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6115U - 一种给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给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6115U
CN219546115U CN202320412679.XU CN202320412679U CN219546115U CN 219546115 U CN219546115 U CN 219546115U CN 202320412679 U CN202320412679 U CN 202320412679U CN 219546115 U CN219546115 U CN 219546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 body
air
feeding device
feed
feed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26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杨
管铭强
唐志宏
彭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ns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n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ns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n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126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6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6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6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料设备技术领域。其具体公开了一种给料装置。其中,给料装置通过将料仓本体上设置的出风口与外界负压件的引风口连通,并将外界料源的第二出料口与料仓本体上设置的进料口连通,使得负压件通过出风口将料仓内的空气抽出后,物料会由于压差的作用从外界料源进入料仓本体直至流动至第一出料口处,此时由于防架桥件的锥形帽结构是固定安装在料仓本体的内壁上,使得物料在受到锥形帽结构的作用后会覆盖在料仓的内壁处并沿着内壁均匀流动,即,实现了整体流,相比于现有方案,本结构的给料装置可以避免物料在料仓内形成架桥的现象,有效地提升了给料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给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给料装置是对各种粉体、块状、颗粒状物料进行均匀、定时、连续地输送至受料装置中的一种设备,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于水泥、化工、冶金、陶瓷、粮食、运输、电力等行业。
现有的给料装置常包括料仓、传输组件。其中,料仓设有进料口和下料口,并在料仓内部下方设有锥角;传输组件包括电机、转动轴和螺旋叶片,电机、转动轴和螺旋叶片固定安装在料仓内,转动轴一端与电机的驱动端传动连接,螺旋叶片设置在转动轴上,转动轴另一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料仓的下料口处。即,物料自进料口进入料仓后进行堆积,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在转动的过程中将物料输送至下料口处。
但是,由于料仓内部下方一般具有锥角,使得物料在料仓内传输时容易发生架桥的现象,影响出料,此时需要停机再人工破除架桥,降低给料装置的下料效率,造成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导致给料装置的实用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料仓下方一般具有锥角,使得物料在料仓内传输时容易发生架桥的现象,导致降低给料装置的下料效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给料装置,包括:
料仓本体,其内部设有工作腔体,所述料仓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工作腔体相连通的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出风口,所述进料口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上方,所述进料口与外界料源的第二出料口连通,出风口与外界负压件的引风口连接、并且所述出风口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进料口的上方;
防架桥件,所述防架桥件具有锥形帽结构,所述锥形帽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料仓本体的内壁面上。
可选地,上述的给料装置,
还包括过滤件,其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料仓本体的上方,所述过滤件设有外壳和滤芯,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与所述工作腔体连通,所述滤芯安装在容纳腔体内部;
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处、并且所述出风口通过容纳腔体与工作腔体连通。
可选地,上述的给料装置,
还包括鼓风组件,其包括鼓风件和脉冲阀,所述鼓风件安装在外壳外侧,所述脉冲阀的进风口与所述鼓风件的出风口连通,所述脉冲阀的出风口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所述脉冲阀的电连接端与外界控制件电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给料装置,
还包括第一机架;
所述料仓本体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一机架沿着高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进料口之间;
