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9868U - 转动结构及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转动结构及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9868U
CN219569868U CN202223003899.1U CN202223003899U CN219569868U CN 219569868 U CN219569868 U CN 219569868U CN 202223003899 U CN202223003899 U CN 202223003899U CN 219569868 U CN219569868 U CN 219569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rotating shaft
resetting
rigid extension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038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冬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max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max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max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max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038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9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9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9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结构及移动电源涉及充电技术领域,转动结构用于连接壳体和活动部件,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活动部件位于第一侧面;转动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侧面的自复位组件、设置于自复位组件上的转轴、及设置于转轴的刚性延伸连接件,刚性延伸连接件连接第二侧面;自复位组件用于提供驱使转轴复位转动的扭力,从而提供驱使活动部件朝盖合于第一侧面的方向进行转动的盖合力;活动部件克服盖合力朝远离第一侧面的方向转动时,带动刚性延伸连接件转动,从而使刚性延伸连接件带动转轴于自复位组件上转动,进而带动自复位组件形变。避免污染物对转轴造成磨损,还避免转动结构在第一侧面占用空间,提高了表面平整度。

Description

转动结构及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用于存储电能,具有良好的便携性,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高,移动电源的容量也越来越大。通常而言,移动电源上会设置有用于收容需要充电的电子产品的槽体,而为了防止槽体被污染,会进一步增设可活动的盖板,盖板通过转动机构进行设置,转动操作的方式使得盖板的使用变的非常便捷;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转动机构仍然存在一个常见的缺陷,例如,支撑转动的轴体难免会露置在移动电源的壳体和盖板的配合间隙处,污染物容易渗入该配合间隙对轴体造成磨损,耐用性较差;
其次,轴体本身的外形规格所占的空间,加上固定轴体用的结构所占的空间,二者均需要在移动电源的表面占用一定的安装位置,从而导致移动电源的表面不平整,影响移动电源的表面平整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用性强且利于保证产品表面良好平整度的转动结构及移动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动结构,用于连接壳体和活动部件,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活动部件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
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自复位组件、设置于所述自复位组件上的转轴、及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的刚性延伸连接件,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侧面;
其中,所述自复位组件用于提供驱使所述转轴复位转动的扭力,从而提供驱使所述活动部件朝盖合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进行转动的盖合力;所述活动部件克服所述盖合力朝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转动时,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受所述活动部件带动而发生转动,从而使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带动所述转轴于所述自复位组件上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自复位组件形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复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边缘卷起合围成安装孔,所述转轴穿设固定于所述安装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包括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活动部件的第二端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中间连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部呈直板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部呈L型或U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两个所述自复位组件,两个所述自复位组件分别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设置在两个自复位组件之间,且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与所述转轴的中间位置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两个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两个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自复位组件位于两个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之间,且所述自复位组件与所述转轴的中间位置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用于在所述活动部件的带动下穿出至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还用于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复位至所述第二侧面上。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其包括所述壳体、所述活动部件及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结构;
