镜片设有探测灯透光部,所述双面胶片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探测灯透光部的透光过孔;盲区探测灯,所述盲区探测灯安装于所述镜托板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盲区探测灯适于朝向所述探测灯透光部发射警示灯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通过双面胶片连接镜片与镜托板,且盲区探测灯通过安装空间安装于镜托板,使得外后视镜的装配简单,质量轻,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利于车辆的轻量化,适用范围更广,使用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盲区探测灯包括发光模块和导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镜托板相连,所述发光模块设有发光光源,所述导光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相连,且所述导光模块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的光线导向所述探测灯透光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发光模块包括接插件和PCB板,所述PCB板与所述接插件相连,所述接插件适于与车身电路相连,所述发光光源设于所述PCB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镜托板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盲区探测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导光模块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PCB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槽插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导光模块包括入光面、反光面和发光面,所述发光光源与所述入光面正对设置,所述入光面进入的光线一部分适于从所述反光面发射至所述发光面且另一部分直接发射至所述发光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发光面的表面形成有磨砂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探测灯透光部构造为透光的图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探测灯透光部位于所述镜片的上部区域,且靠近所述镜片远离车体的一侧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双面胶片的外轮廓与所述镜片的外轮廓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外后视镜。
所述车辆和上述的外后视镜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相同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盲区探测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的光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外后视镜100,
镜托板1,安装槽11,第一插接槽12,双面胶片2,透光过孔21,镜片3,探测灯透光部31,盲区探测灯4,发光模块41,接插件411,PCB板412,发光光源413,导光模块42,第二插接槽421,入光面422,反光面423,发光面4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100,装配简单,利于车辆轻量化,延长使用寿命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100,包括:镜托板1、镜片3和盲区探测灯4。
其中,镜片3与镜托板1限定出安装空间,镜片3设有探测灯透光部31,双面胶片2设有用于避让探测灯透光部31的透光过孔21,盲区探测灯4安装于镜托板1且位于安装空间内,盲区探测灯4适于朝向探测灯透光部31发射警示灯光,需要说明的是,镜片3与镜托通过双面胶片2相连,即镜托用于支撑镜片3,且将镜面一侧朝向驾驶室的方向固定,同时,镜片3适配安装于镜托以保证镜片3安装稳定性。
也就是说,在镜托板1上构造出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大小可与盲区探测灯4适配,从而保证安装空间的固定限位能力。即镜托板1充当盲区探测灯4的壳体部分,从而减少了盲区探测灯4的壳体制造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盲区探测灯4能够发射光源,当盲区探测灯4安装于安装空间后,在双面胶片2以及镜片3上与盲区探测灯4对应区域处设置通孔,如本实施例中,在双面胶片2上设有透光过孔21,在镜片3上设有探测灯透光部31。由此,可保证盲区探测灯4的光源能够依次通过双面胶片2和镜片3,最终可被驾驶人员接收,达到信息传输效果。
且双面胶片2设于镜片3于镜托之间,在实际安装中,双面胶片2的一侧与镜片3相固连,另一侧与镜托板1相固连,使得镜片3与镜托板1相对固定,且双面胶片2的形状与镜片3和镜托板1相匹配,使得双面胶片2与镜片3和镜托板1相固连时,可对镜片3与镜托板1全方面固定,且使双面胶片2与镜片3和镜托板1连接面最大化,进而增加连接的可靠性,双面胶片2还可对设置于安装空间的盲区探测灯4进行固定,以保证盲区探测灯4所发出的光线可准确从探测灯透光部31中发射至外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100,通过在镜托板1内构造出安装空间,将盲区探测灯4安装于安装空间后,随即将贴有双面胶片2的镜片3贴附于镜托板1,达到固定安装效果。而镜片3及双面胶片2设有通孔以供盲区探测灯4的光源传递至外界,从而实现信息传输效果,即本实施例通过将盲区探测灯4镶嵌于后视镜,从而减少了盲区探测灯4的壳体制造成本,且安装过程简单便捷,安装稳定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盲区探测灯4包括发光模块41和导光模块42,发光模块41与镜托板1相连,发光模块41设有发光光源413,导光模块42与发光模块41相连,且导光模块42用于将发光光源413的光线导向探测灯透光部31。
具体的,如图5所示,发光模块41设置在导光模块42下方,导光模块42与探测灯透光部31相连,且探测灯透光部31设置在导光模块42背离镜托板1的一侧。由此,发光模块41的发光光源413射出后进入导光模块42,利用导光模块42的导光作用可改变光源运动路径,使得光源朝向探测灯透光部31运动,最后传递至外界实现信号传递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模块41包括接插件411和PCB板412,PCB板412与接插件411相连,接插件411适于与车身电路相连,发光光源413设于PCB板412。
