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9731U - 一种建筑楼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楼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9731U
CN219569731U CN202320127335.4U CN202320127335U CN219569731U CN 219569731 U CN219569731 U CN 219569731U CN 202320127335 U CN202320127335 U CN 202320127335U CN 219569731 U CN219569731 U CN 219569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uilding
unit core
core tube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273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瀚
申静
罗忠余
唐忠茂
朱备
李东旭
朱光伟
黄皓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No4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No4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No4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No4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273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9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9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9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楼体,涉及建筑物的技术领域,包括楼体框架,所述楼体框架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架空层、中间层和顶层,所述架空层、中间层和顶层的中部均设有排风中庭,且所述架空层、中间层和顶层的排风中庭均相通;所述中间层设有运行区,所述运行区与所述排风中庭之间还设有隔墙板,所述运行区包括机房模块区和与所述机房模块区连通的换热区,所述换热区与所述排风中庭连通;所述顶层还设有进风区,所述进风区与所述换热区相通;所述楼体框架还包括竖立于所述架空层、中间层和顶层的支撑架构,所述支撑架构包括A单元核心筒、B单元核心筒、C单元核心筒和D单元核心筒,分别位于所述楼体框架的4个角。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楼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楼体。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现有修建数据中心楼体多数是厂房式建筑,选用的地址一般都是相对较为偏僻,这给人们的储存、运行等行为带来了相当不便,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因为数据中心的废热和噪音,尤其是废热,使其不能离城市中心太近,不利于环保等各方面指标的要求。
除此之外,数据中心楼体内设置有若干个数据机房,每个机房内设置有多个机柜,操作人员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不便的情况,比如,需要进行操作的机柜在机房内的最里面,这种情况会使其安装的线路较多,同时,操作人员在机房内的停留时间相对较长,不利于对数据中心机柜内的数据进行保存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楼体,包括楼体框架,所述楼体框架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架空层、中间层和顶层,所述架空层、中间层和顶层的中部均设有排风中庭,且所述架空层、中间层和顶层的排风中庭均相通;
所述中间层设有运行区,所述运行区与所述排风中庭之间还设有隔墙板,所述运行区包括机房模块区和与所述机房模块区连通的换热区,所述换热区与所述排风中庭连通;
所述顶层还设有进风区,所述进风区与所述换热区相通;
所述楼体框架还包括竖立于所述架空层、中间层和顶层的支撑架构,所述支撑架构包括A单元核心筒、B单元核心筒、C单元核心筒和D单元核心筒,分别位于所述楼体框架的4个角。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架空层对应的排风中庭处还设有柴油发电机房。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层对应的A单元核心筒和B单元核心筒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所述中间层对应的C单元核心筒和B单元核心筒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所述中间层对应的C单元核心筒和D单元核心筒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所述中间层对应的A单元核心筒和D单元核心筒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
所述中间层有3层。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
在所述中间层和顶层之间还设有平面层,所述平面层设有排风中庭,且与所述中间层和顶层的排风中庭相通,在所述平面层中对应的A单元核心筒和B单元核心筒之间设有运维办公区;所述中间层对应的C单元核心筒和B单元核心筒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所述中间层对应的C单元核心筒和D单元核心筒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所述中间层对应的A单元核心筒和D单元核心筒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
所述架空层层高6m。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
所述架空层对应的A单元核心筒和C单元核心筒内设有客用电梯,所述B单元核心筒和D单元核心筒设有货用电梯。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
所述楼体框架呈圆形、方形或八边形,所述排风中庭位于所述楼体框架中部。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
