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8441U - 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8441U
CN219578441U CN202321071791.8U CN202321071791U CN219578441U CN 219578441 U CN219578441 U CN 219578441U CN 202321071791 U CN202321071791 U CN 202321071791U CN 219578441 U CN219578441 U CN 219578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air
guiding
air inlet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717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演强
陈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717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8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8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8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包括主体、手柄组件、风机组件和导风组件,所述主体具有出风口,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主体相连,并具有进风口,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手柄组件内,所述导风组件设于所述手柄组件的进风口处,并配置为分割气流并引导气流流向所述风机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吹风机,通过导风组件,可将通过进风口的气流分割并引导流向风机组件,以减少涡流的产生,从而降低噪音的产生。

Description

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装置是通过驱动气流出风,以便于用户对头发进行干燥护理的装置。
在相关技术中,吹风装置内置风机组件,以驱动气流流动,且在工作时,吹风机进风口的进风量较大,导致吹风机内气流冲击以及涡流的产生,使得吹风机的噪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吹风机,可分割并引导气流流向风机组件,以减少涡流的产生,从而降低噪音的产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包括主体、手柄组件、风机组件和导风组件,所述主体具有出风口,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主体相连,并具有进风口,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手柄组件内,所述导风组件设于所述手柄组件的进风口处,并配置为分割气流并引导气流流向所述风机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吹风机,通过导风组件,可将通过进风口的气流分割并引导流向风机组件,以减少涡流的产生,从而降低噪音的产生。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吹风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与所述风机组件相对,并具有与所述风机组件相对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在朝向所述风机组件的方向上朝所述导风组件的轴线倾斜。
可选地,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多个分割筋,所述分割筋与所述导流部相连,并朝所述风机组件延伸,且多个所述分割筋沿所述导风组件的周向间隔布置。
可选地,所述多个分割筋包括第一分割筋和第二分割筋,所述第一分割筋和所述第二分割筋沿所述导流部的周向间隔布置,以分割出第一进风区和第二进风区。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割筋和所述第二分割筋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具有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一进风区相对,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第二进风区相对,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沿气流方向上互相靠拢。
可选地,所述多个分割筋还包括第三分割筋和第四分割筋,所述第三分割筋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区,所述第四分割筋设于所述第二进风区,其中,所述第三分割筋适于分割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区的气流,所述第四分割筋适于分割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区的气流。
可选地,所述导风组件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沿预定方向扣合,所述预定方向垂直于所述手柄组件的轴线。
