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1915U - 一种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1915U
CN219541915U CN202320245554.2U CN202320245554U CN219541915U CN 219541915 U CN219541915 U CN 219541915U CN 202320245554 U CN202320245554 U CN 202320245554U CN 219541915 U CN219541915 U CN 219541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rail
guide sliding
clamping jig
aluminum pot
surfac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55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旭
牛国防
崔显全
郭祯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Dingguagua Kitchen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Dingguagua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Dingguagua Kitchen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Dingguagua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55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1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1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1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oating With Molten Me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其包括机架、装夹治具及回转装置,装夹治具竖直转动设置在机架顶部,用于对呈倒扣设置的铝锅进行位置固定;回转装置用于驱动装夹治具进行回转;还包括刮光装置及横向移动模组;刮光装置包括刮刀组件、导向滑轨及驱动装置,刮刀组件位于装夹治具及导向滑轨之间,刮刀组件的一端与导向滑轨滑动连接,另一端朝装夹治具靠近;驱动装置设置在导向滑轨与刮刀组件之间,用于驱动刮刀组件沿导向滑轨向上移动以对铝锅外表面进行刮光;横向移动模组用于调节刮光装置与装夹治具之间的水平间距。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可以确保铝锅外表面刮光精度,提高刮光质量,同时可以提高铝锅外表面刮光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锅普遍采用铁制或铝制,铁制的锅重量较大,成型困难,规模化生产受到很大限制,同时暴露在空气中易于生锈,清洗处理很麻烦,铝制锅通常采用1系纯铝或3系铝合金制成,具有重量轻、成型容易、成本低廉、使用时热效率高、不生锈等优点,在烹饪用具领域中被大量制造和使用。
目前,铝锅的加工方法主要有压铸法和拉伸法两种,其中,压铸法制成的铝锅,其锅体中易产生气孔,需要较高的生产工艺才能保证铝锅成型质量。拉伸法可参考专利号为CN101648245B,名称为《铝锅的生产方法》,利用铝板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采用专用模具把剪切好的铝片挤压拉伸为铝锅,该加工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目前被广泛使用。
在拉伸加工工艺中,由于铝板在模具中进行高强度挤压拉伸,其表面会产生极大的塑形变形,在塑形变形过程中,金属内部的晶体发生无规则的滑移,从而在表面形成微裂纹,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微裂纹不断的扩展,最终会在铝锅表面形成类似于橘皮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一方面会使铝锅表面的粗糙度变大,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外观,还会影响其他表面特性,例如铝锅表面喷涂。
通常情况下,铝锅内表面为了不粘锅,通常先进行喷砂然后再进行涂料喷涂。而铝锅的外表面可以选择喷漆或不喷漆,当进行喷漆时,通常会选择砂光,降低表面的粗糙度,然后进行喷漆,而如果不喷漆,则需要对铝锅表面进行光洁度处理,以满足外观要求。
