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1518U - 红外辅助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红外辅助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1518U
CN219551518U CN202320418031.3U CN202320418031U CN219551518U CN 219551518 U CN219551518 U CN 219551518U CN 202320418031 U CN202320418031 U CN 202320418031U CN 219551518 U CN219551518 U CN 219551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transmission case
infrared
positioning device
fron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80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力行
沈晓兵
王兴龙
钱清宇
姜平
孙飞
程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shan Power Plant Of Zhejiang Zhengne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shan Power Plant Of Zhejiang Zhengne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shan Power Plant Of Zhejiang Zhengne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shan Power Plant Of Zhejiang Zhengne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180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1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1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1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定位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红外辅助定位装置,红外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固定连接于电动伸缩杆的顶部,所述传动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该红外辅助定位装置,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可以根据测量需求调节红外线定位器本体的水平位置,避免手动调节出现偏差,提高测量时的精准度。

Description

红外辅助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定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红外辅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线定位器是一种可以用在多种机械设备上的高性辅助标线定位能配件。可用在木工机械、石材桥切机、钢板划线定位、裁床裁剪对格定位。红外线定位器具有安装方便、定位精确、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减少了对材料的浪费,并且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性。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授权公告号CN 208520541 U),该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紧固部件固定在红外检漏仪的摄像头上,当红外检漏仪需要确定漏气点时,控制器控制红外射线灯发出可见的红外射线,照射在被测试物体上,形成多个红色点组成的图形,漏气点的位置即可锁定在所示图形的内部,但是,该红外辅助定位装置通常由操作人员直接手动扭动辅助定位装置的转动部来达到校准红外线定位器的目的,存在精度过低,定位效果不佳,标线具有一定的误差,不能满足实际工业生产的需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红外辅助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红外辅助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红外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
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固定连接于电动伸缩杆的顶部,所述传动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内侧的底部设置有红外线定位器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型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内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夹板,且夹板的内侧与红外线定位器本体的外侧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左侧开设有充电孔,所述电池盒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箱的左侧且位于伺服电机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内表面的四周均通过螺丝螺纹连接于传动箱的内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箱内腔的背侧开设有滑槽,所述螺纹套的背侧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箱的前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杆的前侧贯穿限位槽的内腔并延伸至传动箱的前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可以根据测量需求调节红外线定位器本体的水平位置,避免手动调节出现偏差,提高测量时的精准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板、调节螺栓和夹板,可以对红外线定位器本体进行限位,避免测量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测量的精准度,通过设置电池盒、充电孔和蓄电池,可以在停电时为本装置进行供电,通过设置防护罩,可以对伺服电机进行防护,通过设置滑槽和滑块,可以提高螺纹套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红外辅助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红外辅助定位装置中定位机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红外辅助定位装置中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红外辅助定位装置中电池盒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电动伸缩杆;3、防护罩;4、充电孔;5、电池盒;6、定位机构;601、传动箱;602、伺服电机;603、滑块;604、螺纹套;605、连接杆;606、螺纹杆;607、滑槽;608、限位槽;7、L型板;8、固定板;9、夹板;10、红外线定位器本体;11、支撑腿;12、防滑垫;13、调节螺栓;14、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红外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
电动伸缩杆2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机构6,定位机构6包括传动箱601,传动箱601固定连接于电动伸缩杆2的顶部,传动箱6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02,伺服电机6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06,螺纹杆60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04,螺纹套60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05,连接杆60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7,L型板7内侧的底部设置有红外线定位器本体10。
