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0705U - 隔振衬套、隔振机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隔振衬套、隔振机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70705U CN219570705U CN202321132974.6U CN202321132974U CN219570705U CN 219570705 U CN219570705 U CN 219570705U CN 202321132974 U CN202321132974 U CN 202321132974U CN 219570705 U CN219570705 U CN 2195707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vibration isolation
- hole
- mating
- flexible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73 vulcan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隔振衬套、隔振机构和车辆,隔振衬套包括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第一柔性件具有供紧固件穿过的第一安装孔,第一柔性件包括沿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排列的配合段和止挡段,配合段适于配合在对手件的连接孔内,止挡段的最大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大于配合段的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第二柔性件具有供紧固件穿过的第二安装孔,第二柔性件的最大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大于配合段的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当配合段配合在连接孔内时,第二柔性件能够与配合段背离止挡段的一端衔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振衬套具有在对手件上连接孔处的安装难度低、报废率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振衬套、隔振机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支架通常通过隔振衬套与车身相连,以实现更佳隔振性能。相关技术中,隔振衬套通过工装连同金属套筒一起压入支架的连接孔内,其中,隔振衬套的两端通常设计一定过盈量,通过隔振衬套的端部的压缩来保证隔振衬套的中部稳定配合在支架的连接孔内。然而由于隔振衬套硬度较高,隔振衬套在压入连接孔的过程中,存在对工装精度要求高,隔振衬套安装难度高、报废率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隔振衬套,该隔振衬套具有在对手件上连接孔处的安装难度低、报废率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隔振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又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振衬套包括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所述第一柔性件具有供紧固件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柔性件包括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排列的配合段和止挡段,所述配合段适于配合在对手件的连接孔内,所述止挡段的最大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配合段的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所述第二柔性件具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过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柔性件的最大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配合段的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当所述配合段配合在所述连接孔内时,所述第二柔性件能够与所述配合段背离所述止挡段的一端衔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振衬套,第一柔性件的配合段由对手件的一侧配合在对手件的连接孔内后,第二柔性件在对手件的另一侧与配合段衔接。其中,由于止挡段和第二柔性件的最大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均大于配合段的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止挡段和第二柔性件可分别与对手件沿其连接孔相对的两侧抵接。此时,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实现对手件与车身的相连后,止挡段、配合段和第二柔性件共同保证了对手件的隔振性能。其中上述整个安装过程中,无需工装,也不需要通过压缩止挡段或第二柔性件来使配合段配合在连接孔内,隔振衬套的安装简单、报废率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段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连接孔的轴向尺寸,所述配合段与所述第二安装孔插接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孔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和所述配合段的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所述配合段与所述第一孔段插接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段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振衬套还包括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止挡段或所述配合段相连,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柔性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带、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带、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为橡胶件或硅胶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振机构包括金属套筒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隔振衬套,所述金属套筒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振机构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隔振衬套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套筒远离所述配合段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止挡段背离所述配合段的端面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隔振衬套或如上述实施例的隔振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隔振衬套和隔振机构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振衬套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振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柔性件;11、止挡段;12、配合段;13、第一安装孔;2、第二柔性件;21、第二安装孔;211、第一孔段;212、第二孔段;3、连接带;4、金属套筒;41、限位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振衬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振衬套包括第一柔性件1和第二柔性件2。