具体的,如图2及图3所示,接插件411构造为矩形结构,将接插件411设置在PCB板412正下方,同时,镜托板1内设置有车身电路,使得接插件411与镜托板1相抵时,接插件411与车身电路实现电连接,随即接插件411可向PCB板412输出电压,而PCB板412朝向导光模块42的一侧设置有发光光源413,当PCB能够接收电压时促使发光光源413射出光源。
由此,发光模块41能够依靠与车身电路电连接达到持续性的输出光源的作用,然后光源依次通过导光模块42、透光过孔21以及探测灯透光部31实现光源传递。
在一些实施例中,镜托板1形成有安装槽11,盲区探测灯4安装于安装槽11内;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图4所示,安装槽11构造为盲区探测灯4朝向镜托板1一侧的形状相匹配的凹槽结构,从而安装盲区探测灯4时达到镶嵌式安装,有利于提高安装盲区探测灯4的稳定性,且缩小接插件411与车身电路的插接距离,保证安全。
同时,安装空间内设有第一插接槽12,即安装槽11内设有第一插接槽12,导光模块42设有第二插接槽421,PCB板412分别与第一插接槽12和第二插接槽421插接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PCB板412构造为矩形板,且面积大于接插件411。由此,在实际安装中,可将PCB板412的一端插入第一插接槽12内,另一端插入第二插接槽421内,且第一插接槽12与第二插接槽421水平间隔分布,大小相同,从而保证PCB的准确安装。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插接槽12和第二插接槽421共同固定PCB板412,有利于保证安装强度,提高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模块42包括入光面422、反光面423和发光面424,发光光源413与入光面422正对设置,入光面422进入的光线一部分适于从反光面423发射至发光面424且另一部分直接发射至发光面424,如图5所示,入光面422和发光面424均为水平面,反光面423构造为弧形面,且围绕发光面424和入光面422设置,而入光面422与发光面424垂直分布。
具体地,发光光源413所发出的光源均呈现放射性分布,使得光源不仅会通过反光面423还会直接运动至发光面424,而入光面422与PCB板412保持水平,即入光面422不影响发光光源413进入导光模块42的路径,使得所有的光源进入入光面422后均保持初始运动路径,而经过反光面423的光源则会在反光面423的作用下发生运动路径的变化,使得所有经过反光面423的光源均与入光面422保持平行,随即运动至发光面424,达到输出光源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面424的表面形成有磨砂纹,将发光面424直接设置磨砂纹面,可减少磨砂膜与扩散膜等的使用,节约制造成本,且使得外后视镜100的集成度更高。
同时,发光模块41通过发光光源413发出光线,该光线一部分发射至反光面423,一部分直接发射至发光面424,发射至反光面423的光线经反光面423调整路径使光线形成平行光后,再发射至发光面424,通过发光面424所形成有的磨砂纹对平行光线进行漫反射,使出光更柔和,避免影响驾驶员视线,一部分直接发射至发光面424的光线其路线较为杂乱,发光面424所形成有的磨砂纹可对其进行漫反射,以减少不期望方向上所逸出的光线量,提高出光均匀度,保证出光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探测灯透光部31构造为透光的图案,该图案可为圆形或多边形等,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探测灯透光部31设置为正五角星形,将图案设置为正五角星形,且使发光模块41位于正五角星形的中心,可使得从探测灯透光部31透出的光源发散均匀,进而当探测灯透光部31被点亮时,其亮度得以保证,同时,五角星具有警示作用,可进一步提醒驾驶员车辆运行中存在安全隐患,进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探测灯透光部31位于镜片3的上部区域,且靠近镜片3远离车体的一侧设置。
具体的,当车辆视野盲区出现行人或车辆时,发光模块41发出光源至导光模块42中,光线经导光模块42的反光面423调整路径,以及通过具有磨砂纹的发光面424漫反射后点亮探测灯透光部31,将探测灯透光部31设置于镜片3的上部区域,且靠近镜片3远离车体的一侧,即探测灯透光部31设置于镜片3远离驾驶员的一侧,使得驾驶员驾驶时,外后视镜100与驾驶员视线所形成的可视夹角的范围增大,进而保证驾驶员在行驶时可轻松观察到盲区探测灯4,避免因观察不及时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驾驶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双面胶片2的外轮廓与镜片3的外轮廓相同,双面胶片2设置于镜片3与镜托板1之间,双面胶片2的两面都具有粘性,在外后视镜100进行组装时,双面胶片2的一侧通过其自身具有的粘性与镜片3相连,另一侧同样通过其自身具有的粘性与镜托板1相连,使得镜片3与镜托板1相对固定,将双面胶片2的外轮廓与镜片3的外轮廓设置为相同,使得双面胶片2与镜片3连接时可对镜片3靠近双面胶片2的一侧做到全方面覆盖,且镜托板1使双面胶片2与镜片3连接面最大化,进而增加双面胶片2与镜片3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可避免双面胶片2裸露在镜片3外,导致吸附灰尘等,影响外后视镜100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项的外后视镜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该车辆设置有外后视镜100,且外后视镜100通过双面胶片2连接镜片3与镜托板1,且盲区探测灯4通过安装空间安装于镜托板1,使得外后视镜100的装配简单,质量轻,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利于车辆的轻量化,适用范围更广,使用效果更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托板;
镜片,所述镜片与所述镜托板通过双面胶片相连,且所述镜片与所述镜托板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镜片设有探测灯透光部,所述双面胶片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探测灯透光部的透光过孔;
