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1137U - 一种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1137U
CN219551137U CN202320201942.0U CN202320201942U CN219551137U CN 219551137 U CN219551137 U CN 219551137U CN 202320201942 U CN202320201942 U CN 202320201942U CN 219551137 U CN219551137 U CN 219551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gangue
waste heat
roast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019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红宇
邓家平
张雪楠
邓鑫磊
李云飞
罗辉
杜颖
吕耀鹏
刘今强
刘士研
段乃亭
刘世举
沈伟
刘冰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Jilin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202019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1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1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1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在煤矸石砖隧道窑烧成段横断面内,设置内螺旋筒式连续焙烧设备,连续焙烧设备包括回转内螺旋结构的筒体;筒体在长度方向包括烧结砖隧道窑内的焙烧区段、余热区段;余热烘干回转体安装在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烧成区段外部;连续焙烧设备的余热区段筒体与内螺旋结构贯穿置于余热烘干回转体内;回转体与筒体内螺旋结构运行方向相反;利用自燃烧结煤矸石砖热量与余热,在300~500℃烘干、400~900℃预热、900~950℃间焙烧均化煤矸石,得到轻质混凝土和预拌干粉砂浆用高质量轻集料。解决现有技术中自燃矸石自燃过程中温度难均一,碳未烧尽,产生未经过烧结均化未燃煤矸石混在其中等问题。充分有效利用焙烧煤矸石砖隧道窑热量与余热,同步焙烧煤矸石轻集料;自燃煤矸石(红矸)经本实用新型内螺旋筒900~950℃焙烧,筒压强度约比未经此焙烧的自燃煤矸石(红矸)约提高一倍。

Description

一种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结轻集料与窑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隧道窑热量同步焙烧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特别适用于利用窑炉的热量与余热,同步焙烧出煤矸石轻集料。
背景技术
建筑正向装配化发展,装配化建筑的内外墙混凝土挂板又向轻量化发展,这就要求所用的集料,必须轻质化、绿色。由于炉渣性能差,火山渣受资源限制,陶粒受成本限制,现工程上已很少选择炉渣、火山渣、陶粒作为混凝土和预拌干粉砂浆的轻集料;而煤矸石特别是自燃煤矸石资源广,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生产线也非常多,以自燃煤矸石作为混凝土的集料和预拌干粉砂浆的轻集料属于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前景广阔。
利用自燃煤矸石作为混凝土和预拌干粉砂浆的轻集料,现都是从自燃矸石处索取。自燃煤矸石也被称为红矸,未燃煤矸石也被称为黒矸。
