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7776U - 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7776U
CN219547776U CN202320228166.3U CN202320228166U CN219547776U CN 219547776 U CN219547776 U CN 219547776U CN 202320228166 U CN202320228166 U CN 202320228166U CN 219547776 U CN219547776 U CN 219547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walls
duplex
bracket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81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宝寿
蔡科如
王效墙
王效全
庄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ongtu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ongtu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ongtu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ongtu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281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7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7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7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属于端头板技术领域,针对了在对两个管桩端头板直接使用卡接螺栓的方式进行安装固定,使得装置长久使用后极易造成螺栓受到侵蚀影响连接处的安装拆卸效果,且装置无法有效地提高两个管桩端头板连接处卡接的稳固性的问题,包括支架,支架的内壁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板体;本实用新型设有连接块、减震杆、弹簧、环套、限位块,使用两个弹簧的内壁分别与减震杆的外壁套设安装,使用两个连接块的外壁分别与支架的内壁滑动,设有连接柱、粘接套、连接孔、连接槽,拉动两个板体带动连接块外壁与支架的内壁滑动,使用连接柱的外壁与支架内壁开设的连接孔内壁套设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端头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
背景技术
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是一种两个相互连接安装的防止渗透的管桩端头板装置。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的管桩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但一般的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在对两个管桩端头板直接使用卡接螺栓的方式进行安装固定,使得装置长久使用后极易造成螺栓受到侵蚀影响连接处的安装拆卸效果,且装置无法有效地提高两个管桩端头板连接处卡接的稳固性。
因此,需要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对两个管桩端头板直接使用卡接螺栓的方式进行安装固定,使得装置长久使用后极易造成螺栓受到侵蚀影响连接处的安装拆卸效果,且装置无法有效地提高两个管桩端头板连接处卡接的稳固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壁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板体,两个所述板体的一侧均开设有凹孔,两个所述凹孔的内壁均卡接连接有密封圈,所述支架的内壁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外壁均与支架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减震杆,四个所述减震杆的外壁均套设连接有弹簧,四个所述弹簧的外壁均套设连接有环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均固定有限位块,两个所述板体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均与限位块的外壁卡接连接。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架的内壁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均粘接连接有粘接套,所述支架的内壁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与连接柱的外壁套设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两个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均与粘接套的外壁卡接连接。
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两个所述凹孔的内环壁内表面直径尺寸大小均与密封圈的外环壁外表面直径尺寸大小匹配设置。
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外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均与限位槽的内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匹配设置,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外壁长度尺寸大小均与限位槽的内壁深度尺寸大小匹配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柱的外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与连接孔的内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匹配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连接槽的内壁深度尺寸大小均与粘接套的外壁长度尺寸大小匹配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槽的内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均与粘接套的外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匹配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有连接块、减震杆、弹簧、环套、限位块,使用两个弹簧的内壁分别与减震杆的外壁套设安装,使用两个连接块的外壁分别与支架的内壁滑动,直到连接块的一侧与减震杆一端固定,拉动连接块外壁与支架的内壁滑动,使得减震杆外壁套设连接的弹簧伸长,直到连接块另一侧固定的限位块外壁与板体一侧开设的限位槽内壁卡接连接,同时提高装置连接处的缓冲效果,使得两个板体相互连接的稳固性。