第一柔性件1具有供紧固件穿过的第一安装孔13,第一柔性件1包括沿第一安装孔13的轴向排列的配合段12和止挡段11,配合段12适于配合在对手件的连接孔内,止挡段11的最大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大于配合段12的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第二柔性件2具有供紧固件穿过的第二安装孔21,第二柔性件2的最大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大于配合段12的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当配合段12配合在连接孔内时,第二柔性件2能够与配合段12背离止挡段11的一端衔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振衬套,第一柔性件1的配合段12由对手件的一侧配合在对手件的连接孔内后,第二柔性件2在对手件的另一侧与配合段12衔接。其中,由于止挡段11和第二柔性件2的最大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均大于配合段12的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止挡段11和第二柔性件2可分别与对手件沿其连接孔相对的两侧抵接。此时,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21以实现对手件与车身的相连后,止挡段11、配合段12和第二柔性件2共同保证了对手件的隔振性能。其中上述整个安装过程中,无需工装,也不需要通过压缩止挡段11或第二柔性件2来使配合段12配合在连接孔内,隔振衬套的安装简单、报废率低。
需要说明地,对手件可以为空气压缩机支架,也可以为其他悬置支架。第二柔性件2与配合段12的衔接可以为抵接、插接、卡接和螺接中的至少一种。止挡段11和第二柔性件2优选为空心圆柱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配合段12的轴向尺寸大于连接孔的轴向尺寸,配合段12与第二安装孔21插接配合。
随着配合段12插入连接孔直至止挡段11与对手件抵接时,配合段12远离止挡段11的一端穿过连接孔并配合在第二柔性件2内的第二安装孔21内,由此保证第二柔性件2也能够与对手件抵接的同时,有效保证第二柔性件2与第一柔性件1在第一安装孔13的径向的相对固定。
具体地,在配合段12插入连接孔并插设在第二安装孔21内后,使得止挡段11和第二柔性件2分别与对手件在连接孔的轴向的两侧抵接,随后通过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21以完成对手件与车身的相连后,第二柔性件2将对手件和车身间隔开,配合段12和止挡段11将紧固件与对手件间隔开,由此有效避免对手件与紧固件和车身发生刚性结构,对手件的隔振性能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安装孔2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孔段211和第二孔段212,第一孔段211的直径和配合段12的直径均大于第二孔段212的直径,配合段12与第一孔段211插接配合。
此时,第二孔段212只需供紧固件穿过即可,紧固件穿过第二孔段212后,第二孔段212与紧固件之间的缝隙可以被设置地更小,由此第二柔性件2的设有第二孔段212部分能够更好地将车身与对手件分隔开,进一步保证对手件的隔振性能。
具体地,配合段12的直径代指其外周面的直径,第一孔段211和第二孔段212连接处成型阶梯面,在配合段12配合在第一孔段211内并与阶梯面抵接后,即可使得止挡段11和第二柔性件2分别抵靠在对手件在连接孔的轴向相对的两侧面上,保证隔振衬套在对手件的连接孔处的可靠安装。
此外,第二孔段212的直径大体与第一安装孔13的直径相同,在配合段12与第一孔段211插接配合后,第二孔段212的轴线大体与第一安装孔13的轴线重合,第二孔段212的周面与第一安装孔13的周面光滑衔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合段12与第二安装孔21过盈配合。
即配合段12可通过其和第二柔性件2的变形配合在第二安装孔21的第一孔段211内,由此保证第一柔性件1和第二柔性件2的相对固定,隔振衬套在对手件上的安装可靠性更高,对手件和隔振衬套与车身的连接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振衬套还包括连接带3,连接带3的一端与止挡段11或配合段12相连,连接带3的第二端和第二柔性件2相连。
在配合段12穿过连接孔并与第二柔性件2衔接时,连接带3位于对手件的外周侧,不会影响隔振衬套在连接孔处的安装。而连接带3的设置保证了第一柔性件1和第二柔性件2的配套,有效避免第一柔性件1或第二柔性件2丢件。
具体地,连接带3可以为软带,或者,也可由硬质材料制成,此时连接带3可以断开,以便于第一柔性件1和第二柔性件2在对手件上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带3、第一柔性件1和第二柔性件2一体成型。
即隔振衬套可通过一个模具一体成型,隔振衬套的制作成本更低。
具体地,连接带3、第一柔性件1和第二柔性件2采用硫化工艺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带3、第一柔性件1和第二柔性件2为橡胶件或硅胶件。此时隔振衬套的回弹性好,也使得对手件的隔振性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振机构包括金属套筒4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隔振衬套,金属套筒4配合在第一安装孔13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振机构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隔振衬套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地,在配合段12穿过连接孔并与第二柔性件2衔接后,金属套筒4的至少部分配合在第二安装孔21内。紧固件穿过金属套筒4构成的通孔实现隔振衬套与车身的相连。此时,金属套筒4的配合在第二安装孔21的部分通过紧固件与车身刚性连接,由此有效保证对手件在车身上的安装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金属套筒4远离配合段12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缘41,限位凸缘41与止挡段11背离配合段12的端面抵接。
在限位凸缘41与止挡段11背离配合段12的端面抵接,则代表金属套筒4在第一安装孔13内的插接到位。同时,限位凸缘41的设置也有效避免止挡段11在受压时脱出金属套筒4,进一步保证对手件的隔振性能。