现有自燃煤矸石(红矸)自燃温度低;自然条件情况下,自燃矸石(红矸)在自燃过程中,温度很难均一,碳未烧尽,所以必然造成一部分半燃和未经过烧结均化的,特别是未燃煤矸石(黒矸)混在其中。
作为混凝土的轻集料和预拌干粉砂浆的轻集料混有未燃煤矸石(黒矸),会造成混凝土和预拌干粉砂浆筒压强度低,易风化等质量风险问题。
现有标准GB/T17431.1:堆积密度>800≤900kg/m3,筒压强度≥3.0MPa,吸水率≤10%。用户需求更高的筒压强度。如何改进煤矸石烧结方法与装置, 让自燃矸石(红矸)在人为特制的装置中,使其均经过烧结温度均一,消减半燃、未燃煤矸石(黒矸),是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一个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矸石轻集料制焙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燃矸石(红矸)自燃过程中,温度难均一,碳未烧尽,产生未经过烧结均化的未燃煤矸石(黒矸)混在其中等问题。
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内燃砖坯垛所含热量450~500cal/g;在煤矸石隧道窑焙烧区段温度可达1000℃左右。
本实用新型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包括: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焙烧区段横断面、余热烘干回转体、连续焙烧设备、立式提升机、耐热内螺旋输送机、第一料斗、第二料斗、干料入料斗、链传动装置;连续焙烧设备包括筒体,筒体具有回转的内螺旋结构;筒体及其内螺旋结构在长度方向包括烧结砖隧道窑内的焙烧区段、余热区段;连续焙烧设备的筒体与内螺旋结构的焙烧区段贯穿置于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烧成段横断面内,连续焙烧设备连续回转输送物料;余热烘干回转体安装在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烧成区段外部;余热烘干回转体筒状;余热回转体内筒壁上具有中空的内螺旋结构,连续焙烧设备的筒体与内螺旋结构的余热区段贯穿置于余热烘干回转体内;内螺旋结构中空的内孔与筒体外壁间隙配合;烧结砖隧道窑内的焙烧区段内的筒体、内螺旋结构属于热端侧;烘干装置内的余热区段内的筒体、内螺旋结构属于冷端侧;湿料入料端口位于余热烘干回转体的冷端,立式提升机置于余热烘干回转体与烧结砖隧道窑之间、回转体的热端出料处;第一料斗上部为立式提升机出口,第一料斗下端与耐热内螺旋输送机入口相连接;在连续焙烧设备的筒体热端置有第二料斗;第二料斗上方置有干料入料斗;耐热内螺旋筒输送机出口位于干料入料斗上方;被烘干物料经立式提升机提升至第一料斗内;经耐热内螺旋筒输送机、第二料斗输送至连续焙烧设备的筒体内;一个链传动装置安装在连续焙烧设备的筒体热端,一个链传动装置安装在湿物料入料端;调速电机与链传动装置驱动连接;由调速电机传动为筒体、余热烘干回转体提供动力;回转体内螺旋结构与筒体内螺旋结构运行方向相反;筒体转动时, 筒体内物料从热端向冷却端流动;余热烘干回转体转动时, 余热烘干回转体内湿物料沿实心小箭头方向,从冷端向热端流动,湿物料被筒体余热烘干。
本实用新型耐热内螺旋筒输送机耐热温度大于等于500℃,可完成500℃以下物料输送。
本实用新型一个优化结构,还包括限位托轮装置和平托轮;在第二料斗一侧、热端的筒体处设置安装有限位托轮装置;在冷端出料口侧的筒体处设置安装有平托轮装置;限位托轮装置限位筒体向冷端伸胀;限位托轮装置与平托轮装置支撑筒体,承载负荷。在湿物料入料端设置安装有限位托轮装置,在热端设置安装有平托轮;限位托轮装置对余热回转体限位,限位托轮装置、平托轮装置支撑余热回转体。
在湿物料入料端,湿料入料斗下部为静态圆筒形入料装置,静态圆筒形入料装置包括立式进料管、外端面、内端开口;回转焙烧内螺旋筒体冷端于外端面孔内,呈小间隙滑动式配合封闭连接;内端开口于烘干回转体冷端面孔内,呈小间隙滑动式配合封闭连接;立式进料管连接湿料入料斗;湿物料由湿料入料斗经过静态圆筒形进料装置进入余热烘干回转体余热内螺旋内;使湿物料顺畅流入,并封闭良好。