可选地,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支架和外壳,所述支架内具有气流通道,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支架内,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体,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导风组件,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支架外侧。
可选地,所述支架和所述导风组件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导风组件从所述外壳的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伸出。
可选地,所述吹风机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部,所述过滤部与所述手柄组件相连并连通所述进风口,且沿所述手柄组件的轴线延伸,所述过滤部套接于所述导风组件外侧并配置为周壁进风。
可选地,所述手柄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第二端设有进风口,且所述导风组件设于所述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出风口;
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手柄组件具有进风口;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手柄组件内;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手柄组件的进风口处,并包括外罩、位于所述外罩内的过滤器网与位于所述过滤器网内的导风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吹风机,通过过滤组件,可过滤通过进风口的气流,避免气流夹带的垃圾冲击吹风机的内部,以减少吹风机噪音的产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出风口;
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手柄组件具有进风口;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手柄组件内;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手柄组件的进风口处,并具有过滤腔与位于所述过滤腔内的引流腔,所述引流腔内设有导风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吹风机,通过过滤组件,可过滤通过进风口的气流,另外,引流腔内的导风组件可对气流进行分割、引流,以减少吹风机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吹风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A。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吹风机的示意图。
图4是图3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B。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吹风机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吹风机的示意图(无过滤组件和导风组件)。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支架与导风组件一体成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吹风机100,主体10,出风口11,手柄组件20,进风口21,支架22,气流通道23,外壳24,风机组件30,导风组件40,导流部41,第一分割筋42,第二分割筋43,第三分割筋44,第四分割筋45,第一导向面46,第二导向面47,第一进风区50,第二进风区60,第一结构件70,第二结构件80,过滤组件90,外罩91,过滤部9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吹风机100,可分割并引导气流流向风机组件30,以减少涡流的产生,从而降低噪音的产生。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吹风机100,吹风机100可向外出风,以便于用户通过吹风机100对头发进行干燥护理,吹风机100可包括主体10、手柄组件20、风机组件30和导风组件40。
其中,主体10具有出风口11,手柄组件20可与主体10相连,并具有进风口21,风机组件30设于手柄组件20内,导风组件40可设于手柄组件20的进风口21处,并配置为分割气流并引导气流流向风机组件30,这样设置,可使通过进风口21的气流分割并引导流向风机组件30,避免气流形成涡流,从而降低噪音的产生。
具体而言,主体10具有出风口11,手柄组件20具有进风口21,且风机组件30设置在手柄组件20内,以驱动气流从进风口21流向出风口11,实现吹风机100的向外出风,在此过程中,在进风口21处设置有导风组件40,导风组件40可将通过进风口21的气流进行分割,以使大流量的气流分割为多股小流量的气流,从而减少气流通过进风口21时的产生噪音;另外,导风组件40还可对通过进风口21的气流进行引导,使气流可流向风机组件30,以减少进风口21与风机组件30之间的涡流产生,从而可减少吹风机100中噪音的产生。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吹风机100,通过导风组件40,可将通过进风口21的气流分割并引导流向风机组件30,以减少涡流的产生,从而降低噪音的产生。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组件40可包括导流部41。