所述换热区包括设于底部的钢格栅平台,在所述钢格栅平台上方安装有间接蒸发制冷空调,所述间接蒸发制冷空调的冷风排出端与所述机房模块区连通,所述机房模块区内的热风通过所述间接蒸发制冷空调向所述排风中庭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部架空层和顶层进风区,使其上下进风的方式来满足楼体建筑构成的数据中心叠层后间接蒸发制冷空调进风的需求,间接蒸发制冷空调进风后将空气进行利用降温并输送至机房模块区,使其能够为机房模块区进行降温,机房模块区降温后的废热通过间接蒸发制冷空调又排出至排风中庭处,通过排风中庭能够优化其排风方式,避免低空排废热和噪音的处理,降低能耗的需求,满足城市发展理念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间层的换热区设置钢格栅平台,该钢格栅平台能够安装间接蒸发制冷空调的同时,还能满足人员在上行走,使其能够进行运维,同时该格栅状,能满足楼层之间的新风相通,便于维护和通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墙板将运行区和排风中庭进行分割开来,达到将新风和排风相互隔绝,使气流不会随意混乱,采用这样四面合围的排风方式,能够强有力将废热和噪音控制在建筑中庭内,实现高空排放,进一步满足城市发展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层的运行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层的运行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楼体的气流流通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空层的气流流通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层的气流流通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面层的气流流通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楼体框架,101-A单元核心筒,102-B单元核心筒,103-C单元核心筒,104-D单元核心筒,105-运维办公区,110-架空层,111-柴油发电机房,120-中间层,121-运行区,122-机房模块区,123-换热区,124-钢格栅平台,130-顶层,140-排风中庭,150-隔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看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楼体,现有技术中修建的数据中心的建筑楼体多数层为厂房式建筑,占地面积较大,同时建筑周边的噪音较大,低空的废热较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数据中心楼体结构,达到降低噪音和降解低空废热的目的,进而使数据中心能够应用在城市周边,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楼体包括楼体框架100,楼体框架100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架空层110、中间层120和顶层130,如图1中所示,该楼体框架100呈方形,也可以呈圆形或者八边菱形等,具有相对规则的形状的楼体框架100,也具有较舒适美观视觉,同时,也便于在架空层110、中间层120和顶层130的中部设置排风中庭140,架空层110的排风中庭140、中间层120的排风中庭140和顶层130的排风中庭140相通,形成一个类似烟囱的结构,将数据中心的废热从中部且向高空排出,除此之外,该排风中庭140的设置,还能够降低噪音,数据中心产生的噪音向外扩散出来后,有一部分则会流出建筑外侧,一大部分则会在排风中庭140处进行缓解消化,使其噪音不会全部对外,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为了便于从排风中庭140处散发废热和降低噪音,因此进一步优化楼体框架100结构,该中间层120设置有运行区121,在运行区121与排风中庭140之间设置隔墙150板,通过隔墙150板避免气流混乱现象,既是避免排风中庭140的废热、噪音等进入运行区121内,该运行区121内包括机房模块区122和换热区123,该换热区123是放置在排风中庭140和机房模块区122之间的,通过换热区123的换热从而实现相应清晰的气流走向。
该换热区123包括设于底部的钢格栅平台124,既是格栅状的平台板,设置格栅状的目的是便于气流的流动,在钢格栅平台124上安装间接蒸发制冷空调,通过间接蒸发制冷空调吸取外界的新鲜空气,并进行制冷,将制冷的空气输至机房模块区122内,使其对机房模块区122内的机柜设备进行降温处理,该机房模块区122的废热再通过间接蒸发制冷空调,最后向排风中庭140排出。
具体是间接蒸发制冷空调包括进风管、送风管、回风管和排风管以及换热芯体,启动间接蒸发制冷空调,新鲜空气从架空层110和顶层130中流动进间接蒸发制冷空调的进风管内,并通过换热芯体进行转换,使其制冷,通过送风管将冷气送至机房模块区122内,并对机房模块区122内进行降温处理,机房模块区122内降温处理后的废热通过回风管、流通至换热芯体内进行热量置换,最后通过排风管排到排风中庭140内,排风中庭140将噪音、废热从建筑物的中部向高空中排出,减少低空排放废热,从而达到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本实用新型选用的间接蒸发制冷空调为现有技术,市场上可以直接购买,安装好后直接可以实用,该间接蒸发制冷空调能够在满足所需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在安装过程中,通常会备用一台间接蒸发制冷空调,平时主备用间接蒸发制冷空调启动在线,增加空空换热面积和效率,争取最大的自然冷却效果从而降低能效。
机房模块区122如图中所示,位于换热区123的一侧,该楼体框架100还包括竖立于架空层110、中间层120和顶层130的支撑架构,该支撑架构包括A单元核心筒101,B单元核心筒102,C单元核心筒103和D单元核心筒104,分别位于楼体框架100的4个角。
在架空层110中还设有柴油发电机房111,满足楼体建筑更多用电的要求,除此之外,优选架空层110的层高为6.0m,梁底净高5.05m,这样设置的好处能够满足间接蒸发制冷空调和柴油发电机风速计算,中庭设备运输车辆进出的高度需求,架空层110对应的A单元核心筒101和C单元核心筒103主要是作为人员入口,还可以配置2台客货两用的电梯,B单元核心筒102和D单元核心筒104作为货物入口,配置2台货运电梯,从而可以实现人货分流,市电电源进线共计8路,分2路由C单元核心筒103和D单元核心筒104分别接入大楼,满足双路由冗余。另外,运营商网络进线机房设置2个,分别位于B单元核心筒102和D单元核心筒104,满足双路由冗余,后续还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余核心筒增设,运营商机房设置600mm架空地板,避免内涝风险,架空层110还可以兼顾室内卸货、内部停车、临时展厅等多种功能,每个核心筒首层还配置了钢瓶间、拆包测试间、垃圾房等辅助功能区,满足更多需求。
上述描述了架空层110的设置,中间层120如图中所示,优选有3层,中间层120的分布相同,均是对应的A单元核心筒101和B单元核心筒102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121;中间层120对应的C单元核心筒103和B单元核心筒102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121;中间层120对应的C单元核心筒103和D单元核心筒104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121;中间层120对应的A单元核心筒101和D单元核心筒104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121,中间层120每层都有8个运行区121,每个核心筒内设置IT电力模块,变压器深入负荷中心,中压电缆直接输送到ups配电室,同层UPS出线柜至机房模块区122的水平电缆长度最短可缩短至20m,最长不超过55m,从可以进一步便于优化安装,节约材料等。
在中间层120和顶层130之间还设置平面层,平面层同样设有排风中庭,且与所述中间层120和顶层130的排风中庭140相通,在所述平面层中对应的A单元核心筒101和B单元核心筒102之间设有运维办公区105;所述中间层120对应的C单元核心筒103和B单元核心筒102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121;所述中间层120对应的C单元核心筒103和D单元核心筒104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121;所述中间层120对应的A单元核心筒101和D单元核心筒104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121。如图中所示,平面层的各个单元核心筒内设置动力供电模块,作为中间层120和平面层所有的动力设备的供电电源,动力变压器同样深入负荷中心,中压电缆直接输送到电力配电室,动力出线柜至空调设备的水平电缆长度最短可缩短至21m,最长不超过51m,另外平面层还设有运维、办公区,满足监控、展示和本地驻场等人员的需求。
