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6908U - 柔性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柔性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6908U
CN219576908U CN202320479782.6U CN202320479782U CN219576908U CN 219576908 U CN219576908 U CN 219576908U CN 202320479782 U CN202320479782 U CN 202320479782U CN 219576908 U CN219576908 U CN 219576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frame
cable
flexible
spr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97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乐
王禹
刘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ina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ina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ina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ina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797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6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6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6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支架及其连接结构,柔性支架的连接结构,用于柔性支架与光伏组件的连接,连接结构包括索连接组件和阻尼连接组件,索连接组件用于与柔性支架的柔性索连接,阻尼连接组件用于与光伏组件的边框连接,索连接组件通过阻尼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支架及其连接结构,能够提高柔性支架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柔性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为适应山地、水面、屋顶等各种复杂安装环境,柔性支架因其跨度大、适用场景多、土地利用率高、成本低等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但是,柔性支架的柔性索(例如,钢绞线)在自重、风荷载、雪荷载等各种荷载的作用下,可能会产生挠度伸缩变形,并且在脉动风的作用下,柔性索还可能会产生振动,而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例如光伏组件的边框破裂、太阳能电池片隐裂、光伏组件松动甚至脱落等情况发生,造成柔性支架的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柔性支架及其连接结构,其能够提高柔性支架的可靠性。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提供一种柔性支架的连接结构,用于所述柔性支架与光伏组件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索连接组件和阻尼连接组件,所述索连接组件用于与所述柔性支架的柔性索连接,所述阻尼连接组件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连接,所述索连接组件通过所述阻尼连接组件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索连接组件包括U型连接件、第一连接杆件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杆件贯穿所述U型连接件的相对的两侧,用于与所述U型连接件的底部夹紧所述柔性索,所述第一连接杆件的两端分别紧固有所述第一紧固件,且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U型连接件的相对的两侧相抵,所述U型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阻尼连接组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阻尼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两个弹簧,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连接,两个所述弹簧分别穿设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中,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U型连接件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垫板、两个第二紧固件、两个第三紧固件、两个套管和两个第二连接杆件,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两个所述套管分别穿设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中,并一一对应的套设在两个所述弹簧外,且两个所述套管的一端均与所述垫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件分别贯穿所述垫板与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紧固件一一对应的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件的伸出所述垫板的部分紧固,并均与所述垫板相抵,两个所述第三紧固件一一对应的与两个所述套管的伸出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另一端紧固,并均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相抵。
可选的,两个所述套管的伸出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套管的另一端的管口密封设置,用于密封所述套管的另一端的管口。
可选的,所述套管中设置有干燥剂。
可选的,所述弹簧包括拉伸弹簧,两个所述拉伸弹簧的顶端均与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底端与所述U型连接件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
可选的,所述U型连接件的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长孔,两个所述长孔相对设置,且所述长孔的长轴自所述U型连接件的底部至顶部延伸,用于供所述第一连接杆件穿过。
