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8179U - 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8179U
CN219538179U CN202222626582.7U CN202222626582U CN219538179U CN 219538179 U CN219538179 U CN 219538179U CN 202222626582 U CN202222626582 U CN 202222626582U CN 219538179 U CN219538179 U CN 219538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section
roller
mounting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65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一多
范鹤清
李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65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8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8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8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滚刷包括:刷辊,内部中空,刷辊包括主辊段和设于主辊段的轴向至少一个端部的安装段,安装段的壁厚小于主辊段的壁厚;安装段用于与地刷组件的安装壳或驱动组件转动连接,主辊段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清洁件,安装于第一安装孔中;以及第二清洁件,设于安装段的外周面。本实用新型中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的清洁效果较佳。

Description

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地面出现脏污时,人们通常会使用吸尘器等清洁设备对地面进行清洁,而地刷机构是配套吸尘器常用的清洁配件。相关技术中的地刷机构通常包括安装壳、安装组件和滚刷,其中,滚刷的两端端面上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组件伸入并安装于安装槽内,滚刷可以通过安装组件转动设置于安装壳的内壁上。而滚刷通常包括刷辊和刷毛,刷辊的周向表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刷毛伸入安装孔内,并通过紧固件等被固定在安装孔的底壁上以实现植毛操作。然而,相关技术的滚刷中,由于需要在刷辊的两端设置安装组件,刷辊两端部的壁厚较薄,无法在周向表面上再开设安装孔植毛,因此,相关技术中由于刷辊端部位置的部分辊段无法植毛,存在滚刷的清洁效果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滚刷清洁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滚刷,滚刷包括:
刷辊,刷辊包括主辊段和设于主辊段的轴向至少一个端部的安装段,安装段的壁厚小于主辊段的壁厚;安装段用于与地刷组件的安装壳或驱动组件转动连接,主辊段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第二清洁件,设于安装段的外周面;以及
第一清洁件,安装于第一安装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清洁件包括第二刷条,第二刷条在刷辊的轴向上与第一清洁件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刷条自安装段的外周面向背离所述安装段的方向伸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清洁件还包括第二基体部,第二基体部设于安装段的外周面上,第二刷条自第二基体部向背离第二基体部的方向伸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基体部被构造为环状件,第二基体部套设并抵紧于安装段的外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基体部被构造为环状件;
第二基体部粘接于安装段的外周面上;或者
第二基体部与安装段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段和第二清洁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布置,两个安装段分别设于主辊段的轴向两端部;
两个第二清洁件的第二基体部之间还连接有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部围绕主辊段的轴向间隔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包括第一基体部和第一刷条,第一基体部与主辊段的外周面贴合,且第一基体部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第二基体部;
第一刷条从第一基体部向背离第一基体部的方向伸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清洁件包括多组刷毛,每组刷毛包括沿主辊段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丛刷毛簇;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与刷毛簇的数量一一对应,各刷毛簇安装在对应的第一安装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第一刷条被配置为绕主辊段的轴向螺旋延伸,各组刷毛中的所有刷毛簇也均沿着主辊段的轴向螺旋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辊段包括主体和凸设于主体表面的凸条,第一安装孔开设在凸条上;
每相邻的两个凸条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基体部,第一基体部被夹持在相邻的两个凸条的根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主辊段的径向内侧指向径向外侧的方向,凸条的外轮廓尺寸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刷条自第二基体部的伸出高度与第一清洁件自主辊段的伸出高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刷条和第二基体部延伸至安装段的背离主辊段的端部;
安装段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刷辊通过第一安装部与地刷组件的安装壳转动连接;