振动件,其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上。
可选地,上述的给料装置,
还包括开关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口处。
可选地,上述的给料装置,
所述料仓本体具有过渡段,其设置在所述进料口和所述第一出料口之间,所述过渡段为圆台结构;
还包括气动组件,其包括气锤,所述气锤安装在过渡段上。
可选地,上述的给料装置,
所述气动组件还包括气蝶,所述气蝶设置在所述防架桥件和所述第一出料口之间的内壁处。
可选地,上述的给料装置,
还包括第二机架、称重传感器和数显压力表,所述第二机架安装在所述料仓本体外侧、并且所述第二机架位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第一出料口之间,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数显压力表均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架上,数显压力表的电连接端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电连接端连接、以将测得质量信号转变为的电信号传输至数显压力表。
可选地,上述的给料装置,
所述第二机架为圆环状结构。
可选地,上述的给料装置,
所述料仓本体上还设置有观测口,所述观测口与所述进料口同侧设置;
还包括视镜,所述视镜安装在所述观测口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料装置,其包括料仓本体和防架桥件。其中,料仓本体内部设有工作腔体,所述料仓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工作腔体相连通的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出风口,所述进料口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上方,所述进料口与外界料源的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出风口与外界负压件的引风口连接、并且所述出风口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进料口地上方;所述防架桥件具有锥形帽结构,所述锥形帽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料仓本体的内壁上。
此结构的给料装置,通过将料仓本体上设置的出风口与外界负压件的引风口连通,并将外界料源的第二出料口与料仓本体上设置的进料口连通,使得负压件通过出风口将料仓内的空气抽出后,物料会由于压差的作用从外界料源进入料仓本体直至流动至第一出料口处,此时由于防架桥件中的锥形帽结构是固定安装在料仓本体的内壁上,使得物料在受到锥形帽结构的作用后会覆盖在料仓的内壁处并沿着内壁均匀流动,即,实现了整体流,相比于现有方案,本结构的给料装置可以避免物料在料仓内形成架桥的现象,有效地提升了给料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给料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给料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料仓本体;11-工作腔体;12-进料口;13-第一出料口;14-过渡段;15-出风口;
2-防架桥件;21-锥形帽结构;211-帽尖;212-帽沿;22-连接结构;
3-过滤件;31-外壳;32-滤芯;33-容纳腔体;
4-鼓风组件;41-鼓风件;42-脉冲阀;
5-振动件;
6-开关件;
7-气动组件;71-气锤;72-气蝶;
81-第二机架;82-称重传感器;83-第一机架;
9-视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给料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料仓本体1和防架桥件2。其中,料仓本体1内部设有工作腔体11,料仓本体1上设有与工作腔体11相连通的进料口12、第一出料口13和出风口15,进料口12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在第一出料口13的上方,进料口12与外界料源的第二出料口连通,出风口15与外界负压件的引风口连接、并且出风口15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在进料口12的上方;防架桥件2具有锥形帽结构21,此时锥形帽结构21固定安装在料仓本体1的内壁上。
可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锥形帽结构21应包括帽尖211和帽沿212,此时帽尖211与帽沿212连接、并且帽尖211的径向尺寸小于帽沿212的径向尺寸,帽尖211位于帽沿212远离第一出料口13的一侧。
可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为了使得锥形帽结构21在安装后不堵塞第一出料口13,此时应使锥形帽结构21与第一出料口13之间存在间距,并使得锥形帽结构21的大径段的外径尺寸小于料仓本体1的内径尺寸。因此,作为其中一个实施方式,防架桥件2还具有连接结构22,此时连接结构22选型为柱状、块状等形状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料仓本体1的内壁面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锥形帽结构21连接,实现锥形帽结构21安装后避开第一出料口13,避免锥形帽结构21在安装后影响物料流动至第一出料口13的现象发生。
此结构的给料装置,通过将料仓本体1上设置的出风口15与外界负压件的引风口连通,并将外界料源的第二出料口与料仓本体1上设置的进料口12连通,使得负压件将料仓内空气抽出后,物料会由于压差的作用从外界料源进入料仓本体1直至流动至第一出料口13处,此时由于防架桥件2中的锥形帽结构是固定安装在料仓本体的内壁上的,使得物料在受到帽尖211的作用后会覆盖在料仓的内壁处并沿着内壁均匀流动,即,实现了整体流,相比于现有方案,本结构的给料装置可以避免物料在料仓内的形成架桥的现象,有效地提升了给料装置的实用性。
