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5972U - 电连接电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电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5972U
CN219575972U CN202320364167.0U CN202320364167U CN219575972U CN 219575972 U CN219575972 U CN 219575972U CN 202320364167 U CN202320364167 U CN 202320364167U CN 219575972 U CN219575972 U CN 219575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electrical connection
electronic device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41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宗训
吴学胜
郭秋来
廖有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41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5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5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5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电路系统,其包括柔性电路板、插座和增强板,柔性电路板设置有导电部,插座包括端子,端子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增强板连接于柔性电路板背离插座的一侧,增强板的弹性模量大于柔性电路板的弹性模量。本申请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可以利用柔性电路板的柔性,可以在两个电子器件之间灵活调整,实现柔性电路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子器件电连接,从而可以不受两个电子器件之间距离的限制,能够使该电连接器应用于具有不同间距及角度偏移的不同电子器件之间,实现了通用性。此外,增强板可以使柔性电路板上用于与该电连接电路系统配合的部位不容易变形,从而能够保证柔性电路板与该电连接电路系统连接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连接电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导电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电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路板组件之间一般通过连接器进行电连接,连接器需要放置于两个电路板组件之间,需要匹配两个电路板组件之间的距离,而对于不同间距的两个电路板组件的连接,需要开发不同高度的连接器以适配相应的电路板组件,具有较大的应用局限性,且耗费开发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电路系统,以解决现有连接器不能灵活适配于具有不同间距的电路板组件之间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电路系统,其中,包括: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有导电部;
插座,所述插座包括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
增强板,所述增强板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背离所述插座的一侧,所述增强板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弹性模量。
本申请提供的电连接器,可以利用柔性电路板的柔性,可以在两个电子器件之间灵活调整,实现柔性电路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子器件电连接,从而可以不受两个电子器件之间距离的限制,能够使该电连接器应用于具有不同间距及角度偏移的不同电子器件之间,实现了通用性。
此外,增强板可以起到对柔性电路板的约束作用,进而使柔性电路板上用于与插座配合的部位不容易变形,从而能够保证柔性电路板与插座连接的可靠性。此外,增强板可以为较薄的具有一定硬度的金属板、塑料板等,例如钢板等,这种增强板不参与柔性电路板所在的电路中,增强板设置于柔性电路板背离插座的一侧,起到增强柔性电路板上用于与插座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保证柔性电路板能够与插座可靠连接。此外,由于增强板不具有例如印刷电路板连接电路的功能,增强板可以仅为薄钢板,可以使其具有较低的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增强板通过胶粘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或者通过压合工艺固定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该增强板不参与电路连接,仅起到对柔性电路板上用于与插座连接的部位的加强作用,使增强板与柔性电路板之间连接的精度无需具有较高的要求,且连接的方式较为灵活,例如增强板与柔性电路板之间通过胶粘或通过压合工艺固定连接,均能够实现增强板与柔性电路板的可靠连接,也有利于降低增强板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工艺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插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插接配合,从而可以实现插座与柔性电路板的相对固定,还能够保证柔性电路板与插座配合的位置精度,进而保证插座上端子与柔性电路板上设定部位的可靠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连接电路系统还包括电子器件、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背离所述插座的一侧,所述下盖安装于所述电子器件背离所述插座的一侧,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端子电连接。
其中,在插座的端子分别与柔性电路板和电子器件电连接后,可以通过上盖和下盖将柔性电路板上用于配合插座的部位和电子器件上用于配合插座的部位罩在上盖和下盖之间,上盖和下盖可以通过连接件锁紧,从而可以使上盖和下盖将两者之间的柔性电路板、插座和电子器件夹紧,以保证端子能够与柔性电路板和电子器件可靠连接,同时可以实现对柔性电路板、插座和电子器件的保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件为螺钉、销钉、螺栓或卡扣,从而可以便于上盖和下盖的拆装和紧固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电部与所述端子接触电连接或焊接电连接。