第一安装部中设有塞头,塞头包括凸缘部,第二基体部的背离主辊段的端面抵接于凸缘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刷辊、第二清洁件、以及连接部被构造为一体成型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清洁件与第二清洁件在刷辊的辊面上分别具有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
第一投影沿主辊段的轴向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第二投影沿安装段的轴向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刷辊的辊面上,相邻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接续。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地刷组件,包括前述实施例的滚刷。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前述实施例的地刷组件。
上述的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的有益效果:
对于壁厚较厚的主辊段,在其外周面上开设的第一安装孔中设置第一清洁件;对于壁厚比较薄的安装段,将第二清洁件设置在安装段的外周面上,由于无需在安装段的外表面开设安装孔,在刷辊的壁厚较薄的部位也能够安装清洁件。有效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薄壁部位无法安装清洁件,导致滚刷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滚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滚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滚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刷组件中安装组件和滚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滚刷;
10、刷辊;
20、主辊段;21、第一安装孔;22、主体;23、凸条;
30、安装段;31、第二安装孔;
40、刷毛;41、刷毛簇;
50、第二清洁件;51、第二基体部;52、第二刷条;
60、第一清洁件;
70、连接部;71、第一基体部;72、第一刷条;
80、塞头;81、第二塞头;82、第一塞头;83、凸缘部;
90、安装组件;91、销钉;92、轴承;93、轴承盖;94、提手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的滚刷中,整个刷辊上由于端部会与地刷组件的安装壳安装,因此该端部会出现壁薄的区段,导致该区段无法植毛,使现有滚刷的清洁效果较差。而本申请实施例的滚刷,在该薄壁区段的外周设置清洁件,该清洁件的安装对壁厚的要求低,弥补了刷毛无法在该壁薄区段安装的技术缺陷,提高了滚刷的清洁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滚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滚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滚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滚刷100的轴向定义为X方向,在与X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的任意两个方向分别定义为Y方向和Z方向。
参照图1、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滚刷100包括:
刷辊10,内部中空,刷辊10包括主辊段20和设于主辊段20的轴向至少一个端部的安装段30,安装段30的壁厚小于主辊段20的壁厚;安装段30用于与地刷组件的安装壳或驱动组件转动连接,主辊段20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1;第一清洁件60,安装于第一安装孔21中;以及第二清洁件50,设于安装段30的外周面。
这样,刷辊10中,对于壁厚较厚的主辊段20,在其外周面上开设的第一安装孔21中设置第一清洁件60;对于壁厚比较薄的安装段30,将第二清洁件50设置在安装段30的外周面上,由于无需在安装段30的外表面开设安装孔,在刷辊10的壁厚较薄的部位也能够安装清洁件。有效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薄壁部位无法安装清洁件,导致滚刷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清洁件60与第二清洁件50在刷辊10的辊面上分别具有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第一投影沿所述主辊段20的轴向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第二投影沿安装段30的轴向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刷辊10的辊面上,相邻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接续。这样,在刷辊10的整个长度方向上,第二清洁件50弥补了第一清洁件60所不能覆盖的区域,提高了滚刷100的清洁效果。
其中,安装段30设于主辊段20的轴向至少一个端部,包括安装段30为一个的情况,此时安装段30设于主辊段20的轴向其中一个端部。在安装段30为两个时,安装段30可以分别设于主辊段20的轴向两个端部。
在其他一些示例中,也有主辊段20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的情况,此情况中,也可以是相邻主辊段20之间设有一个安装段30的结构,或者一个以上的主辊段20和一个以上的安装段30交替设置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刷辊10包括一个主辊段20,主辊段20的轴向两个端部均设有一个安装段30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其他设置情况与此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段30配合连接有地刷组件的安装壳或驱动组件,例如可以是安装段30背离主辊段20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1,地刷组件的安装壳或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二安装孔31中,因而一般来说安装段30的壁厚小于主辊段20的壁厚。这里的壁厚是指刷辊10的沿着自身径向的厚度尺寸。
第一清洁件60设置在第一安装孔21中,可以是第一清洁件60嵌设在第一安装孔21中。例如指第一清洁件60的至少部分结构要伸入到第一安装孔21、并且安装在第一安装孔21中。