(2)通过设有连接柱、粘接套、连接孔、连接槽,拉动两个板体带动连接块外壁与支架的内壁滑动,使用连接柱的外壁与支架内壁开设的连接孔内壁套设安装,使用两个粘接套的外壁分别与连接块一侧开设的连接槽内壁套设安装,松开对板体的控制,使得弹簧的复位缓冲力拉扯板体复位移动,直到粘接套的内壁与连接柱的外壁套设安装,便于更好的对两个板体相互进行安装,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板体与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板体;12、凹孔;13、密封圈;2、缓冲机构;21、连接块;22、减震杆;23、弹簧;24、环套;25、限位块;26、限位槽;3、安装机构;31、连接柱;32、粘接套;33、连接孔;34、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包括支架1,支架1的内壁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板体11,两个板体11的一侧均开设有凹孔12,两个凹孔12的内壁均卡接连接有密封圈13,便于提高装置密封性,避免渗透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支架1的内壁设有缓冲机构2,缓冲机构2包括两个连接块21,两个连接块21的外壁均与支架1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连接块21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减震杆22,四个减震杆22的外壁均套设连接有弹簧23,四个弹簧23的外壁均套设连接有环套24,两个连接块21的另一侧均固定有限位块25,两个板体11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6,两个限位槽26的内壁均与限位块25的外壁卡接连接,便于使用连接块21的一侧固定减震杆22,拉动连接块21外壁与支架1的内壁滑动,使得减震杆22外壁套设连接的弹簧23伸长,直到连接块21另一侧固定的限位块25外壁与板体11一侧开设的限位槽26内壁卡接连接,使得连接块21与板体11进行稳固卡接,同时提高装置连接处的缓冲效果,使得两个板体11相互连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支架1的内壁设有安装机构3,安装机构3包括连接柱31,连接柱31的两端均粘接连接有粘接套32,支架1的内壁开设有连接孔33,连接孔33的内壁与连接柱31的外壁套设连接,两个连接块21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34,两个连接槽34的内壁均与粘接套32的外壁卡接连接,拉动两个板体11带动连接块21外壁与支架1的内壁滑动,使用连接柱31的外壁与支架1内壁开设的连接孔33内壁套设安装,使用两个粘接套32的外壁分别与连接块21一侧开设的连接槽34内壁套设安装,松开对板体11的控制,使得弹簧23的复位缓冲力拉扯板体11复位移动,直到粘接套32的内壁与连接柱31的外壁套设安装,提高装置的安装效果,便于更好的对两个板体11相互进行安装,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两个凹孔12的内环壁内表面直径尺寸大小均与密封圈13的外环壁外表面直径尺寸大小匹配设置,便于密封圈13的外壁与凹孔12的内壁稳定卡接。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在对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相互安装的过程中,首先使用两个弹簧23的内壁分别与减震杆22的外壁套设安装,使用两个连接块21的外壁分别与支架1的内壁滑动,直到连接块21的一侧与的减震杆22一端固定,接着拉动连接块21外壁与支架1的内壁滑动,使得减震杆22外壁套设连接的弹簧23伸长,直到连接块21另一侧固定的限位块25外壁与板体11一侧开设的限位槽26内壁卡接连接,然后拉动两个板体11带动连接块21外壁与支架1的内壁滑动,使用连接柱31的外壁与支架1内壁开设的连接孔33内壁套设安装,使用两个粘接套32的外壁分别与连接块21一侧开设的连接槽34内壁套设安装,松开对板体11的控制,使得弹簧23的复位缓冲力拉扯板体11复位移动,直到粘接套32的内壁与连接柱31的外壁套设安装,最后使用两个板体11分别与外接连接设备之间进行稳固安装。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通过使用两个弹簧23的内壁分别与减震杆22的外壁套设安装,使用两个连接块21的外壁分别与支架1的内壁滑动,直到连接块21的一侧与减震杆22一端固定,拉动连接块21外壁与支架1的内壁滑动,使得减震杆22外壁套设连接的弹簧23伸长,直到连接块21另一侧固定的限位块25外壁与板体11一侧开设的限位槽26内壁卡接连接,使得连接块21与板体11进行稳固卡接,同时提高装置连接处的缓冲效果,使得两个板体11相互连接的稳固性,拉动两个板体11带动连接块21外壁与支架1的内壁滑动,使用连接柱31的外壁与支架1内壁开设的连接孔33内壁套设安装,使用两个粘接套32的外壁分别与连接块21一侧开设的连接槽34内壁套设安装,松开对板体11的控制,使得弹簧23的复位缓冲力拉扯板体11复位移动,直到粘接套32的内壁与连接柱31的外壁套设安装,提高装置的安装效果,便于更好的对两个板体11相互进行安装,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两个限位块25的外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均与限位槽26的内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匹配设置,两个限位块25的外壁长度尺寸大小均与限位槽26的内壁深度尺寸大小匹配设置,便于限位块25的外壁与限位槽26的内壁之间稳定卡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连接柱31的外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与连接孔33的内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匹配设置,便于连接柱31的外壁与连接孔33的内壁稳定套设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两个连接槽34的内壁深度尺寸大小均与粘接套32的外壁长度尺寸大小匹配设置,两个连接槽34的内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均与粘接套32的外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匹配设置,便于装置的正常使用。