其中,导流部41可与风机组件30相对,并具有与风机组件30相对的导流面,导流面在朝向风机组件30的方向上朝导风组件40的轴线倾斜,可以理解的是,气流在风机组件30的驱动作用下通过进风口21,此时设置在进风口21的导流部41可对气流进行导流,以使气流沿着导流面流动,导流面可使气流的流向改变,使气流朝风机组件30的方向流动,这样便可减少进风口21与风机组件30之间的气流紊乱度,因此,通过导流部41可将气流引导流向风机组件30,从而可减少进风口21与风机组件30之间涡流的产生,实现吹风机100噪音的减少。
进一步的,导流部41可构造为朝向风机组件30凸起的圆锥状,圆锥的锥面可为导流面,以使气流沿着锥面流动,随后在圆锥的顶点合流为均匀稳定的气流,并朝向风机组件30流动,以减少吹风机100产生的噪音。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组件40还可包括多个分割筋,分割筋可与导流部41相连,并朝风机组件30延伸,且多个分割筋沿导风组件40的周向间隔布置,换言之,当气流通过进风口21时,设置在进风口21的多个分割筋,可将大流量的气流分割为多股小流量的气流,以降低气流对吹风机100的冲击,从而减少出风机产生的噪音。
另外,多个分割筋的一端可分别与导流部41相连,另一端可分别与手柄组件20相连,以在进风口21处分割成多个部分,使得通过导风组件40的气流可被分割,从而减少气流的冲击,随后可受到导流面的导向作用,朝风机组件30流动,减少涡流的产生,进而减少噪音。
进一步的,多个分割筋可包括第一分割筋42和第二分割筋43,第一分割筋42和第二分割筋43沿导流部41的周向间隔布置,以分割出第一进风区50和第二进风区60,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具体地,在气流通过导风组件40时,气流可分别从第一进风区50和第二进风区60进气,导流面的一部分可设置在第一进风区50,另一部分可设置在第二进风区60,以使气流分别通过第一进风区50和第二进风区60时,可在导流面的导流作用下改变气流方向,转而朝向风机组件30流动,以减少风机组件30与进风口21之间的气流紊乱度,以达到减少吹风机100噪音的目的。且第一分割筋42和第二分割筋43可将大流量的气流分割为两股小流量的气流,以减少气流冲击产生的噪音。
更进一步的,第一分割筋42和第二分割筋43可沿导风组件40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以使分别通过第一进风区50和第二进风区60的气流流量相近,使得通过导风组件40后的气流可均匀流动,进一步的减少噪音的产生。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割筋42和第二分割筋43之间可设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可具有第一导向面46和第二导向面47,第一导向面46可与第一进风区50相对,第二导向面47可与第二进风区60相对,第一导向面46与第二导向面47可沿气流方向上互相靠拢,以引导气流流向风机组件30,从而减少进风口21与风机组件30之间的气流紊乱度,实现吹风机100噪音的减少。
其中,可将气流从进风口21到风机组件30的方向设为气流方向;另外,第一导向面46与第二导向面47可沿气流方向上互相靠拢,换言之,第一导向面46沿气流方向上逐渐远离第一进风区50,以使气流的方向从第一进风区50的进风方向平缓的转变为气流方向,减少气流对导风组件40的冲击,同样的,第二导向面47沿气流方向上逐渐远离第二进风区60,以使气流的流向从第二进风区60的进风方向平缓的转变为气流方向。
具体地,气流可分别通过第一进风区50和第二进风区60,并分别沿第一导向面46和第二导向面47流动,第一导向面46和第二导向面47可沿气流方向上互相靠拢,以使分别通过第一导向面46和第二导向面47的气流可在进风口21处合流,并沿气流方向流向风机组件30,在此过程中,第一导向面46和第二导向面47可降低气流在进风口21处的紊乱度,进而降低吹风机100产生的噪音。
另外,第一导向面46可具有相对的第一延伸端和第二延伸端,其中,第一延伸端相比于第二延伸端更靠近风机组件30,第二导向面47可具有相对的第三延伸端和第四延伸端,其中,第三延伸端相比于第四延伸端更靠近风机组件30;详细地,第一延伸端可与第三延伸端衔接,可以理解的是,当两股气流分别通过第一导向面46和第二导向面47后,可在第一延伸端和/或第三延伸端合流,并沿气流方向流向风机组件30,这样可使得通过导风组件40的气流沿气流方向流动,减少气流的无序流动,降低吹风机100噪音。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分割筋还可包括第三分割筋44和第四分割筋45。
第三分割筋44可设于第一进风区50,第四分割筋45可设于第二进风区60,其中,第三分割筋44适于分割通过第一进风区50的气流,第四分割筋45适于分割通过第二进风区60的气流,以将气流分流,达到减少噪音的目的。
具体地,在气流通过导风组件40时,气流可分别从第一进风区50和第二进风区60进气,此时第三分割筋44可将第一进风区50的气流分割为两部分,换言之,可将大流量的气流分割为两股小流量的气流,以减少气流冲击产生的噪音,同样的,第四分割筋45可将第二进风区60的气流分割为两部分,以将大流量的气流分割为两股小流量的气流,减少吹风机100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的,第三分割筋44和第四分割筋45可沿导风组件40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以使分割出来的多股气流流量相近,使得通过导风组件40后的气流可均匀流动,进一步的减少噪音的产生。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组件40可包括第一结构件70和第二结构件80,第一结构件70和第二结构件80可沿预定方向扣合,预定方向垂直于手柄组件20的轴线,这样设置,可便于导风组件40组装成型。
其中,第一结构件70和第二结构件80可沿预定方向对接并扣合,以组成完整的导风组件40,具体地,第一结构件70可具有第一分割筋42的一部分、第二分割筋43的一部分、第三分割筋44和第一导向面46等结构,第二结构件80可具有第一分割筋42的另一部分,第二分割筋43的另一部分,第四分割筋45和第二导向面47等结构,当第一结构件70与第二结构件80沿预定方向扣合时,可组成完整的第一分割筋42和第二分割筋43,并可与第三分割筋44以及第四分割筋45配合,将气流分割为多股,从而可减少气流冲击产生的噪音。