另外,第二清洁件50设于安装段30的外周面是指第二清洁件50整体位于安装段30的径向外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清洁件50包括第二刷条52,第二刷条52在刷辊10的轴向上与第一清洁件60对接。像上述这样,第二刷条52和第一清洁件60之间相互接续,可以避免二者之间存在间隔,而造成清洁不彻底的问题。
对于第二刷条52的设置方式,可以是第二刷条52直接设置在安装段30上。第二刷条52可以粘接在安装段30的外周面上,或者与安装段30一体成型。
此时第二刷条52自安装段30的外周面向背离安装段30的方向伸出。
另外,第二刷条52也可以间接设置在安装段30上。例如,第二清洁件50还包括第二基体部51,第二基体部51设于安装段30的外周面上,第二刷条52自第二基体部51向背离第二基体部51的方向伸出。具体实现时,第二基体部51被构造为环状件,第二基体部51套设并抵紧于安装段30的外周面上。换言之,第二刷条52通过第二基体部51套设在安装段30的外周面上,与将第二基体部51直接插接在安装段30,插接连接需要占用安装段30一定壁厚的情况相比,第二刷条52整体位于安装段30的外周面外侧,不会占用安装段30的径向尺寸,安装段30的壁厚即使较薄,也不会影响第二刷条52的安装。
另外,第二基体部51套设并抵紧于安装段30的外周面上,是指第二基体部51箍紧在安装段30的外周面上,第二基体部51并未伸入或嵌入到安装段30的内部,因此第二基体部51的安装不会受到安装段30的壁厚的影响。而第二刷条52自第二基体部51向背离第二基体部51的方向伸出,是指第二刷条52立设在第二基体部51上。
而对于第二基体部51和安装段30的设置方式,可以是第二基体部51粘接于安装段30的外周面上;或者第二基体部51与安装段30一体成型。
当然,第二基体部51的轴向长度可以根据安装段30的轴向长度确定,二者保持基本相等即可。示例性的,可以使第二刷条52和第二基体部51均延伸至安装段30的背离主辊段20的端部。
另外,关于第二基体部51上各第二刷条52的设置方式,例如可以是各第二刷条52在第二基体部51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各第二刷条52的延伸方向可以大致沿着刷辊10的轴向。示例性的,各第二刷条52可以配置为绕安装段30的轴向螺旋延伸。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主辊段20的轴向两端均设有一个安装段30,与之对应地,第二清洁件50的数量也设置为两个,且两个第二清洁件50分别对应布置于两个安装段30上。
滚刷100还包括连接部70,连接部7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清洁件50的第二基体部51。换言之,连接部70是第二清洁件50的一部分,其连接两个壁薄区段的第二清洁件50,使该两个第二清洁件50连成一体,进而在周向上与第一清洁件60形成交替设置,提高清洁效果。
具体实现时,连接部7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连接部70围绕主辊段20的轴向间隔布置。对于形成为环状的第二基体部51,若多个连接部70围绕主辊段20的周向,同时沿着轴向布置,即连接部70在主辊段20的周向的多个位置对两个第二基体部51进行连接,能够使两个第二基体部51的连接更为稳固。具体实现时,连接部70的数量例如可以是两个,且两个连接部70可以绕着主辊段20的轴向螺旋布置。
示例性的,连接部70可以包括第一基体部71和第一刷条72,第一基体部71与主辊段20的外周面贴合,且第一基体部71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第二基体部51,并且第一刷条72从第一基体部71向背离第一基体部71的方向伸出。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使连接部70中也构造有刷条结构,在实现了两个第二清洁件50连接为一体的同时,也能够使滚刷100清洁性能更佳。
其中,第一刷条7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即一个第一基体部71上连接有两个第一刷条72,并且两个第一刷条72连接在第一基体部71的宽度方向端部。另外,第一刷条72从第一基体部71向背离第一基体部71的方向伸出例如可以是第一刷条72立设在第一基体部71上。
在其他一些示例中,连接部70也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一刷条72。
另外,各第一刷条72被配置为绕主辊段20的轴向螺旋延伸,各组刷毛40中的所有刷毛簇41也均沿着主辊段20的轴向螺旋延伸。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在主辊段2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具体实现时,主辊段20可以包括主体22和凸设于所述主体22表面的凸条23,第一安装孔21可以开设在所述凸条23上。
另外,结合图1、图3,可以考虑使连接部70和凸条23交替设置,每相邻的两个凸条23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基体部71,第一基体部71被夹持在相邻的两个凸条23的根部之间。由于各连接部70和凸条交替设置,可以避免滚刷100使用过程中,凸条23上设置的刷毛被架空或者过度挤压地面的问题。
进一步的,沿主辊段20的径向内侧指向径向外侧的方向,凸条23的外轮廓尺寸逐渐减小。这样可以避免凸条23干涉到自身两侧的第一刷条72。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清洁件60可以包括多组刷毛40,每组刷毛40可以安装在同一个凸条23上,每组刷毛40包括沿主辊段20轴向设置的多丛刷毛簇41;第一安装孔21的数量与刷毛簇41的数量一一对应,各刷毛簇41安装在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1中。像上述这样,通过在第一安装孔21中安装多簇刷毛簇41,刷毛簇41与第一刷条72、第二刷条52配合,可以使滚刷100的清洁效果更佳。
在刷毛40具体布置时,各组刷毛40中的所有刷毛簇41的螺旋方向可以与第一刷条72的螺旋方向平行。由于各第一刷条72和各组刷毛40均螺旋且交替布置在主辊段20上,可以避免滚刷100使用过程中,中间部分被架空或者过度挤压地面的问题。可以理解是,各组刷毛40中的所有刷毛簇41的螺旋方向也可以与第一刷条72的螺旋方向不平行,即二者具有不同的螺旋角度。
当然,在一些示例中,参照图1,部分第二刷条52和一组刷毛40在轴向上接续起来,这样可以实现对待清洁表面无死角的清洁。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使第二刷条52自第二基体部51的伸出高度与第一清洁件60、也即刷毛簇41自主辊段20的伸出高度相同。换言之,第二刷条52的顶部和第一清洁件60的顶部所处的高度相同,使得二者在相互配合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时,具有大致相同的清洁力度。
另外,参照图2,刷辊10、第二清洁件50、以及连接部70可以被构造为一体成型件,这样可以使得滚刷100的制作过程较为简单,彼此之间的连接也较为牢固。