盲区探测灯,所述盲区探测灯安装于所述镜托板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盲区探测灯适于朝向所述探测灯透光部发射警示灯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区探测灯包括发光模块和导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镜托板相连,所述发光模块设有发光光源,所述导光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相连,且所述导光模块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的光线导向所述探测灯透光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接插件和PCB板,所述PCB板与所述接插件相连,所述接插件适于与车身电路相连,所述发光光源设于所述PCB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托板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盲区探测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导光模块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PCB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槽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模块包括入光面、反光面和发光面,所述发光光源与所述入光面正对设置,所述入光面进入的光线一部分适于从所述反光面发射至所述发光面且另一部分直接发射至所述发光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面的表面形成有磨砂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灯透光部构造为透光的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灯透光部位于所述镜片的上部区域,且靠近所述镜片远离车体的一侧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片的外轮廓与所述镜片的外轮廓相同。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后视镜。
CN202321096538.8U 2023-05-06 2023-05-06 外后视镜和车辆 Active CN219584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6538.8U CN219584057U (zh) 2023-05-06 2023-05-06 外后视镜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6538.8U CN219584057U (zh) 2023-05-06 2023-05-06 外后视镜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4057U true CN219584057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5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96538.8U Active CN219584057U (zh) 2023-05-06 2023-05-06 外后视镜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40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13986B2 (en) Exterior mirror reflective element sub-assembly
US7241037B2 (en) Signaling assembly
US5223814A (en) Sensor for vehicle accessories
US9434313B2 (en) Low profile optical lighting assembly for use in outside vehicle mirror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EP2743131B1 (en) Lamp for vehicle
JP5577038B2 (ja) 高輝度ディスプレイを含む車両リアビューアセンブリ
US7220030B2 (en) Exterior mirror having lamp and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 having lamp
CN102336164B (zh) 外观均匀的照明元件
US20200355340A1 (en) Warning light for blind area of lane change
CN219584057U (zh) 外后视镜和车辆
US8389966B2 (en) Ambient light detect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CN110998178A (zh) 背光单元
US11835195B1 (en) Rear lamp with alarm function for vehicle
CN220085205U (zh) 防止膜片松动异响的车载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
US11414015B2 (en) Vehicle blind spot detection system
CN218453348U (zh) 一种超车灯及其车辆
CN219115334U (zh) 氛围灯装置及具有该氛围灯装置的汽车
CN218021406U (zh) 一种带有盲区指示灯的汽车后视镜
CN210835312U (zh) 导光件及防眩目内后视镜
US11511670B2 (en) BSM unit
CN220363330U (zh) 一种雨量传感器和汽车
US11890991B2 (en) Vehicular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with blind spot indicator element
CN216790071U (zh) 照明警示灯及消防车辆
US20240208402A1 (en) Blind spot indicator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rear-view mirror comprising said blind spot indicator assembly
CN117267658A (zh) 一种汽车智能交互显示信号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