另外,在第一结构件70上可设有第一连接孔,在第二结构件80上可设有第二连接孔,当第一结构件70与第二结构件80沿预定方向扣合时,第一连接孔可与第二连接孔相对,此时可通过螺栓将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连接起来,以提高第一结构件70和第二结构件80的连接强度,保证导风组件40可正常运行;或者,也可以在第一结构件70上构造凸块,在第二结构件80上构造凹槽,实现嵌合连接;但这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其次,第一结构件70和第二结构件80可构造为结构相同的结构件,便于标准化生产,以节约成本。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手柄组件20可包括支架22和外壳24。
其中,支架22内可具有气流通道23,风机组件30可设于支架22内,支架22的一端连接主体10,且另一端连接导风组件40,外壳24套设于支架22外侧,可以理解的是,支架22可套设在外壳24的内侧,以提高吹风机100的结构强度,同时风机组件30可安装在支架22内,以便于风机组件30驱动气流从导风组件40流向主体10,提高气流的流通效率。
另外,支架22的内侧可设有止抵结构,风机组件30可抵接在支架22的内侧,以定位风机组件30。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22和导风组件40一体成型,以提高吹风机100的结构强度。
结合前述实施例,导风组件40可包括第一结构件70和第二结构件80,换言之,支架22可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结构件70与第一架体一体成型,第二结构件80与第二架体一体成型,当第一结构件70和第二结构件80连接时,第一结构件70和第二结构件80可沿预定方向扣合,同时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也可沿预定方向扣合,从而形成完整的支架22和导风组件40,因此,一体成型的支架22和导风组件40可提高吹风机100的结构强度,同时,支架22和导风组件40的多个部件扣合可降低生产难度。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组件40可从外壳24的远离主体10的一端伸出,以增大导风组件40的迎风面积,从而获得较好的分割以及导流效果,实现吹风机100噪音的减少。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实施例中,支架22和导风组件40一体成型,且导风组件40从外壳24的远离主体10的一端伸出,这样设置,可提高吹风机100的结构强度,保证吹风机100可正常运行,同时可增大导风组件40的迎风面积,提高气流的分割以及引导效果,实现吹风机100噪音的减少。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吹风机100还包括过滤组件90,过滤组件90可包括过滤部92。
其中,过滤部92可与手柄组件20相连,并连通进风口21,且可沿手柄组件20的轴线延伸,过滤部92套接于导风组件40外侧,并配置为周壁进风,因此,通过过滤部92可过滤气流,以减少吹风机100噪音的产生。
详细来讲,当气流进入吹风机100时,过滤部92可将气流中夹带的灰尘等垃圾过滤出来,以减少垃圾在气流的驱动作用下冲击吹风机100内部的结构件而产生的噪音。
另外,气流方向可与手柄组件20的轴线的延伸方向相同,结合前述实施例,第一导向面46沿气流方向上逐渐远离第一进风区50,即逐渐远离过滤部92的周壁,以使第一导向面46可分别与垂直过滤部92周壁的方向以及气流方向呈锐角,便于气流沿垂直过滤部92周壁流动转变为气流方向的过程中提供过渡,从而可减少气流冲击产生的噪音;同样的,第二导向面47沿气流方向上逐渐远离第二进风区60,即逐渐远离过滤部92的周壁,以使第二导向面47可分别与垂直过滤部92周壁的方向以及气流方向呈锐角,便于气流沿垂直过滤部92周壁流动转变为气流方向的过程中提供过渡,从而可减少气流冲击产生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手柄组件2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与主体10相连,第二端可设有进风口21,且导风组件40设于第二端,以实现吹风机100噪音的减少。
具体而言,在吹风机100工作时,气流可沿过滤部92的周壁进气,在过滤部92的作用下将气流中夹带的灰尘等垃圾过滤出来,以避免垃圾对吹风机100内部产生冲击。随后,气流可通过导风组件40,其中,导风组件40可包括导流部41,导流部41具有与风机组件30相对的导流面,且导流面在朝向风机组件30的方向上朝导风组件40的轴线倾斜,以使气流可受到导流面的引导,朝向风机组件30流动,另外,导风组件40还可包括第一分割筋42、第二分割筋43、第三分割筋44和第四分割筋45,第一分割筋42和第二分割筋43沿导流部41的周向间隔布置,以分割出第一进风区50和第二进风区60,且第三分割筋44设置在第一进风区50中,第四分割筋45设置在第二进风区60中,以对通过导风组件40的气流进行分割,换言之,将大流量的气流分割为多股小流量的气流,以减少气流冲击产生的噪音,其次,在第一分割筋42和第二分割筋43之间可设有第一导向面46和第二导向面47,且第一导向面46和第二导向面47可引导气流从垂直于过滤部92周壁的方向转换为气流方向,即起到导向的作用,以减少气流冲击。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吹风机100,吹风机100可包括主体10、手柄组件20、风机组件30和过滤组件90。
其中,主体10可具有出风口11,手柄组件20可与主体10相连,手柄组件20具有进风口21,风机组件30设于手柄组件20内,过滤组件90设于手柄组件20的进风口21处,并包括外罩91、位于外罩91内的过滤器网与位于过滤器网内的导风组件40,吹风机100通过过滤组件90,可过滤通过进风口21的气流,避免气流夹带的垃圾冲击吹风机100的内部,以减少吹风机100噪音的产生。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吹风机100,吹风机100可包括主体10、手柄组件20、风机组件30和过滤组件90。