工艺流程如下:箭头为物料流动方向,湿物料输入料斗→在余热烘干装置内300~500℃烘干→提升机提升输出干物料→干物料输入内螺旋输送机→干物料进入焙烧料斗→隧道窑热量经回转焙烧内螺旋筒体,隔焰热量传导,使回转焙烧内螺旋筒内的干物料在400~900℃预热;在900~950℃焙烧均化→冷却→出料。
工作时:
湿物料由湿料入料斗进入余热烘干回转体的内螺旋结构内,物料从冷端向热端流动;被连续焙烧设备筒体冷端余热烘干。
被烘干物料经立式提升机提升至第一料斗内,经耐热内螺旋筒输送机,在内螺旋的作用下输送到干料入料斗,流入连续焙烧设备筒体的热端第二料斗,进入连续焙烧设备筒体内;连续焙烧设备的通筒体回转,内螺旋结构使筒内的物料从热端向冷却端流动;运行至冷却末端出料口出料,为成品煤矸石轻集料。
被烘干物料在连续焙烧设备筒体内,经400~900℃预热、900~950℃焙烧,经受隧道窑横断面内的窑车上内燃砖垛高温隔焰形式焙烧约1~2h;使物料颗粒内的碳质被烧掉,同时进行热硅酸盐反应,吸出液相使颗粒致密,颗粒强度增大;在内螺旋连续输送和筒外隧道窑焙烧段的温度作用下完成焙烧煤矸石轻集料过程。
回转体使湿物料向热端运行,如实心箭头所示方向;连续焙烧设备筒体内高温物料运行至余热利用回转体热端时,筒体内的物料余热温度约600℃;利用连续焙烧设备筒体冷却端辐射余热烘干回转体内的湿物料,将物料烘干至300℃~500℃;达到进一步节能目的。
连续焙烧设备包括筒体为全封闭结构设计,基本达到无粉尘输送物料。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充分有效利用焙烧煤矸石砖隧道窑热量与余热,同步焙烧煤矸石轻集料;自燃煤矸石(红矸)经本实用新型内螺旋筒900~950℃焙烧,筒压强度约比未经此焙烧的自燃煤矸石(红矸)约提高一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末端出料口、2平托轮、3湿料入料端、3.1外端面、3.2静态圆筒形入料装置、3.3进料管、3.4湿料入料斗、3.5内端开口、4余热烘干回转体、4.1内螺旋结构、5链传动装置、6平托轮、7余热烘干回转体热端、8立式提升机、9耐热内螺旋输送机、10筒体、11隧道窑横断面、12内燃砖坯垛、13窑车、14链传动装置、15第二料斗、15.1干料入料斗、16冷端、17内螺旋结构、18热端、19限位托轮装置、20被烘干的物料、21第一料斗、22限位托轮装置、23轻集料成品料斗;图中,小实心箭头为烘干物料流动方向,由冷端向热端方向;大实心箭头为焙烧物料流动方向,由热端向冷端方向;大空心箭头为焙烧后的物料流动方向。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全国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生产线非常多,经改造就可同步焙烧煤矸石轻集料。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大断面焙烧煤矸石砖隧道窑焙烧段横断面内,设置内螺旋筒式连续焙烧设备,煤矸石隧道窑热量主要是内燃砖坯垛12,内燃砖坯垛12堆垛在隧道窑横断面内的窑车13上,内燃砖坯垛12所含热量450~500cal/g;在煤矸石隧道窑焙烧带,即,焙烧区段温度可达1000℃左右,可满足连续焙烧设备焙烧煤矸石轻集料所需温度。利用自燃烧结煤矸石砖的热量与余热,在300℃~500℃烘干、400℃~900℃预热、900℃~950℃间进行焙烧均化煤矸石,得到轻质混凝土和预拌干粉砂浆用的高质量轻集料。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包括:平托轮2、余热烘干回转体4、链传动装置5、平托轮6、立式提升机8、耐热内螺旋输送机9、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焙烧区段横断面11、链传动装置14、第二料斗15、干料入料斗15.1、限位托轮装置19、第一料斗21、限位托轮装置22、轻集料成品料斗23、连续焙烧设备;连续焙烧设备包括筒体10,筒体10具有回转的内螺旋结构17;筒体10及其内螺旋结构17在长度方向包括烧结砖隧道窑内的焙烧区段、余热区段;连续焙烧设备的筒体10与内螺旋结构17的焙烧区段贯穿置于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焙烧段横断面11内;余热烘干回转体4安装在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烧成区段外部;余热烘干回转体4筒状;余热回转体4内筒壁上具有中空的内螺旋结构4.1,连续焙烧设备的筒体10与内螺旋结构17的余热区段贯穿置于余热烘干回转体4内;内螺旋结构4.1中空的内孔与筒体10外壁间隙配合。