现阶段,通常是将铝锅套接在旋转夹具上,人工通过刮刀沿锅体外表面从锅体的开口端慢慢滑移直至锅体底面端面,利用刮刀将锅体外表面刮去一层薄薄的金属层,从而实现锅体外表面高亮及高光洁度。然而,由于铝锅拉伸工艺的影响,锅体成型后的厚度均匀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且锅体外轮廓也会存在一定的曲度。人工手持刮刀进行铝锅表面刮光时,由于人为因素的限制,无法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会导致铝锅外表面刮光后表面质量不佳,影响外观,同时人工进行刮光效率也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来解决人工对铝锅表面刮光存在加工精度低,刮光后的铝锅表面质量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其包括机架、装夹治具及回转装置,其中,
所述装夹治具竖直转动设置在机架顶部,用于对呈倒扣设置的铝锅进行位置固定;
所述回转装置设置在机架内部,用于驱动装夹治具进行回转;
还包括刮光装置及横向移动模组;其中,
所述刮光装置包括刮刀组件、导向滑轨及驱动装置,所述导向滑轨竖直设置在装夹治具一侧,所述刮刀组件位于装夹治具及导向滑轨之间,刮刀组件的一端与导向滑轨滑动连接,另一端朝装夹治具靠近,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导向滑轨与刮刀组件之间,用于驱动刮刀组件沿导向滑轨向上移动以对做回转运动的铝锅外表面进行刮光;
所述横向移动模组设置在机架一侧并与导向滑轨底部固定连接,用于调节刮光装置与装夹治具之间的水平间距。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装夹治具包括定位仿形、固定杆及旋转接头,其中,
固定杆竖直转动设置机架上,固定杆的下端穿过机架向下延伸;
定位仿形固定设置在固定杆顶端轴心线处,其与锅体内轮廓相适配,固定杆和定位仿形的轴心线处开设有气路通道;
旋转接头的一端与固定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抽吸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回转装置包括第一电机、驱动轮、传动轮及第一传动件;其中,
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机架内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轮相连接;
传动轮套接在固定杆下端,传动轮与驱动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件传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刮刀组件包括固定座、刮光刀、刀座及滑动件;其中,
所述导向滑轨侧壁沿其运动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条滑槽;
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导向滑轨侧壁,并通过滑动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座上,并可相对于导向滑轨机械传动;
所述刮光刀的一端通过刀座与固定座相连接,另一端朝定位仿形靠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及第二传动件,两条所述滑槽之间平行设置有传动齿条,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座远离导向滑轨的一侧,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件与传动齿条齿合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件为直齿轮或圆柱滚子齿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导向滑轨包括竖直段和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下端与竖直段的上端一体化连接,弧形段的上端朝定位仿形方向弯曲。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动件包括连接杆及滚轮,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滚轮转动连接,所述滚轮与滑槽侧壁滚动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刀座与固定座之间还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导向杆及弹性件,所述导向杆设置有多个,导向杆的一端与固定座水平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刀座,刀座可相对于导向杆滑动,弹性件套设在刀座与固定座之间的导向杆上。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横向移动模组底部的纵向移动模组,所述纵向移动模组用于驱使刮光装置及横向移动模组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通过在机架上设置装夹治具,可以使铝锅倒扣在装夹治具顶部并进行固定,通过回转装置来驱动装夹治具带动铝锅回转,通过在装夹治具一侧设置刮光装置及横向移动模组,并具体通过在竖直设置的导向滑轨和装夹治具之间设置刮刀组件,刮刀组件一端与导向滑轨滑动连接,通过横向移动模组可以调节刮光装置与装夹治具之间的水平间距,从而使刮刀组件的另一端朝装夹治具靠近,同时在导向滑轨与刮刀组件之间设置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来驱动刮刀组件沿导向滑轨向上移动以对做回转运动的装夹治具上的铝锅外表面进行刮光,一方面,纯机械化的加工方式,可以确保铝锅外表面刮光层厚度一致性,刮光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铝锅外表面刮光效率;