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的材质包括防腐蚀材质,或者所述连接结构具有防腐蚀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柔性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柔性索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连接结构,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设置,所述柔性索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光伏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柔性索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支架的连接结构,索连接组件通过阻尼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连接,这样借助阻尼连接组件的阻尼效应,能够减弱甚至避免柔性索的挠度伸缩变形传递至光伏组件,并能够吸收柔性索在风振情况下的振动能量,减小颤振效应的破坏性,从而能够降低甚至避免柔性索的挠度伸缩变形以及风振对光伏组件的影响,继而能够减少甚至避免例如光伏组件的边框破裂、太阳能电池片隐裂、光伏组件松动甚至脱落等情况的发生,进而能够提高柔性支架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支架,光伏组件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结构与柔性索连接,从而能够提高柔性支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架的连接结构连接柔性索与光伏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架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连接结构;110-索连接组件;111-U型连接件;1111-长孔;
112-第一连接杆件;113-第一紧固件;121-弹簧;122-垫板;123-第二紧固件;124-第三紧固件;125-套管;126-第二连接杆件;127-密封件;128-干燥剂;200-柔性索;300-光伏组件;310-太阳能电池片;320-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支架及其连接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支架的连接结构100,用于柔性支架与光伏组件300的连接,连接结构100包括索连接组件110和阻尼连接组件,索连接组件110用于与柔性支架的柔性索200连接,阻尼连接组件用于与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连接,索连接组件110通过阻尼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300连接。
本实用实施例新型提供的柔性支架的连接结构100,索连接组件110通过阻尼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300连接,这样借助阻尼连接组件的阻尼效应,能够减弱甚至避免柔性索200的挠度伸缩变形传递至光伏组件300,并能够吸收柔性索200在风振情况下的振动能量,减小颤振效应的破坏性,从而能够降低甚至避免柔性索200的挠度伸缩变形以及风振对光伏组件300的影响,继而能够减少甚至避免例如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破裂、太阳能电池片310隐裂、光伏组件300松动甚至脱落等情况的发生,进而能够提高柔性支架的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光伏组件300可以包括太阳能电池片310和边框320,太阳能电池片310装配在边框320中,柔性支架可以包括支架本体和柔性索200,支架本体安装在地面上,柔性索200架设在支架本体上,索连接组件110与柔性索200连接,阻尼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连接,索连接组件110与阻尼连接组件连接,以通过阻尼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连接,从而使索连接组件110通过阻尼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300连接,进而使柔性索200通过索连接组件110和阻尼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300连接。当柔性索200产生挠度伸缩变形或者风振时,挠度伸缩变形或者风振的能量需要通过索连接组件110和阻尼连接组件传递至光伏组件300,而由于阻尼连接组件能够起到阻尼作用,因此,能够降低甚至避免柔性索200的挠度伸缩变形以及风振对光伏组件300的影响,从而能够减少甚至避免例如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破裂、太阳能电池片310隐裂、光伏组件300松动甚至脱落等情况的发生,进而能够提高柔性支架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的相对的两边可以均连接有阻尼连接组件,柔性索200可以连接有多个索连接组件110,多个索连接组件110与多个阻尼连接组件一一对应连接。通过使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的相对的两边均通过阻尼连接组件和索连接组件110与柔性索200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柔性支架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的相对的两边可以分别连接有多个阻尼连接组件。通过使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的相对的两边分别通过多个阻尼连接组件和索连接组件110与柔性索200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柔性支架的可靠性。
可选的,柔性索200可以为钢绞线。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索连接组件110可以包括U型连接件111、第一连接杆件112和第一紧固件113,第一连接杆件112贯穿U型连接件111的相对的两侧,用于与U型连接件111的底部夹紧柔性索200,第一连接杆件112的两端分别紧固有第一紧固件113,且第一紧固件113与U型连接件111的相对的两侧相抵,U型连接件111的两端分别与阻尼连接组件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先将U型连接件111套在柔性索200外,并使柔性索200置于U型连接件111的底部,再将第一连接杆件112贯穿U型连接件111的相对的两侧,以将柔性索200夹紧在第一连接杆件112与U型连接件111的底部之间,再在第一连接杆件112的两端分别紧固第一紧固件113,并使第一紧固件113与U型连接件111的相对的两侧相抵,以将第一连接杆件112与U型连接件111连接。通过使U型连接件111的两端分别与阻尼连接组件连接,从而能够实现索连接组件110与阻尼连接组件的连接,从而能够实现索连接组件110通过阻尼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300连接。
可选的,U型连接件111可以包括U型螺栓。
可选的,第一紧固件113可以包括第一螺母,第一连接杆件112的两端可以分别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外螺纹用于与第一螺母螺纹配合。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阻尼连接组件可以包括连接部件和两个弹簧121,连接部件与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连接,两个弹簧121分别穿设在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中,两个弹簧121的一端均与连接部件连接,另一端与U型连接件111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