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储能电池及至少一个充电位,所述充电位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充电位内对应设置有充电模组,所述活动部件用于开放或遮蔽所述充电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部件包括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结构及移动电源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结构及移动电源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在转动结构中,将活动部件设置于第一侧面上,通过自复位组件将转轴设置在相对的第二侧面上,并进一步通过刚性延伸连接件完成转轴与活动部件的连接,如此,在驱使活动部件转动的过程中,转轴只会在第二侧面上转动,而在释放活动部件后,则可在自复位组件的驱动下复位转动,从而带动盖板复位盖合;因此,一方面避免转轴直接露置于壳体的第一侧面上,避免污染物对转轴造成磨损,另一方面还避免转动结构在第一侧面上占用过多的安装空间或安装位置,提高了产品的表面平整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移动电源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移动电源中转动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电源的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图5是从另一角度看图4所示移动电源的局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移动电源在A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转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的移动电源10,移动电源10用于存储电能,便于用户携带,能够在需要时对用电的电子设备或电子产品进行充电。
如图1至图2所示,移动电源10包括壳体1、活动部件2、转动结构3、储能电池4及至少一个充电位5。壳体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壳体1起到收容及安装其余零部件的作用。活动部件2位于第一侧面11上,转动结构3位于第二侧面12上,转动结构3与活动部件2连接,转动结构3用于支撑活动部件2于第一侧面11上转动,活动部件2用于在活动过程中开放或遮蔽充电位5。储能电池4设置于掐头1内,用于存储电能。充电位5设置于第一侧面11上,充电位5用于收容需要充电的电子产品或电子设备等,充电位5内对应设置有充电模组51,充电模组51与储能电池4连接,充电模组51用于对对充电位内的电子产品或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地,充电模组51可以为无线充电模组,例如,通过发射线圈对充电位5内的电子产品和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当然,充电模组51也可以被配置为包括插接端口或插接充电线缆,用于与充电位5内的电子产品进行线缆连接,从而完成充电。
如图2至图6所示,转动结构3包括设置于第二侧面12上的自复位组件31、设置于自复位组件31上的转轴32、及设置于转轴32上的刚性延伸连接件33,刚性延伸连接件33连接第二侧面12;
可以理解地,自复位组件31具有形变复位能力,起到带动转轴32共同复位的作用。转轴32起到支撑刚性延伸连接件33转动的作用,亦即刚性延伸连接件33只能绕转轴32进行转动。刚性延伸连接件33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采用不易弯曲的材料制成,刚性延伸连接件33起到传递力矩,刚性延伸连接件33两端的相对位置能够得以固定。
其中,自复位组件31用于提供驱使转轴32复位转动的扭力,从而提供驱使活动部件2朝盖合于第一侧面11的方向进行转动的盖合力;活动部件2克服盖合力朝远离第一侧面11的方向转动时,刚性延伸连接件33受活动部件2带动而发生转动,从而使刚性延伸连接件33带动转轴32于自复位组件31上转动,进而带动自复位组件31形变。
可以理解地,活动部件2可以朝盖合第一侧面11的方向转动,自复位组件31用于带动转轴32朝预定方向转动,从而使自复位组件31带动刚性延伸连接件33转动,进而使刚性延伸连接件33带动活动部件2朝盖合于第一侧面11的方向转动;刚性延伸连接件33将转轴32与活动部件2连接,而在刚性延伸连接件33本身具有一定刚性的条件下,活动部件2的转动均会带动转轴32转动,反之,转轴32受扭力驱动复位转动时,均会带动活动部件复位盖合;
需要说明的是,转轴32与自复位组件31之间的连接配合关系可以被配置为如下几种实施方式:第一,在活动部件2已经在第一侧面11上盖合到位的情况下,自复位组件31也将提供一定的扭力至转轴32上,使得活动部件2始终能够受到一定的盖合力,提高活动部件2的盖合严密性;第二,在活动部件2已经在第一侧面11上盖合到位的情况下,自复位组件31提供至转轴32上的扭力为零或近乎于零,可以避免自复位组件31因过长时间保持形变量而疲劳,提高了自复位组件31的耐用性。
还可以理解地,活动部件2可以朝远离第一侧面11的方向转动,在该转动过程中,活动部件2将带动刚性延伸连接件33同步转动,此时,刚性延伸连接件33将绕转轴32的所在位置进行转动,而转轴32也将在刚性延伸连接件33的带动下发生扭转,从而带动自复位组件31形变,自复位组件31在形变过程中之中具有驱使对转轴32复位转动的扭力,使得活动部件2在释放后能够快速盖合至第一侧面11上,非常的快捷。
除上所述,还需要说明的是,转轴32的位置因自复位组件31而得以保持在第二侧面12上,转轴32仅会在第二侧面12上转动,在此基础上,通过刚性延伸连接件33将转轴32与活动部件2连接,使得转轴32即便只在第二侧面12上转动也可以支撑活动部件2转动;
如此,转轴32可以设置在壳体1内,亦即可以设置固定在第二侧面12上,无需占用壳体1的第一侧面11上的空间,提高了产品的表面平整度。也避免了壳体1外部的污染物与转轴32接触,提高了产品的耐用性。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复位组件31包括设置于第二侧面12上的安装板311,安装板311的边缘卷起合围成安装孔312,转轴32穿设固定于安装孔312。