其中,电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接触式电连接,即端子的一端与导电部之间通过挤压接触实现电连接,这种接触的方式可以便于柔性电路板与插座的拆装,便于对柔性电路板和插座分别维修或维护。此外,电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焊接式电连接,即端子的一端可以与导电部焊接固定,焊接部位可以实现端子与导电部的电连接,焊接的方式可以保证端子与导电部的可靠接触,保证电连接的有效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插座还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绝缘材料,绝缘材料的本体可以实现对端子的绝缘,避免短路。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端子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部分部位固定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凸出于所述本体的表面,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一者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导电部电连接,另一者与所述电子器件电连接。
其中,该本体可以作为插座的主体部分,能够支撑安装在电子器件上,使端子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能够可靠地与电子器件和柔性电路板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为弹片,所述端子通过所述弹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或所述电子器件弹性接触。
其中,该弹片具有较大的面积能够与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接触,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其中,该弹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弹片未与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接触时,弹片处于未收到挤压力的自然状态,此时的弹片与插座的本体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距。当弹片受到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的挤压时,弹片会在该间距内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使弹片产生的弹力能够作用在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上,从而可以保证弹片与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的可靠接触,进而保证电连接的有效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为焊球,所述端子通过所述焊球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或所述电子器件焊接固定。
其中,焊球在受到高温时会发生熔融,从而能够使熔融状态的焊球与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结合为一体,从而可以保证端子与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电连接的可靠性。此外,相对于接触式电连接,采用焊接电连接的方式可以减小端子与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之间连接处的电阻,具体可以减少5~10毫欧,从而能够改善该电连接电路系统的通流能力和减少接触失效的风险。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至少一端通过所述插座与所述电子器件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电连接电路系统的端子接触电连接或焊接电连接。
其中,采用接触式电连接时,端子的一端与电子器件之间通过挤压接触实现电连接,这种接触的方式可以便于电子器件与插座的拆装,便于对电子器件和插座分别维修或维护。此外,电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焊接式电连接,即端子的一端可以与导电部焊接固定,采用焊接的方式可以保证端子与电子器件的可靠接触,保证电连接的有效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子器件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插座上的定位柱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孔插接配合。其中,通过第二定位孔与定位柱的配合,可以实现插座与电子器件的相对固定,还能够保证电子器件与插座配合的位置精度,进而保证插座上端子与电子器件上设定部位的可靠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子器件为印刷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应用于电子器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应用于电子器件的状态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应用于电子器件的状态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应用于电子器件的状态图;
图6为本申请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应用于电子器件的状态图;
图7为本申请还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应用于电子器件的状态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与电子器件配合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与电子器件配合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柔性电路板;
11-第一定位孔;
2-插座;
21-端子;
211-第一端;
212-第二端;
213-焊球;
22-本体;
23-定位柱;
3-增强板;
4-上盖;
5-下盖;
6-电子器件;
61-第一电路板;
62-第二电路板。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的电路板组件之间一般通过连接器进行电连接,以实现不同电路板组件之间的信号传递及功能的实现。相邻两个电路板组件之间一般会保持有一定的距离,连接器需要放置于两个电路板组件之间,且需要匹配两个电路板组件之间的距离,以保证连接器上的端子能够分别与两个电路板组件实现电连接。其中,现有的连接器通常为硬质材料制作,结构相对固定,在应用中需要结合电路板组件的布局以及连接器的尺寸规格进行匹配性设计。对于不同间距的两个电路板组件的连接,需要开发不同高度的连接器以适配相应的具有设定间距的电路板组件,导致连接器的应用具有较大的应用局限性,同时也耗费开发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电路系统,该电连接电路系统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设备、可穿戴式设备、车载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和/或智慧城市设备等具有至少两个电子器件需要采用电连接电路系统连接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特殊限制。
其中,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器件可以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电子器件上可以设置有能够实现各种不同功能的元器件、馈电线路等。