也就是说,两个弹簧121通过一端与连接部件连接,从而与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连接,两个弹簧121分别穿设在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中,并能够在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中伸缩。当柔性索200发生产生挠度伸缩变形或者风振时,挠度伸缩变形或者风振的能量通过U型连接件111的两端传递至两个弹簧121,此时,弹簧121会产生伸缩,借助弹簧121的伸缩形成阻尼效应,从而能够减弱甚至避免柔性索200的挠度伸缩变形传递至光伏组件300,并能够吸收柔性索200在风振情况下的振动能量,减小颤振效应的破坏性,以能够降低甚至避免柔性索200的挠度伸缩变形以及风振对光伏组件300的影响,继而能够减少甚至避免例如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破裂、太阳能电池片310隐裂、光伏组件300松动甚至脱落等情况的发生,进而能够提高柔性支架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部件可以包括垫板122、两个第二紧固件123、两个第三紧固件124、两个套管125和两个第二连接杆件126,垫板122设置在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上,两个套管125分别穿设在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中,并一一对应的套设在两个弹簧121外,且两个套管125的一端均与垫板122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杆件126分别贯穿垫板122与两个弹簧121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两个第二紧固件123一一对应的与两个第二连接杆件126的伸出垫板122的部分紧固,并均与垫板122相抵,两个第三紧固件124一一对应的与两个套管125的伸出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的另一端紧固,并均与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相抵。
在实际应用中,当索连接组件110与柔性索200连接之后,可以将垫板122放置在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上,并使与垫板122连接的两个套管125穿设在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中,再将与U型连接件111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两个弹簧121,以及与两个弹簧121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的两个第二连接杆件126一一对应的穿过两个套管125,并使两个第二连接杆件126分别贯穿垫板122,再将两个第二紧固件123一一对应的与两个第二连接杆件126的伸出垫板122的部分紧固,以及将两个第三紧固件124一一对应的与两个套管125的伸出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的另一端紧固,并使两个第二紧固件123均与垫板122相抵,以及使两个第三紧固件124均与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相抵,从而实现阻尼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的连接。
通过在弹簧121外套设套管125,可以降低甚至避免弹簧121受到污染,从而能够提高弹簧121的使用稳定性,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柔性支架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可选的,第二连接杆的与弹簧121连接的一端可以伸入至套管125中。
如图3所示,可选的,U型连接件111的两端可以均伸入至套管125中。
可选的,套管125的一端与垫板122可以焊接。
可选的,第二紧固件123可以包括第二螺母,第二连接杆件126的伸出垫板122的部分可以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二外螺纹用于与第二螺母螺纹配合。
可选的,第三紧固件124可以包括第三螺母,套管125的伸出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三外螺纹,第三外螺纹用于与第三螺母螺纹配合。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两个套管125的伸出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的另一端可以均设置有密封件127,密封件127与套管125的另一端的管口密封设置,用于密封套管125的另一端的管口。
借助密封件127密封套管125的另一端的管口,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甚至避免弹簧121受到污染,继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弹簧121的使用稳定性,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柔性支架的可靠性。
可选的,密封件127可以包括密封板。
可选的,密封件127与套管125的另一端的管口可以粘结或者焊接。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套管125中可以设置有干燥剂128。
借助干燥剂128能够吸收进入套管125中的水汽,从而能够降低套管125中的例如弹簧121、U型连接件111的两端以及第二连接杆件126的与弹簧121连接的一端受到腐蚀的风险,继而能够提高连接结构100的使用稳定性,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柔性支架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弹簧121可以包括拉伸弹簧121,两个拉伸弹簧121的顶端均与连接部件连接,底端与U型连接件111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当柔性索200处于正常状态时,拉伸弹簧121处于收缩状态,将柔性索200与光伏组件300之间收紧,当柔性索200挠度伸长变形时,拉伸弹簧121能够伸长,从而能够降低甚至避免柔性索200的挠度伸缩变形对光伏组件300的影响,当柔性索200处于风振的情况下,拉伸弹簧121能够伸缩,从而能够降低甚至避免柔性索200的风振对光伏组件300的影响。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U型连接件111的相对的两侧可以分别开设有长孔1111,两个长孔1111相对设置,且长孔1111的长轴自U型连接件111的底部至顶部延伸,用于供第一连接杆件112穿过。
这样在第一连接杆件112穿过两个长孔1111后,第一连接杆件112能够在长孔1111中自U型连接件111的底部至顶部进行调节,从而能够使第一连接杆件112与U型连接件111的底部之间具有不同的距离,继而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柔性索200,将不同直径的柔性索200夹紧在第一连接杆件112与U型连接件111的底部之间,进而能够提高连接结构100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00的材质可以包括防腐蚀材质,或者连接结构100可以具有防腐蚀结构。
例如,U型连接件111、第一连接杆件112、第一紧固件113、弹簧121、垫板122、第二紧固件123、第三紧固件124、套管125、第二连接杆件126和密封件127中的至少一个的材质可以为防腐蚀材质,或者至少一个可以具有防腐蚀结构,从而能够降低连接结构100受到腐蚀的风险,继而能够提高连接结构100的使用稳定性,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柔性支架的可靠性。
可选的,防腐蚀材质可以包括铝合金。
