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4556U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4556U
CN219574556U CN202320360246.4U CN202320360246U CN219574556U CN 219574556 U CN219574556 U CN 219574556U CN 202320360246 U CN202320360246 U CN 202320360246U CN 219574556 U CN219574556 U CN 219574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metal
type
display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02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复鸿
林佩欣
刘冠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er Vision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per Vision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er Vision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per Vision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02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4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4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4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设置有显示区域以及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内的走线呈轴对称状排列,走线从对称轴起依次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的走线分别至少由第一类金属、第二类金属、第三类金属中的一类金属形成,第二类金属的电阻率大于第一类金属的电阻率,第三类金属的电阻率大于第一类金属和第二类金属的电阻率,非显示区域的三个区域的走线通过采用不同电阻率的金属来形成或配置不同的厚度以提高非显示区域的电阻分布的均匀性。根据上述显示面板,能够优化阻抗分布,改善显示的质量及用户的视觉体验。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有效显示区域(active area)以及周边电路区(peripheralcircuit)。有效显示区域内配置有多个像素以形成像素阵列,周边电路区则设有周边线路。每个像素都包括薄膜晶体管以及与该薄膜晶体管连接的像素电极,且每个像素都被两条相邻的扫描线以及两条相邻的数据线包围。通常,这些扫描线以及数据线会由有效显示区域延伸至周边电路区,并通过周边电路与驱动芯片(driver IC)电性连接。
扫描线、数据线等,由驱动芯片(包括栅极驱动芯片和数据驱动芯片)控制驱动。驱动芯片可设于印刷线路板(PCB)上。柔性线路板(FPC)的一端与印刷线路板(PCB)连接,另一端与显示面板连接。驱动线在显示面板上的分布范围的宽度远大于驱动芯片的宽度,因此需要将显示驱动芯片的输出/入接脚扇出(Fan-out)成面积与间距较大的分布,再与显示面板上的驱动线连接。
因此,扇出区域的设计对显示装置的窄边框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目前,一些窄边框的液晶显示面板因为扇出区域空间不足导致走线出现阻抗不一致,影响光学显示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能够优化阻抗分布,改善显示的质量及用户的视觉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的显示面板,设置有显示区域以及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内的走线呈轴对称状排列,所述走线从对称轴起依次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走线分别至少由第一类金属、第二类金属、第三类金属中的一类金属形成,所述第二类金属的电阻率大于所述第一类金属的电阻率,所述第三类金属的电阻率大于所述第一类金属和所述第二类金属的电阻率,所述非显示区域的三个区域的所述走线通过采用不同电阻率的金属来形成或配置不同的厚度以提高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电阻分布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走线由所述第三类金属形成时,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的所述走线由所述第一类金属形成。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走线由所述第一类金属形成时,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的所述走线由所述第一类金属和第二类金属并联形成,或者由所述第一类金属和所述第三类金属并联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二类金属的截面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类金属的截面,或者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三类金属截面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类金属的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二类金属的截面或所述第三类金属的截面形成为制程允许的最小值。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走线由所述第一类金属形成时,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走线的厚度比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的厚度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显示面板,其能够优化阻抗分布,改善显示的质量及用户的视觉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非显示区域的各区域的走线的第一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图1的非显示区域的各区域的走线的第二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图1的非显示区域的各区域的走线的第三实施例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表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100的示意性平面图。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有显示区域以及非显示区域100(扇出区)。显示区域上形成有多条纵横相交的扫描线和数据线,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隔成若干以矩阵排列的像素,每一个像素具有一主动开关,主动开关的栅极连接对应的扫描线,主动开关的源极连接对应的数据线。显示区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扇出区的走线至少部分排列呈扇形,并且呈轴对称状排列。扇出区从对称轴(在图中显示为点划线)起依次划分为第一区域α、第二区域γ、第三区域β。所述第一区域α中所述走线的阻抗差ΔR小于3%,所述第二区域γ中所述走线的阻抗差ΔR一部分小于3%而另一部分大于3%,所述第三区域β中所述走线的阻抗差ΔR大于3%。在本实施方式中,阻抗差ΔR指的是该区域内电阻最大的走线的值与电阻最小的走线的值之差。
在本实施例中,对称轴处的走线阻抗最小。
如图2的(a)(b)(c)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α、所述第二区域γ、所述第三区域β中的所述走线由第一类金属形成。第一类金属M1在图2的(a)(b)(c)中表示为斜45度线填充。图2的(a)是第一区域α的走线,所述第一区域α的走线由第一类金属M1构成。图2的(b)是第二区域γ的走线,所述第二区域γ的走线包括第一类金属M1和第二类金属M2。第二类金属M2在图2的(b)中表示为斜135度线填充。图2的(c)是第三区域β的走线,所述第三区域β的走线包括第一类金属M1和第二类金属M2。第二类金属M2在图2的(c)中同样表示为斜135度线填充。所述第二区域γ、所述第三区域β中的走线的第一类金属M1的一端并联第二类金属M2。所述第二类金属的电阻率大于所述第一类金属的电阻率。由此,通过降低第二区域γ、第三区域β的部分走线的阻值,使得第二区域γ以及第三区域β内的阻抗更均匀,同时第一区域α、第二区域γ、第三区域β之间的阻抗也更均匀。由于电阻分布的均匀性的提高,显示的质量及用户的视觉体验也可以得到改善。
如图3的(a)(b)(c)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α、所述第二区域γ、所述第三区域β中的所述走线由第一类金属M1形成。第一类金属M1在图2中表示为斜45度线填充。所述第一区域α的走线由第一类金属M1构成,所述第二区域γ的走线第一类金属M1和第三类金属M3构成,所述第三区域β的走线第一类金属M1和第三类金属M3构成。所述第二区域γ和所述第三区域β中的走线的第一类金属M1的一端并联第三类金属M3。第三类金属M3在图3的(b)、(c)中表示为方格填充。所述第三类金属M3的电阻率远大于所述第一类金属M1、所述第二类金属M2的电阻率。由此,通过降低第二区域γ、第三区域β的部分走线的阻值,使得第二区域γ以及第三区域β内的阻抗更均匀,同时第一区域α、第二区域γ、第三区域β之间的阻抗也更均匀。由于电阻分布的均匀性的提高,显示的质量及用户的视觉体验也可以得到改善。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区域γ和第三区域β的第二类金属M2的截面小于第一区域α的第一类金属M1的截面,或者第二区域γ和第三区域β的第三类金属M3截面小于第一区域α的第一类金属M1的截面。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二类金属的截面或所述第三类金属的截面形成为制程允许的最小值。上述配置也使得第二区域γ以及第三区域β内的阻抗更均匀,同时第一区域α、第二区域γ、第三区域β之间的阻抗也更均匀,改善显示的质量及用户的视觉体验。