由于物料在进入料仓本体1内会被扬起一部分,这部分物料若不及时进行处理,会影响物料进入料仓本体1内部的效率,因此,需要将这部分扬起的物料进行清除,因此,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还应包括过滤件3。此时过滤件3应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在料仓本体1的上方,过滤件3设有外壳31和滤芯32,外壳31内部设有容纳腔体33,容纳腔体33与工作腔体11连通,滤芯32安装在容纳腔体33内部;此外,将出风口15设置在外壳31处、并且出风口15通过容纳腔体33与工作腔体11连通。此时由于容纳腔体33与工作腔体11连通,因此,扬起的物料会依据惯性的作用进入容纳腔体33内部,并被滤芯32吸收,实现过滤。
随着滤芯32进行过滤,堆积在滤芯32表面的物料逐渐增多,直至滤芯32堵塞,此时需要及时对滤芯32表面的物料进行清理,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还应包括鼓风组件4。此时鼓风组件4包括鼓风件41和脉冲阀42。在安装时,鼓风件41安装在外壳31外侧,脉冲阀42的进风口与鼓风件41的出风口连通,脉冲阀42的出风口与容纳腔体33连通,脉冲阀42的电连接端与外界控制件电连接。在滤芯32工作一段时间后,打开脉冲阀42,此时打开鼓风件41会形成压缩空气,这部分压缩空气会通过出风口后进入脉冲阀42的进风口,再进入容纳腔体33内对滤芯32的表面进行冲刷,并将附着在滤芯32表面的物料吹向工作腔体11一侧,避免滤芯32堵塞,提升了给料装置的实用性。
由于物料在工作腔体11内部向第一出料口13一侧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附着在料仓本体1内壁表面,此时若不及时将这部分物料输出至第一出料口13,会降低物料的传输量,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还应包括第一机架83和振动件5。此时,料仓本体1安装在第一机架83上,并且第一机架83沿着高度方向位于第一出料口13和进料口12之间;振动件5安装在第一机架83上。在发现物料的传输量不足时,打开振动件5,此时振动件5开始震动,通过振动件5震动的作用将附着在料仓本体1内壁表面的物料传输至第一出料口13,降低物料在传输时的损耗,提升了给料装置的实用性。
为了控制给料装置的第一出料口13的通断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还应包括开关件6。此时开关件6设置在第一出料口13处。
可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对开关件6的选型不进行限定,此时由于物料所在环境的气密性要求不高,并且需要及时的控制第一出料口13的通断,此时开关件6选型为气动蝶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料仓本体1具有过渡段14。此时过渡段14设置在进料口12和第一出料口13之间,并令过渡段14为圆台结构,其中,径向尺寸较小的端部靠近第一出料口13设置;还包括气动组件7,其包括气锤71,气锤71安装在过渡段14上。通过气锤71的设置,由于现有的气锤71常包括基板、磁性活塞和气锤本体,基板固定在料仓本体1外侧,使用前,磁性活塞借助强磁力吸附在基板表面,而在气锤本体内部设置的三通电磁阀通电后,压缩空气会流入气锤本体内,本体内压力逐渐增高,当压力大于磁力时,磁性活塞高速脱离基板,随后再高速靠近并撞击基板,并将这部分撞击效果传递给料仓本体1,实现料仓本体1震动,助力物料移动至第一出料口13。
可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料仓本体1内部的物料均匀流动至第一出料口13,应设置多个气锤71,此时仅需气锤71沿着过渡段14的外周表面均布安装即可。
为了进一步提高物料传输至第一出料口13的效率,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气动组件7还应包括气蝶72。此时气蝶72设置在防架桥件2和第一出料口13之间的内壁处,并设置在料仓本体1的工作腔体11内部。
同样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料仓本体1内部的物料均匀的流动至第一出料口13,应设置多个气蝶72,此时气蝶72均布安装在料仓本体1的防架桥件2和第一出料口13之间的内壁处。
为了确保物料的传输量达标,应对物料的传输量进行监测,即,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还应包括第二机架81、称重传感器82和数显压力表。此时第二机架81作为连接件安装在料仓本体1外侧、并且第二机架81位于进料口12和第一出料口13之间,称重传感器82和数显压力表均安装在第二机架81上,数显压力表的电连接端与称重传感器82的电连接端连接、以将测得质量信号转变为的电信号传输至数显压力表,数显压力表接收到电信号后对应显示出数字,实现数字化监测物料的传输量。
可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物料传输量的精准度,应设置多组称重传感器82和数显压力表,此时称重传感器82和数显压力表均布按章在第二机架81上。
可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对第二机架81的结构不进行限定,作为其中一个实施方式,第二机架81为圆环状结构。
此外,为了便于观察料仓本体1内部的物料的情况,以及便于安装、检修或清洗设备,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还应在料仓本体1上设置有观测口,此时观测口与进料口12同侧设置;此时还包括视镜9,视镜9安装在观测口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仓本体(1),其内部设有工作腔体(11),所述料仓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工作腔体(11)相连通的进料口(12)、第一出料口(13)和出风口(15),所述进料口(12)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口(13)的上方,所述进料口(12)与外界料源的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出风口(15)与外界负压件的引风口连接、并且所述出风口(15)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进料口(12)的上方;