(2)通过使导向滑轨设置为上下连接的弧形段和竖直段,可以实现刮刀组件沿竖直段向上移动时先对铝锅外表面竖直侧壁进行刮光,当刮刀组件移动到弧形段时,可以对铝锅外表面顶部的弧形边缘进行刮光,从而实现铝锅外表面一体化连续刮光,提高刮光质量和效率;
(3)通过固定座与滑槽之间设置由连接杆和滚轮组成的滑动件,可以使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传动件转动并与传动齿条配合传动时,滚轮可以沿滑槽侧壁滚动,从而可以使滑动件在导向滑轨上滑动顺畅,避免在竖直段和弧形段过渡时卡顿;(4)通过刀座和固定座之间设置缓冲组件,可以使刮刀在铝锅外表面向上移动时,当铝锅外表面存在凹凸不平时,可以通过缓冲组件对刮刀进行修正,保证刮光层厚度一致,提高刮光表面质量;
(5)通过设置纵向移动模组,在适配不同深度的铝锅时,可以调整刮刀组件在铝锅最底端的位置,实现整个刮光装置的普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夹治具和回转装置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夹治具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刮光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G、铝锅;1、机架;2、装夹治具;3、回转装置;4、刮光装置;5、横向移动模组;41、刮刀组件;42、导向滑轨;43、驱动装置;21、定位仿形;22、固定杆;S、气路通道;23、旋转接头;31、第一电机;32、驱动轮;33、传动轮;34、第一传动件;411、固定座;412、刮光刀;413、刀座;414、滑动件;421、滑槽;431、第二电机;432、第二传动件;422、传动齿条;42a、竖直段;42b、弧形段;4141、连接杆;4142、滚轮;415、缓冲组件;4151、导向杆;4152、弹性件;6、纵向移动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结合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包括机架1、装夹治具2及回转装置3。
其中,装夹治具2竖直转动设置在机架1顶部,在使用时,可以对倒扣设置在装夹治具2顶部的铝锅G进行位置定位,使装夹治具2和铝锅保证相对固定。
回转装置3设置在机架1内部,用来驱动装夹治具2进行回转。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铝锅外表面刮光时,通常是采用人工手持刮刀与铝锅外表面接触,并从铝锅的外表面开口端逐步向上移动,在配合铝锅回转运动过程中,通过刮刀对铝锅外表面刮除一层薄薄的金属层,从而实现铝锅外表面光亮及光滑,保证其外观。
然而,由于铝锅拉伸工艺的影响,锅体成型后的厚度均匀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且锅体外轮廓也会存在一定的曲度。人工手持刮刀进行铝锅表面刮光时,由于人为因素的限制,无法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会导致铝锅外表面刮光后表面质量不佳,影响外观,同时人工进行刮光效率也低。
为此,本实施例还设置了刮光装置4及横向移动模组5,来与上述技术方案进行配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刮光装置4包括刮刀组件41、导向滑轨42及驱动装置43。
导向滑轨42竖直设置在装夹治具2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其是与横向移动模组5相连接,横向移动模组5可以调节导向滑轨42与装夹治具2之间的水平间距。在本实施例中,横向移动模组5与机架1侧壁相连接,横向移动模组5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直线模组。
刮刀组件41设置在导向滑轨42和装夹治具2之间,用来实现对铝锅外表面进行金属层切屑,刮刀组件41一端与导向滑轨42滑动连接,通过横向移动模组5可以调节导向滑轨42与装夹治具2之间的水平间距,从而使刮刀组件41的另一端朝装夹治具2靠近,进而可以使刮刀组件41与装夹到装夹治具2上的铝锅外表面相接触。同时在导向滑轨42与刮刀组件41之间设置驱动装置43,通过驱动装置43来驱动刮刀组件41沿导向滑轨42向上移动以对做回转运动的装夹治具2上的铝锅外表面进行刮光,一方面,纯机械化的加工方式,可以确保铝锅外表面刮光层厚度一致性,刮光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铝锅外表面刮光效率。
为了实现装夹治具2能够对铝锅进行定位固定,本实施例示出了装夹治具2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具体的,参照附图2和3所示,装夹治具2包括定位仿形21、固定杆22及旋转接头23。