可以理解地,安装板311本身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复位作用的材料制成,安装板311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或卡扣连接件等固定在壳体1上,还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安装。安装孔312的孔壁用于与转轴32互相顶持。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孔312内可以增设切面,转轴32上可以增设对应的缺口,转轴32穿设安装孔312的过程中,切面将与缺口互相抵接,如此,可以防止转轴32与安装孔312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增大了转轴32与安装孔312之间的咬合力。
进一步的,转轴32和刚性延伸连接件33之间也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相类似的切面和缺口互相适配的结构,避免转轴32和刚性延伸连接件33之间出现打滑。
如图3、图5及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刚性延伸连接件33包括连接转轴32的第一端部331、连接活动部件2的第二端部332、以及连接第一端部331和第二端部332的中间连接部333。
可以理解地,第一端部331可以采用卷绕固定的方式与转轴32连接,第二端部332同样可以采用卷绕固定的方式与活动部件2连接;当然,第一端部331和第二端部332二者,还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锁紧规定于预定的安装位置上;中间连接部333用于尽可能保持第一端部331和第二端部332的相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中间连接部333的具体长度、轮廓走向等均需要视产品内部的具体结构进行设置,以免中间连接部333在转动过程中与外物发生碰撞或卡滞,保证刚性延伸连接件33的转动流畅性。中间连接部333的厚度可以灵活设置,具体以能够保持足够的刚性为优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连接部333呈直板状。
可以理解地,直板状的中间连接部333,刚性延伸连接件33能够以较短的路径将第一端部331和第二端部332连接,也即能欧以较短的路径将活动部件2和转轴32连接,避免占用过多的壳体1内部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的紧凑性。
如图3、图5及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连接部333呈L型或U型。
可以理解地,L型或U型的中间连接部333,意味着中间连接部333具有一定的折弯走向,能够避位出一定的空间,避免中间连接部333在转动过程中与壳体1或其余零部件发生碰撞卡滞,例如,为壳体1上用于成型出槽体的元件或部件避让出空间,避免刚性延伸连接件33的正常转动受限。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结构3包括两个刚性延伸连接件33,两个刚性延伸连接件33分别连接转轴32的两端,自复位组件31位于两个刚性延伸连接件33之间,且自复位组件31与转轴32的中间位置连接。
可以理解地,将自复位组件31的数量设置为一个,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可以避免本就体积偏大的自复位组件31在壳体1内占用过多的空间;两个刚性延伸连接件33的设置,意味着活动部件2与转动结构3之间具有两个连接位置,提高了连接稳定性及可靠性。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结构3包括两个自复位组件31,两个自复位组件31分别连接转轴32的两端,刚性延伸连接件33设置在两个自复位组件31之间,且刚性延伸连接件33与转轴32的中间位置连接。
可以理解地,两个自复位组件31的设置,能够增大提供至转轴32的扭力,增大活动部件2的盖合力,提高活动部件2于壳体1上的盖合紧密度,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如图2及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上开设有通孔13,刚性延伸连接件33用于在活动部件2的带动下穿出至第一侧面11上,刚性延伸连接件33还用于在转轴32的带动下复位至第二侧面12上。
可以理解地,通孔13用于供刚性延伸连接件33穿过活动部件2。在转动活动部件2的过程中,刚性延伸连接件33的第二端部332是与活动部件2连接的,当活动部件2的转动幅度进一步增大时,势必会带动第二端部332抵接于壳体1上,而通孔13的开设,则能够避免第二端部332卡滞于壳体1上。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部件2包括盖板。
可以理解地,盖板通过转动结构3与壳体1连接。
除上述的各个实施例以外,转动结构3并不仅仅局限于应用至移动电源10上,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领域的机构、装置、组件或元器件上,用以支撑两个部分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结构及移动电源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结构及移动电源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在转动结构中,将活动部件设置于第一侧面上,通过自复位组件将转轴设置在相对的第二侧面上,并进一步通过刚性延伸连接件完成转轴与活动部件的连接,如此,在驱使活动部件转动的过程中,转轴只会在第二侧面上转动,而在释放活动部件后,则可在自复位组件的驱动下复位转动,从而带动盖板复位盖合;因此,一方面避免转轴直接露置于壳体的第一侧面上,避免污染物对转轴造成磨损,另一方面还避免转动结构在第一侧面上占用过多的安装空间或安装位置,提高了产品的表面平整度。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动结构,用于连接壳体和活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活动部件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
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自复位组件、设置于所述自复位组件上的转轴、及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的刚性延伸连接件,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侧面;