防架桥件(2),所述防架桥件(2)具有锥形帽结构(21),所述锥形帽结构(21)固定安装在所述料仓本体(1)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过滤件(3),其沿着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料仓本体(1)的上方,所述过滤件(3)设有外壳(31)和滤芯(32),所述外壳(31)内部设有容纳腔体(33),所述容纳腔体(33)与所述工作腔体(11)连通,所述滤芯(32)安装在容纳腔体(33)内部;
所述出风口(15)设置在所述外壳(31)处、并且所述出风口(15)通过容纳腔体(33)与工作腔体(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鼓风组件(4),其包括鼓风件(41)和脉冲阀(42),所述鼓风件(41)安装在外壳(31)外侧,所述脉冲阀(42)的进风口与所述鼓风件(41)的出风口连通,所述脉冲阀(42)的出风口与所述容纳腔体(33)连通,所述脉冲阀(42)的电连接端与外界控制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机架(83);
所述料仓本体(1)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83)上,所述第一机架(83)沿着高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13)和所述进料口(12)之间;
振动件(5),其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8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开关件(6),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口(13)处。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仓本体(1)具有过渡段(14),其设置在所述进料口(12)和所述第一出料口(13)之间,所述过渡段(14)为圆台结构;
还包括气动组件(7),其包括气锤(71),所述气锤(71)安装在过渡段(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动组件(7)还包括气蝶(72),所述气蝶(72)设置在所述防架桥件(2)和所述第一出料口(13)之间的内壁处。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机架(81)、称重传感器(82)和数显压力表,所述第二机架(81)安装在所述料仓本体(1)外侧、并且所述第二机架(81)位于所述进料口(12)和所述第一出料口(13)之间,所述称重传感器(82)和数显压力表均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架(81)上,数显压力表的电连接端与所述称重传感器(82)的电连接端连接、以将测得质量信号转变为的电信号传输至数显压力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机架(81)为圆环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仓本体(1)上还设置有观测口,所述观测口与所述进料口(12)同侧设置;
还包括视镜(9),所述视镜(9)安装在所述观测口处。
CN202320412679.XU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给料装置 Active CN219546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2679.XU CN219546115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给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2679.XU CN219546115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给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6115U true CN219546115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4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2679.XU Active CN219546115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给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6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46115U (zh) 一种给料装置
CN110642012A (zh) 一种粉末涂料的集中配料系统
CN211733199U (zh) 适用于锂电正极材料的粉体自动配料装置
CN213140639U (zh) 一种文丘里式粉体下料及输送装置
KR102569118B1 (ko) 분체 혼합기
CN217069212U (zh) 一种具有耐腐蚀性的脆性物料粉碎装置
CN210862893U (zh) 罐体物料称量系统用除尘平衡管道
KR102615741B1 (ko) 유수수산화리튬 가공시스템
KR102569107B1 (ko) 무수수산화리튬 가공시스템
CN207808038U (zh) 一种陶瓷原料称量斗
CN112978293B (zh) 一种可实现计量均匀送粉的超细高纯微粉体送粉器
CN217199860U (zh) 料仓自动防拱破拱装置及料仓
CN212099394U (zh)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粉末饲料分装机出料装置
CN220549748U (zh) 一种锥斗及翻钵倒料装置
CN215755243U (zh) 粉体料自动上料系统
CN215742652U (zh) 粉体料的卸料装置
CN214827466U (zh) 一种自动排气设备
CN209877600U (zh) 回转窑干燥机的出料系统
CN219822406U (zh) 一种料仓防堵激振器
CN220244256U (zh) 一种管道对接给料装置
CN213727940U (zh) 金属探测器电动剔除器
CN115069397B (zh) 一种基于煤磨系统的空气悬浮煤粉用进气设备
CN218846900U (zh) 一种锂电正极材料定量装钵装置
CN216538756U (zh) 一种球磨机
CN212882876U (zh) 一种电池阳极材粒子循环粉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