烧结砖隧道窑内的焙烧区段内的筒体10、内螺旋结构17属于热端18侧;烘干装置内的余热区段内的筒体10、内螺旋结构17属于冷端16侧。
限位托轮装置19设置安装在第二料斗15一侧、热端18的筒体10处;平托轮装置2设置安装在冷端16出料口1侧的筒体10处;限位托轮装置19使筒10只能向冷端16伸胀;限位托轮装置19与平托轮装置2支撑筒体10,承载负荷。
湿物料入料端3设置有限位托轮装置22对余热回转体4限位,热端设置有平托轮6,限位托轮装置22、平托轮装置6支撑余热回转体4。
湿料入料端口3位于余热烘干回转体4的冷端,湿料入料斗3.4下部为静态圆筒形入料装置3.2,静态圆筒形入料装置3.2包括立式进料管3.3、外端面3.1、内端开口3.5;回转焙烧内螺旋筒体10冷端于外端面3.1孔内呈小间隙滑动式配合封闭连接,内端开口3.5于烘干回转体4冷端面孔内呈小间隙滑动式配合封闭连接,立式进料管3.3连接湿料入料斗3.4;湿物料由湿料入料斗3.4经过静态圆筒形进料装置3.2进入余热烘干回转体4内螺旋结构4.1内;使湿物料顺畅流入,并封闭良好。
立式提升机8置于余热烘干回转体4与烧结砖隧道窑之间、回转体4的热端出料处;第一料斗21上部为立式提升机8出口,第一料斗21下端与耐热内螺旋输送机9入口相连接;在连续焙烧设备的筒体10热端18置有第二料斗15;第二料斗15上方置有干料入料斗15.1;耐热内螺旋筒输送机9出口位于干料入料斗15.1上方;被烘干物料20经立式提升机8提升至第一料斗21内;经耐热内螺旋筒输送机9、第二料斗15输送至连续焙烧设备的筒体10内。耐热内螺旋筒输送机9耐热温度大于等于500℃,可完成500℃以下物料输送。
连续焙烧设备的筒体10热端18还置有链传动装置14,调速电机与链传动装置14驱动连接;由调速电机传动为筒体10提供传动动力;筒体10转动时, 筒体内物料从热端18向冷却端16流动。成品轻集料进入轻集料成品料斗23。
湿物料入料端还置有链传动装置5,调速电机与链传动装置5驱动连接,为余热烘干回转体4提供动力;回转体4的内螺旋结构4.1与筒体10内螺旋结构17运行方向相反;余热烘干回转体4转动时, 余热烘干回转体4内湿物料沿实心小箭头方向,从冷端16向热端18流动,湿物料被筒体10余热烘干。
本实施例煤矸石轻集料制造过程:在焙烧横断面内,设置内螺旋筒式连续焙烧设备;连续焙烧设备10连续回转输送物料;第一步,连续焙烧设备利用焙烧煤矸石轻集料冷端余热,在余热烘干装置处对湿物料300~500℃区段烘干;第二步,预热后干物料输入连续焙烧设备烧结砖隧道窑内的焙烧区段入口;第三步,在连续焙烧设备的烧结砖隧道窑焙烧区段,干物料在连续焙烧设备内,经受隧道窑横断面内的窑车13上内燃砖垛12高温隔焰形式焙烧约1~2h;对干物料进行400~900℃预热,900~950℃焙烧均化;得到轻质混凝土和预拌干粉砂浆用的高质量轻集料;烧制的煤矸石轻集料出料标准粒径范围为:5~16mm颗粒粗集料与0~5mm颗粒细集料;其他粒径可根据需要烧制。
工艺流程如下:湿物料输入料斗→在余热烘干装置内300~500℃烘干→提升机提升输出干物料→干物料输入内螺旋输送机→干物料进入焙烧料斗→隧道窑热量经回转焙烧内螺旋筒体10,隔焰热量传导,使回转焙烧内螺旋筒内的干物料在400℃~900℃预热;在900℃~950℃焙烧均化→冷却→出料。
工作时:
湿物料由湿料入料斗3.4进入余热烘干回转体4内;余热烘干回转体4的烘干内螺旋4.1内,物料从冷却端16向热端18流动;被回转焙烧内螺旋筒体10冷端余热烘干。
被烘干物料20经立式提升机8提升至第一料斗21内,经耐热内螺旋筒输送机9,在内螺旋的作用下输送到干料入料斗15.1,流入回转焙烧内螺旋筒体10的热端18第二料斗15,进入回转焙烧内螺旋筒体10内;连续焙烧设备10的回转内螺旋结构17,使筒内的物料从热端18向冷却端16流动;运行至冷却末端出料口1出料,为成品煤矸石轻集料。