具体的,L型板7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3,调节螺栓13的内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夹板9,且夹板9的内侧与红外线定位器本体10的外侧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板8、调节螺栓13和夹板9,可以对红外线定位器本体10进行限位,避免测量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测量的精准度。
具体的,传动箱60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盒5,电池盒5的左侧开设有充电孔4,电池盒5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电池盒5、充电孔4和蓄电池14,可以在停电时为本装置进行供电。
具体的,传动箱601的左侧且位于伺服电机602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3,且防护罩3内表面的四周均通过螺丝螺纹连接于传动箱601的内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罩3,可以对伺服电机602进行防护。
具体的,传动箱601内腔的背侧开设有滑槽607,螺纹套604的背侧固定连接有滑块603,且滑块603滑动连接于滑槽607的内腔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槽607和滑块603,可以提高螺纹套604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的,传动箱601的前侧开设有限位槽608,连接杆605的前侧贯穿限位槽608的内腔并延伸至传动箱601的前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槽608,可以对连接杆605进行限位,避免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具体的,底座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1,支撑腿1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1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腿11和防滑垫12,可以起到防滑的效果,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电动伸缩杆2伸缩带动定位机构6的高度发生改变,定位机构6带动红外线定位器本体10的高度发生改变,确认好高度后,通过伺服电机602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606转动,螺纹杆606通过螺纹的作用带动螺纹套604左右移动,螺纹套604通过连接杆605带动L型板7左右移动,L型板7带动红外线定位器本体10进行水平移动,移动至适当位置后,通过红外线定位器本体10进行测量。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红外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
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机构(6),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传动箱(601),所述传动箱(601)固定连接于电动伸缩杆(2)的顶部,所述传动箱(6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02),所述伺服电机(6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06),所述螺纹杆(60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04),所述螺纹套(60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05),所述连接杆(60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7),所述L型板(7)内侧的底部设置有红外线定位器本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7)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3),所述调节螺栓(13)的内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夹板(9),且夹板(9)的内侧与红外线定位器本体(10)的外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60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盒(5),所述电池盒(5)的左侧开设有充电孔(4),所述电池盒(5)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601)的左侧且位于伺服电机(602)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3),且防护罩(3)内表面的四周均通过螺丝螺纹连接于传动箱(601)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601)内腔的背侧开设有滑槽(607),所述螺纹套(604)的背侧固定连接有滑块(603),且滑块(603)滑动连接于滑槽(607)的内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601)的前侧开设有限位槽(608),所述连接杆(605)的前侧贯穿限位槽(608)的内腔并延伸至传动箱(601)的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1),所述支撑腿(1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12)。
CN202320418031.3U 2023-03-08 2023-03-08 红外辅助定位装置 Active CN219551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8031.3U CN219551518U (zh) 2023-03-08 2023-03-08 红外辅助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8031.3U CN219551518U (zh) 2023-03-08 2023-03-08 红外辅助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1518U true CN219551518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3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8031.3U Active CN219551518U (zh) 2023-03-08 2023-03-08 红外辅助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1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0720B (zh) 精密推台锯设备
CN207787759U (zh) 一种能够同时加工多孔的台式钻床
CN206419641U (zh) 一种激光跟踪仪高度调整装置
CN206326262U (zh) 一种四面式多面旋转装置
CN208772981U (zh) 一种气动式圆周钻孔机
CN219551518U (zh) 红外辅助定位装置
CN207289460U (zh) 一种数控机床定位装置
CN213238827U (zh) 一种便于调节且防晃动的三坐标测量机
CN110814761A (zh) 一种数控激光刻线钻铣加工中心
CN206982145U (zh) 小型可拆装移动式数控钻铣孔机床
CN213438629U (zh) 一种数控机床丝杆热伸长控制装置
CN203843671U (zh) 一种卧轴圆台平面磨床
CN203092667U (zh) 精密推台锯设备
CN209706742U (zh) 一种基于五轴的3d测量平台
CN220330098U (zh) 一种用于焊管加工用的切割装置
CN111001859A (zh) 一种龙门铣床的可控滑移结构
CN221034810U (zh) 一种模具设计用精密测量装置
CN214333687U (zh) 一种一键闪测设备
CN215788160U (zh) 一种便于精确调节的钻铣床
CN110744088A (zh) 一种接头钻孔用卧式镗床
KR20150064615A (ko) 밀링머신 공구 길이 측정장치
CN215658968U (zh) 一种数控龙门钻铣床用高精度可调机头
CN218937345U (zh) 一种线激光辅助测量的复合式三坐标测量机
CN216178644U (zh) 一种精密零件加工用带有校准结构的铣床
CN219465582U (zh) 一种钻铣床调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