其中,固定杆22竖直转动设置机架1上,固定杆22的下端穿过机架1向下延伸;通过固定杆22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方便实现固定杆22通过轴承和机架1转动连接,另一方面,方便驱动装置43驱动固定杆22转动,来实现整个装夹治具2在机架1上转动。
定位仿形21固定设置在固定杆22顶端轴心线处,其与锅体内轮廓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铝锅为圆柱形状,定位仿形21的外径和铝锅的外径相适配,由此,通过将定位仿形21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固定杆22顶部,并保持定位仿形21与固定的杆同轴线,在铝锅倒扣到定位仿形21上后,可以实现整个装夹治具2和铝锅同轴心,从而避免铝锅回转中心差。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仿形21与固定杆22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定位仿形21来适配不同直径型号的铝锅。
由于铝锅是倒扣到定位仿形21上,其并不和定位仿形21紧配,为了避免回转过程中,铝锅相对于定位仿形21回转,影响刮光。本实施例在固定杆22和定位仿形21的轴心线处开设有气路通道S;旋转接头23的一端与固定杆22的下端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抽吸装置。通过抽吸装置与旋转接头23连接后,可以实现通过抽吸来实现对铝锅进行真空吸附,从而实现铝锅与定位仿形21保持固定。
本实施例示出了回转装置3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具体的,回转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1、驱动轮32、传动轮33及第一传动件34;其中,第一电机31固定安装在机架1内部,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与驱动轮32相连接;传动轮33套接在固定杆22下端,传动轮33与驱动轮32之间通过第一传动件34传动连接。通过第一电机31的旋转带动驱动轮32转动,驱动轮32通过第一传动件34带动驱动轮32转动,进而由驱动轮32带动固定杆22转动,固定杆22带动定位仿形21及铝锅进行回转。
本实施例的驱动轮32和传动轮33可以是皮带轮或链轮,第一传动件34可以是传动皮带或链条。当驱动轮32和传动轮33是皮带轮时,第一传动件34是传动皮带;当驱动轮32和传动轮33是链轮时,第一传动件34是链条。
为了实现刮刀组件41能够沿导向滑轨42移动,本实施例的刮刀组件41包括固定座411、刮光刀412、刀座413及滑动件414。
其中,参照附图4所示,导向滑轨42侧壁沿其运动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条滑槽42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导向滑轨42的侧壁和导向滑轨42朝向装夹治具2的一面垂直。
固定座411设置在导向滑轨42侧壁,并通过滑动件414与滑槽421滑动连接,驱动装置43设置在固定座411上,并可相对于导向滑轨42机械传动;刮光刀412的一端通过刀座413与固定座411相连接,另一端朝定位仿形21靠近。
通过驱动装置43与导向滑轨42机械传动,从而使驱动装置43相对于导向滑轨42进行移动,并使驱动装置43带动刮刀组件41沿导向滑轨42移动,而更具体的是,固定座411在驱动装置43的带动下通过滑动件414在滑槽421中滑动,从而使固定座411带动刀座413、刮光刀412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些较佳实施方式,驱动装置43包括第二电机431及第二传动件432,两条所述滑槽421之间平行设置有传动齿条422,第二电机431固定安装在固定座411远离导向滑轨42的一侧,第二电机43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件432与传动齿条422齿合连接。
由此设置,通过第二电机431驱动第二传动件432转动,第二传动件432与传动齿条422配合传动,从而使整个驱动装置43相对于传动齿条422传动,驱动装置43在沿导向滑轨42传动过程中,带动刮刀组件41移动。
为了实现第二传动件432和传动齿条422传动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二传动件432可以设置为直齿轮或圆柱滚子齿轮。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二传动件432优选为圆柱滚子齿轮,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使圆柱滚子齿轮合传动齿条422之间的齿合连接更加平滑,避免产生传动卡顿情况发生。
作为一些较佳实施例,导向滑轨42包括竖直段42a和弧形段42b,所述弧形段42b的下端与竖直段42a的上端一体化连接,弧形段42b的上端朝定位仿形21方向弯曲。由此设置,可以实现刮刀组件41沿竖直段42a向上移动时先对铝锅外表面竖直侧壁进行刮光,当刮刀组件41移动到弧形段42b时,可以对铝锅外表面顶部的弧形边缘进行刮光,从而实现铝锅外表面一体化连续刮光,提高刮光质量和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固定座411与滑槽421之间设置由连接杆4141和滚轮4142组成的滑动件414,可以使第二电机431驱动第二传动件432转动并与传动齿条422配合传动时,滚轮4142可以沿滑槽421侧壁滚动,从而可以使滑动件414在导向滑轨42上滑动顺畅,避免在竖直段42a和弧形段42b过渡时卡顿。