具体实现时,第二清洁件50的材质可以为TPE或TPU,刷辊10的材质可以是PA6和玻纤。第二清洁件50可以通过注塑与刷辊10一体成型。示例性的,可以是刷辊10通过注塑成型,后续在刷辊10上通过二次注塑形成第二清洁件50和连接部70。或者也可以直接通过双色模工艺,在一次注塑工艺中同时形成刷辊10、第二清洁件50和连接部70。
本申请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图2,第二安装孔31中可以设有塞头80,塞头80包括凸缘部83,第二基体部51的背离主辊段20的端面抵接于凸缘部83。具体实现时,凸缘部83的边缘可以伸出至第二安装孔31的孔口边缘外侧,并反向弯折,以在包裹安装段30的边缘后与第二基体部51抵接。
这里塞头80可以包括第二塞头81和第一塞头82,其中,第二塞头81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二安装孔31,例如安装在图2中图面左侧的第二安装孔31中。第二塞头81可以与后述的安装组件配合,以将刷辊10的左侧端部转动连接于地刷组件的安装壳上。第一塞头82连接在另一个第二安装孔31,例如安装在图2中图面右侧的第二安装孔31中,第一塞头82与清洁装置中地刷组件的驱动单元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驱动单元可以驱动第一塞头82带动滚刷100旋转,以对地面进行清洁。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地刷组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滚刷100。
需要注意的是,滚刷100的具体结构、功能、工作原理等已经在前面进行过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刷组件中安装组件和滚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参照图4,地刷组件还可以包括安装壳(未图示)、驱动单元(未图示)和安装组件。如前所述,滚刷100设有第一塞头82的一端与驱动单元连接,而滚刷100设有第二塞头81的一端可以通过安装组件90转动连接于安装壳。
参照图5,安装组件90包括销钉91、轴承92、轴承盖93以及提手盖板94。
具体安装时,销钉91插入第二塞头81端面上开设的安装孔中,在销钉91的背离插入端的一侧安装轴承92,并将轴承盖93罩设在轴承92上,使轴承92外环面支撑在轴承盖93的内壁上,再将提手盖板94连接在轴承盖93上,提手盖板94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壳,这样可以将滚刷100的设有第二塞头81的一端转动支撑于安装壳。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包括前述的地刷组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清洁设备可以是吸尘器等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洁的设备,也可以是洗地机等其他清洁设备,只要是利用地刷组件对地面进行清洁的清洁设备即可,对于清洁设备是其他类型的情况与此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滚刷,其特征在于,包括:
刷辊(10),所述刷辊(10)包括主辊段(20)和设于所述主辊段(20)的轴向至少一个端部的安装段(30),所述安装段(30)的壁厚小于所述主辊段(20)的壁厚;所述安装段(30)用于与地刷组件的安装壳或驱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主辊段(20)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1);
第一清洁件(60),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1)中;以及
第二清洁件(50),设于所述安装段(30)的外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洁件(50)包括第二刷条(52),所述第二刷条(52)在所述刷辊(10)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一清洁件(60)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刷条(52)自所述安装段(30)的外周面向背离所述安装段(30)的方向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洁件(50)还包括第二基体部(51),所述第二基体部(51)设于所述安装段(30)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刷条(52)自所述第二基体部(51)向背离所述第二基体部(51)的方向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体部(51)被构造为环状件,所述第二基体部(51)套设并抵紧于所述安装段(30)的外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体部(51)被构造为环状件;所述第二基体部(51)粘接于所述安装段(30)的外周面上;或者所述第二基体部(51)与所述安装段(30)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段(30)和所述第二清洁件(50)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布置,两个所述安装段(30)分别设于所述主辊段(20)的轴向两端部;
两个所述第二清洁件(50)的所述第二基体部(51)之间还连接有连接部(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7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70)围绕所述主辊段(20)的轴向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70)包括第一基体部(71)和第一刷条(72),所述第一基体部(71)与所述主辊段(20)的外周面贴合,且所述第一基体部(71)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第二基体部(51);
所述第一刷条(72)从所述第一基体部(71)向背离所述第一基体部(71)的方向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洁件(60)包括多组刷毛(40),每组所述刷毛(40)包括沿所述主辊段(20)轴向设置的多丛刷毛簇(41);所述第一安装孔(21)的数量与所述刷毛簇(41)的数量一一对应,各所述刷毛簇(41)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21)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刷条(72)被配置为绕所述主辊段(20)的轴向螺旋延伸,各组所述刷毛(40)中的所有所述刷毛簇(41)也均沿着所述主辊段(20)的轴向螺旋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辊段(20)包括主体(22)和凸设于所述主体(22)表面的凸条(23),所述第一安装孔(21)开设在所述凸条(23)上;