如图4的(a)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α中的所述走线由所述第三类金属M3形成。如图4的(b)(c)所示,第二区域γ、第三区域β中的所述走线由所述第一类金属M1形成。在该实施例中,电阻分布的均匀性的同样能够提高,显示的质量及用户的视觉体验也可以得到改善。
在第四实施例中,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改变走线的厚度。所述第一区域α中的所述走线第一类金属M1的厚度比所述第二区域γ、所述第三区域β的第一类金属M1厚度小。在该实施例中,电阻分布的均匀性的同样能够提高,显示的质量及用户的视觉体验也可以得到改善。
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组合,例如,第一实施例可以和第四实施例组合。第二实施例也可以和第四实施例组合。第三实施例也可以和第四实施例组合。
在本实施方中,显示面板为TFT阵列基板,可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LED)等使用有源驱动阵列的光电显示装置。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可为栅极线、数据线等,显示驱动芯片可为栅极驱动芯片、数据驱动芯片控制驱动。其中,驱动线为连接端子区与显示区的连线。显示驱动芯片可设于印刷线路板(PCB)上,印刷线路板连接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连接阵列基板。当然,显示驱动芯片也可设于柔性线路板上而形成覆晶薄膜(COF),或显示驱动芯片也可直接设于阵列基板上(COA)。
本申请还可以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因此显示装置同样可以达到改善显示的质量及用户的视觉体验的效果。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等使用有源驱动阵列的光电显示装置。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当然,显示装置中还应包括其他的已知结构,如阵列基板、背光源、彩膜基板(CF基板)、封装基板、电源、框架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要素也可以适当组合,另外,显然也可以适当选择、置换或删除。

Claims (7)

1.一种显示面板,设置有显示区域以及非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显示区域内的走线呈轴对称状排列,所述走线从对称轴起依次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走线分别至少由第一类金属、第二类金属、第三类金属中的一类金属形成,
所述第二类金属的电阻率大于所述第一类金属的电阻率,所述第三类金属的电阻率大于所述第一类金属和所述第二类金属的电阻率,
所述非显示区域的三个区域的所述走线通过采用不同电阻率的金属来形成或配置不同的厚度以提高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电阻分布的均匀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走线由所述第三类金属形成时,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的所述走线由所述第一类金属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走线由所述第一类金属形成时,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的所述走线由所述第一类金属和第二类金属并联形成,或者由所述第一类金属和所述第三类金属并联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二类金属的截面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类金属的截面,或者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三类金属截面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类金属的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二类金属的截面或所述第三类金属的截面形成为制程允许的最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走线由所述第一类金属形成时,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走线的厚度比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的厚度小。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320360246.4U 2023-02-28 2023-02-2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9574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0246.4U CN219574556U (zh) 2023-02-28 2023-02-2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0246.4U CN219574556U (zh) 2023-02-28 2023-02-2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4556U true CN219574556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46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0246.4U Active CN219574556U (zh) 2023-02-28 2023-02-2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45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02358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signal lines routed to decrease size of non-display area
US9875699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837608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US821812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mbined with only one of the tape carrier packages
US11250778B2 (en) Driver selection circuit 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8305322B2 (en) Display substrate of flat panel display
US10108057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80088387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41469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020070849A (ko) 가요성 기판, 전기 광학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JP402460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RE48706E1 (en) Driving circuit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KR20020078365A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구동 아이씨 연결부
CN219574556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7239299B2 (en) Driving circuit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698953B2 (ja) 表示装置
KR20070058826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460238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1269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10829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101119178B1 (ko) 표시장치
KR20080048688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70003149A (ko) 연성기판의 배선구조 및 이를 채용한 액정표시소자
KR20060020173A (ko) 신호선을 가지고 있는 표시판 및 표시 장치
KR2004006241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