具体地,限位凸缘41为设置于金属套筒4上端的环形板。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螺栓穿过金属套筒4和车身上的安装孔并与螺母螺纹相连,以实现对手件在车身上的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隔振衬套或如上述实施例的隔振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隔振衬套和隔振机构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隔振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柔性件,所述第一柔性件具有供紧固件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柔性件包括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排列的配合段和止挡段,所述配合段适于配合在对手件的连接孔内,所述止挡段的最大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配合段的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和
第二柔性件,所述第二柔性件具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过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柔性件的最大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配合段的横截面外轮廓所环绕区域的面积,当所述配合段配合在所述连接孔内时,所述第二柔性件能够与所述配合段背离所述止挡段的一端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段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连接孔的轴向尺寸,所述配合段与所述第二安装孔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振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和所述配合段的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所述配合段与所述第一孔段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振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段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衬套还包括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止挡段或所述配合段相连,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柔性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为橡胶件或硅胶件。
8.一种隔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套筒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衬套,所述金属套筒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套筒远离所述配合段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止挡段背离所述配合段的端面抵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衬套或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隔振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32974.6U CN219570705U (zh) | 2023-05-11 | 2023-05-11 | 隔振衬套、隔振机构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32974.6U CN219570705U (zh) | 2023-05-11 | 2023-05-11 | 隔振衬套、隔振机构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70705U true CN219570705U (zh) | 2023-08-22 |
Family
ID=87665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32974.6U Active CN219570705U (zh) | 2023-05-11 | 2023-05-11 | 隔振衬套、隔振机构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70705U (zh) |
-
2023
- 2023-05-11 CN CN202321132974.6U patent/CN2195707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40042704A1 (en) | Seal aligning and retain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retaining a seal | |
US5799930A (en) | Body mount assembly | |
US3128999A (en) | Resilient mounting | |
EP3546242A1 (en) | Resonator wheel | |
JP5753225B2 (ja) | 防振装置 | |
US9518628B2 (en) | Tubular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 |
US9523464B2 (en) | Cylindrical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outer bracket and outer bracket therefor | |
JP4395760B2 (ja) | 防振ブッシュ | |
KR102131754B1 (ko) | 마이크로 전단 허브 이중 링 아이솔레이터 | |
CN219570705U (zh) | 隔振衬套、隔振机构和车辆 | |
US20070274801A1 (en) | Slide lock fastener | |
CN109484114A (zh) | 一种衬套及其安装结构、汽车 | |
JP6509613B2 (ja) | ピン付きゴムブッシュ及びその組立て分解方法 | |
US5193787A (en) | Sleeve and bush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210704597U (zh) | 一种过油塞压头 | |
KR101705169B1 (ko) | 부시형 마운트 | |
JP3719030B2 (ja) | リーフスプリング用ブッシュ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2124061B (zh) | 连接结构 | |
KR20120084917A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파이프 연결구조 | |
CN118632994A (zh) | 具有弹性体的组件 | |
JP2007263148A (ja) | メンバマウン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10780768B2 (en) | Torque rod | |
CN221851693U (zh) | 一种悬置总成及车辆 | |
CN218152752U (zh) | 一种l型大折弯对接汽车空调管夹 | |
CN221138295U (zh) | 悬置结构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