由于铝锅外表面成型后存在凹凸不平的现象,为了实现铝锅外表面刮光后的厚度均匀,避免造成刮痕。本实施例在通过刀座413和固定座411之间设置缓冲组件415,具体的,缓冲组件415包括导向杆4151及弹性件4152,导向杆4151设置有多个,导向杆4151的一端与固定座411水平固定连接,导向杆4151的另一端穿过刀座413,刀座413可相对于导向杆4151滑动,弹性件4152套设在刀座413与固定座411之间的导向杆4151上。当刮刀在触碰到铝锅外表面凸起区域时,凸起区域对刮光刀412施加推力,刮光刀412通过刀座413压缩弹性件4152,使刮光刀412能自适应凸起,当刮光刀412触碰铝锅外表面凹陷区域时,在弹性件4152的弹力下,刮光刀412朝凹陷区域移动。
由此设置,可以使刮光刀412在铝锅外表面向上移动时,当铝锅外表面存在凹凸不平时,可以通过缓冲组件415对刮光刀412进行修正,保证刮光层厚度一致,提高刮光表面质量。
当适配不同高度的铝锅时,为了能够使刮刀组件41在初始位置和铝锅的最底端对齐,本实施例还在横向移动模组5底部设置了纵向移动模组6,纵向移动模组6用于驱使刮光装置4及横向移动模组5上下移动。由此设置,在适配不同深度的铝锅时,可以调整刮刀组件41在铝锅最底端的位置,实现整个刮光装置4的普适性。纵向移动模组6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直线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将待刮光的铝锅G倒扣在定位仿形21上,通过旋转接头23连接真空抽吸设备,通过真空吸附将铝锅G固定在定位仿形21上,通过纵向移动模组6驱使刮光装置4和横向移动模组5同步相对于机架1上下移动,使刮刀组件41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确保刮光刀412位于铝锅G最底端,然后通过横向移动模组5驱动刮光装置4朝铝锅G水平移动,使刮光刀412与铝锅G外表面接触,启动回转装置3驱动装夹治具2回转,从而使铝锅G在定位仿形21上进行回转,启动第二电机431,第二电机431驱动第二传动件432转动,并与导向滑轨42上的传动齿条422进行传动连接,使的驱动装置43沿导向滑轨42向上移动,驱动装置43带动刮刀组件41沿导向滑轨42向上移动,刮光刀412向上移动过程中,将铝锅G外表面进行金属层的切削,刮光刀412首先在导向滑轨42的竖直段42a完成铝锅G竖直侧壁的刮光,然后通过弧形段42b完成铝锅G顶面弧形倒角的刮光。完成刮光后,横向移动模组5驱使刮光装置4与铝锅G分离,驱动装置43带动刮刀组件41复位,释放真空,取走定位仿形21上的铝锅G,进行下一个铝锅G的刮光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其包括机架(1)、装夹治具(2)及回转装置(3),其中,
所述装夹治具(2)竖直转动设置在机架(1)顶部,用于对呈倒扣设置的铝锅进行位置固定;
所述回转装置(3)设置在机架(1)内部,用于驱动装夹治具(2)进行回转;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光装置(4)及横向移动模组(5);其中,
所述刮光装置(4)包括刮刀组件(41)、导向滑轨(42)及驱动装置(43),所述导向滑轨(42)竖直设置在装夹治具(2)一侧,所述刮刀组件(41)位于装夹治具(2)及导向滑轨(42)之间,刮刀组件(41)的一端与导向滑轨(42)滑动连接,另一端朝装夹治具(2)靠近,所述驱动装置(43)设置在导向滑轨(42)与刮刀组件(41)之间,用于驱动刮刀组件(41)沿导向滑轨(42)向上移动以对做回转运动的铝锅外表面进行刮光;
所述横向移动模组(5)设置在机架(1)一侧并与导向滑轨(42)底部固定连接,用于调节刮光装置(4)与装夹治具(2)之间的水平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治具(2)包括定位仿形(21)、固定杆(22)及旋转接头(23),其中,
固定杆(22)竖直转动设置机架(1)上,固定杆(22)的下端穿过机架(1)向下延伸;
定位仿形(21)固定设置在固定杆(22)顶端轴心线处,其与锅体内轮廓相适配,固定杆(22)和定位仿形(21)的轴心线处开设有气路通道(S);
旋转接头(23)的一端与固定杆(22)的下端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抽吸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1)、驱动轮(32)、传动轮(33)及第一传动件(34);其中,
第一电机(31)固定安装在机架(1)内部,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与驱动轮(32)相连接;
传动轮(33)套接在固定杆(22)下端,传动轮(33)与驱动轮(32)之间通过第一传动件(34)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组件(41)包括固定座(411)、刮光刀(412)、刀座(413)及滑动件(414);其中,
所述导向滑轨(42)侧壁沿其运动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条滑槽(421);