其中,所述自复位组件用于提供驱使所述转轴复位转动的扭力,从而提供驱使所述活动部件朝盖合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进行转动的盖合力;所述活动部件克服所述盖合力朝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转动时,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受所述活动部件带动而发生转动,从而使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带动所述转轴于所述自复位组件上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自复位组件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复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边缘卷起合围成安装孔,所述转轴穿设固定于所述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包括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活动部件的第二端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中间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部呈直板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部呈L型或U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两个所述自复位组件,两个所述自复位组件分别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设置在两个自复位组件之间,且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与所述转轴的中间位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两个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两个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自复位组件位于两个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之间,且所述自复位组件与所述转轴的中间位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用于在所述活动部件的带动下穿出至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刚性延伸连接件还用于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复位至所述第二侧面上。
9.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壳体、所述活动部件及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转动结构;
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储能电池及至少一个充电位,所述充电位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充电位内对应设置有充电模组,所述活动部件用于开放或遮蔽所述充电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件包括盖板。
CN202223003899.1U 2022-11-10 2022-11-10 转动结构及移动电源 Active CN219569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3899.1U CN219569868U (zh) 2022-11-10 2022-11-10 转动结构及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3899.1U CN219569868U (zh) 2022-11-10 2022-11-10 转动结构及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9868U true CN219569868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49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03899.1U Active CN219569868U (zh) 2022-11-10 2022-11-10 转动结构及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98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8563B (zh) 可电驱动的手持式工具机
US7811102B2 (en) Connec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US20130098190A1 (en) Mechanical manipulator with cable protection structure
US8434384B2 (en) Weigh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using bevel gear and robot arm using the same
CN201772213U (zh) 用于移动电子装置的支撑架
KR20120140611A (ko) 코일 이동형 무접점 충전기
CN219569868U (zh) 转动结构及移动电源
US4132367A (en) Cord winder
CN113894835A (zh) 一种关节内走线结构以及关节机构及足式机器人
US5239436A (en) Tape cartridge with increased tape capacity
CN103068197A (zh) Usb弹出装置
CN204278774U (zh) 打印机机座以及带该机座的打印机以及飞机用数据打印机
CA2502092C (en) A drum drive with damping device for damping vibrations
US6249401B1 (en) Belt-driven data cartridge with yoke mechanism
WO2016082722A1 (zh) 电源驱动组件以及带该组件的打印机及飞机数据打印机
CN115126768B (zh)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4485597U (zh) 触发装置及电子设备
JPH08149651A (ja) 直線移動機構のケーブルガイド
US20040209659A1 (en) Mobile phone and battery-fixing device
CN219041426U (zh) 移动充电装置
KR20110062891A (ko) 휴대단말기용 스탠드 힌지모듈
CN220510342U (zh) 一种连接器防尘结构和充电底座
CN110671473A (zh) 一种应用少齿差行星减速器的升降摄像头模组
CN220033695U (zh) 线体收卷机构及数据线装置
CN213676353U (zh) 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