具体地,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该电连接电路系统包括柔性电路板1和插座2,该柔性电路板1是以聚脂薄膜或聚酰亚胺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曲挠性的印刷电路,通过在可弯曲的轻薄塑料片上,嵌入电路设计,使在窄小和有限空间中堆嵌大量精密元件,从而形成可弯曲的挠性电路。
其中,柔性电路板1设置有导电部,该导电部可以为柔性电路板1中线路的一端,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与柔性电路板1中线路电连接的结构,例如焊盘,该导电部通过与端子21电连接以实现电路的导通。
其中,插座2包括端子21,端子21的一端与柔性电路板1电连接,端子21的另一端用于与电子器件6电连接。该端子21采用导电材料,端子21的一端可以电连接在柔性电路板1的一端,端子21的另一端可以电连接在电子器件6,从而可以使柔性电路板1的一端能够通过插座2的端子21与一个电子器件6电连接。而柔性电路板1的另一端能够与另一个电子器件6电连接,利用柔性电路板1的柔性,可以在两个电子器件6之间灵活调整,实现柔性电路板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子器件6电连接,从而可以不受两个电子器件6之间距离的限制,能够使该电连接电路系统应用于具有不同间距及角度偏移的不同电子器件6之间,实现了通用性。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应用于电子器件6的示意图,参照图2,电连接电路系统还包括增强板3,增强板3连接于柔性电路板1背离插座2的一侧,增强板3的弹性模量大于柔性电路板1的弹性模量。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弹性模量越大,材料越不容易变形,刚性越强,硬度越大。也就是说,增强板3相对于柔性电路板1更不容易变形,可以起到对柔性电路板1的约束作用,进而使柔性电路板1上用于与该电连接电路系统配合的部位不容易变形,从而能够保证柔性电路板1与该电连接电路系统连接的可靠性。其中,该增强板3仅连接于柔性电路板1上用于与电连接电路系统配合的部位,增强板3在柔性电路板1厚度方向上的投影至少能够覆盖插座2上的端子21或插座2整体。此外,增强板3可以为较薄的具有一定硬度的金属板、塑料板等,例如钢板等,这种增强板3不参与柔性电路板1所在的电路中,增强板3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背离插座的一侧,起到增强柔性电路板1上用于与插座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保证柔性电路板1能够与插座可靠连接。此外,由于增强板3不具有例如印刷电路板连接电路的功能,增强板3可以仅为薄钢板,可以使其具有较低的成本。
其中,增强板3通过胶粘接于柔性电路板1,或者通过压合工艺固定于柔性电路板1。该增强板3不参与电路连接,仅起到对柔性电路板1上用于与插座2连接的部位的加强作用,使增强板3与柔性电路板1之间连接的精度无需具有较高的要求,且连接的方式较为灵活,例如增强板3与柔性电路板1之间通过胶粘或通过压合工艺固定连接,均能够实现增强板3与柔性电路板1的可靠连接,也有利于降低增强板3与柔性电路板1连接的工艺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可选地,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应用于电子器件6的状态图,参照图3,该柔性电路板1可以具有两个端部,每个端部均可以通过相应插座2的端子21分别与对应的一个电子器件6电连接,图3中示例性地展示了电子器件6包括第一电路板61和第二电路板62,第一电路板61和第二电路板62通过该电连接电路系统实现电连接,其中,柔性电路板1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插座2,两个插座2分别安装于第一电路板61和第二电路板62上。
可选地,图4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应用于电子器件6的状态图,参照图4,该柔性电路板1其中的一个端部能够通过插座2上的端子21与一个电子器件6电连接,另一个端部可以与另一个电子器件6焊接以实现电连接。图4中示例性地展示了电子器件6包括第一电路板61和第二电路板62,第一电路板61和第二电路板62通过该电连接电路系统实现电连接,其中,柔性电路板1的一端连接有一个插座2,该插座2安装于第一电路板61上,柔性电路板1的另一端焊接于第二电路板62。
可选地,图5为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应用于电子器件6的状态图,参照图5,该柔性电路板1其中的一个端部能够通过插座2上的端子21与一个电子器件6电连接,另一个端部可以与另一个电子器件6焊接以实现电连接。图5中示例性地展示了电子器件6包括第一电路板61和第二电路板62,第一电路板61和第二电路板62通过该电连接电路系统实现电连接,其中,柔性电路板1的一端连接有一个插座2,该插座2安装于第二电路板62上,柔性电路板1的另一端焊接于第一电路板61。
可选地,图6为本申请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应用于电子器件6的状态图,参照图6,该柔性电路板1的一端可以通过插座2电连接于第二电路板62,柔性电路板1的另一端可以从第一电路板61的侧面绕至第一电路板61上远离第二电路板62的一侧,并可以通过另一个插座2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61。
可选地,图7为本申请还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应用于电子器件6的状态图,参照图7,第一电路板61和第二电路板62上用于电连接的点位在第一电路板61和第二电路板62层叠的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偏移,柔性电路板1可以适当的弯曲倾斜,使柔性电路板1的两端能够通过插座2分别与对应的点位电连接。
可选地,该柔性电路板1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的端部,该端部为具有与电子器件6独立电连接功能的端部,在三个以上的端部中,可以只有一部分能够通过相应插座2上的端子21与对应的一个电子器件6电连接,其余的端部可以通过焊接工艺实现与其它电子器件6的电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全部的端部均可以通过相应插座2上的端子21与对应的电子器件6进行电连接。无论采用哪种连接方式,均可以利用柔性电路板1的柔性在两个以上的电子器件6之间灵活布置,不受电子器件6之间距离的限制,也不受电子器件6之间的偏移角度限制,能够实现通用性。此外,也可以实现电子器件6之间具有更小的间距,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参照图1,插座2还包括本体22,端子21包括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端子21上位于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之间的部分部位固定于本体22;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凸出于本体22的表面,且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分别位于本体22相对的两侧,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中的一者与柔性电路板1的导电部电连接,另一者与电子器件6电连接。
该本体22可以作为插座2的主体部分,能够支撑安装在电子器件6上,使端子21的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能够可靠地与电子器件6和柔性电路板1接触。其中,该端子21可以为金属丝、金属片等导电材料构成的结构。该端子21可以在本体22上设置有多个,能够实现多路信号的传输。