综上:通过使用两个弹簧23的内壁分别与减震杆22的外壁套设安装,使用两个连接块21的外壁分别与支架1的内壁滑动,直到连接块21的一侧与减震杆22一端固定,拉动连接块21外壁与支架1的内壁滑动,使得减震杆22外壁套设连接的弹簧23伸长,直到连接块21另一侧固定的限位块25外壁与板体11一侧开设的限位槽26内壁卡接连接,同时提高装置连接处的缓冲效果,使得两个板体11相互连接的稳固性,拉动两个板体11带动连接块21外壁与支架1的内壁滑动,使用连接柱31的外壁与支架1内壁开设的连接孔33内壁套设安装,使用两个粘接套32的外壁分别与连接块21一侧开设的连接槽34内壁套设安装,松开对板体11的控制,使得弹簧23的复位缓冲力拉扯板体11复位移动,直到粘接套32的内壁与连接柱31的外壁套设安装,便于更好的对两个板体11相互进行安装,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的内壁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板体(11),两个所述板体(11)的一侧均开设有凹孔(12),两个所述凹孔(12)的内壁均卡接连接有密封圈(13),所述支架(1)的内壁设有缓冲机构(2);
所述缓冲机构(2)包括两个连接块(21),两个所述连接块(21)的外壁均与支架(1)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21)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减震杆(22),四个所述减震杆(22)的外壁均套设连接有弹簧(23),四个所述弹簧(23)的外壁均套设连接有环套(24),两个所述连接块(21)的另一侧均固定有限位块(25);
两个所述板体(11)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6),两个所述限位槽(26)的内壁均与限位块(25)的外壁卡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的内壁设有安装机构(3),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连接柱(31),所述连接柱(31)的两端均粘接连接有粘接套(32),所述支架(1)的内壁开设有连接孔(33),所述连接孔(33)的内壁与连接柱(31)的外壁套设连接;
两个所述连接块(21)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34),两个所述连接槽(34)的内壁均与粘接套(32)的外壁卡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凹孔(12)的内环壁内表面直径尺寸大小均与密封圈(13)的外环壁外表面直径尺寸大小匹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限位块(25)的外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均与限位槽(26)的内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匹配设置,两个所述限位块(25)的外壁长度尺寸大小均与限位槽(26)的内壁深度尺寸大小匹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柱(31)的外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与连接孔(33)的内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匹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连接槽(34)的内壁深度尺寸大小均与粘接套(32)的外壁长度尺寸大小匹配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槽(34)的内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均与粘接套(32)的外壁横截面面积尺寸大小匹配设置。
CN202320228166.3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 Active CN219547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8166.3U CN219547776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8166.3U CN219547776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7776U true CN219547776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0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8166.3U Active CN219547776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7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41376A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梁柱节点连接装置
CN219547776U (zh) 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
CN210105075U (zh) 一种风铃幕墙
CN214833442U (zh) 一种施工简便的钢结构梁柱节点
CN112392171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连接用抗震型节点装置
CN218028353U (zh) 一种室外建筑装饰用幕墙结构
CN216112808U (zh) 一种市政排污用双壁波纹管
CN114050765B (zh) 一种水上光伏发电模组及其光伏电站
CN214940451U (zh) 一种拼装式接缝封堵用橡胶止水带
CN213805859U (zh) 一种稳固快速连接结构的装配式建筑
CN213329456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连接件
CN211773747U (zh) 一种边坡防坍塌护架
CN211523523U (zh) 幕墙立柱与土建墙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幕墙
CN107740520B (zh) 一种建筑用高强度幕墙支撑结构
CN216515565U (zh) 一种环保型建筑市政工程用锚杆
CN213329603U (zh) 一种幕墙梁柱连接结构
CN220394850U (zh) 一种建筑结构连接件
CN204435917U (zh) 一种建筑结构临边防护装置
CN214885793U (zh)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承重梁加固装置
CN215630182U (zh) 一种可多角度固定连接的防水桩板
CN219992491U (zh) 高边坡深厚淤泥层基坑支护结构
CN212564783U (zh) 一种钢骨架pe管与钢管之间的连接结构
CN220566047U (zh) 一种便携式打捞装置
CN219755622U (zh) 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的防渗结构及安装工具
CN217601448U (zh) 一种用于市政建筑基坑施工的钢板桩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