顶层130如图中所示,设置的排风中庭140高出四周8m,且靠近排风中庭140对应的地方设置进风区,既是图中展示的空调上孔进风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建筑楼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楼体框架(100),所述楼体框架(100)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架空层(110)、中间层(120)和顶层(130),所述架空层(110)、中间层(120)和顶层(130)的中部均设有排风中庭(140),且所述架空层(110)、中间层(120)和顶层(130)的排风中庭(140)均相通;
所述中间层(120)设有运行区(121),所述运行区(121)与所述排风中庭(140)之间还设有隔墙(150)板,所述运行区(121)包括机房模块区(122)和与所述机房模块区(122)连通的换热区(123),所述换热区(123)与所述排风中庭(140)连通;
所述顶层(130)还设有进风区,所述进风区与所述换热区(123)相通;
所述楼体框架(100)还包括竖立于所述架空层(110)、中间层(120)和顶层(130)的支撑架构,所述支撑架构包括A单元核心筒(101)、B单元核心筒(102)、C单元核心筒(103)和D单元核心筒(104),分别位于所述楼体框架(100)的4个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空层(110)对应的排风中庭(140)处还设有柴油发电机房(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层(120)对应的A单元核心筒(101)和B单元核心筒(102)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121);所述中间层(120)对应的C单元核心筒(103)和B单元核心筒(102)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121);所述中间层(120)对应的C单元核心筒(103)和D单元核心筒(104)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121);所述中间层(120)对应的A单元核心筒(101)和D单元核心筒(104)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层(120)有3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间层(120)和顶层(130)之间还设有平面层,所述平面层设有排风中庭(140),且与所述中间层(120)和顶层(130)的排风中庭(140)相通,在所述平面层中对应的A单元核心筒(101)和B单元核心筒(102)之间设有运维办公区(105);所述中间层(120)对应的C单元核心筒(103)和B单元核心筒(102)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121);所述中间层(120)对应的C单元核心筒(103)和D单元核心筒(104)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121);所述中间层(120)对应的A单元核心筒(101)和D单元核心筒(104)之间设有2个运行区(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空层(110)层高6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空层(110)对应的A单元核心筒(101)和C单元核心筒(103)内设有客用电梯,所述B单元核心筒(102)和D单元核心筒(104)设有货用电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楼体框架(100)呈圆形、方形或八边形,所述排风中庭(140)位于所述楼体框架(100)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区(123)包括设于底部的钢格栅平台(124),在所述钢格栅平台(124)上方安装有间接蒸发制冷空调,所述间接蒸发制冷空调的冷风排出端与所述机房模块区(122)连通,所述机房模块区(122)内的热风通过所述间接蒸发制冷空调向所述排风中庭(140)排出。
CN202320127335.4U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建筑楼体 Active CN219569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7335.4U CN219569731U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建筑楼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7335.4U CN219569731U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建筑楼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9731U true CN219569731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9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27335.4U Active CN219569731U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建筑楼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97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3737B2 (en) Data centre
CA2795262C (en) Container based data center solutions
US9945142B2 (en) Modular data center
US9565783B1 (en) Modular data center
CN108930423B (zh) 数据中心
CN104754923B (zh) 一种组合式数据中心及其散热方法
GB2474944A (en) A data centre comprising a hall of connected sections that house racks with common power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CN219569731U (zh) 一种建筑楼体
CN106285077A (zh) 可扩展式模块化通信机房
CN116084751A (zh) 一种建筑楼体
CN219577659U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处理的节能型建筑
CN116156838A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处理的节能型建筑
CN210075900U (zh) 一种数据中心
CN215926908U (zh) 一种高层数据中心建筑
CN217694166U (zh) 一种新型网络机柜
CN216491365U (zh) 一种节能紧凑经济型户外单舱机柜
CN117998794A (zh) 微模块
Osifchin et al. Energy engineering in telephone equipment buildings
CN115522780A (zh) 一种高层数据中心建筑
WO2020248528A1 (zh) 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
Barker et al. Lloyd's of London.
CN116876896A (zh) 一种双拼集装箱aio数据中心
Shuguang et al. Study on Cloud Computing 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Best Practices
CN115613858A (zh) 一种数据中心建筑
CN110312404A (zh) 集装箱数据中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