其中,本体22为绝缘材料,例如可以为塑胶材料等,端子21上位于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之间的部分部位嵌设于本体22内,绝缘材料的本体22可以实现对端子21的绝缘,避免短路。端子21上位于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之间中间的部分部位可以被本体22包裹,从而能够保证对端子21固定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与电子器件6配合的剖视图,图9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电路系统与电子器件6配合的剖视图,参照图8和图9,插座2设置有定位柱23,柔性电路板1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1,定位柱23与第一定位孔11插接配合。
具体地,该定位柱23的端部凸出于本体22的表面,从而可以使定位柱23上凸出于本体22的部分能够插入至柔性电路板1的第一定位孔11中,实现插座2与柔性电路板1的相对固定,还能够保证柔性电路板1与插座2配合的位置精度,进而保证插座2上端子21与柔性电路板1上设定部位的可靠电连接。
其中,该第一定位孔11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具体以第一定位孔11能够与定位柱23实现轴孔定位配合即可。
此外,该定位柱23可以为绝缘材料,以避免与端子21之间发生短路。该定位柱23可以与本体22一体成型,即在本体22成型过程中直接成型出定位柱23,从而可以方便本体22及定位柱23的加工制造。当然,定位柱23也可以在本体22成型后单独安装至本体22上,例如将定位柱23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至本体22上,或者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向安装到本体22上,从而可以使定位柱23的设置更灵活。此外,通过将定位柱23设置在插座2上,由于插座2具有相对于柔性电路板1更稳定的形态,可以保证定位柱23在使用中的可靠性,同时可以提升定位柱23在制造过程中的精度。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参照图8和图9,电子器件6可以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插座2上的定位柱23远离柔性电路板1的一端与第二定位孔插接配合。该定位柱23与第二定位孔配合的方式与定位柱23与第一定位孔11配合的方式可以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通过第二定位孔与定位柱23的配合,可以实现插座2与电子器件6的相对固定,还能够保证电子器件6与插座2配合的位置精度,进而保证插座2上端子21与电子器件6上设定部位的可靠电连接。
其中,该第二定位孔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具体以第二定位孔能够与定位柱23实现轴孔定位配合即可。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参照图2,电连接电路系统还包括电子器件6、上盖4和下盖5,上盖4安装于柔性电路板1背离插座2的一侧,下盖5安装于电子器件6背离插座2的一侧,上盖4和下盖5通过连接件连接;电子器件6与所述端子21电连接。
在插座2的端子21分别与柔性电路板1和电子器件6电连接后,可以通过上盖4和下盖5将柔性电路板1上用于配合插座2的部位和电子器件6上用于配合插座2的部位罩在上盖4和下盖5之间,上盖4和下盖5可以通过连接件锁紧,从而可以使上盖4和下盖5将两者之间的柔性电路板1、插座2和电子器件6夹紧,以保证端子21能够与柔性电路板1和电子器件6可靠连接,同时可以实现对柔性电路板1、插座2和电子器件6的保护。
具体地,连接件可以为螺钉、销钉、螺栓或卡扣。当连接件为螺钉或螺栓时,在上盖4、下盖5以及柔性电路板1、插座2和电子器件6上可以设置有孔,螺钉能够穿过各个部件上孔后实现紧固,其中,上盖4或下盖5中的一者可以设置有螺纹孔,以实现对螺钉或螺栓的紧固,当然,螺钉或螺栓也可以配合螺母实现紧固。当连接件为销钉时,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向实现上盖4和下盖5的相对固定。当连接件为卡扣时,上盖4可以设置有一个公卡扣,下盖5可以设置有一个母卡扣,公卡扣和母卡扣能够卡接配合,实现上盖4和下盖5的相对固定。当然上盖4和下盖5也可以具有其它的紧固方式,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柔性电路板1设置有导电部,导电部与端子21接触电连接或焊接电连接。
该导电部可以为柔性电路板1中线路的一端,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与柔性电路板1中线路电连接的结构,例如焊盘,该导电部通过与端子21电连接以实现电路的导通。其中,电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接触式电连接,即端子21的一端与导电部之间通过挤压接触实现电连接,这种接触的方式可以便于柔性电路板1与插座2的拆装,便于对柔性电路板1和插座2分别维修或维护。此外,电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焊接式电连接,即端子21的一端可以与导电部焊接固定,焊接部位可以实现端子21与导电部的电连接,焊接的方式可以保证端子21与导电部的可靠接触,保证电连接的有效性。
此外,电子器件6也可以与端子21之间采用接触式电连接或焊接式电连接,其中,采用接触式电连接时,端子21的一端与电子器件6之间通过挤压接触实现电连接,这种接触的方式可以便于电子器件6与插座2的拆装,便于对电子器件6和插座2分别维修或维护。此外,电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焊接式电连接,即端子21的一端可以与导电部焊接固定,采用焊接的方式可以保证端子21与电子器件6的可靠接触,保证电连接的有效性。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端子21的第一端211和/或第二端212为弹片,端子21通过弹片与柔性电路板1的导电部和/或电子器件6弹性接触。该弹片可以为矩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规则形状的薄片状结构,也可以为形状不规则的薄片状结构,使该弹片具有较大的面积能够与柔性电路板1或电子器件6接触,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其中,该弹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弹片未与柔性电路板1或电子器件6接触时,弹片处于未收到挤压力的自然状态,此时的弹片与插座2的本体22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距。当弹片受到柔性电路板1或电子器件6的挤压时,弹片会在该间距内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使弹片产生的弹力能够作用在柔性电路板1或电子器件6上,从而可以保证弹片与柔性电路板1或电子器件6的可靠接触,进而保证电连接的有效性。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参照图9,第一端211和/或第二端212为焊球213,端子21通过焊球213与柔性电路板1和/或电子器件6焊接固定。其中,焊球213在受到高温时会发生熔融,从而能够使熔融状态的焊球213与柔性电路板1或电子器件6结合为一体,从而可以保证端子21与柔性电路板1或电子器件6电连接的可靠性。此外,相对于接触式电连接,采用焊接电连接的方式可以减小端子21与柔性电路板1或电子器件6之间连接处的电阻,具体可以减少5~10毫欧,从而能够改善该电连接电路系统的通流能力和减少接触失效的风险。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连接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有导电部;