被烘干物料20在连续焙烧设备筒体10内,经400~900℃预热、900~950℃焙烧,经受隧道窑横断面内的窑车13上内燃砖垛12高温隔焰形式焙烧约1~2h;使物料颗粒内的碳质被烧掉,同时进行热硅酸盐反应,吸出液相使颗粒致密,颗粒强度增大;在内螺旋17连续输送和筒外隧道窑烧成段的温度作用下完成焙烧煤矸石轻集料过程。焙烧物料运动方向如大空心箭头所示;
回转体4使湿物料向热端7运行,如实心箭头所示方向;连续焙烧设备筒体10内高温物料运行至余热利用回转体4热端7时,筒体10内的物料余热温度约600℃;利用连续焙烧设备筒体10冷却端辐射余热烘干回转体4内的湿物料,将物料烘干至300℃~500℃;达到进一步节能目的。
如图1所示:小实心箭头为烘干物料流动方向,由冷端16向热端18方向;大实心箭头为焙烧物料流动方向,由热端18向冷端16方向;大空心箭头为焙烧后的物料流动方向。
连续焙烧设备包括筒体为全封闭结构设计,基本达到无粉尘输送物料。
未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模拟烧结的自燃煤矸石(红矸)轻集料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实测为:堆积密度1060kg/m3,筒压强度3.1MPa,吸水率9.8%。
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模拟烧结后的煤矸石轻集料,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实测为:堆积密度860kg/m3,筒压强度6.4MPa,吸水率8.6%。
从筒压强度指标看,经本实用新型模拟烧结后的煤矸石轻集料远优于未经本实用新型烧结的自燃煤矸石(红矸)指标。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余热烘干回转体4、耐热内螺旋输送机9、连续焙烧设备筒体10全程内螺旋结构;第二实施例的余热烘干回转体4、耐热内螺旋输送机9、连续焙烧设备筒体10,分别只在入料端固置几环的内螺旋结构,就可实现输送物料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焙烧区段横断面、余热烘干回转体、连续焙烧设备、立式提升机、耐热内螺旋输送机、第一料斗、第二料斗、干料入料斗、链传动装置;连续焙烧设备包括筒体,筒体具有回转的内螺旋结构;筒体及其内螺旋结构在长度方向包括烧结砖隧道窑内的焙烧区段、余热区段;连续焙烧设备的筒体与内螺旋结构的焙烧区段贯穿置于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焙烧段横断面内;余热烘干回转体安装在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焙烧区段外部;余热烘干回转体筒状;余热回转体内筒壁上具有中空的内螺旋结构,连续焙烧设备的余热区段筒体与内螺旋结构贯穿置于余热烘干回转体内;内螺旋结构中空的内孔与筒体外壁间隙配合;烧结砖隧道窑内的焙烧区段内的筒体、内螺旋结构属于热端侧;烘干装置内的余热区段内的筒体、内螺旋结构属于冷端侧;湿料入料端口位于余热烘干回转体的冷端,立式提升机置于余热烘干回转体与烧结砖隧道窑之间、回转体的热端出料处;第一料斗上部为立式提升机出口,第一料斗下端与耐热内螺旋输送机入口相连接;在连续焙烧设备的筒体热端置有第二料斗;第二料斗上方置有干料入料斗;耐热内螺旋筒输送机出口位于干料入料斗上方;被烘干物料经立式提升机提升至第一料斗内;经耐热内螺旋筒输送机、第二料斗输送至连续焙烧设备的筒体内;一个链传动装置安装在连续焙烧设备的筒体热端,一个链传动装置安装在湿物料入料端;调速电机与链传动装置驱动连接;由调速电机传动为筒体、余热烘干回转体提供动力;回转体内螺旋结构与筒体内螺旋结构运行方向相反;筒体转动时, 