每相邻的两个凸条(23)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基体部,所述第一基体部被夹持在相邻的两个凸条(23)的根部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主辊段(20)的径向内侧指向径向外侧的方向,所述凸条(23)的外轮廓尺寸逐渐减小。
14.根据权利要求4~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刷条(52)自所述第二基体部(51)的伸出高度与所述第一清洁件(60)自所述主辊段(20)的伸出高度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4~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刷条(52)和第二基体部(51)延伸至所述安装段(30)的背离所述主辊段(20)的端部;
所述安装段(30)上设有第二安装孔(31),所述刷辊(10)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31)与地刷组件的安装壳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孔(31)中设有塞头(80),所述塞头(80)包括凸缘部(83),所述第二基体部(51)的背离所述主辊段(20)的端面抵接于所述凸缘部(83)。
16.根据权利要求7~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辊(10)、所述第二清洁件(50)、以及所述连接部(70)被构造为一体成型件。
1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段(30)和所述第二清洁件(50)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布置,两个所述安装段(30)分别设于所述主辊段(20)的轴向两端部;
两个所述第二清洁件(50)的所述第二基体部(51)之间还连接有连接部(70);
所述刷辊(10)、所述第二清洁件(50)、以及所述连接部(70)被构造为一体成型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洁件(60)与所述第二清洁件(50)在所述刷辊(10)的辊面上分别具有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
所述第一投影沿所述主辊段(20)的轴向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第二投影沿所述安装段(30)的轴向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所述刷辊(10)的辊面上,相邻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接续。
19.一种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滚刷。
20.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地刷组件。
CN202222626582.7U 2022-09-30 2022-09-30 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Active CN219538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6582.7U CN219538179U (zh) 2022-09-30 2022-09-30 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6582.7U CN219538179U (zh) 2022-09-30 2022-09-30 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8179U true CN219538179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4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6582.7U Active CN219538179U (zh) 2022-09-30 2022-09-30 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8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52490A (en) Brushroll with dual row of bristles
US20060191123A1 (en) Agitator construction
US11147364B2 (en) Brush head for a personal grooming device
JP4559005B2 (ja) 床掃除機
CN113229746B (zh)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CN111683575A (zh) 表面清洁装置
CN1812750B (zh) 电动牙刷的刷头联接系统
CN219538179U (zh) 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US20100325827A1 (en) Toothbrush
CN117837973A (zh) 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US20210212535A1 (en) Floor cleaner
CN213758056U (zh) 滚刷及具有其的清洁装置
CN218009602U (zh) 一种毛刷滚筒及配置毛刷滚筒的洗地机
CN111820818A (zh) 清洁设备及其滚刷
CN210095638U (zh) 清洁设备及其滚刷
CN108185929B (zh) 滚刷以及清洁设备
CN219109304U (zh) 滚刷组件及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CN220738620U (zh) 盘刷组件和清洁设备
CN218588912U (zh) 一种刷头及具有其的车载吸尘器
CN213757078U (zh) 滚刷及具有其的清洁装置
CN216454810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CN217066257U (zh) 一种滚刷组件和扫地机
CN218572141U (zh) 一种边刷及清洁机器人
CN214484403U (zh) 滚刷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CN218074836U (zh) 滚刷及清洁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