所述固定座(411)设置在导向滑轨(42)侧壁,并通过滑动件(414)与所述滑槽(421)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3)设置在固定座(411)上,并可相对于导向滑轨(42)机械传动;
所述刮光刀(412)的一端通过刀座(413)与固定座(411)相连接,另一端朝定位仿形(21)靠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3)包括第二电机(431)及第二传动件(432),两条所述滑槽(421)之间平行设置有传动齿条(422),所述第二电机(431)固定安装在固定座(411)远离导向滑轨(42)的一侧,第二电机(43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件(432)与传动齿条(422)齿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432)为直齿轮或圆柱滚子齿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轨(42)包括竖直段(42a)和弧形段(42b),所述弧形段(42b)的下端与竖直段(42a)的上端一体化连接,弧形段(42b)的上端朝定位仿形(21)方向弯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414)包括连接杆(4141)及滚轮(4142),连接杆(4141)的一端与固定座(4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滚轮(4142)转动连接,所述滚轮(4142)与滑槽(421)侧壁滚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413)与固定座(411)之间还设置有缓冲组件(415),所述缓冲组件(415)包括导向杆(4151)及弹性件(4152),所述导向杆(4151)设置有多个,导向杆(4151)的一端与固定座(411)水平固定连接,导向杆(4151)的另一端穿过刀座(413),刀座(413)可相对于导向杆(4151)滑动,弹性件(4152)套设在刀座(413)与固定座(411)之间的导向杆(4151)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横向移动模组(5)底部的纵向移动模组(6),所述纵向移动模组(6)用于驱使刮光装置(4)及横向移动模组(5)上下移动。
CN202320245554.2U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 Active CN219541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5554.2U CN219541915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5554.2U CN219541915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1915U true CN219541915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4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5554.2U Active CN219541915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1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41915U (zh) 一种铝锅外表面处理机构
CN113021130A (zh) 一种电磁加热辊加工用轮廓修整装置
CN112044988A (zh) 一种具有热处理功能的钣金片材弯折机
CN219560644U (zh) 一种用于铝板生产的板材快速清洗装置
CN217530294U (zh) 一种金属件加工模具的磨边装置
CN109079623B (zh) 一种可调式金属拉丝装置
CN216179403U (zh) 一种精品钢材表面处理装置
CN111805323A (zh) 一种擀面杖打磨装置
CN112899701B (zh) 一种电镀锡钢带加工处理装置
CN216230491U (zh) 一种哑铃模具
CN219359079U (zh) 一种建筑铝型材自动稳定切割装置
CN220481137U (zh) 一种铝合金打磨装置
CN219966604U (zh) 一种便于夹紧的切割机构
CN220241071U (zh) 一种亚克力板修边装置
CN218194429U (zh) 一种机械设备零件加工用表面抛光处理装置
CN214869630U (zh) 一种长方体五金配件加工用打磨抛光装置
CN220364561U (zh) 一种机械刀具热处理用夹持机构
CN214923322U (zh) 一种无甲醛全铝家居铝型材深加工设备
CN216151987U (zh) 一种新型竹筷磨光装置
CN219818234U (zh) 一种切割机
CN219542598U (zh) 一种钢板毛刺打磨装置
CN220839557U (zh) 一种塑料制品表面抛光装置
CN220463300U (zh) 一种新型双直线玻璃圆边磨边机的研磨结构
CN220446069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金属件打磨设备
CN219324624U (zh) 一种五金件加工挤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