筒体内物料从热端向冷却端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耐热内螺旋筒输送机耐热温度大于等于5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托轮装置和平托轮;在第二料斗一侧、热端的筒体处设置安装有限位托轮装置;在冷端出料口侧的筒体处设置安装有平托轮装置;限位托轮装置限位筒体向冷端伸胀;限位托轮装置与平托轮装置支撑筒体;在湿物料入料端设置安装有限位托轮装置,在热端设置安装有平托轮;限位托轮装置对余热回转体限位,限位托轮装置、平托轮装置支撑余热回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湿物料入料端,湿料入料斗下部为静态圆筒形入料装置,静态圆筒形入料装置包括立式进料管、外端面、内端开口;回转焙烧内螺旋筒体冷端于外端面孔内,呈小间隙滑动式配合封闭连接;内端开口于烘干回转体冷端面孔内,呈小间隙滑动式配合封闭连接;立式进料管连接湿料入料斗。
CN202320201942.0U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 Active CN219551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1942.0U CN219551137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1942.0U CN219551137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1137U true CN219551137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8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01942.0U Active CN219551137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1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4472B (zh) 一种内螺旋筒式回转窑炉
CN201666725U (zh) 一种内螺旋筒式回转窑炉
CN203080030U (zh) 一种环式焙烧机
CN102359744A (zh) 炉膛同轴分段燃烧中心回燃多回程蓄热节能炉
CN201621949U (zh) 外热式燃煤还原回转窑
CN106556250A (zh) 一种加热回转窑
CN205138174U (zh) 一种加热回转窑
CN107388816A (zh) 一种螺旋叶片式中心加热水泥熟化回转窑
CN114804802B (zh) 一种利用工业废渣制备碳化砖的方法
CN103803567A (zh) 黑滑石煅烧增白连续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N219551137U (zh) 一种煤矸石轻集料焙烧系统
CN104694138B (zh) 一种混合式加热设备及其应用
CN108002416A (zh) 一种结晶六水氯化铝的干燥煅烧加工工艺及设备
CN116222202A (zh) 利用隧道窑热量同步焙烧煤矸石轻集料的方法及节能设备
CN217541454U (zh)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微粉连续煅烧系统
CN113443842B (zh) 一种轻烧镁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CN212404216U (zh) 一种磁化焙烧炉
CN205066422U (zh) 多用途微波高温辊道窑
CN213179369U (zh) 双筒回烧尾气回转窑
CN218841988U (zh) 一种提高活性石灰成品率的生产装置
CN111829337A (zh) 高温氧化铝煅烧设备
CN202304386U (zh) 炉膛同轴分段燃烧中心回燃多回程蓄热节能炉
CN116041076B (zh) 一种高耐磨硅莫红砖的生产工艺及其应用
CN101830714A (zh) 一种大型水泥窑用矾土-氮化硅铁复合耐磨砖及其制造方法
CN206176988U (zh) 一种新型内加热u型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