插座,所述插座包括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
增强板,所述增强板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背离所述插座的一侧,所述增强板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弹性模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电路系统还包括上盖、下盖和电子器件,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背离所述插座的一侧,所述下盖安装于所述电子器件背离所述插座的一侧,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端子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钉、销钉、螺栓或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绝缘材料,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端子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部分部位固定于所述本体;
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凸出于所述本体的表面,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一者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导电部电连接,另一者与所述电子器件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为弹片,所述端子通过所述弹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或所述电子器件弹性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为焊球,所述端子通过所述焊球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导电部和/或所述电子器件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至少一端通过所述插座与所述电子器件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端子接触电连接或焊接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孔插接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3-10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为印刷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
CN202320364167.0U 2023-02-22 2023-02-22 电连接电路系统 Active CN219575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4167.0U CN219575972U (zh) 2023-02-22 2023-02-22 电连接电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4167.0U CN219575972U (zh) 2023-02-22 2023-02-22 电连接电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5972U true CN219575972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6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4167.0U Active CN219575972U (zh) 2023-02-22 2023-02-22 电连接电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5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10942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printed wiring board
US8251712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module
US7341476B2 (en) Inter-member connection structur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inter-member connection structure
US7238044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printed wiring board
US20150194753A1 (en) Mid-plane board-to-board connectors
CN1213647C (zh) 将功率转换器与接合面格栅阵列式插座连接的系统
US8708711B2 (en) Connecting terminal structure, socket and electronic package
US20060234521A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printed wiring board
US20130002039A1 (en) Non-contact connector
CN1976557B (zh) 电路基板装置及基板间的连接方法
US20070037440A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printed wiring board
US20110278048A1 (en)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flexible circuit to target member
US6461169B1 (en) Interconnecting circuit modules to a motherboard using an edge connector with conductive polymer contacts
JP2003197299A (ja) 表面実装型直角電気コネクタ
US611692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641460B2 (en) Mounting component, electronic device, and mounting method
TWI321379B (en) Contact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9575972U (zh) 电连接电路系统
WO2006074601A1 (fr)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CN109560408B (zh) 电连接装置
CN101118994B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US20040077189A1 (en) Adhesive interconnector
CN113224566B (zh) 连接器
CN211928245U (zh) 一种封装组件和光模块
CN220173479U (zh) 电路板组件、互连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