其中,主体10具有出风口11,手柄组件20与主体10相连,手柄组件20具有进风口21,风机组件30设于手柄组件20内,过滤组件90设于手柄组件20的进风口21处,并具有过滤腔与位于过滤腔内的引流腔,引流腔内设有导风组件40,吹风机100通过过滤组件90,可过滤通过进风口21的气流,另外,引流腔内的导风组件40可对气流进行分割、引流,以减少吹风机100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气流汇聚造成的涡流及噪音问题,设置了进风过滤器部,进风过滤器部还可包括位于过滤网内部的导风组件40,导风组件40包括分割筋以及导向面,分割筋用于分割进风,避免大风量同时进风,优化进风口21噪音;斜面导风,避免风在进风口21涡流,给气流以导向作用,引导气流朝向电机(即风机组件30)位置流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风组件4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分割筋42和第二分割筋43,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分割筋44和第四分割筋45,第一分割筋42和第二分割筋43将进风的腔在空间上分成两半(即分割为第一进风区50和第二进风区60),第三分割筋44和第四分割筋45分别位于第一分割筋42的两侧,将每侧的进风气流进行分割,避免大风量同时进风,相较于大风量同时进风,经过分割筋分割后的气流噪音更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一导向面46可为斜面,斜面自导风组件40的下方朝向电机的方向倾斜延伸,斜面包括第一延伸端及第二延伸端,第一延伸端比第二延伸端更加靠近导风组件40的中心。第二导向面47可为斜面,斜面自导风组件40的下方朝向电机的方向倾斜延伸,斜面包括第三延伸端及第四延伸端,第三延伸端比第四延伸端更加靠近导风组件40的中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过滤部92的进风方向沿手柄轴线的两侧非底部,分割筋将侧向气流分割为多股。
为了达到更好的导流效果,导风组件40的远离电机的末端设有弧面(即导流面),弧面倾斜延伸,并且朝向导向面倾斜,部分气流经过弧面的引导到达导向面,并经过导向面的引导流向电机,可以进一步降低噪音。第三分割筋44和第四分割筋45延伸到弧面的区域,使得气流在进风区域均进行有效的分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一种吹风机100,其主体10包括主体10和手柄组件20,主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第三端具有后盖及灯光显示,第四端设有出风口11,手柄组件20下方设有进风口21。主体10内设有加热丝,主体10的端部具有出风结构,出风口11形成在出风结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手柄组件20可包括位于手柄末端的进风过滤部92,进风过滤部92包括外罩91、位于外罩91内的过滤器网、安装支撑过滤网的过滤支架22。过滤网与过滤支架22一般为一个组合件或单个独立零件,通过固定部与手柄上的卡槽配合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0),所述主体(10)具有出风口(11);
手柄组件(20),所述手柄组件(20)与所述主体(10)相连,并具有进风口(21);
风机组件(30),所述风机组件(30)设于所述手柄组件(20)内;
导风组件(40),所述导风组件(40)设于所述手柄组件(20)的进风口(21)处,并配置为分割气流并引导气流流向所述风机组件(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40)包括:
导流部(41),所述导流部(41)与所述风机组件(30)相对,并具有与所述风机组件(30)相对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在朝向所述风机组件(30)的方向上朝所述导风组件(40)的轴线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40)还包括:
多个分割筋,所述分割筋与所述导流部(41)相连,并朝所述风机组件(30)延伸,且多个所述分割筋沿所述导风组件(40)的周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割筋包括第一分割筋(42)和第二分割筋(43),所述第一分割筋(42)和所述第二分割筋(43)沿所述导流部(41)的周向间隔布置,以分割出第一进风区(50)和第二进风区(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割筋(42)和所述第二分割筋(43)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具有第一导向面(46)和第二导向面(47),所述第一导向面(46)与所述第一进风区(50)相对,所述第二导向面(47)与所述第二进风区(60)相对,所述第一导向面(46)与所述第二导向面(47)沿气流方向上互相靠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割筋还包括第三分割筋(44)和第四分割筋(45),所述第三分割筋(44)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区(50),所述第四分割筋(45)设于所述第二进风区(60),
其中,所述第三分割筋(44)适于分割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区(50)的气流,所述第四分割筋(45)适于分割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区(60)的气流。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40)包括第一结构件(70)和第二结构件(80),所述第一结构件(70)和所述第二结构件(80)沿预定方向扣合,所述预定方向垂直于所述手柄组件(20)的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20)包括:
支架(22),所述支架(22)内具有气流通道(23),所述风机组件(30)设于所述支架(22)内,所述支架(22)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体(10),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导风组件(40);
外壳(24),所述外壳(24)套设于所述支架(22)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2)和所述导风组件(40)一体成型;
和/或,所述导风组件(40)从所述外壳(24)的远离所述主体(10)的一端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组件(90),所述过滤组件(90)包括过滤部(92),所述过滤部(92)与所述手柄组件(20)相连并连通所述进风口(21),且沿所述手柄组件(20)的轴线延伸,所述过滤部(92)套接于所述导风组件(40)外侧并配置为周壁进风。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2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10)相连,所述第二端设有进风口(21),且所述导风组件(40)设于所述第二端。
12.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0),所述主体(10)具有出风口(11);
手柄组件(20),所述手柄组件(20)与所述主体(10)相连,所述手柄组件(20)具有进风口(21);
风机组件(30),所述风机组件(30)设于所述手柄组件(20)内;
过滤组件(90),所述过滤组件(90)设于所述手柄组件(20)的进风口(21)处,并包括外罩(91)、位于所述外罩(91)内的过滤器网与位于所述过滤器网内的导风组件(40)。
13.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0),所述主体(10)具有出风口(11);
手柄组件(20),所述手柄组件(20)与所述主体(10)相连,所述手柄组件(20)具有进风口(21);
风机组件(30),所述风机组件(30)设于所述手柄组件(20)内;
过滤组件(90),所述过滤组件(90)设于所述手柄组件(20)的进风口(21)处,并具有过滤腔与位于所述过滤腔内的引流腔,所述引流腔内设有导风组件(40)。
CN202321071791.8U 2023-05-06 2023-05-06 吹风机 Active CN219578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1791.8U CN219578441U (zh) 2023-05-06 2023-05-06 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1791.8U CN219578441U (zh) 2023-05-06 2023-05-06 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8441U true CN219578441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3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71791.8U Active CN219578441U (zh) 2023-05-06 2023-05-06 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8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29339B1 (ko) 공기청정기
GB2418630A (en) Cyclonic separator with noise reducing feature
WO2019148870A1 (zh)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JP5348305B1 (ja) サイクロン分離装置及び電気掃除機
CN219578441U (zh) 吹风机
CN215562239U (zh) 吹风机
CN214630572U (zh) 一种电吹风
CN107981778B (zh) 桶式吸尘器及其过滤风道
CN217117721U (zh) 一种吹风机
CN106765381B (zh) 抽油烟机
CN214017410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的风道结构
CN213188522U (zh) 吹风机结构
CN114246513A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
CN113040502A (zh) 一种高风速的吹风机
CN219877648U (zh) 消音结构和吹风装置
CN211501082U (zh) 吹风机的进气导风结构
CN219813419U (zh) 吹风机内部导风结构及吹风机
CN220832887U (zh) 毛发收集装置
CN219479440U (zh) 一种带香薰盒的吹风机
CN217243026U (zh) 吹风机
CN214841354U (zh) 一种具有新型进气方式的加湿器
CN216535149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EP3207845B1 (en) Air duct structure and surface cleaning device having same
CN216346511U (zh) 分离器、过滤结构、吸油烟机和烟灶一体机
CN216199154U (zh) 一种手持无叶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