可选的,防腐蚀结构可以包括通过防腐蚀处理在连接结构100外制备的防腐蚀层。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柔性索200和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100,支架本体固定设置,柔性索200与支架本体连接,光伏组件300通过连接结构100与柔性索200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架,光伏组件300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100与柔性索200连接,从而能够提高柔性支架的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支架本体可以安装在地面上,柔性索200可以架设在支架本体上,索连接组件110与柔性索200连接,阻尼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连接,索连接组件110与阻尼连接组件连接,以通过阻尼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300的边框320连接,从而使索连接组件110通过阻尼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300连接,进而使柔性索200通过索连接组件110和阻尼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300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架及其连接结构100,能够提高柔性支架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这些变形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支架的连接结构,用于所述柔性支架与光伏组件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索连接组件和阻尼连接组件,所述索连接组件用于与所述柔性支架的柔性索连接,所述阻尼连接组件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连接,所述索连接组件通过所述阻尼连接组件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索连接组件包括U型连接件、第一连接杆件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杆件贯穿所述U型连接件的相对的两侧,用于与所述U型连接件的底部夹紧所述柔性索,所述第一连接杆件的两端分别紧固有所述第一紧固件,且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U型连接件的相对的两侧相抵,所述U型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阻尼连接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两个弹簧,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连接,两个所述弹簧分别穿设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中,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U型连接件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垫板、两个第二紧固件、两个第三紧固件、两个套管和两个第二连接杆件,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两个所述套管分别穿设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中,并一一对应的套设在两个所述弹簧外,且两个所述套管的一端均与所述垫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件分别贯穿所述垫板与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紧固件一一对应的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件的伸出所述垫板的部分紧固,并均与所述垫板相抵,两个所述第三紧固件一一对应的与两个所述套管的伸出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另一端紧固,并均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套管的伸出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套管的另一端的管口密封设置,用于密封所述套管的另一端的管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中设置有干燥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包括拉伸弹簧,两个所述拉伸弹簧的顶端均与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底端与所述U型连接件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连接件的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长孔,两个所述长孔相对设置,且所述长孔的长轴自所述U型连接件的底部至顶部延伸,用于供所述第一连接杆件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的材质包括防腐蚀材质,或者所述连接结构具有防腐蚀结构。
10.一种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柔性索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设置,所述柔性索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光伏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柔性索连接。
CN202320479782.6U 2023-03-14 2023-03-14 柔性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Active CN219576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9782.6U CN219576908U (zh) 2023-03-14 2023-03-14 柔性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9782.6U CN219576908U (zh) 2023-03-14 2023-03-14 柔性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6908U true CN219576908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47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79782.6U Active CN219576908U (zh) 2023-03-14 2023-03-14 柔性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6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91787A1 (en) Roof Mounting Standoff
CN219576908U (zh) 柔性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CN113668698B (zh) 一种具有抗扭功能的双层钢结构
CN114016791B (zh) 一种金属摩擦双屈服点复合消能支撑
CN215990634U (zh) 具有檩条结构的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阵列
CN209781873U (zh) 一种抗震支架
CN107859404A (zh) 一种金属耗能阻尼器
CN210508622U (zh) 一种输电铁塔
CN208754217U (zh) 一种安装于水上管桩基础的装配式光伏支架
CN208564124U (zh) 一种金属耗能阻尼器
CN112814190A (zh) 一种弯曲耗能型索系支撑
CN206807344U (zh) 光伏组件支架连接件
CN217923511U (zh) 一种用于海上悬索光伏的套筒式桩索连接结构
CN112681520A (zh) 木结构建筑梁柱减震器
CN113765030B (zh) 一种防屈曲型减震支吊架
CN218818645U (zh) 一种单悬抗震支架
CN214534856U (zh) 单管门型抗震支架
CN215172832U (zh) 管道抗震支架
CN210318030U (zh) 方管连接件
CN217539479U (zh) 一种钢索端部锚固节点及柔性支架结构
CN220139490U (zh) 一种用于连接光伏组件的部件
CN215721238U (zh) 一种蝶形弹簧管夹
CN213512631U (zh) 补偿型德式偏头带挂钩双层卡箍
CN220122806U (zh) 固定式光伏支架系统
CN217326122U (zh) 钢结构太阳能屋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